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懷古哲,所趣背時人。
餓死不巧宦,力行惟庇民。
風波方滿眼,霄漢欲謀身。
山水得一縣,松筠為四鄰。
分安籬鷃悅,機少海鷗馴。
道義聞君久,襟懷類我淳。
盍簪何太速,傾蓋似非新。
交向篇章定,情緣里闬親。
胸中都絕介,席上競夸珍。
他日攄長策,相攜獻紫宸。
某介直寡合為邑亡狀而杜兄一見過愛作詩稱許。宋代。強至。 平生懷古哲,所趣背時人。餓死不巧宦,力行惟庇民。風波方滿眼,霄漢欲謀身。山水得一縣,松筠為四鄰。分安籬鷃悅,機少海鷗馴。道義聞君久,襟懷類我淳。盍簪何太速,傾蓋似非新。交向篇章定,情緣里闬親。胸中都絕介,席上競夸珍。他日攄長策,相攜獻紫宸。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
強至。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次韻程給事書院浣紗石二首 其一。宋代。趙抃。 傾國鉛黃不假施,吳兵勍敵頓凌夷。苧羅石在千馀載,好事公今尚作詩。
穆護砂 亂后重游太清宮。。黃公渚。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林海蕩、綠云靡極,繞殿腳、泉聲如故。婀娜蓬萊,葳蕤薝葡,十年重到渺愁余。訪煉師羽化,玉徽輟軫,腹痛賞音無。寥落鐘魚琳宇。碧紗籠、壁題塵污。悵蕊珠宮闕,沈沈朱鳥,年時洞天曾住。遁藕空、將身迷處所。生意撫、婆娑庭樹。道場散、饑鴉掠食,兵塵梗、歸雁無書。海印蕪平,寶珠花萎,魂歸絳雪淚應枯。又黃昏、戰(zhàn)艦空灘,角聲吹暮雨。
詩偈 其一七八。唐代。龐蘊。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君至欣如我到家,剪燈絮絮問三巴。一年聚散悲身事,萬里庭闈感歲華。
何日鄉(xiāng)居隨父老,不堪旅食飽風沙。近來苦憶鄉(xiāng)園樂,牛背斜眠嗅稻花。
喜亥白兄至都。清代。張問陶。 君至欣如我到家,剪燈絮絮問三巴。一年聚散悲身事,萬里庭闈感歲華。何日鄉(xiāng)居隨父老,不堪旅食飽風沙。近來苦憶鄉(xiāng)園樂,牛背斜眠嗅稻花。
題士宣杏花雙喜。元代。鄭東。 移時山鳥斗芳叢,深院佳人晝睡濃。起立階頭驚碧草,不緣風雨落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