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自律警句目錄
什么叫“日課十二條”
曾國藩的8句處世哲學,多少人一輩子也達不到
“生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中國清代官宦曾國藩修身立德的戒條警句,曾國藩年輕時從起居、言行、讀書等各個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共計十二條,故稱其為“日課十二條”,曾國藩每天對照,檢查反省,鞭策自己嚴格自律,使自己奮發有為。
其十二條為: 主敬、早起、讀書不二、讀史、寫日記、記茶余偶談、曰族詩文數首、謹言、保身、早起、臨摹字帖、夜不出門
1、“每逢大事有靜氣”
曾國藩年輕時在官場沉浮,難免有心煩氣躁之時,便向理學名臣唐鑒先生請教,唐鑒送了他一個字——“靜”,心靜下來,就能處理各種紛亂的軍國大事。
從那時起,曾國藩每天都要靜坐一會兒,許多為人處世、治學從政的體會和方法,便都在此中獲得。
尤其在遇到重大問題時,他更是不輕易作出決定,總要通過幾番靜思、反復權衡之后,才拿出一個主意來。
為讓氣氛更寧馨些,還往往點上一支香。
每見到這種情況,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擾他。
2、“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
這一天,曾國藩帶著日記,又去拜見老師唐鑒。
唐鑒審讀他的日記,見滿紙都是痛罵自己不成器的話,很是滿意。
翻到二十二日的日記,看上面寫道:“自今日起改號滌生。
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
”唐鑒稱贊:“有志氣!滌生,望你今后滌舊而生新。
”
3、“不為圣賢,則為禽獸。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
釋義:如果不能以圣賢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便只能與禽獸一般為欲望所控制。
只關心付出多少,不關心結果怎樣。
唐鑒曾送給曾國藩一本自著《畿輔水利》,一張親筆楷書條幅:“不為圣賢,則為禽獸。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善化唐鑒。
”
跟了唐鑒一段時期,尤其在通讀了他的《畿輔水利》一書后,曾國藩看出這位理學名臣并不是埋首故紙、空談心性的書呆子,而是關心民瘼、留意經濟、學問淵懿,亦不乏謀略的能吏。
同樣,唐鑒也知道曾國藩是老成深重、極有心計的干才。
以后,唐鑒、國藩師生之間往往探討程朱之學少,推究興衰治亂的歷史多。
4、“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藏若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
”
釋義:無論是處世還是用兵,平時深藏鋒芒,關鍵時果斷出手,出手便能解決問題。
曾國藩出兵征討太平軍前,有人贈予曾國藩一口家傳古劍,他的岳父歐陽老人說:“滌生(曾國藩字)今日喜得寶劍,老夫也高興。
老夫十分喜愛舊日讀過的一首古劍銘,現把這首古劍銘送給你,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藏若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
”
曾國藩聽完這首古劍銘后,明白岳父的深遠用意,十分感激地站起來說:“國藩牢記在心。
”
5、“揚善于公庭,規過于私室”
釋義:贊揚別人要在公開場合,批評別人要在私底下。
曾國藩率湘軍攻占武昌后,六弟曾國華帶領在湘鄉招募的五百勇丁來到武昌。
曾國藩見到這個出撫給叔父的六弟,心中很是高興。
四個弟弟,他認為最有出息的便是這個為人倜儻雄奇的六弟。
于是親向六弟傳授帶勇識人的經驗。
出自:曾國藩家訓語錄。
意思是:我的長進全是在遭受挫折,備受侮辱之時,務必讓自己想想自己的志向,勉勵自己。
吃一塹長一智,總結經驗教訓,增加自己的智慧,千萬不能遭受挫折就氣餒。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30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