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間,文壇回首,戰斗歷程。記黃河咆哮,高歌反帝,大江洶涌,慷慨揚舲。
南國紅花,西山楓葉,盡是前驅血染成。頭顱在,為追求真理,不惜犧牲。
今朝重會群英,看萬里秋空喜氣凝。有沙場慣歷,延安老將,義旗高舉,四五新兵。
歷史無情,人生有限,莫負蔥蘢雙鬢青。為四化,愿同心同德,躍馬長征。
沁園春 第四次全國文代會開幕賦。近現代。王季思。 六十年間,文壇回首,戰斗歷程。記黃河咆哮,高歌反帝,大江洶涌,慷慨揚舲。南國紅花,西山楓葉,盡是前驅血染成。頭顱在,為追求真理,不惜犧牲。今朝重會群英,看萬里秋空喜氣凝。有沙場慣歷,延安老將,義旗高舉,四五新兵。歷史無情,人生有限,莫負蔥蘢雙鬢青。為四化,愿同心同德,躍馬長征。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贈程潔庵五首 其三。元代。李道純。 庵兒潔凈元無物,只個瓊蟾養在中。功備煉成三五一,光輝南北與西東。
錄汴梁宮人語十九首 其七。金朝。楊奐。 仁壽生辰節,君王進玉卮。壽棚兼壽表,留待北還時。
蝶戀花·盡道今年春較早。宋代。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塞上雜歌贈趙總制 其十一。明代。黃廷用。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至后送馬西玄侍郎赴京。明代。李舜臣。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