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魯仲連,后有李謫仙。前有李謫仙,后有屈翁山。
長河斬不斷,歷史勢亦然。當其遇險阻,激浪欲滔天。
翁山曠代人,高躅繼前賢。弓刀赴國難,血淚寫民艱。
爾來三百載,精爽在人間。中華今啟運,嶺海換新顏。
同游懷遺烈,聯袂拜遺阡。當時民族恨,一笑付云煙。
番禺拜謁屈翁山先生墓。近現代。王季思。 前有魯仲連,后有李謫仙。前有李謫仙,后有屈翁山。長河斬不斷,歷史勢亦然。當其遇險阻,激浪欲滔天。翁山曠代人,高躅繼前賢。弓刀赴國難,血淚寫民艱。爾來三百載,精爽在人間。中華今啟運,嶺海換新顏。同游懷遺烈,聯袂拜遺阡。當時民族恨,一笑付云煙。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宋代。范成大。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旱。清代。孫元衡。 閩人虛畏甲申雨,??驼娉罴好L。千里霞光當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王元美分守浙西書來謂烏程酒濁如涇水黑若油。明代。王叔承。 試問烏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黃河是濁流。
寄匡山人。元代。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