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啼破紗窗曉。蘭缸一點窺人小。春淺錦屏寒。麝煤金博山。
夢回無處覓。細雨梨花濕。正是踏青時。眼前偏少伊。
菩薩蠻(政和壬辰東都作)。宋代。張元干。 黃鶯啼破紗窗曉。蘭缸一點窺人小。春淺錦屏寒。麝煤金博山。夢回無處覓。細雨梨花濕。正是踏青時。眼前偏少伊。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挽趙秋曉。宋代。張孺子。 早袖經綸手,歸歟臥首陽??蓱z心錦繡,不補帝衣裳。祿與名俱靳,身宜壽且康?;ムl蒙子潔,聞訃重心傷。
廬山道中。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
江浦縣遇曾于皋。明代。楊士奇。 忽遇髫年舊,惟看語笑真。清詩仍滿袖,華發已盈巾。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嘯地,因話共傷神。
晚登連天觀望越臺山。宋代。楊萬里。 暮山如淡復如濃,煙拂山前一兩重。山背更將霞萬疋,生紅錦障褁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