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之承宮,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執苦數年,勤學不倦。經典既明,乃歸家教授。遭天下喪亂,遂將諸生避地漢中,后與妻子之蒙陰山,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宮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三府更辟,皆不應。
以上紅色字體是根據《后漢書·承宮傳》改寫的一篇文言文——《承宮拾薪求學》。與其說是改寫,不如說就是節選了前半部分而已。標準解釋如下:有一位漢朝人叫承宮,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這年八歲,替別人放豬。鄉里有一個叫徐子盛的人, 他給幾百個學生教授《春秋經》。承宮從他的學舍前經過,羨慕那些學生在學習,所以就靠近學舍聽他講經書,于是他就留承宮在門下學習。承宮為許多學生拾柴干苦活,勤奮學習多年而不厭倦。
看了上面的翻譯,很明顯“樂其業”被解釋為“羨慕那些學生在學習”。錯在哪里呢?首先,“樂”字從來不曾有“羨慕”的意思,“樂”可以表示歡喜、快活,可以代表“笑”或“使人快樂的事”,還能解釋為“對某事甘心情愿”,比如:樂此不疲、樂善好施等。當然從“意譯”的角度而言,“以某事為樂”和“羨慕某事”倒也沒有太離譜,關鍵在于“其業”到底是指“誰的業”?
在這個故事里有三“個”人物:承宮、徐子盛和幾百位“諸生”?!皹菲錁I”的主語自然是“承宮”,前面承宮經過徐子盛的學舍時,聽到的是徐子盛在與幾百個學生講《春秋經》(即《春秋》,我國古代史類文學作品,相傳為孔子所作)。后面承宮聽經,請求留門下的對象當然也是徐子盛。從文理邏輯來講,第二主角明顯就是徐子盛。前面“授”百人的主語是“徐子盛”,后面“樂其業”的“其”難道不該是徐子盛嗎?怎么會是作為賓語的數百位諸生呢?
我曾經說過,我非但知其所以然還可能知其所以不然。為什么會被認為是指“諸生”呢?因為釋義者認為“業”指的是“學業”,既然是學業,當屬于“諸生”,加上后面承宮為諸生撿柴火,所以“樂其業”就解讀成“羨慕學生們的學業”了。邏輯上似乎頗為合理,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
關鍵就在于后面的那句“經典既明,乃歸家教授”,少了這一句意思便有了偏差。而這個”業“應當指的是“授業”(動名詞)!“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徐子盛不就是“師者”嗎?故事正解如下:
漢朝人承宮,小的時候失去了父親,八歲時替別人放豬。鄉里有一個叫徐子盛的人, 他給幾百個學生教授《春秋經》。承宮經過他的學舍前,喜歡他的講課(樂其之授業),于是靠近(學舍)聽他講經書,然后他就請求徐子盛留在門下學習。承宮為許多學生拾柴、干苦活,勤奮學習多年而不厭倦。經典著作已經讀明白,于是回家教授給別人。
明白了嗎?承宮先是“樂其授業”,接著“聽其授業”,然后“學其授業”,繼而“明其授業”,最后“自己授業”。這才是整個故事的合理邏輯線!所以原本的解釋錯的主要原因就是“斷章取義”,但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真正對這個故事進行了修改的其實是《后漢書》的作者范曄,因為先秦時期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承宮樵薪苦學》,全文如下:
承宮,瑯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里徐子盛明《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豬主怪其不還,尋之。見而欲笞之。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樵薪執苦,數十年間,遂通其經。
我先把不同的后半部分解釋一下 :承宮經過徐子盛的學舍之下,看到學生們在講解誦讀,很喜歡,于是忘記了他放的豬而專心聽《春秋經》,豬的主人奇怪承宮怎么還不回來,(于是)找他??吹匠袑m(在聽經不管豬)后想要鞭打他。徐子盛門下的學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打承宮,他才停止。于是徐子盛把承宮留在門下(即收為學生)。承宮(一邊學習一邊)收集柴火干苦活,經過了幾十年就精通了《春秋經》。
在這個版本的故事里,第二主角則是“諸生”。承宮喜歡的是“諸生講誦”,幫助并收留承宮的也是“諸生”,承宮就以拾柴干苦活作為報答。正因如此,經范曄改編后的“樂其業”,若參考這個版本也就會理解成“喜歡諸生的學業”了。
同樣的故事不同的版本,還誕生了“牧豕聽經”這個成語,形容求學努力。只不過類似的成語故事實在太多,而承宮又不愿做官,所以知名度不夠高,畢竟“學而優則仕”才是主流,故此與之相關的成語就逐漸式微了。
“傳道、授業、解惑”正是“傳授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的初心,也是“傳授姐”公眾號誕生的原由。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傳授姐”真正了解古代先賢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信息。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jingdian/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