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有關寫觀察日記的作文(5篇)
我們在觀察的時候必須仔細、一覽無余地進行,草率地走馬看花,往往會遺漏細節(jié),而有時細節(jié)卻可能是關鍵性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有關寫觀察日記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紫桿桿生紫葉,紫葉葉開紫花,紫花花結紫果,紫果果裝芝麻。”你們猜這是什么?哈哈,是茄子!
五一前后,我在一個個盆子里種下一棵棵茄子秧。那幾棵茄秧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伸展開碧綠的葉子,長得生機勃勃。一個月后,茄樹開出了一朵朵花。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就像小鈴鐺,風一吹,小鈴鐺仿佛發(fā)出了叮叮當當?shù)穆曇?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花蕊,花瓣還有點淡紫色呢,它的頭向下垂,像犯錯了一樣。幾只小昆蟲飛來,為茄樹唱歌,增添了許多生機。
半個月以后,長出茄子了。茄子油亮油亮的,全身穿著紫袍子,頭上戴了一頂小帽子,帽子上還有小刺,好像在說:“你可別碰我,不然會刺到你的!”
七月初,一個個茄子長大了,像一輪彎彎的月亮,輕輕折開它,露出白白的肉心,聞一聞,還有微微的香味呢!
茄子還有好多做法,有清蒸茄子、紅燒茄子、油燜茄子……我真想吃一口這些美味的茄子!
我的故鄉(xiāng)在巴東,我愛故鄉(xiāng)的椪柑。
秋天,是果實累累的季節(jié),家鄉(xiāng)的椪柑也已經成熟了。
椪柑圓圓的,和橘子一樣大小,渾身黃澄澄的。等椪柑熟透了,摘下一個剝開皮,喂一瓣在嘴里,立刻讓人感到甜津津的汁水溢滿口腔。
其實,椪柑跟其它水果差不多,也是春天開花,夏天結果。椪柑的果實先是綠綠的,隨后變得綠中帶黃,最后變成了黃澄澄的。椪柑都穿著一層黃黃的外套。當你把它的“衣服”扒開時,就可以看到一瓣一瓣的椪柑擠擠挨挨靠在一起,像團結的親兄弟一樣誰也離不開誰。你輕輕撥開一小瓣喂到嘴里,酸甜可口的汁兒立馬沁人心脾。旁邊的人沒有吃上椪柑,聞著這香甜味也是垂涎三尺。
沒有熟透的椪柑甜味中帶著酸味,熟透了的椪柑當然就甜蜜蜜的,叫人吃了還想吃。
啊!家鄉(xiāng)的椪柑多好啊!就算帶著酸味我也覺得是甜的!
我們的小區(qū)里有一棵高大的石榴樹,聽媽媽說它和我的年紀差不多大哩!
春天,石榴樹上長出了新的葉子,那么嫩,那么綠,就像是許多新的生命在跳動。一陣春風吹來,葉子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好像在朗誦贊美春姑娘的詩歌。
夏天,火紅火紅的石榴花開了。從遠處看,那些花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紅蝴蝶在綠葉間穿梭,可漂亮了!走近細看,一朵朵花更像一個個小鈴鐺在枝頭晃蕩,可愛極了!
秋天,石榴樹上結了許多的小石榴。剛開始,它們是青綠色的。漸漸地,它們長大了,長得像蘋果那么大那么紅,有的還張開了小嘴巴,露出了一顆顆晶瑩透亮的石榴籽。放幾顆在嘴里輕輕一咬,汁水在齒間流淌,是如此的甘甜可口。
冬天,石榴樹上的葉子都落盡了。它像一位老人佇立在寒風中,似乎在回憶著過去的歲月,期盼著春天的到來。
我喜歡小區(qū)里的石榴樹,它陪我一起走過一年四季,陪我一起經歷成長,它是我的好伙伴。
以前,我在的九龍山的山坡上見過含羞草,聽爸爸說,這種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又不像另外的草本植物那么柔弱。
含羞草的花長得非常。他開著紫紅色或粉紅色的花球,其實并不是一朵花,而是有許多的小花組成的花絮。如果不小心地把球上的一個小單位分開,便可以看見每一個小單位都有四裂的花瓣、四根長長的蕊,原來那一個個小單位才是它的一朵花。
可是,這種植物為什么會叫含羞草呢?哦,原來如果你輕輕的觸動他一下,他那片開放著的羽狀復葉,立即閉合起來,緊接著整個葉子又垂下來了,顯露出害羞,而是植物受刺激和震動后的一種反應。正中反映在生物學上稱為感性運動,是含羞草受到刺激后,細胞的結果。
從以前的觀察來看,今天我還是得到了很多的。至少我懂得了含羞草為什么叫含羞草以及它是怎么害羞的。
含羞草也非常綠,而且還綠中帶青。
在一個明媚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湖熟去看菊花展。
到了菊花展基地,只見車水馬龍,人山人海。我們先到展覽大廳,里面有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菊花,還有一些菊花在一起拼出了各種各樣的圖畫,真是太吸人眼球了。菊花展里面的菊花也是各種各樣的,有圓形的,有蘑菇形的,有螃蟹形的個個爭奇斗艷。菊花的顏色也是五顏六色的,有綠色的,有白色的,有紅色的其中最吸引我的菊花顏色是藍色的,它們在藍天的映襯下看上去格外,就像是和藍天合體了一樣。還有白色的菊花,它的形狀是圓形的,像球一樣。從遠處看,就像有一個個球在那里似的。我的都看花了,實在美不勝收。
今天,我看了一個菊花展,里面的菊花讓我始終無法忘懷,真是美上加美?。∠麓斡锌瘴疫€會去玩,如果你們也對這些菊花感興趣的話,就去玩玩看看吧!就怕你們去了舍不得離開哦!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zuowen/jieri/15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