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館觀后感目錄
尋 話劇<茶館> 觀后感 3000字以上
幫忙寫篇《茶館》觀后感不少于800字,謝謝
求一篇讀后感看92版《茶館》的觀后感,600字。
《茶館》觀后感
前天晚上,隨《茶館》散場人流從首都劇場大門出來,劇場小小院落里,燈光閃耀著許多即將啟動,已啟動的名牌好車,我仿佛來到另一個布光精致的劇場,上演著最好的時代的時裝劇。
于是想起剛才的劇場上,貼在老裕泰茶館里大大小小“莫談國事”的紙條——那一個老舍先生寫出來的最壞的時代。
看話劇的時候,周圍座位端坐著幾個鮮亮的男女,拎著未知真假的LV包,諸般香水味相互裹挾,在我鼻尖徜徉不斷。
老舍先生當初寫好《茶館》給朋友們念,念到常四爺那段“洋貨論”,想必不會料到今日的洋貨,不僅存在此地,還被更和諧地愛戴著。
走出劇場很久,仍不能從最終一幕的情緒中緩過神,梁冠華、楊立新、濮存昕三座臺柱,拿捏身板,最好的演技撐著秦二爺、常四爺、王利發老邁的模樣:秦二爺拄著拐抖個不停,常四爺有氣無力的攤在椅子里,王利發每句話最后拖著一個無奈的尾音——“好咧…再見咧……”直到撒起紙錢,直到王掌柜去上吊。
這三位,加上演松二爺的馮遠征,演技都是純情爐火,不能再想出更好情形。
女演員,只宋丹丹演得有神,可惜她也像葛優,喜角演太多,不由得叫人要笑。
捉摸這些戲骨在臺上的動作,我想起以往只是看文學理論的書里懂得,話劇的演出因為距離遠,要比電影夸張的遠,電影演員的臉是會被攝影機放大,故而他們的演出不能顯出用力,要近生活。
但究竟是怎樣,沒看過真的話劇,無法真的理解。
這回大約理解些皮毛的皮毛。
話劇與電影的表演,其中的相通處,該是演員對劇本人物表達到淋漓處的通體快感,這快感,大約是能讓觀眾從演員神情上一眼望出的。
這種地步,必要演員盡全力,依循導演的指引,對角色理解達到所能達到的最深地步,并以自己的架勢,表達出自己這理解。
唯此可以打動人,僅靠了肢體嗓門生生地將劇本翻譯成動作,真比臺上不動的道具還要呆滯。
這種“翻譯”劇本的演法,打開電視,如今的電視劇里都是。
話劇與電影表演的不同,也是翻天覆地的不同。
肢體動作,表情,說話的技巧,都全然是不同的一套體系。
這體系,我這種門外的家伙,門縫也還沒找到,想通門徑而不得。
其次是劇本。
電影的劇本,原先也有當作文學來發表的,現在是沒有了,先進些的電影教科書也大都明白地說劇本是導演的一種說明書,更多的功夫要放在電影劇本外的。
話劇劇本,現在照樣有許多拿出來印刷出書的,因為話劇的語言更近文學,《茶館》便是除了老舍的京味,語言不能有其他一種魅力更動人。
其中動作的描寫,也能像小說那樣給讀者提供一種浮想聯翩的機會。
但這回看過《茶館》,存在腦海中的那單薄的《茶館》劇本,經由從齊整而破敗的三幕布景、演技層次不同的各位演員,以及編排各種站位動作、刪除添加劇本細節的一種導演思路,在眼前逐漸立體而豐滿起來,了解話劇劇本終究也是一種說明書,但是要決定話劇命運的,更具藝術氣質的說明書,并且導演決不能攫取了劇作者功勞的。
不像電影,三流的劇本,也是有機會經導演高妙的翻云覆雨而變成一流電影的。
這回《茶館》之前,看過三出話劇,其中兩出是學生畢業演出,一回是安徽藝術學校的戲劇導演系,在家樓下的小劇場里演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另一回是在北京北兵馬司的人藝小劇場,大約是北理工的話劇社,演的《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
這兩回的學生演出,都稚嫩著,中看,沒有可供回味的。
另一次是在上??吹囊粓鲂錾虡I話劇,名字忘記了,是根據電影《50次初戀》改編的,演員演技熟練不高妙,導演得有趣而精致,算是成功的一種運作。
大學里從莎士比亞、貝克特、到梅特林克,從曹禺、老舍到孟京輝,風格各自不同的劇本念過許多,卻從未見過它們在舞臺上的、最終的完成狀態。
直到前天晚上的《茶館》,曉得話劇這樣一種古老而巔峰早逝的藝術,現在于我是完全陌生的,嶄新的。
這明白是不是太遲了。
也許是太遲了。
沒辦法了!只能編到這么長。
老北京的茶館大約有三種,即清茶館、書茶館和茶飯館。
清茶館只是喝茶;書茶館里則有藝人說書,客人要在茶資之外另付聽書錢;茶飯館除喝茶之外也可以吃飯,但提供的飯食都很簡單,不像飯館的品種繁多。
老舍先生的名劇《茶館》里的裕泰茶館,就是一家茶飯館,所備食物似乎只有爛肉面一種。
茶館的伙計都是青壯小伙子,沒有用女招待的。
因為用女招待,客人如不規矩,則使主客都不快。
這是一種行規。
王利發在茶館經營不下去時,說到自己打算請女招待,要自己掌嘴,原因就在于破壞了行規。
這種行規似乎不只限于茶館,飯館也是如此。
電影《老店》,話劇《天下第一樓》寫的都是舊北京的飯館,伙計也都是男人。
茶館伙計提水壺的手勢有專門的講究,要手心向上、大姆指向后。
我們一般人提水壺時的手心向下徑直握住提系,在茶館里被認為是提尿壺,如此,對客人是極不禮貌的。
茶譜寫在特制的大折扇上。
客人落座之后,展開折扇請其點茶。
茶客自帶茶葉稱為自帶門包,茶館為其泡茶只收水錢。
講究的茶客落座之后,要拿出一塊專用的布鋪在桌沿上,一只胳膊的小臂支在上面側身坐著,再拿出手帕等放在桌子上,這是一種派頭兒。
茶館里不供神像,只在柜臺前放一缸水,表示以水為利。
茶館只用方桌長條板凳,沒有用椅子的。
四川茶館多是較矮的竹椅,半坐半躺,顯得更加懶散。
坐茶館的樂趣不只在于喝茶,也在于其熱鬧,既可以融入其中,說一些可有可無的閑話,也可以出乎其外,在喧鬧之中兀然獨坐品味生活的悠閑,使悠閑更加豐富和突出,這才是坐茶館的真味所在。
至于在茶館中談生意說事情,把茶館當成別致的辦公室的,如《茶館》中的劉麻子,在茶客中只能算作下品,雖然沒了這樣的茶客,茶館也就不是茶館了。
舊北京茶館很多,這有兩個條件,一是愛喝茶的人多,二是有閑的人多。
北京人喝茶的風氣很盛,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頭百姓,都有每天喝茶的習慣。
窮困如拉黃包車者,日暮收工時也要買一包茶帶回。
高碎或高末就是舊時北京所特有的,其實是茶葉店篩茶時篩出的茶葉末,在別的地方是棄之無用的東西,北京的窮人買不起好茶,故茶葉店也將此物出售,意為高級茶葉末。
北京茶葉店包茶,一兩茶可包為五包,也是因為窮人每次買茶很少。
不少北京人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喝茶。
燒水的專用工具叫氽,用白鐵皮制成,直徑約一寸半,細長筒狀,徑口處有長柄,加水后可直接插入爐火中,使水能很快燒開。
茶喝夠了才吃早飯。
所以老北京人早晨見了面要問候:喝了沒有?如問吃了沒有,就有說對方喝不起茶的嫌疑,是很不禮貌的。
北京人獨重花茶,著名的茶葉店如張一元、吳裕泰,都以窨制花茶,工藝精細、貨真價實而獲信賴。
南方人往往看不起北京人的愛喝花茶,汪曾祺就說,他不喝花茶,但好花茶除外,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
老舍先生是地道的老北京人,他喝的花茶想必品質極高的。
對北京人好喝花茶的原因說法不一。
一說是北京地下水質不好,花茶香氣濃郁,可以蓋過水的苦澀;另一說法是過去交通不便,南方新茶運抵北京要一個月,路上風吹雨淋,茶葉往往都變質了。
用花窨過之后,變質的茶味就喝不出來了。
這兩種說法都未必可靠。
山東的水質沒什么問題,四川當地就產茶,山東和成都的人也都愛喝花茶。
估計還是和口味有關系。
愛喝花茶的地方的人口都比較重,綠茶的滋味對他們來說過于輕淡。
是不是還有其它原因就不清楚了。
胖子! 沒有吧? 嘿嘿,哥哥告訴你~~~ 茶館》描寫了三個時代舊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一個個人像展覽式的“浮世繪”。
老舍選取“茶館”作為劇本的場景頗具匠心。
作者避開了對重大歷史時間的直接描繪,只是描述些歷史事件在民間的反響,將之化入日常生活之中,從而避開了時代共名的簡單、僵化和專斷,發揮了作家熟悉舊北平社會生活與形形色色人物的優勢。
而在結構藝術上,《茶館》采取了三個橫斷面連綴式結構,每一幕內部也以許多小小的戲劇沖突連綴,使劇本“人物帶動故事”,“主要人物由壯到老,貫穿全劇”,“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無關緊要的人物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同時,人物的故事、命運又緊密聯系當時的時代發展,使得劇本緊針密線、形散而神凝,并且構成了一副“清明上河圖”式的從清末到民國末年的民間眾生相。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30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