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jīng)警句解釋目錄
求兩句佛經(jīng)的解釋:最好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最后在分別說出他們的寓意?。。?/p>
佛學經(jīng)典語,急求釋義!!
佛經(jīng)的四句偈語是什么意思
。
1.「眾生平等,大悲無邊」。這句話表達了佛陀對一切眾生都懷有無私的慈悲與尊重的態(tài)度。佛教教導我們要對所有眾生都懷有同樣的慈悲心,不論是親近的人還是陌生的人,不分種族、國籍、信仰。要像大海一樣包容一切,對待每個眾生都心懷慈悲。
。
。
3.「不可說,不可說,非我所說」。這句話強調(diào)了認識到言語的局限性和相對性,提示我們要超越言語所能達到的范疇,找到真正的實相和智慧。佛教教導我們,真正的智慧無法被言語所描述或解釋,只有通過修行和直接體悟才能真正理解。
。
1)紅塵十丈,卻困眾生蕓蕓;仁心雖小,也容我佛慈悲。
“紅塵”,比喻引發(fā)我們內(nèi)心貪欲的外境,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財色名食睡”這“地獄五條根”;“十丈”極言六塵對我們眾生的誘惑力之大;“困”比喻眾生如牲畜被束縛于圈中而不能出離;“蕓蕓”,言眾生之多數(shù)不勝數(shù)。
此為上聯(lián),意思是說,無數(shù)眾生都困在五欲六塵的束縛之中而不得解脫。
“仁心”,出于儒家之說,即孟子所說的“不忍人之心”(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簡言之,就是心中裝著他人,一心只為別人好的那種善良的本性。
“慈悲”是佛教用語,“慈”,是“與樂”,給人以幸福快樂;“悲”是拔苦,把別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如果是無條件地給眾生以快樂,救眾生于水火,這就是菩薩的“大慈大悲”。
這句講人的善良的本性發(fā)展到極致,就是佛菩薩的大慈大悲。
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則冰融,冰融則火滅。
故此,佛曰不可說。
人屬于有情的眾生,但“情”一字,雖然能給人以溫暖,但如果懷著私心,有了染污,那么,“愛”也會走向其反面而變成“恨”。
此句用火化冰而反被冰化成的水澆滅來比喻對感情的執(zhí)著帶給眾生的痛苦與災難。
“佛曰不可說”的本義是說,佛認為,宇宙人生的真理需要每個人自己用心去悟,不能從語言中從概念中得;用在這里,是說,對于“情”字,如果能夠以清凈的愛心去處理,它是人間變天堂的必不可少的至寶;如果以自私的‘愛心’去處理,它會變成殺人的元兇:二者的界限,不是可以從現(xiàn)象上看得到的,要看每個人的動機,這就不是可以用語言來說清楚的。
所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是也。
2)佛曰:吾法念無念念。
行無行行。
言無言言。
修無修修。
會者近爾。
迷
者遠乎。
言語道斷。
非物所拘。
差之毫厘。
失之須臾。
佛的這些話,是告訴我們佛法的本質。
佛法是佛陀治療眾生身心的疾病而下的藥,眾生的病不同,佛開的藥方也不同,所以,不能執(zhí)著于佛講的“法”。
只有去掉了一切執(zhí)著之后,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佛經(jīng)浩如煙海,就只有一個目的,讓人去掉一切執(zhí)著而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
所以,佛說:“我所講的佛法就是,雖然時時都有念頭,但從來沒有‘我在念’的執(zhí)著;時時都在做事,但從來沒有‘我在做’的執(zhí)著;時時都在說話,但卻從來沒有‘我在說話’的執(zhí)著;時時都在修行,但卻從來不存在‘我在修行’這個執(zhí)著。
一個真正去掉了內(nèi)心的我執(zhí)之后,內(nèi)心清凈了,他便離佛所說的‘道’越來越近了;如果不懂得內(nèi)心清凈才是‘道’,那么,他雖然在修道,但卻離真正的‘道’越來越遠了。
佛道是向自己內(nèi)心去求的,是從自己內(nèi)心的清凈中去求的,一旦執(zhí)著于名詞術語,通向真理的‘道’反而被阻斷了。
自己求道之路行不通,不是別人或者外物限制了你。
如果我們對佛講的‘道’的理解有絲毫差錯,馬上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修行的正路了。
”
第二段文字告訴我們,佛教的核心即破除一切執(zhí)著,包括對法的執(zhí)著;只有將內(nèi)心的分別執(zhí)著與妄想徹底打破,才是一個真正的佛弟子,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佛道的人。
末學簡陋見解,供參考!
“福德之反報,不問尊與卑。
” ——就是說“果報”是不分個人身份的,不論上至達觀耄耋,下至平民孩童,時機一到,“果”通通顯現(xiàn)!
“自作之業(yè),決定受報,無有他作我受其果,無有自作他受其報。
”——就是說每個生靈的因果循環(huán)報應,絲毫不差,分毫不失!這是因果定律,是一種定律,不會錯、不會偏差!
“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就是說只要起心動念是善良的,發(fā)心是純正的,那么“行住坐臥”中,福德就一直在培養(yǎng),而且果報應驗絲毫不爽(存善是因)!
總結下來,就是佛教導我們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樓上答的那個也不錯,《上清感應篇》總綱: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佛經(jīng)的四句偈語的意思:
【四句偈】《佛學大詞典》:“【四句偈】指由四句所成之偈頌。
佛書所載偈頌,由四句組成者,字數(shù)多寡不拘。
四句偈往往能涵蓋經(jīng)論佛法之要義,故經(jīng)中云,以四句偈教人,或持受某四句偈,皆有甚大功德。
【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金剛心總持論》【四句偈論第四】 文殊師利菩薩問佛。
金剛經(jīng)中佛常贊嘆受持四句偈等。
為人演說,所得福德,勝將七寶堆滿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虛空布施之福;又勝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萬劫以來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
未審云何是四句偈。
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本來不生本來不滅。
只因迷誤而致升沉。
何以故。
眾生長迷不覺。
所以永劫墮落。
諸佛常覺不迷。
所以永成佛道。
若有男女求佛道者,進道功程,權分四級,號四句偈。
擴展資料:
四句偈的詳細解釋:
1、云何空身。
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氣,九孔常流種種不凈,四大假合。
終須敗壞,有知男女軀身是幻,未死之前,當死一般,借此幻身,學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
(借假修真)
2、云何空心。
復觀自心,非生非滅最圣最靈,遇境似有,境滅還無,令悟真心,常覺不昧,不隨妄想流轉,但依真性主行。
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3、云何空性。
復觀自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變化無窮,威靈莫測,明明了了,自覺自知,靈靈寂寂,無為常為。
名悟性空三句偈也。
4、云何空法。
復觀如來所說經(jīng)法,皆是方便,引導法門,如水洗塵,似病與藥,令證心空法了,病退藥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
意義: 此四句偈乃是超凡入圣進道門路。
三世如來從此成佛。
十方菩薩。
依此進功。
所以者何。
悟得初句意。
依義修行,便證預流須陀洹果;悟二句意。
依義修行,便證一來斯陀含果;悟三句意。
依義修行,便證不來阿那含果;悟四句意。
依義修行,便證無諍阿羅漢果。
此四句偈。
大開諸佛道門。
受持讀誦。
為人演說。
能令聞者。
悟佛知見。
成佛無疑。
是故得福勝前七寶身命布施。
所得福德。
百千億分不及其一。
參考資料來源: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weimei/33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