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差觀后感目錄
讀阿德勒《兒童教育心理學》有感
電影《救我》的觀后感 老師作業,,2000字 謝謝 30分
瑪利亞·蒙臺梭利說:兒童是成人之父。
這是因為,一個成人,他的一切情緒、智能、習慣和道德,大多是由他童年時代的經歷所決的。
所以看到眼前的小孩,我們要思考怎樣引導他教育他,才能讓他將來成為一個擁有美好品質的人。
阿德勒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給出了我們答案。
我們不能單純從孩子的一個行為來斷定孩子的狀況,要從人格的統一性來出發,每個個體都是由人格的統一性塑造的 。
人格的統一性,并不是建立在客觀事實上,而是建立在個體對客觀事實的主觀看法上的。
它具有獨特的方式和目標。
我們都知道,主觀看法并不等同于客觀事實,所以,雖然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卻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
每個人都根據他對事物的看法來調節自己,當然,他有些看法是正確的,有些是錯誤的。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全面觀察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和障礙,特別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認知偏差,這些偏頗的認知會影響他后來的人生軌跡。
文中指出,兒童一開始入校,他是否能適應新環境,母親是“第一責任人”。
如果一開始,就僅僅以成績來衡量孩子的發展,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每個孩子都在追求優越感,優越感和自卑感是對立統一的,優越感是自卑感以倒立的形態走路。
我們要引導孩子正確的追求卓越,而不是沉浸掉在自卑感里。
那些表現壞的孩子往往對優越感有著過于強烈的渴望,他希望能控制所有人及周邊環境。
同樣的還有那些表現懶惰、自閉、他們對外界的批評無動于衷,看似對優越感沒有一點追求。
如果我們教育孩子的經驗豐富,就會看出,這是孩子追求優越感的一種方式,盡管這顯得極為荒唐。
這樣的孩子對正當途徑獲取成功不抱有任何希望,他們逃避能夠使自己得到提高和改善的手段和機會。
他們與其他人隔離起來,給人一種冷漠的印象。
我們發現在冷漠的外表背后,往往是一顆顆異常敏感脆弱的心靈他們的冷漠只是為了規避傷害與痛苦。
他們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這樣外界的事情就無法觸動甚至傷害他們了。
有的孩子在學校故意有各種壞行為,他們的目的往往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他們在追求優越感的路上受到了許多在他們眼里看似無法逾越的挫折,而內心對優越感的渴望,又迫使他們選擇了看似更容易吸引別人注意的優越感。
如果一個孩子多年來都是沿襲錯誤方向追逐目標和生活的,我們不能期望只通過一次談話就將他們引入正途,教育者要有耐心,對待孩子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手段,而應該鼓勵他們,給予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
相比將孩子培養得野心勃勃,我們更應該培養孩子堅韌,勇敢和自信的品質,還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要確保孩子努力追求的東西能給他帶來的是健康和幸福。
如果教育者能判斷孩子努力的極限在哪里,那么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將更容易取得進步。
許多教育者常會以懲罰、強迫性手段,試圖喚醒成績不好的孩子的雄心。
但往往這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往往缺乏的是勇氣,他們往往被這種方法搞得不知所措,變得更加愚笨。
在學校里,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會被分為幾個級別:要么優秀,要么糟糕,要么居于平均水平,這種格局往往不會發生很大變化。
這種狀態與其說反映了孩子智力發展水平,倒不如說反映了孩子心理態度的靜止慣性。
他表明孩子已經局限了自己,在經過若干挫折后,便不再抱樂觀態度了。
但有些孩子成績也會出現一些波動。
這一事實很重要:它表明孩子的智力水平并不是天生的、一成不變的。
學生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并將這一認知運用到具體的學習中去。
兒童的心理是非常奇妙的,無論我們接觸到哪一方面,它都引人入勝,令人著迷。
我們要在這迷人的風景中,探尋孩子內心成長的秘密。
今天和淥兒去看了《救我》 ,沒看前其吸引我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宋佳黑色蕾絲內衣激 情演繹 ,而是其所稱的不涉及鬼魂的懸疑 .電影看了 3/5 時我已經估摸到了真相,那時 已經開始覺得這電影沒什么評頭. 因為幾乎所有的矛盾沖突都是宋佳所飾之角色的幻覺. 既 然是幻覺, 也就等于說在看這電影時觀眾所有的自行推理都是毫無價值和意義的. 看懸疑劇, 自然打定了主意是要讓導演和編劇好好的擺一道的,可眼下這擺一道 ,實在讓人感覺不 那么服氣.而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淥兒忽然問起.她是見過臆癥(但愿我沒打錯字...)病人 的,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她也提過一點從醫生角度出發的看法. 我就也說說我的一點與電影本 身沒多大關聯的想法,這些想法私人覺得都能引申到很多問題,我語言組織能力有限,姑且 說一半不說一半,提一些題點.看官們自己推敲罷. 關于電視, 電影里的蒙太奇, 最常見的便是在動物片里. 一組鏡頭拍攝正在奔跑的羚羊, 另一組鏡頭拍攝正在奔跑的獅子.本來這兩組鏡頭毫無關系,但當這兩組鏡頭合并的時候, 觀眾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是饑餓的獅子在捕捉羚羊. 《救我》在述說真相的時候,借的最后指導老師給眾人做學術報告時的一些鏡頭閃回, 這其實就是一種蒙太奇. 我們在看電 影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覺得他所說的那些就是真相 ,之前發生的那些事情全都是女主人 公的想象 ,但那位導師所說的真相是無法考證的.他完全可以和女主人公發生了關 系,而最后推脫到是她自己的幻想 .同理,或許除了她的男朋友沒有死,其他矛盾沖突 都是真相而不是幻想 ,導師只是借著權威之名在自圓其說,推脫自己的責任. 畢竟,絕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一個瘋子說的話,而瘋子也真會因為真理掌握在多 數人手中的慣性思維而覺得那些真相只是自己的幻想 . 電影里, 當那位導師在向聽眾解釋他與某外國教授商量后采取的治療手段時, 淥兒和我 說他們的方法是違法的.我并非主修法律,對心理咨詢和治療行業幾乎一無所知,就不好評 論了. 不過出電影院后我向淥兒撒嬌, 說她可能是我的 幻想產物 時順便向她咨詢了一下. 她說在心理疾病上, 一個人對自己病情的認知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那個人病情的嚴重 程度和可治療程度. 用很俗很俗的話說, 要是大家都認為一個人有病而那個人偏偏怎么都不 認為自己是有病的時候,他的病情就相當嚴重甚至無法治療了.這個判斷標準,我總是覺得 很別扭.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每一個人對周遭的認知,其實很大部分都是根據著這個社會的公 共認知 (詞窮...大家該明白我意思吧...) ,如果公共認知出現了偏差,或者說一個正
常人所處的那個環境忽然出現了認知偏差(比方說一群人合伙要忽悠他或者算計他) ,那 這個正常人最后會怎樣?(我是以新聞輿論為線索思考,引申到的不僅僅是心理問題,意識形態問題. ) 我忘了去咨詢淥兒關于臆癥是怎樣形成的, 不過電影里的女主人公發病似乎是因為她對 自己期望過高,或者說是欲望過強.于是當淥兒同情女主人公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感覺.甚至 看見女主人公和同學競爭去美國給某高校教授做助手時有點想笑.好罷,我是站著說話 不腰疼.不過電影的最后,到底女主人公覺悟了她到底想要過怎樣的生活.關于搞清楚自 己到底想要什么的話題經常被拿出來說,但不管是輕描淡寫還是濃筆重墨,能真正有所悟 的人其實少得可憐.甚至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卻因為某種奇怪的心理,不是 走捷徑, 也不是走大道, 而是故意繞上很多無謂的彎路去尋覓. 尋覓又不代表著最終會獲得, 他們似乎享受的不是獲得的過程, 而是從失敗而來的快感, 那種快感的表達方式多數都是向 自己身邊的人哀怨.簡單的說,他們把追逐當作游戲,而玩游戲享受的就是被游戲玩.主觀
的說,我有點厭這些人,因為他們的苦是自找的,或者來源于自己的幻想 .提到這 個,我也就是抱怨一下.畢竟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活得很清楚,但其實很多很多人都不清 楚自己有多迷糊.我也不清楚自己有多迷糊. 某次吃飯的時候我和淥兒討論過,我提的觀點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是非常輕松的 . 因為聽她說了些病例和針對那些病例的藥物治療后, 我察覺到那些藥物其實根本沒有治愈作 用,都是帶著大小不等的副作用在緩解病征.既然不存在治愈病人的前提,那么心理醫 生自然不會有什么壓力.淥兒說,她著實覺得心理醫生是相當有欺騙性的一個行業.用很夸 張很夸張的話說(或許一點都不夸張) ,善良的人實在很難做心理醫生這一行當,畢竟明知 一個病人難以治愈, 又得面帶微笑的 忽悠他, 不是什么人都能長期做得到的.做到的人, 要不極善,要不不善.而根據淥兒所說,心理咨詢師有時候像只是在幫助病人整理邏輯,告 訴他們可以這樣可以那樣,但并不能主觀(或者客觀)的告訴病人他們應該怎樣,這無異又一種悲哀.還有一種悲哀是,其實心理方面的疾病是否能治愈(似乎)完全取決于病人自 己而不是醫生有多高明.然而很明顯,我們對醫生都是盲目崇拜的,一旦發現醫生不是神, 那么他們便是最丑陋的惡魔. 這就不僅僅是心理疾病病人與心理醫生的問題, 而是全部病人 和全部醫生的問題了.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30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