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是葡萄釀,祗憑玉露斯。愁多須此仗,祿薄本相宜。
束帶陶將去,登樓粲有思。何言頑與圣,更盡手中卮。
嘗酒。明代。李舜臣。 豈是葡萄釀,祗憑玉露斯。愁多須此仗,祿薄本相宜。束帶陶將去,登樓粲有思。何言頑與圣,更盡手中卮。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tǒng)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zhàn)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zhàn)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lǐng)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tǒng)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zhàn)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zhàn)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lǐng)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虞美人 其三。宋代。張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厥资昵锼?、吹臺東。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fēng)。
謝玄暉歿吟聲寢,郡閣寥寥筆硯閑。無復(fù)新詩題壁上,
虛教遠岫列窗間。忽驚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還。
再喜宣城章句動,飛觴遙賀敬亭山。
宣州崔大夫閣老忽以近詩數(shù)十首見示吟諷之下…郡齋。唐代。白居易。 謝玄暉歿吟聲寢,郡閣寥寥筆硯閑。無復(fù)新詩題壁上,虛教遠岫列窗間。忽驚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還。再喜宣城章句動,飛觴遙賀敬亭山。
次韻程給事書院浣紗石二首 其一。宋代。趙抃。 傾國鉛黃不假施,吳兵勍敵頓凌夷。苧羅石在千馀載,好事公今尚作詩。
山間 其二。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宋代。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