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家長觀后感目錄
《父母的覺醒》有感
《父母的覺醒》第三章讀后感
本書所總結的“覺醒”大致可分為三類。
首先是“控制欲”的覺醒。
過去,父母的道路是線性的、有層次的,父母居高臨下地支配著孩子的一切。
這樣的父母會把自己的計劃強加給孩子,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強加給孩子,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模式生活。
作者認為,其實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主張、期待、權威和控制,在孩子的世界里,“這是……”不要說“我能……”“這是不對的”,而是說“我不能……”是。
他們有一個充滿潛力的內心世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地圖,他們很早就接觸到了最本質的自我,切實地體會到了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作為父母,不應該為孩子制定藍圖,而是應該幫助他實現藍圖。
很多不清醒的家長被強烈的控制欲所操縱,把自己的計劃強加給孩子。
他們不明白,養育孩子并不是養育“迷你版”的父母,而是塑造具有獨立特征的靈魂。
只有當父母醒來,才能區分自己和孩子,不再把孩子當作一個個體來對待。
不再追求支配欲滿足的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幫助孩子形成與本質相協調的人格。
其次,覺醒“自豪感”。
父母在生養孩子的過程中,會產生自負。
在孩子這種“脆弱”的生物面前,父母會不自覺地表現出這種自豪感,滲透到管教中。
事實上,父母的經驗并不是正確的。
很多父母相信自己是正確的,所以沒有必要回顧。
這樣一來,就會形成僵化的思維模式,在看到自己的世界觀之前,就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生活。
這正是對孩子的束縛。
另一方面,全知全能型的父母會表現得無所不能,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帶來恐懼感和壓迫感。
父母看起來特別高大,自己看起來特別矮小,覺得自己根本趕不上父母,這些都會妨礙孩子的自我認知。
建議被自負所困住的父母,早點覺醒吧。
“我要問問自己,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特意去傾聽孩子的聲音。如果自己的方法不成功,要不要改變一下?”“覺醒”的教育方式,能讓父母拋棄這種自負,把長幼關系變成伙伴關系,實現與孩子自然平等的關系。
第三點是關于“情緒”的覺醒。
因為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會把孩子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與自己的情緒直接聯系起來。
如果孩子是“好孩子”,父母會很高興。反而會生氣。
但是,每個孩子都有錯誤。在幼兒園做了壞事,被老師找父母談話,選擇父母討厭的興趣,從事與父母夢想不同的職業,成為同性戀……。有的父母會變得憤怒,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些父母沒有認真反省的是,所謂的“錯”,未必就是錯,不能因此而讓孩子被輕視、不被尊重。
很多父母容易把自己的尊嚴和孩子的行為混為一談。
當孩子做出超出常規的行為時,父母會感到自己有責任,責怪孩子“丟了面子”。
這樣就會產生處理上的失誤。
誰都想成為優秀的父母。特別是在人前。
當我們感到無法滿足期待時,就會感到自己“價格下跌”而焦慮。
而且,會變得情緒化。
但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如果實際工作沒有按照計劃進行,就會感到威脅而產生抵觸情緒,甚至鬧別扭。
當“應該怎樣”的完美夢想破滅時,負面情緒就會爆發。
我們希望自己愛的人和自己的生活像被控制的機器人一樣一絲不亂,分毫不差。
如果無法達成這個理想,我們就會過激地看待人或事物。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損害父母的幸福。
這里父母的“覺醒”,就是粉碎那個“完美”的夢想,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接納不完美的孩子,調整好身心,在那個時刻與他們和諧相處。
摘錄。
1.自負是一種盲目的感情,是對自我形象的一種照顧,是我們頭腦中的自己。
我們的情緒、思維方式、行為都根植于自我形象。
承認自己身上存在什么問題,是導致人生消極的原因,是很難的。
我們容易把責任推給客觀情況或自身以外的原因。
我們對自己所了解的,是頭腦中的自我形象。
如果想要改變,自我形象就會受到威脅,所以我們熱衷于自我辯護,想要變成別人而不是自己。
從自豪感中解放出來,樸素地觀察孩子自發成長的樣子,孩子就會成為你的小小老師。
換句話說,活著的現實讓我們不再把孩子當作一張空白的畫布。
讓孩子們在同一個旅程中旅行,就像我們改變他們一樣。
問題在于,我們能否舍棄“我知道”的錯覺,在自己周圍的小生命體中,從最沒有自我自豪感的狀態,踏出權威的自豪感。
2.目標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當人生不如意時,我們會產生排斥感,感覺受到了威脅,從而變得氣呼呼。
當自己心中“應該怎樣”的完美夢想破滅時,對自己的自豪感就會凸顯出來。
我們希望自己愛的人和自己的生活像被控制的機器人一樣一絲不亂,分毫不差。
如果不能達成這個理想,我們就會過激地看待人或事物。
我們總是希望凡事都有童話般的圓滿結局,卻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代價是損害了家人的幸福。
當我們坦然地承認自己的缺點,用一種自我鞭韃的態度來對待自己所犯的錯誤,并且根據事實來看待問題的時候,也就是在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沒有了上下級關系,就能建立起人對人、精神對精神的對等關系。
雖然只是示范,但當孩子意識到自己能被接納時,他就會接受自己的一切。
3.不順利的時候如果父母無法控制情緒,孩子也會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情緒模式也會受到影響。
這樣的孩子錯誤地認為,只要自己反應強烈,現實就會順從自己。
如果被這種自豪感牽著鼻子走,在經歷人生低谷時,就會變得易怒。
焦慮是為了隱藏不安感。
當經歷無力感而無法適應時,自我意識會將不安感轉化為憤怒和憤怒。
憤怒是一種強大的興奮劑,可以讓人產生一種自己很強大、很能控制自己的錯覺,而憤怒則是一種讓人感覺無法控制自己的囚徒。
4.自負和正直,兩者的區別,前者是思想驅動的行動,后者是心靈驅動的行動,也就是“應該怎樣”和“接受現實”的區別。
來自自負的反應。
“如果我是你的話……”這樣的大義名分。
“要是問我的話……”的意見。
做出“我喜歡……”的判斷?;蛘摺安灰?/p>
“不要悲傷。
“不許哭!”“請不要害怕。
嗎?”
“你這么做的話,我就會變成這樣”,進行控制?!拔也荒芙邮?。
嗎?”
發自內心的反饋,也就是真正的自己。
“我認識你。
嗎?”
“我知道你的情況。
嗎?”
“我聽見了。
嗎?”
“你就是你自己。
嗎?”
“當我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這一刻很棒。
嗎?”
感想:
在生活中對孩子是命令式的,父母的權威不允許侵犯。
侵犯了孩子,憤怒就會涌上心頭,對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
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自然會變得叛逆,變得蠻不講理。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30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