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歸有處,欲別笑無言。綠水到山口,青林連洞門。
月明尋石路,云霽望花源。早晚還乘鶴,悲歌向故園。
送荀道士歸廬山。唐代。李端。 先生歸有處,欲別笑無言。綠水到山口,青林連洞門。月明尋石路,云霽望花源。早晚還乘鶴,悲歌向故園。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丙戌春霧。宋代。趙友直。 忽逢陰濁氣氤氳,四顧山河盡已昏。窗外霏霏成細雨,檐端渺渺綴浮云。朦朧咫尺人難辨,混沌東西路不分。若得一番風掃后,依然再覿舊乾坤。
換巢鸞鳳 游漱珠岡。。陳永正。 漠漠青蕪,想陵陽跋浪,漱月含珠。黃埃揚北域,滄海涸東隅。紅桑忽見植千株。朔風撼時,枝搖葉號。秋涼夜,恍聽得、老蛟哀怒。終古。風又雨。為問野田,能幾經朝暮。冥想雷霆,一宵沈陸,彈指洪濤同赴。不信生涯若流塵,千年恨叩天閽訴。但徘徊,望江頭、渺渺難渡。
連理枝。。汪東。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愛小簾、銀蒜鎮雙垂??椣娌毤?。忍道歡娛易。暝色連云際。水驛山程,迢遙去國,永分連理。到此時、空對石榴花,想羅巾暗記。
秋夕過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折桂新亭。宋代。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