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女作家冰心曾說:“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
“父愛如山”,是站在他者的角度看待的結果。那么,站在父親的角度,內心到底對子女的期許是怎樣的呢?
讓我們從5首古詩中,去尋找答案吧!
無論是哪個朝代的詩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父親”。
爺昔好讀書,懇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無肉喂蚤虱。
兒慎勿學爺,讀書求甲乙。
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街。
便為帝王師,不假更纖悉。
李商隱的這首五言古詩全詩較長,選擇的這幾句算是他對“嬌兒”的寄語。
李商隱的兒子名叫李袞師,從前文看,是個極聰慧的孩子,本不該被埋沒,但有自己這樣的父親,也算是命運的不公。
于是,他以身說法,勸兒子不要學自己、走自己的老路——讀書求什么功名,還是多讀兵法戰略,那些能為“帝王師”的學問吧!
這種“不要像我一樣,你要如何如何”的說法,現在的我們也聽過很多。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詩人韋莊生于晚唐,歷經唐末亂世,仕于五代前蜀。
這首七言絕句無一字寫自己對幼女的愛,卻無一字不透露出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
寫小女兒剛開始學著咿咿呀呀說話,寫她因為喜歡小車不肯睡覺,寫她因為衣服上少繡了花而哭鬧……全是瑣事。但若無細致觀察、用心陪伴,又怎樣通過寥寥幾筆就勾勒出小女孩嬌憨可愛、撒嬌磨人的情態呢?
因為愛、因為關注,才能從日?,嵤轮邪l現樂趣,并寫出趣味。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如果不是熟知蘇軾一生的經歷,可能會覺得他這是在“凡爾賽”。
別人養孩子都希望聰明,但他只希望孩子愚笨遲鈍,只要能健康長大,安享晚年。
一般都將此詩中的“公卿”譯為高官,但個人覺得蘇軾都希望兒子“愚且魯”“無災無難”了,何必還給孩子一個高官的希冀。
這首七言絕句寫于他與妾室王朝云所生的幼子的“洗兒”儀式上,他給孩子起名蘇遁、小名干兒。
一個“遁”,含有退隱之意。所以,我更愿意將“公卿”理解為一種平順安穩的生活。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這個被父親希望無災無難、長命百歲的孩子,來到人世間一年就回歸混沌了。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和給予世界觀不同,陸游寫給小兒子陸子聿這首七言絕句不能說是純干貨,倒也確實具有方法論意義。
具體而言就是如何為學,強調的是“躬行”——理論聯系實際。
他教育兒子做學問要盡全力,是一個漫長、需要一生為之努力的事。同時,不能死讀書。書本上的知識終究是隔著層時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使那些“死”的文字“活起來”。
丈夫尚志志高明,勿效卑卑世俗情。
從上一條平坦路,千賢萬圣所通行。
作者陳淳,南宋理學家,字安卿,亦稱北溪先生。
這首七言絕句意思也很淺顯,教導兒子要樹立高遠的志向,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具體說,就是多讀圣賢書,與其保持一致。
他活躍在南宋理宗一朝,其時朱熹道學的統治地位已然確立,而陳淳本人是朱子晚年的得意門生。那么,他對自己的兒子提出這樣的期許也就很好理解了。
以上5位父親中其中的4位,李商隱是經歷坎坷之后借勸子發牢騷、蘇軾是自嘲式提出美好愿望、陸游教給了兒子具體的方法、陳淳要兒子樹立志向,總之都是將自己的愿望套在兒子身上。
不同的是韋莊,這主要是因為他面對的是女兒,還是一個咿呀學語的幼女,自然是心都化了,哪還顧得了提什么要求,寵就是了。
那么,你對“父愛”的深刻印象是什么呢?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jingdian/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