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觀后感200目錄
開學一課觀后感怎么寫六年級
塞罕壩林場的生態意義
開學一課觀后感怎么寫六年級如下:
今天是九月一號,我們迎來了央視主播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請來的嘉賓有北京冬奧會自由滑雪冠軍的徐夢桃、氣象服務志愿者蘇峻、殘奧會運行保障人員孫德遠、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代務林人于士濤等等……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謝華安爺爺,他出場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臉上布滿皺紋脊背卻挺的筆直的老爺爺,他說他今年已經82歲了,他熱愛農業,在海南島培育新的種子品種,謝華安爺爺自豪的說:種子就是農業的芯片,一個好的品種得來是多么的不易!
八十二歲的謝華安爺爺是吃過苦的,明白糧食對人們是多么的重要,他說他培育的種子,生長速度非???!我想,有這么好的種子,離不開謝華安爺爺以及相關人員辛苦的付出,他們要經過多少次試驗、經過多少次春耕秋收、多少次的風吹雨曬才迎來了這樣的優秀的汕優63被培育出來!
我們要像這樣的謝華安爺爺學習,學習這種不怕苦不怕累,堅韌無私的精神!祖國有我!祖國有你!奮斗成就夢想!
塞罕壩機械林場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勞動精神。
陳彥嫻婆婆作為第一代務林人的其中一人在艱辛的環境下植樹,憑借的不服輸的勁頭,勞動的熱情高漲,因為心中有一個目標,要給第二年造林的同志打好基礎,雖然勞動幸苦,但心中有理想。
正是因為有著一代又一代務林人,歷經了60載,讓塞罕壩到處都是綠植。
成為了一百一十多萬畝的大森林。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人工林場。
感謝先輩們付出,前人種樹,后人乘涼。
他們的精神深深的感染著我,我不禁熱淚盈眶。
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種樹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即使在艱苦的環境中也要盡力做事,不埋怨天,不埋怨地,心中要有崇高的理想,抱著堅定不移的信念,作為中小學生的我們出生在美好的,穩定的環境,更應該為祖國盡自己的一份力。
現有林地112萬畝,80%。
112萬畝是啥概念?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森林,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繞地球赤道整整12圈,相當于為地球系上12條漂亮的“綠絲巾”。
112萬畝每年可釋放氧氣57萬噸,可供200萬人呼吸一年,是名副其實的森林氧吧
112萬畝林海每年可釋放氧氣57萬噸,可供200萬人呼吸一年,是名副其實的森林氧吧。
每年為、灤河輸送凈水1.37億立方米,在降水量普遍減少的情況下,逆勢而上,降水量不降反增,簡直是個奇跡。
如今的塞罕壩,共有野生脊椎動物261種,昆蟲660種,植物625種,大型真菌179種,稱得上是動植物物種基因庫。
說完生態,咱再講講產業。
塞罕壩的產業發展可是不一般,在這里,一切均以環境保護為首要前提。
林場的采伐限額只用了六成,主要用于“森林撫育”
木材生產曾經是塞罕壩林場的支柱產業,一度占總收入的90%以上。
近年來,林場大幅壓縮木材采伐量,木材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年已降至50%以下。
目前,林場實際的林木蓄積消耗量控制在13萬立方米左右,采伐限額只用了六成,而且主要用于“森林撫育”,提升森林質量。
據評估顯示,如今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可提供超過120億元的生態服務價值。
按照規劃,林場的年游客承載量在420萬人次。
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萬人次,一年門票收入4000多萬元。
由此而言,未來森林旅游潛力是巨大的。
不僅如此,林場還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在綠化苗木產業上做起了文章。
8萬多畝綠化苗木基地,1800余萬株多品種、多規格的苗木,年收入可達2000多萬元。
如今的綠水青山,儼然成為了金山銀山。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31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