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楊業(yè)功觀后感目錄
2018信中國觀后感300字
青春激揚,志在千里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這一首炙膾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學時再次回蕩在我的耳邊,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動中國》看完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滿無遐的聯(lián)想,在我的心中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想與體會。
還記得獲獎的人分別有:勇于救助生命的魏青剛、堅持助學的叢飛、勇于為國奉獻的黃伯云、為人們健康服務的李春燕、自強自立的洪戰(zhàn)輝、信守承諾的陳健、殘疾而不自卑邰麗華、為國鞠躬盡瘁的楊業(yè)功、郵遞員楷模的王順友、為國奉獻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還有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們……他們的事跡帶給人們感人至深的心靈沖擊,展示了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
保家衛(wèi)國,為國家鞠躬盡瘁的楊業(yè)功讓我受益匪淺,盡管他已經(jīng)離開了我們,到達了遙遠的天堂,但他的事跡與他那光輝英勇的形像將會永遠烙印我的心中,永不遺忘,他是中國軍人的最佳楷模,他為了工作廢寢忘餐,為了工作日夜奔波,為了工作而勞心勞力,他對國家的心血比他的家庭重要多得很,就連在逝世的前一刻,他仍然惦記他的工作,惦記著他曾經(jīng)無私奉獻過的國家,他是人性中一束束光輝,令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司令而自豪。
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nèi),足以令我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這是一個最美好的時光,令我的心海如巨浪般澎湃,滔滔不絕,一直在我的耳邊回蕩著,回蕩著……
在這此獲獎者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殘疾藝術家邰麗華,邰麗華2歲時因高燒而成了聾啞人,失去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在我們局外人看來是很悲慘,但邰麗華卻度過了這些難關,從不幸的沉淵到藝術的頂峰。
她每天辛苦地練習,強迫自己去練,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十倍的努力與心血來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實際的行動與相對的能力打破了人們對她的可憐與同情,讓群眾對她刮目相看,向他們證明了殘疾人的能力,展現(xiàn)了盡管有缺陷的生命的蓬勃,顯示出一種高尚的品質(zhì),向我們表達出了心靈至美與震撼,讓我們感受到了沒有語言的美與魅力,散發(fā)出從失中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輝。
“百年中國夢,奮斗新征程”,隨著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召開,中國社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了新的融合點,為適應時代潮流,建設美麗中國,當代青年學子應當積極領悟“兩個結合”精神。
我們學校位于楊業(yè)功紀念館附近,奈何疫情反反復復自開學以來一直是封閉式管理,讓廣大學子與楊業(yè)功紀念館始終有一墻之隔。
幸運的是,學校為了加強思想教育,激發(fā)大學生的愛黨愛國精神,為我們提供了VR參觀方式。
打開VR地圖后如同現(xiàn)身在紀念館前,簡樸又不失莊重的墻上提著“楊業(yè)功紀念館”六個字。
走進去后,映入眼簾的是楊業(yè)功的雕像,他的身后赫然寫著“忠誠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揮員”,這是2005年中央軍委授予他的稱號,短短一句話概括了他奮斗的一生,榮譽的一生。
先生的腳邊皆是鮮花盛開,先生的身后有車載導彈,先生的心里滿是愛國之情。
“忠誠使命,矢志打贏”,先生說軍人不思打仗就是失職。
沐浴著春風生長的青年人比起先人們少了很多憂患意識,新中國對國人的硬核保護讓我們覺得世間皆為美好之事,然而“戰(zhàn)爭與和平”始終是不可避免的沖突點和平衡點,更是軍人不可逃脫的永恒課題。
作為“導彈司令”的楊業(yè)功始終心懷憂患意識,在上世紀90年代風起云涌的軍事變革戰(zhàn)場上為捍衛(wèi)中國的領土主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勤學善思,求真務實”,先生說沒有堅定的信念,就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
治軍與治學在很多人眼里是毫不相干的兩件事,前者是戰(zhàn)場廝殺,后者是提筆見義,一個兇猛,一個溫柔,然后他卻將兩者結合起來。
眾人都研討他為導彈世界做出的卓越貢獻,我卻在這腥風血雨中看到了他的“書香滿屋”,先生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部隊的文化建設博覽群書,孜孜不倦,他是文化的戰(zhàn)斗士。
“勤奮進取,赤誠報國”,先生說堅定不移跟黨走,赤膽忠心為人民。
先生少年求學,青年從軍,直至成長為共和國將軍,始終對黨和國家無比忠誠,對軍隊無比熱愛,踐行了一名共產(chǎn)黨戰(zhàn)士的錚錚誓言。
“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先生說平時不能身先士卒,戰(zhàn)時怎能指揮千軍萬馬。
先生生命的最后幾年,正值部隊戰(zhàn)斗力建設的關鍵期,繁重緊張的工作使他無暇考慮身體,但先生始終“橫戈馬上行”,直至生命結束。
先生燃燒了自己的青春成為了將軍,而我是在大學校園里求學的普通學生,但“位卑未敢忘憂國”,2020年的疫情襲卷中國,在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我志愿參與社區(qū)的防疫工作,守在路口,為道路兩旁的村莊維持秩序。
在災難面前,中國最不缺挺身而出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我沒有醫(yī)護人員的醫(yī)術去支援四方,但愿意守護家門口的安全。
守常先生曾提筆寫下:“吾愿吾親愛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一直以來,中國青年們都在將個人青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為建設祖國而奮斗。
青年不僅要志在千里,更要愛國愛黨愛人民。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weimei/30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