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宋代。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一個住在鄉下以養蠶為生的婦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趕集并且出售蠶絲?;貋淼臅r候,她卻是淚流不斷,傷心的淚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濕了。
因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著美麗的絲綢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這樣辛苦勞動的養蠶人!
蠶婦:養蠶的婦女。蠶,一種昆蟲,吐出的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主要用來紡織綢緞。
市:做買賣或買賣貨物地方。這里是指賣出蠶絲。
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來擦抹的小塊布。
遍身:全身上下。羅綺:絲織品的統稱。羅,素淡顏色或者質地較稀的絲織品。綺,有花紋或者圖案的絲織品。在詩中,指絲綢做的衣服。
參考資料:
1、田國鈺.《中學生古詩文助讀》: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年:18
此詩寫在北宋時期,充滿了對當時社會的諷刺和批判。在當時的封建朝廷,人民生活痛苦難言。詩人在此時描寫了一位整日辛苦勞作,不經常進城,一直在貧窮的鄉下以養蠶賣絲為生的普通婦女的遭遇。
詩首兩句寫蠶婦的傷感。婦人昨天進城里去賣絲,回來的時候卻是痛哭流淚?!皽I滿巾”可以看出蠶婦感情刺激之深。詩人用樸素的語言無聲地揭示了社會的極端不公。通過對一個蠶婦經歷與感受的敘寫,表達了對下層勞動人民處境的深刻同情。詩中不著一字議論,卻無聲地控訴了以養蠶為生、深居僻鄉的勞動婦女這一形象。蠶婦初次進城,竟發現了自己貧困終生的根源,難怪她要悲傷,要痛哭流淚了。那位蠶婦的神態、見聞、感受都寫得繪聲繪色、有血有肉,就以這么一個生活細節,來深刻揭露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構思巧妙,顯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后兩句揭示蠶婦是因為有感于獲而不勞、勞而不獲的不合理社會現實而傷感。蠶婦之所以會痛哭流淚,是因為她看到,城里身穿絲綢服裝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富人。像她一樣的勞動人民,即使養一輩子蠶,也是沒有能力穿上美麗的絲綢衣服的。詩人用明顯對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會階級對立的現實,揭露統治者不勞而獲的不合理現實,極有說服力。
這是一首言簡意賅的諷喻詩,詩人借養蠶婦女的所見所感,把養蠶人衣不蔽體,不養蠶人卻穿著滿身綢緞加以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遭到剝削掠奪的不合理現象。詩中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悲苦,表達了詩人對養蠶農婦的同情,對不勞而獲的剝削階級的憤恨,以及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控訴和鞭撻。
張俞(《宋史》作張愈),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字少愚,又字才叔,號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縣)人,祖籍河東(今山西)。屢舉不第,因薦除秘書省校書郎,愿以授父而自隱于家。文彥博治蜀,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
張俞。 張俞(《宋史》作張愈),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字少愚,又字才叔,號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縣)人,祖籍河東(今山西)。屢舉不第,因薦除秘書省校書郎,愿以授父而自隱于家。文彥博治蜀,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