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袖天寒,卷簾人瘦,冷云正擁啼妝。金縷歌殘,誰憐舊日蕭娘。
挑燈欲寫西風怨,奈花邊、影事全荒。盡思量。負了柔鄉(xiāng),換了愁鄉(xiāng)。
芳心死到春前蝶,問東園夢醒,幾度炎涼。蘚砌蛛網(wǎng),斷魂空鎖唐昌。
廣寒宮樹都搖落,剩人問、百感幽香。峭亭塘。一尺秋濤,一寸秋霜。
高陽臺 詠菊二首 其一。清代。易順鼎。 倚袖天寒,卷簾人瘦,冷云正擁啼妝。金縷歌殘,誰憐舊日蕭娘。挑燈欲寫西風怨,奈花邊、影事全荒。盡思量。負了柔鄉(xiāng),換了愁鄉(xiāng)。芳心死到春前蝶,問東園夢醒,幾度炎涼。蘚砌蛛網(wǎng),斷魂空鎖唐昌。廣寒宮樹都搖落,剩人問、百感幽香。峭亭塘。一尺秋濤,一寸秋霜。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zhuǎn)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zhuǎn)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題湖上廢寺二首 其一。明代。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九日。宋代。方岳。 逢人提菊賣,方省是重陽。山曉雨初霽,江秋樹亦涼。年華猶故我,烽火更殊鄉(xiāng)。有客那無酒,令人憶草堂。
送惟良上人歸江南。唐代。盧綸。 落日映危檣,歸僧向岳陽。注瓶寒浪靜,讀律夜船香??囔F沈山影,陰霾發(fā)海光。群生一何負,多病禮醫(yī)王。
都中喜晤寶山侄攜眷自蜀歸省并應順天鄉(xiāng)試二首 其一。。金朝覲。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青眼幾人存。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喜雨二章。唐代。鄧肅。 暘蟲赫赫欲流金,夾岸垂楊失翠陰。已恐人間被湯旱,誰從天上作商霖。崇墉定有千箱積,果腹同傾四海心。我亦不須憂脫粟,聊賡既醉入瑤琴。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