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才窮忽又通,重重臺閣半浮空。一林蒼翠瀟湘雨,萬頃青黃?稏風。
鈴語上方云氣白,詩題壞壁蘚痕紅。未留玉帶空歸去,慚愧山僧問長公。
游吳城西諸山四首 其四 金山。明代。王鏊。 石徑才窮忽又通,重重臺閣半浮空。一林蒼翠瀟湘雨,萬頃青黃?稏風。鈴語上方云氣白,詩題壞壁蘚痕紅。未留玉帶空歸去,慚愧山僧問長公。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讀成季近詩慨然有懷諸人 其一。宋代。韓淲。 近來詩句無人道,猶得章泉與栗齋。寂寂南豅霜雪里,一枝梅蕊又能佳。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孤墳,千秋結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擬古 其十二。明代。鄺露。 長城萬馀里,宮闕入浮云。飂風驅秋雁,榆黃華葉隕。羲和無停軌,頹光慘蕭辰。斷尾掉泥涂,無為豢犧牲。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