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鄉愁觀后感目錄
記住鄉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集觀后感
記住鄉愁關于以和為貴,相處之道讀后感
電影記住鄉愁觀后感300到400字如何寫
《記住鄉愁》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選取100個以上的傳統村落進行拍攝,是一部以看得見的傳統村落為載體,以生活化的故事為依托,以鄉愁為情感基礎,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大型紀錄片。
由中央宣傳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中央電視臺組織拍攝。
將選取全國100個以上的傳統村落進行拍攝,梳理傳統村落的發展脈絡,聚焦海內外華人記憶中的鄉愁,深入挖掘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于2015年1月1日起在中文國際頻道隆重推出。
記住鄉愁第一集觀后感
2015年元旦在“黃金時段”晚8點播出了“記住鄉愁”第一集《敬畏之心不可無》,看過之后,今天中午又看了一遍重播,覺得很好。
《敬畏之心不可無》是在我的故鄉——福建培田村拍的。
《敬畏之心不可無》,這個片名起得很好,給培田文化的特征——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作了一個很好的解說。
拍這部紀錄片時,龍巖市有關部門專程把我和廈門大學的鄭振滿教授接去參加拍攝。
為什么會叫我參加這次拍攝?我估計是編導看過我的《大屋碎影》一書或我的博客有關文章。
我有一篇博文《培田傳統文化要略》(曾在《閩西日報》發表過),談到了培田的“傳統文化”的特點。
內容和“敬畏之心不可無”很吻合。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崇禮的儒家文化為主導地位的。
《荀子·禮論》說:‘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天地即大自然,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農耕文化,不崇拜天地不行。
對先祖的尊崇,表達了中國人祖先崇拜和宗族血緣紐帶的堅韌。
崇拜‘君師’,君是政治權力的體現者,師是倫理道德的體現者,其關鍵是對師——圣賢的崇拜。
這三條體現了以儒學為主導的中國文化特質。
培田正是繼承傳統,做到三個尊崇的典型。
培田的先人們崇拜天地,認真地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結合。
培田村落的選址、建設很講究‘風水’,事實上就是講究‘天人合一’。
后垅山的‘風水林’及河源溪上游的茂密山林營造了培田很好的生態環境。
在靠天吃飯的小農經濟時代,講究生態、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正是崇拜天地的結果。
培田人敬重祖先,培田民居建筑中,最主要最顯著的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廳’或堂屋,整個房屋布局都要服從這點,也由此形成了廳庭結合、以‘廳’為主體的建筑風格。
所謂‘九廳十八井’即為滿足大家族多個祭祀空間而設定的。
這里‘廳’指的是正廳或堂屋,正廳供奉的是公眾的祖先,各偏房中的堂屋供奉的是各支房的先人。
‘井’是為廳提供采光通風用的‘天井’。
培田人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祖先上一炷香,因此廳堂香火是常年不斷的。
逢年過節,殺一只雞,買回幾斤肉,首先要供奉在廳堂的神桌上,讓祖宗先‘品嘗’。
每年除夕,廳堂上都要掛上祖先畫像,沒有像的要換上新寫的有歷代祖先名字的紅紙。
傳統的‘祖宗崇拜’和血緣關系紐帶形成了傳統的民居建筑。
也形成了與此相關的宗族社會、宗法制度和長幼有序的等級關系,傳統的培田小社會即由此來實現村民自治和管理。
客家學者謝重光先生在他的《閩西客家》一書中,寫到道德風尚:‘客家人的基本價值觀是貴重于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培田人當然也是如此。
其實這個值觀不單是閩西客家人所獨有,而且還是我們民族的主要傳統之一,‘尊師重教’即是‘禮之三本’之一。
當然,以儒學為主導的所謂‘教育’除了‘讀書做官’之外還有倫理教化、道德修養等所謂‘修、齊、治、平’。
延續千年的儒家傳統文化及對中國的影響一直是專家學者們研究爭論的課題。
孰是孰非,至今難以論定。
培田人尊師重教,由來已久。
培田歷史上經濟條件較好,有錢的族人熱心捐助教育,并有鼓勵上學的獎勵機制,使培田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墨之鄉’。
‘南山書院’也名聲遠揚。
培田,這一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院,留給人們研究思考的空間是很大的。
有人說培田是一部讀不完的書,的確如此。
培田何以如此珍貴?因為它不僅僅有‘好大一片屋’,而且有‘文化’、有‘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村’。
……”
在《敬畏之心不可無》這部記錄片中,上述內容得到了很好的解說、補充和發揮,用“敬畏”代替“尊崇”,是十分高明的。
記住鄉愁關于以和為貴,相處之道讀后感
其實人之相處,就應該以和為貴。
人生不過幾十年,似水一樣流淌,不可遏阻。
一場輪回的時間,能遇見一場煙火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即使結局是煙花熄滅,但終究在天空中綻放了笑臉。
我們在哪一年可以用一個決定讓一生改變,誰都算不出流年。
過好每一年、每一天,俗物養人,平凡是真。
余先生回憶起當年寫這首詩時的心境,時光流轉,仿佛近在眼前。
他說:“寫《鄉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視角,一種近乎童話的天真。
我想,做一個詩人應該懷著廣泛的同情。
不設防、不世故,好的詩人應該一輩子天真,在這種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為可能。
” 我對他的話感受很深,在剛剛考上大學要來廣州就讀的那年,我在車上,隔著朦朧的玻璃窗,看著父親母親追著車子的身影,眼淚悄然而下。
那時候,我是那么的真切的體會到從來沒有離開過家的我,今天終于要離開了。
明明知道還能回來,但是,原來離開家的感覺竟然是那么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墜子在拽著我的心,無法拯救自己,無法掙脫那莫名的愁苦..然而,余先生的鄉愁當然遠遠在我之上,那時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他居住在臺北,離開祖國大陸足有20年了,擔心有生之年回鄉無望。
他是那么的驚恐,那么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無法回到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
然而卻又是那么的彷徨失措,因為他沒有辦法啊!就在這樣一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上,因為那是唯一使他與母親、新娘、祖國聯系起來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托之處啊!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在這首詩里面,長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聯系起來的物,借著著滾滾的長江水,他們彼此之間找到了寄托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里,其實是有著萬般的無奈,然而卻又那么的由衷的感謝這唯一能緊密彼此的長江水啊!多么的讓人心痛,為之惋惜的同時卻又不得不跟著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謝、贊美這長江水!相思并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無處話相思.讀著余光中的鄉愁,就有一種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純真的心寫出了滄桑的惆悵與孤苦,如果你沒有離開過家鄉,那么,你就永遠不能夠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后,其實是一種深沉,一種落葉無法歸根的深沉。
在我看來,欣賞文字不僅僅欣賞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帶給人的感受。
余先生的詩在乍看之下,讓人佩服它的寓情于物所選的“物”是那么的工整,巧妙,久久回味之下卻發現巧妙之下涵蓋的是那么深沉的孤苦與無奈。
但是,這又讓我想到了更孤苦更無奈的是“惆悵此情難寄”之人。
相比之下,余先生還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相思還找得到可寄托之物,也還有可相思之人。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31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