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篇第四 (3-4)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原文)
我們要接下一條開始講。原本的時候《論語》是不分每一篇、每一條的,是我們后人把它分開的,所以這兩句話我們要連在一起講會更好的理解。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原文)
講了兩句話,我們綜合來看才能更好的理解。
我們開篇講到何為仁者呢?
沒有偏私的,沒有分別的,不帶個人感情的色彩,不帶個人的喜好和情緒,這個時候才能稱為仁者。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好,就是喜歡一個人。
惡,就是厭惡討厭一個人。
為什么說只有仁者才能懂得喜好和厭惡一個人呢?因為仁者是不偏私的,沒有感情色彩的,沒有個人的喜好摻雜在其中。
所以這個時候看的不是外在,不是因為這個人的性格我喜不喜歡;
不是因為這個人的長相;
不是因為這個人的高矮;
不是因為這個人有多大的能力;
不是因為這個人富貴或者貧窮;
不看這些外在的而去看他的內在,這個人的心念是不是仁的,這個人是不是合道的,這個人是不是有德行的,這個人的思維是不是有偏差的。
當我們自己是一個仁者,才能看到他人的不仁,才能看到他人的不德,才能看到他人的不道和不善。
如果我們自己不是一個仁者,我們也看不到他人是不仁、不善、不道、不德的,看不懂看不清楚。
那這個時候就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感情色彩來對待他人。
這個人做的事情是有利于我的,這個人做的事情是恭維我的,這個人是對我好的,我們就喜歡這個人。這個人傷害了我的利益,這個人說的話不順耳,這個人看著不舒服,我就開始厭惡一個人。
所以這是仁者和普通人的區別,只有我們內在是有仁德的人,才能公正的喜好一個人一件事情,才能厭惡一件事情一個人,而這個厭惡是不偏私的。
為什么說和下一句要一起理解呢?
我們再來延伸, 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如果真正立志要去修仁的人,沒有惡事沒有惡行,這是對于自己的要求,和自己自然而然所達到的狀態。
那么第二,看不到自己厭惡的人,看不到別人不好的事情,沒有厭惡沒有惡。
可是明明又告訴我們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為什么接下來又講如果真正志于仁的人,沒有厭惡的人看不到他人做的惡事,這里的區別就出來了。
首先仁者是沒有偏私的,沒有偏私沒有個人的感情色彩,就沒有厭惡的人或者事。
可是又告訴我們明明是要惡人的,要討厭一個人的。為何要討厭一個人呢?
因為這個人可能沒有禮,可能不善可能不仁,可能做的事情沒有德行。
厭惡他的時候我們做什么?
在幫助他修正自己,而不是為了討厭而討厭,而不是指責和批評。
我們舉個例子,說教育孩子,你看有的人沒有仁德的父母,教育孩子通常都怎么教育,‘ 你看你怎么就是不長記性呢?你看你怎么就是學不會呢? ’
你看都是批評和指責,有仁愛之心的父母,是怎么做的?發現其中的問題。
比如說這個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沒有自制的能力,我要幫助他提升自制的能力,而不是為了指責而指責,為了批評而批評,是幫助他成長和提升。
我們看待自己的員工,也是一樣的。
我們看到了他的問題不是因為他的外在,而是因為他內在的某種缺失,內在的某種不足。
我們看到以后是要指正給他,讓他不斷地去修正和完善自己。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這是我們在八佾篇所學到的內容,每個人的天賦不同,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和不相同,這個時候我們是發現問題發現不足,讓他去修正讓他去提升。
而沒有個人的喜好不是看他的外在,是看他哪里有缺失,哪里有不足。
所以這是仁者的愛人和惡人的方式。
而我們普通人的愛人和惡人,都是憑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論斷,我們只是在指責和批評,是在厭惡和嫌棄。
而一個真正立志于去修內在仁德之人,我們是幫助他人修正,沒有我們自己討厭的人,沒有我們自己厭惡的事情,只是看到了不足加以修正,不會有個人的偏私和感情色彩,就會就事論事。
所以我們在《論語》當中看到孔夫子有很多就事論事的事情。
比如說提到管仲,說他是一個有仁德的人,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說因為管仲的仁德我們才不會淪為夷狄,才有了文化的傳承。
但是同時也說到,管仲是不知禮,是不節儉的,內在的修為還是不夠。
孔子評價自己的弟子也是一樣,做得好的地方就是好,做得不夠的地方就把它講出來。
這就是仁者和圣賢的人,和我們的區別。
我們只看外在,看他順不順眼,他說的話我舒不舒服,只看他對我有沒有利益??墒侨收卟皇沁@樣的,不會因為你的外在不會因為你給來我好處,我就恭維于你;
不會因為你對我有小恩小惠,我就大加贊賞不是這些外在的;
不會因為你長得美,我就對你不一樣的;
不會因為你長得丑,我就對你嫌棄,都是看你內在是否缺失,看你對待某一件事情上是否中正是否有不足。
發現有不足和缺點,輔助加以引導和修正,這是仁愛之心,這是仁者愛人和惡人的方式。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我們這個時候再來看這句話,唯有仁者,才能公正的喜好和厭惡一個人。
比如說我們去回看歷史,通常一個君王一位皇帝,當問到某一個人的時候,都會找一個德高望重之人去問,為什么呢?
因為這個人說話他是公正的,不會因為他是否得罪過我,我就說對他不好的言語。也不會因為誰曾經給過我小恩小惠,我就會去推崇和贊賞于他。
為何要問德高望重之人呢?
通常德高望重的人他是仁者,說話都是公正的。
你看我們在一個家族當中,是不是如此。
當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總想問家族之中德高望重的人。因為這個人看問題很中正,他沒有自己的感情色彩。
我們在企業當中是不是一樣的,通常我們咨詢一個事情,或者問某一個人能不能堪大用,這個時候我們要問什么樣的人?
要問一個有德行的人有智慧的人,因為這樣的人看問題比較中正。不會有個人的偏私行為在其中。
所以我們對這句話有一個理解,就是仁者可以中正、公正地去愛人,去惡人,討厭一個人,喜歡一個人,沒有任何自己個人的利益和感情色彩在其中。
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我們再來看這個話,如果一個立志去提升自己的人,立志于去求仁的人,無惡也。
首先自己的行為無惡行無惡言無惡念,沒有這些惡的東西。
因為力求于仁,不停地去追求自己的仁愛之心仁德之行,怎么會去做惡事呢?
內心永遠都是光明坦蕩的,里仁為美,看到這個世界都是美好的,自己的言行都是美好的。
第二點,不會厭惡每一個人,所以叫無惡也。
不會討厭每一件事情,所以叫無惡也;
不會因為他人說的話不中聽,而產生煩惱和怨恨,所以說無惡也;
看不到那些不好的事情,即使是厭惡某一個人,也是為了幫助他不斷地去提升和完善自己。
我們學《論語》當中提過冉有,孔子的弟子,季氏的家臣。
他有多處指責冉有,他有多處在批評冉有。
說他沒有勇氣不去阻止季氏旅于泰山,去泰山祭祀。但同時他又說冉有是有從政之才,可以治理千乘之國。
因為冉有幫助季氏斂財,所以孔子對自己的弟子講,你們可以鳴鼓而攻之,他不是我的弟子。
但同時冉有又隨著孔子周游列國,在孔子周游列國十四年到了六十八歲的時候,依然是冉有勸說季氏接孔子回自己的故土魯國。
回到魯國以后,冉有又一直幫助孔夫子去教學,冉有在孔夫子的指導下也不斷的讓自己趨于仁德。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jingdian/1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