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地球觀后感目錄
從太空看地球觀后感2000字?
國慶帶小孩浙江旅游必去景點有哪些
地球成長史觀后感
《從太空看地球》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提取碼: 8npr
《從太空看地球》是由巴尼·雷維爾執導,切瓦特·埃加福主演的BBC紀錄片
國慶帶小孩浙江旅游必去景點有西湖、三潭印月、雷峰塔、千島湖、莫干山等。
1、西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千米,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千米。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
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
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西湖地處中國東南丘陵邊緣和中亞熱帶北緣,年均太陽總輻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時數1800—2100小時。
2、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
主要景點有“開網亭”、“閑放臺”、“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3、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黃妃塔、西關磚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地處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之上,是吳越國王錢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祈求國泰民安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歷代屢加重修,現存建筑以原雷峰塔為原型設計,重建于2002年;是"西湖十景“之一,中國九大名塔之一,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
導語: 觀后感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下面是我整理的地球成長史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宇宙,我們稱之為能量來源的太陽只是其浩瀚無邊空間中一顆普通的恒星;于太陽,我們稱之為家園的地球只是其常規軌道中一顆普通的藍色星球;于地球,我們自稱高等動物的人類只是其崎嶇不平地表上一種平凡的生命體。
然而,即使再普通的物種,也有其漫長復雜的發展過程,好比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很難想象,50億年前的地球竟是由引力聚集塵埃和巖石而形成,地表溫度高達1200℃,沒有二氧化碳、氮氣、水蒸氣,更別提空氣了,炙熱的熔巖覆蓋著每一寸表面,火爐般的煉獄。
那時候的太陽3小時便落,一天僅6小時,一切都變化得很慢,生命的跡象為0。
好在,39億年前,內部含有小水滴的鹽粒般的流星雨降臨地球,賦予地球生命的關鍵要素——水。
一滴水并不能對地球帶來什么影響,但水滴既然能夠穿石,那流星雨持續2000多萬年的轟炸,使得地表降溫也不足為怪,地殼也隨之形成。
緊接著,地球內部熔巖噴出地殼,冷卻成火山島,島嶼形成,地球進入嬰兒時期,有水,有陸地。
但大氣仍是毒熱,溫度仍是高,生命跡象仍為0。
與此同時,隕石的猛烈攻擊帶來了水、礦物質、碳和氨基酸,沉到海底,決定性的一刻誕生:單細胞細菌出現,微生物出現。
幾億年過去,在前海的疊層石菌落以陽光為食,發生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和氧氣,并不斷積累,地表溫度30℃,星球開始活躍。
按下快進鍵——7.5億年前,地質活動激烈,火山時長噴發,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并與水反應,生成酸雨,而巖石又吸收酸雨和二氧化碳,結果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無法留住太陽熱量,幾千年后,地表溫度降到-50℃,地球進入“雪球地球期”,也稱史上最長冰河期。
然而,地核內的熔巖仍是躁動的,沉了許久后,火山再次大規模噴發,二氧化碳重新產生,溫度漸漸回升,到6億年前,原始細菌誕生,并于約一億年后進化,植物也隨之產生,新一代復雜多細胞體興起,寒武紀大爆發期來臨,海洋里生機盎然。
讓我們放眼陸地,地表溫度30℃,氧氣充足,但仍無生命跡象。
究其原因,太陽致命的輻射阻礙了生物的產生。
又過1億年,這個聰明的星球形成臭氧層,擋住輻射,水里的怪魚們漸漸進化成脊椎動物,爬上陸地。
原本燃燒著的灰色星球有了現在的模樣。
之后,地球上的生物開始多起來,但霸主卻不停地更換,讓我感受到生命的無常。
恐龍是最好的例子,龐然大物的它,無所畏懼,本能存活很久,卻因小行星的撞擊,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中。
但生命總是伴隨著死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永恒的道理再一次得到驗證。
一個故事的結束,必定意味著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恐龍的滅絕,給我們哺乳動物帶來了發展的機會。
身居地底的我們,躲過了高溫,不挑食的我們,躲過了饑荒,成為新一代霸主。
論我們人類的成長史,與地球想必,甚短,但也是個漫長積累的過程。
約于4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猿猴,因喜馬拉雅山擋住了水,雨林淪為荒原,不得不直立行走,早期的人類也應運而生。
地球似乎也進入了穩定期,不再有大規模的災難,人類得到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適度的溫度,充足的水,足夠的氧氣,并通過人類獨有的智慧,一點一點解決生存時產生的各種難題,經過幾百萬年的磨練,最終誕生了現在的我們。
此外,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所用的每一滴水都是數億年前,數百萬公里隨著流星才到達地球;我們現在用的每一毫升石油都是數億年前,數百具古代魚類和生物的遺體經過許久的沉積而形成;我們現在踩的這顆星球,是數十億年的不斷演變而產生?一切都來之不易。
我們應學會珍惜,感恩祖先給了我們一切成形了的東西。
最后,科學家研究表明,地球所圍繞的這顆恒星,大概還能存活50億年,這50億年里,人類會進化成什么新模樣,或者會不會同一代霸王恐龍一樣滅絕,我們誰也不知道答案。
在那神秘未知的宇宙里,能有的猜想太多? 地球成長史的道路還很漫長。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30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