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三月少見晴,濕云不飛壓花老。
君來別我西出關(guān),病里傷離似翁媼。
和風吹面才幾程,即入風流洛陽道。
司農(nóng)水利無留行,洛城花開為誰好。
漢唐陳跡到可尋,猶有山川豁懷抱。
憶昨行春從魏公,興廢池邊玉樽倒。
公今已為泉下游,往事憑君問煙草。
官家諸路急使才,歸對明光切須早。
小疾中元恕相別往長安信筆成篇奉送。宋代。強至。 一春三月少見晴,濕云不飛壓花老。君來別我西出關(guān),病里傷離似翁媼。和風吹面才幾程,即入風流洛陽道。司農(nóng)水利無留行,洛城花開為誰好。漢唐陳跡到可尋,猶有山川豁懷抱。憶昨行春從魏公,興廢池邊玉樽倒。公今已為泉下游,往事憑君問煙草。官家諸路急使才,歸對明光切須早。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
強至。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永慕堂為楊大參賦。明代。薛瑄。 大化運不息,逝水無停時。依依舊居室,惻愴中腸悲。書殘讀遺編,機有馀斷絲。斑衣不再舞,壽觴寧重持。庭前百卉芳,但覺陰陽移。儀容切寤寐,恍惚如見之。親心我所安,親志我所期。心志著且存,大節(jié)矢靡虧。悠哉孝子情,勖此終天思。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zhuǎn)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qū)此行役。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館偶誦陶詩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句憮然有感。清代。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而我獨何為,當春轉(zhuǎn)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qū)此行役。縱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一心信兩端,繹思有馀戚。緬昔負米賢,歡焉供子職。
解嘲 其一。宋代。李彭。 平生癡絕百無憂,黨友相嘲顧虎頭。癡黠胸中各相半,要之與我不同流。
老犍坡。清代。沈溎。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輕。鞏關(guān)西望河千里,一抹煙云絕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