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蕊參差放,晴光轉陸離。江春隨浪點,山翠帶星移。
乍慰鄉心近,頻留客夢悲。隴頭人已斷,好寄一枝誰。
官梅。明代。劉宗周。 梅蕊參差放,晴光轉陸離。江春隨浪點,山翠帶星移。乍慰鄉心近,頻留客夢悲。隴頭人已斷,好寄一枝誰。
劉宗周(1578—1645),字起東,別號念臺,漢族,明朝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因講學于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學大師,也是宋明理學(心學)的殿軍。他著作甚多,內容復雜而晦澀。他開創的蕺山學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巨大。清初大儒黃宗羲、陳確、張履祥等都是這一學派的傳人。劉宗周的思想學說還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當代新儒家學者牟宗三甚至認為,劉宗周絕食而死后,中華民族的命脈和中華文化的命脈都發生了危機,這一危機延續至今。 ...
劉宗周。 劉宗周(1578—1645),字起東,別號念臺,漢族,明朝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因講學于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學大師,也是宋明理學(心學)的殿軍。他著作甚多,內容復雜而晦澀。他開創的蕺山學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巨大。清初大儒黃宗羲、陳確、張履祥等都是這一學派的傳人。劉宗周的思想學說還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當代新儒家學者牟宗三甚至認為,劉宗周絕食而死后,中華民族的命脈和中華文化的命脈都發生了危機,這一危機延續至今。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嘲燈花鵲噪。明代。于謙。 鵲噪燈花亦偶然,人間喜信只虛傳。朝朝暮暮知多少,誤卻歸期又隔年。
感懷冬夜。明代。趙迪。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身世隨孤雁,家林隔萬山。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顏。遙夜心千里,蕭蕭兩鬢斑。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送陶元庸之越。。釋妙聲。 吳越山川一水分,總戎今屬李將軍。旌旗影動黿鼉窟,鼓角聲連虎豹群。徼外遐荒來送款,幕中賓客總能文。想君禹穴題詩處,長向姑蘇望白云。
梅花喜神譜·大開一十四枝。宋代。宋伯仁。 舉頭見長安,志士欣有托??揭簧?,豈容天負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