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頂紅星高照,墓門蒼柏參天。雄關血戰想當年。
呼聲震峽谷,劈刺動層巒。白帕纏頭苗寨婦,趕場今過山前。
背筐兒女自甜眠。翻身來不易,飲水要思源。
臨江仙 其一 謁遵義紅軍烈士陵園。近現代。王季思。 墓頂紅星高照,墓門蒼柏參天。雄關血戰想當年。呼聲震峽谷,劈刺動層巒。白帕纏頭苗寨婦,趕場今過山前。背筐兒女自甜眠。翻身來不易,飲水要思源。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廢城西見古木寒鴉與伯未同賦四首 其二。。曹家達。 往日延秋門上呼,夜砧聲里每將雛。而今拋棄荒園里,誰省當時尾畢逋。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竹枯歸樵蘇,石爛棄沙礫。夷門得邂逅,綠發皆半白。追思少時事,俛仰如一夕。老矣無所為,空知念疇昔。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釋。出門事紛紛,歸臥意還
送李志寧歸省。明代。程通。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
悼主公美母夫人。。卷剛中。 太博先生志行全,夫人內助實稱賢。寡居勤儉五千日,享福安榮九十年。已作芝蘭綿后裔,卻將金玉必深泉。月卿手自栽松柏,遠寄哀辭為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