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
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柱渚孤吟愁旅雁,蘇門雙嘯駭朱鸞。
平生五褲何須詠,一借黃鍾變谷寒。
次韻信守李秬二首一。宋代。晁補之。 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柱渚孤吟愁旅雁,蘇門雙嘯駭朱鸞。平生五褲何須詠,一借黃鍾變谷寒。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游石橋遇隱者。宋代。趙鼎臣。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茲游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道逢餐霞人,邂逅愜幽討。絕糧三十年,顏色長美好。云此巖上芝,可得終歲飽。盛談山中趣,似欲容吾老。平生苦因循,學道真不早。憂患日煎熬,精神歲消槁。況為官拘攣,而與事纏繞。悲歡相乘除,失多殊得少。君言會可思,待我婚嫁了。
謁岳武穆墓 其一。明代。岑徵。 朱戟成行馬鬣前,壟頭云氣接朱仙。椒漿不是黃龍酒,滴到泉臺也枉然。
甲寅八月約大田胡同登釣臺次舊韻 其二。明代。張天賦。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白馬渡。宋代。洪皓。 國步日多事,霜露任沾衣。留落十五年,至今方北歸??澙@一萬里,人物太半非。昔時渡盟津,賓從爭扶持。北辰渡白馬,陰噎日無輝。一酎祈利涉,馮夷莫予違。驚秋感葉脫,況乃思鱸肥。父老行歡息,風雨仍霏微。夜投胙城宿,百里即王畿。遙望一惆悵,何當拜天威。
次韻戴成叔。宋代。陳著。 朝家相真賢,表表梧桐樹。群賢如鳳皇,飛翔得依附。風來驚四鄰,汗走僵訓注。云胡太山巔,蒼蒼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