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挽百川水,莫挽兒時回。盡書南山石,莫盡兒心悲。
兒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呻吟到沉篤,掩抑還哀訴。
“長年亦不望,愿加年三五。阿桐好定婚,阿楨亦完娶?!?/p>
如今弟輩歸,攜家謁母墓。牽衣學拜跪,甥侄各媚嫵。
人間萬事足,不聞母笑語。忍淚辭新墳,斜陽風滿樹。
竹岙掃墓三首 其三。近現代。王季思。 倒挽百川水,莫挽兒時回。盡書南山石,莫盡兒心悲。兒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呻吟到沉篤,掩抑還哀訴?!伴L年亦不望,愿加年三五。阿桐好定婚,阿楨亦完娶?!比缃竦茌厷w,攜家謁母墓。牽衣學拜跪,甥侄各媚嫵。人間萬事足,不聞母笑語。忍淚辭新墳,斜陽風滿樹。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古大夫宅下馬石歌。清代。丘逢甲。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石立宣和之四年。大夫手鑄鎮宅錢。古錢出土銅銹紫,留與后人知宅址。錢鑄何年石能語,此石不刻黨人碑,又不貢筑艮岳兼花移。大夫五馬何逶迤?留題七星巖石方來歸。大夫歸來立石日,天子尚未蒙塵時。當國者誰蔡太師。吁嗟時事已可知。大夫下馬心應悲,朝更代改宅何有?大夫名在馬骨朽。惟有此石長不刓,大書深刻苔花寒。摩挲欲具袍笏拜,當作到氏奇礓看。
挽陳提舉 其一。。趙善括。 藺璧雖期復,蘇書竟不還。慶馀鐘令緒,才大壓塵寰。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炮局雜詩 其五。。周作人。 一夜寒燈十首詩,若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颼颼冷,正是無憂無慮時。
寄懷菽園,兼訊蘭史,疊次曉滄韻 其三。清代。丘逢甲。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擬高青邱梅花詩九首 其八。清代。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吹浆幦A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