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粹觀后感目錄
京劇觀后感200字
京劇觀后感
我星期天和家人一起去看了京劇。
前不久,我聽說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之前我還聽說父親告訴我:生旦凈莫丑是京劇中最典型的五種人的形象。
京劇的表演形式可分為四種“唱念作舞”或“唱念作打”。
經過幾十分鐘的路程,終于到達了劇場。
走到一半的時候,我忍不住了。我想早點觀賞京劇。
但是開演的時候才意識到京劇原來是這樣的。一群演員穿著五顏六色的花裝,在舞臺上唱歌說話。臺下的觀眾也在不停地叫好,掌聲一個比一個熱烈,現場的氣氛都熱鬧非凡,在這種熱鬧的氣氛中我們看的也同樣異常興奮!美中不足的是,不知道他們在唱什么。
第二個片段讓我印象最深刻,因為主持人介紹的時候說了它是最經典的京劇傳統武戲之一,那可是個不小的名頭啊!這整出戲里舞臺上的道具只有一張桌子和椅子,臺上的演員也沒開口說話唱戲,只有一場打斗場面,是生旦凈莫丑中看武生家的戲,全靠譜!看到這個片段我很驚訝,臺上的演員們做了一個又一個高難度動作,又是空翻,又是刀槍棍棒的,每一個動作都足足練了三年五載的,更別說這么多動作了!真可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其實看了這么多,還是離不開一個中心點,那就是:京劇是我國的國粹!現在我看完這出京劇后,可以好好地告訴大家。京劇不僅是我國的國粹,而且是我國永垂不朽的國粹!
京劇觀后感篇一:京劇觀后感
上周五,學校舉行了“京劇進校園”的活動。
對于我這個藝術文盲來說,這是一個很棒的活動。
第一次看京劇的我不是不興奮。一開始是爺爺站在講臺上把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稍微知道一些,聽了他的話劇我幾乎是大開眼界。在聽的同時,我也用心做了筆記。
幾分鐘后,在主持人的介紹下,第一個節目-------《變臉》登場了。
舞臺上出現了一個身穿黑色斗篷的大漢,表演開始了,音樂響起。大漢兩手空空,在寬闊的舞臺上隨意地走來走去,我們感到無聊的時候,他慢慢地走到舞臺中央,一下子變成另一張臉,把我們從茫然的眼神中拉了出來做了。他又緩緩地向我們走來,像和我們握手一樣,但突然一瞬間,那張鬼魅的臉又變成了另一張,讓我們不禁拍手、贊嘆起來......
繼《變臉》之后,讓我們佩服的是《金猴賀喜》這個節目。5個猴子中有個8歲的表演者,不由得讓人佩服。雖然年紀小,但表演才能不比其他猴子差。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空翻。數了一下,做了二十多個!!試想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翻了那么多跟頭,做了那么多特技,他在臺下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了多少汗水!!正所謂“1分鐘就是10年”。
京劇是我國四大名劇之一,它也是我國的國粹??戳诉@場京劇演出我還念念不忘。這是我一生中最開心的一天。
藍色的字是修改后的痕跡
京劇觀后感篇二:京劇讀后感
京劇《少年中國夢》讀后感我是帶著一部期待看這個劇的,一個字形容:“值”。
《少年中國夢》以第二次淞滬抗戰為時代背景,講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創辦報童工團的故事。
演繹了陶行知和小報童們之間的學習、交流、感動的故事。
在劇中陶先生的影響下,報童們展開了文盲、老師、伙伴的老師、老師家長的老師。
互相學習,因行而學知識,因行而習技能——長椅,因行而救國。
在報童工團,這些貧窮的流浪兒不僅懂得文字和文化,還懂得做人的道理。
幾個報童在陶行知先生的關心教育下,后來走上了革命道路。
該劇貫穿了陶行知先生“行乃知之始,知乃行之成”的教育理念,以實踐為先的觀點,揭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為一體”的生活教育理論。
可以說,該劇設計新穎、巧妙,以幾個非常小的切入點,展現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真諦。
看這個劇,過程中我有兩點感觸。
第一點是陶老師提出的“小先生制教學思想”在劇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小東北”不行,大家一起教,家長不行,孩子教。
京劇《沙家浜》京劇觀后感篇三
看完京劇《沙家浜》后的感想
《沙家浜》這部現代京劇,講的是中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某部與敵人迂回作戰,一度撤退到常熟一帶,留下18名傷病員,與當地人民同生活、同戰斗,結下魚水之誼的故事。
但沙家浜抗日軍民團結一心,群眾巧妙地掩護和救助了傷病員。
沙家浜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我認為全劇有兩條主線,也是矛盾突出吸引觀眾注意的地方,一個是被困在蘆葦中的18名傷病員如何通過與外界的消息以及逃離危險。
代表性的歌曲有阿慶嫂的“鎮定,不要慌,風聲鶴唳,誘敵開槍”和“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以及郭建光的“阿慶嫂怎么不來探病”。
剛帶過前面的情節,就轉到后面的主要矛盾:審問沙阿婆。
代表性唱段是“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和后面郭鍵光的“飛兵奇襲沙家浜”。
《沙家浜》的歌詞,千錘百煉,字斟句句,曲盡人情,提高了京劇歌詞的`文學品位,也體現了本色美的藝術魅力。
胡傳魁:這個老張一點面子都不給!
阿慶嫂:這個包裹是擋風墻。
妙語連珠,亦莊亦諧;既不自卑,也不陰郁。
一是拐彎抹角,二是沉著應對。一個是粗心大意的人,一個是察言觀色的人。
看到那位阿慶在春來茶社打水,面不改色,鎮定自若,我從心底涌起崇敬之情。
危難降臨時沉著冷靜,臨危不懼,似乎是順利逃脫的關鍵。
阿慶嫂這個形象精明洗練,神態穩重,演員姿態優美,音色清晰,字字圓潤,表演絕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
汪曾祺先生以豐富的經驗和凝練的觀察,將劇中人物的思想狀態刻畫得細致入微。
總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完美地描繪出微妙的內心感情和復雜的想法。
這種帶著泥土味道的“大眾文化”素歌,生動自然,形象鮮明,觀眾聽了,完全心領神會,感到無限親切。
這是京劇《沙家浜》的成功之處,也充分展示了樸實無華的本色美唱詞的藝術魅力!
By yaodanni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weimei/28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