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小故事觀后感目錄
勵志國學小故事讀后感
國學故事的讀后感
寒假里,我有機會讀了《學生勵志國學小故事仁愛謀略廉政篇》一書。
這本書共分三個部分,分別是仁愛篇、謀略篇、廉政篇。
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良匠之子》、《烏獲牽?;ā?、《柳莊諫賞》三篇。
《良匠之子》講述了父親們為了讓他們成為真正優秀的事業接班人而付出的努力。
“三百六十行出狀元。
“不管說的是哪一句,只要你用心去做,做好,做好,在這一行中取得好成績,就會受人尊敬。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只要肯下功夫,鐵杵磨成針。
例如,在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成為最后的勝利者。
“烏獲牽?!?,烏獲想拽著牛的尾巴走,自己的力氣用盡了牛也不跟。
人類遵循自然規律,無法逆天而行。
比如在生活中,我覺得有的學生與眾不同,很有個性。
結果老師說上體育課要穿運動服,就強行穿了牛仔褲。于是運動變得不方便,鬧出了很多笑話。還有一種情況是,雖然父母叮囑要細嚼慢咽,但還是狼吞虎咽地吃,結果被魚刺卡住了,不得不去醫院。
所以說,先人和長輩的意見和經驗值得我們聆聽,不要吃虧,才會后悔,后悔之遲。
據《柳莊諫賞》記載,衛獻公逃亡國外時,有幾位大臣跟隨他逃亡了整整十二年。
這十二年來,我輾轉各處,寄人籬下,吃了很多苦。
后來,寧惠子的兒子寧喜殺了新君,衛國的大夫們來迎接衛獻公。
衛獻公在入城之前,先分給和他一起逃亡的人幾座城封,然后再入城展示自己的智慧。
逃亡的人中有個叫柳莊的人,他覺得衛獻公的想法很奇怪,就勸衛獻公回去?!叭绻敃r所有人都留下來保衛國家,誰還會追隨您逃亡?如果大家都跟著你逃亡的話,誰會留下來保衛國家呢?您剛一回來就想獎賞逃亡者,這是不可以有私心的。獻公想了很久,終于打消了封賞的念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站在正確的位置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每個職位的人都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例如:士兵的職責是保家衛國,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學生的職責是學習好文化知識,將來報效祖國。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必須做好自己的工作。
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不能只在意別人。
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不僅要學習好文化知識,還要有一顆仁愛之心,以仁愛之心、平和之心對待一切,用行動去感染別人,讓你贏得信任和尊重。
所以,請珍惜當下,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這條路很難走,我都看到了這人間的坎坷辛苦,花開花落,我一樣珍惜。
……唱著這首歌,成為一個心懷感恩的人吧。
讀“三字經”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之感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力”,意思是說,生兒育女,只是讓他們吃好穿好,而不教育他們做人,這是父母的過失。
孩子上學后,如果老師不按照圣賢的教誨嚴格教導,就會犯懶惰的錯誤。
這兩段經文告訴我們,要想養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重視家庭教育。
在孩子上學之前,主要是由父母進行教育,孩子上學之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度過的。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師。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優點和缺點,都能從一個孩子的身上看到。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會模仿。
比如,如果想要孝順父母,父母首先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孩子自然就會孝順父母。
這兩部佛經還告訴我們,要養育好孩子,父母和老師必須合作。
父母教育孩子要尊敬師長,尊師重道,老師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學習圣賢之教,學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老師雙方盡責任,不可欠缺。
以前,學校里有個孩子覺得別人的文具很漂亮,就隨便拿回家。
他的母親看到了這個文具,問他在哪里買的。
說是同學的。
他的母親聽了之后,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夸獎他是個能干的人。
從那以后,他經常拿同學的東西。
我小時候是小偷,長大了就成了小偷。
被送上法庭。
他這才明白偷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處刑前,母親前去探望,做了最后的告別。
他對母親說,我馬上就要死了,最后想要母親的奶。
他母親答應了。
他一口咬下了母親的乳頭。
媽媽非常生氣,覺得我把他養大了,怎么能這樣呢。孩子說:“你把我養大這么大,你卻沒有告訴我,我第一次偷別人的東西,你不但沒有說這是錯的,反而鼓勵我繼續偷別人的東西。給了我?!?/p>
因為你,我觸犯了國法,犯下了足以萬死的罪行。
所以我才恨你。
母親聽了之后非常羞愧和后悔。
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從一開始就應該謹慎。
在孩子第一次犯錯的時候,要馬上教育他,讓他改正。
這是父母的職責。
另外,在養育孩子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父母協助:父母教育子女尊師;老師讓孩子孝敬父母
家庭教育是根本,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
要想糾正孩子的缺點,首先必須糾正自己的缺點。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29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