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的正確標題目錄
觀后感題目怎么寫
寫一篇游玩后的觀后感題目怎么取
觀后感的格式怎么寫?
建議用正副標題的形式,凸顯主題,也更有氣勢。
正標題揭示主旨,精煉有力,副標題很簡單,就是在正標題下方打一破折號“讀《……》有感”。
如:堅持不懈的力量──讀《從奴隸到將軍》有感。
首先,孩子們得明白,讀后感重在“感”,要重點寫自己讀后產生的感想、思考、評價以及聯想到的事情,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獨創。
而文章的主要內容只需簡要寫出,無需長篇大論地引用摘錄。
如果用百分比來劃分,“感”大概應占全文的七成,“讀”最好不超過全文的三成。
可是孩子寫的讀后感往往本末倒置,用很大篇幅來進行內容介紹,自己的感悟卻一筆帶過,完全背離了寫讀后感的初衷。
再則,“讀”和“感”不能生硬地排列,很多孩子在寫讀后感時,總是先寫書的主要內容,再談談自己的感想,連過渡語都是一樣的:“讀了這篇文章,我不由地想到了……”這樣的讀后感缺乏新意。
我們提倡“讀感結合”,交叉進行。
怎么操作呢?
可以在介紹了文章內容以后談談自己的感想,又在談感想發議論的同時回到文中去印證。
可以使用自然的過渡語,如:“文中講了一個……故事(主要內容介紹)……讀到這里我想起了……正如文中父親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當然,這僅僅是一種過渡方式,在具體行文時,小作者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使讀和感自然過渡,緊密結合。
要把“感”寫飽滿、生動,一定要有具體的事例。
一篇讀后感如果全是作者的抒情感慨,就會顯得空洞。
事例來源很多,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也可以舉他人的故事,甚至動植物、自然現象都可以成為例證。
還可以引用報刊、書籍、傳統習俗、名人名言來舉例。
總之,讀后感的事例,考的就是作者的旁征博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要在這里得到充分的體現。
每個例子后面最好能做個小結,使之得到升華。
比如在一篇關于母愛文章的讀后感里,作者引用了沈石溪的作品《斑羚飛渡》作為其中一個事例,就可以這樣作結:“由此看來,母愛、親情、友情不僅在人的身上,在動物身上也能體現出來。
”有的孩子一心想著找更多的例子,卻往往忽略了文章中的事件,其實,對文中的事件進行深入剖析體會,或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享受挫折——讀《格列佛游記》有感
2.《用手走路的村落-讀格列佛游記有感》
你可以先寫一段這個典故:就是一個人走到一個村莊,看見那里的人都用手走路,他覺得別人不正常,但是全部人都覺得他不正常,久而久之,他也搞不清楚怎樣才是正確的了。
然后聯系格列佛,總之很好寫啦。
3.小腳印,大腳印——讀《格列佛游記》有感
此題目最好,一語雙關(也可以說成是一語三關),既提到格列佛游歷了小人國和大人國,又反映了格列佛的成長歷程,更顯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對書的內容逐步了解。
只要寫到此三點,便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讀(觀)后感的題目有一定的要求,可以直接寫“《XXX》”“觀《XXX》有感”,也可以寫上一個題目再以“《XXX》觀后感”“觀《XXX》有感”為副標題,例如:
純潔清澈的友誼
——讀《我飛了》有感
我舉的例子是讀后感,當然,讀后感和觀后感都一樣,都是這個格式.
正文就沒什么特殊要求了,內容上要求介紹書(電影)的內容篇幅少,寫自己的感想篇幅多(可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最好不要泛泛而談).要語句通順,中心突出,盡量用詞恰當、優美(切記不可堆砌過多華麗辭藻),表達準確.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30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