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偉人觀后感目錄
《偉人周恩來》觀后感
上海魯迅紀念館的觀后感
[這是對《偉人周恩來》的感想]
3月5日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誕辰紀念日。
今年的這一天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13周年紀念日,社會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悼念周恩來總理。我看了回顧歷史的紀錄片《偉人周恩來》。
作為一名大學生,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重溫周恩來總理光輝的一生,不僅僅是一種緬懷,更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
“人民總理愛人民,人民總理愛人民!”對周恩來總理的崇敬,從小就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腦海里。
在大人們的尊敬中,在老師的課堂上,或是兒時的屏幕上,我的記憶已經模糊。
唯一忘不了的,是人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深深地銘刻在人民的心中。
“十里長街送總理”,這是小學時的課文——“天灰蒙蒙的,冷……”寒風凜冽的十里長街,記錄下的是人們對總理無盡的思念和濃濃的愛意。
一個個淚痕滿面的鏡頭,一張張痛哭失聲的面孔,男女老少,都在為同一個心愿:再送周總理一程。
試問,大千世界,有幾個人能有人民這樣的擁戴?硬要說是中國的周恩來總理!再次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的心就會熱起來。
我對從小學到現在的周恩來總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當時人們的悲傷,我可能還不像當事人那樣清楚,但對我來說,可以切身體會到那種悲傷。
似乎它已不僅僅是人民和國家干部面前的哀悼,更像是親人面前的訣別。
的,這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這樣一個愛人民勝過愛自己的好總理,這樣一個在人民心中像親人一樣的好總理。
他的一生,不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好寫照嗎?我想,無論多少年后,中國,乃至世界,都會記住周恩來這個名字。
他對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的愛護,他的卓著功勛、崇高品德、光輝人格,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時代,都將永遠光輝。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周恩來總理就是這樣一個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人。
每當提起周恩來總理,總會涌起感動和敬意,是觀后感《偉人周恩來》觀后感。
他親人民,愛人民,把一生獻給了他所熱愛的祖國和人民。
他以非凡的智慧和才能、豁達的外交風格、高超的外交藝術,為我國贏得了崇高的國際地位和聲譽。
他身為國家總理,卻始終保持著戰爭年代那種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作風,是多少黨員干部的楷模。
顧念萬機,帶病工作,直到臨終,寫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箴言。
他的一生留給人們的,是《人民日報》原副梁衡先生《大無周恩來》一文中有這樣精辟的精辟——“六大無”:死不留灰,生無后,官不現身,黨無私,勞無怨,死不留言;“六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愛、大德。
生命的終結,就像他自己所希望的那樣,在宇宙中飛翔。
正是這種超然,成就了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看完電影,在被周恩來總理對國家和人民的博愛所感動的同時,也讓我思考,優秀的國家干部真正給人民帶來了什么?人民的幸福生活,國家的繁榮富強。是人民濃濃的愛,是人民深深的愛戀。
周恩來總理一生都在忠誠地實踐著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宗旨、體現著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
作為全黨的楷模,周恩來總理是忠誠、高效、廉潔的人民公仆,做到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政清廉。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時刻牢記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現實生活中以黨員的要求來規范自己、鞭策自己。
周恩來總理的黨員風范,是入黨前我思想上的又一次洗禮,給予了我深刻的指導。
同時,也使我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先進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對于我們繼承黨的優良傳統,永葆黨的先進性,具有歷史和現實意義。
我們要像周恩來總理那樣,把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富強聯系起來,面對新世紀的挑戰,自覺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良好作風。
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會拉開,關鍵是你愿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
在魯迅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我參觀了上海魯迅紀念館,以寄托對這位偉人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上海魯迅紀念館位于1951年建立的魯迅公園(原虹口公園)內。
現在在我們面前的是兩年前增建的新館。
新館是一座江南民居式的兩層建筑,青瓦墻壁,高山墻壁,正面墻壁上鮮明地鐫刻著周恩來總理當年親筆題寫的“魯迅紀念館”三個白底黑字。
一進門就是庭園,右手邊是“百草園”,里面種著許多魯迅筆下的何首烏、木蓮藤等植物,還有從紹興特意遷來的石井欄、烏船等。
我們還沒有參觀展覽,就已經被魯迅作品特有的氣氛吸引住了。
穿過庭院,有一個寬敞的大廳。建筑材料和建筑語言都很現代,有一種和洋合璧的氛圍。
大廳的左手邊有兩層高的房間。五米高的魯迅銅像端坐在窗前,先生手拿香煙,神情肅穆,目光深邃,陷入沉思。
一樓還有“奔流藝苑”和“朝華文庫”。
前者是特別展覽室,舉辦畫展。巴金書名的“朝華文庫”一人一庫地收集了魯迅的弟子、友人以及與魯迅有過直接接觸的現代文人遺存,包括陳望道、許廣平、巴人、黃源、曹靖華、李霽野、唐?等十六位專家,他們的身上也折射出魯迅的光輝。
我從大廳上臺階,二樓是魯迅生平陳列室。
寬敞的大廳里,弧形的墻壁各高二?六米,寬一?六幅一米高的浮雕用黑玉雕刻而成。
都有先生的頭像,背景、畫面不同,反映了先生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戰斗和生活,生動概括地展現了魯迅的一生。
陳列突破常規的年編展方式,采用專題陳列,分新文學開山、新人創造者、文化火種播撒人、精神界戰士、華夏民族魂五個展廳,魯迅先生的文學創作、培養新人、中外之文化交流,對投身社會革命追求真理產生深遠影響。全方位展現了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人生歷程、光輝思想和人格魅力,用濃墨重彩的筆墨展現了偉人的光輝。
紀念館,展覽,豐富的藏品和展品是關鍵。
魯迅紀念館擁有與魯迅相關的文物文獻資料二十多萬件,其中一級文物一百六十余件。
大量珍貴的魯迅手稿、遺物、文獻圖片,讓人倍感親切。
“藤野老師”“墓>的題記》、《為了忘卻的紀念》等原稿,《毀滅》的譯稿等,魯迅在去世前兩天完成的未完成的原稿《太炎先生想起的兩三件事》,說明魯迅先生真正用自己的筆戰斗、工作到最后我肅然起敬,倍感振奮。
展廳里陳列著魯迅發表第一篇文章《斯巴達之魂》的《浙江潮》、發表《孔乙己》的《新青年》雜志、刊登魯迅致中央書信部分內容的中華蘇維埃中央機關報《紅色中華》等。
魯迅的遺物、實物、照片也很珍貴。
照片有與宋慶齡、肖伯納合影的,也有與內山完造合影的。
遺物有魯迅喜用過的金不換筆和文房四寶、先生穿過的毛衣、長衫、用過的油燈、燭臺、懷表、詞典、老花鏡、參加楊銓追悼會時用過的傘、讀過的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等。
這一切都是魯迅光輝人生歷史的佐證。
展覽還采用了多種藝術展示手段,特別是多媒體、電腦、影像、音響、光電控制等高科技手段,給人以強烈而全新的感受。
比如《阿Q正傳》、三味書屋的活動模型、MTV《野草》、電影《阿Q正傳》、越劇《祥林嫂》、《魯迅在東京》等的放映、魯迅去世前十天與青年版畫家圍坐聊天的人偶等,都吸引了我的目光。
特別是最后放映的魯迅逝世時由明星電影公司拍攝的資料影片《民魂永在》,再現了上海市民萬人空巷送葬魯迅的悲壯場面,具有催人淚下的震撼力。
大廳和演職員表外設置了多臺觸摸屏,游客還可以點擊查詢有關魯迅的各方面資料。
離開魯迅紀念館后,我參觀了公園的魯迅墓和山陰街道的魯迅故居。
現在這一帶成了魯迅的世界。
走在魯迅的世界里,我的心無法平靜。詩人臧克家的著名詩句映入我的耳朵。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是的,魯迅先生不會死,這里分明依然回響著他偉大的聲音,依然跳動著他生命的脈搏。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lizhi/29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