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解題:
《夢游天姥吟留別》又名《別東魯諸公》,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古體詩,是一首記夢詩,也是游仙詩。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詩才橫溢,堪稱絕世名作。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游仙詩。詩寫夢游仙府名山,著意奇特,構思精密,意境雄偉。感慨深沉激烈,變化惝恍莫測于虛無飄渺的描述中,寄寓著生活現實。雖離奇,但不做作。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體制解放。信手寫來,筆隨興至,詩才橫溢,堪稱絕世名作。
這首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后第二年寫的,唐玄宗天寶元年(742)。蔑視權貴、對現實不滿、不屈于世俗的叛逆,他渴望濟蒼生、安社稷、輔佐明君治理天下。
㈡ 原文: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㈢ 背誦思維導圖(作者寫作順序):
一、夢之由
現實天姥?。ň埃荷衿嫘劬?情:敬仰向往 對比襯托夸張)
二、夢之境
夢到剡溪?。ň埃呵逵募澎o 情: 興奮、輕松愉快)
著屐登山?。ň埃簤衙榔娼^ 情:陶醉、樂而忘返)
夜間景象?。ň埃弘x奇險怪 情:迷惘、困惑)
神仙洞府?。ň埃航k爛輝煌 情:極度興奮、愉快 繪聲繪形繪色)
夢境消失?。ň埃褐胤惮F實 情:無限哀痛、留戀)
三、夢之感
人生如夢 (景:辭別友人 情:蔑視權貴,追求自由解放樂土的理想,表現了詩人蔑視權貴的精神。)
㈣ 譯文:
航海的人談起瀛洲,大海波濤渺茫確實不易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時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它)山勢高過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臺山雖高一萬八千丈,對著這天姥山,(卻矮小得)像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
我想根據這(傳說),夢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夢中,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詩人謝靈運游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現在還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蕩漾,山中的猿猴叫聲極為凄清。(我)腳穿謝公游山時穿的木屐,親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見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山頂上可以聽到天雞啼鳴。無數山巖重疊,道路曲折回旋,沒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戀奇花,倚著山石,不覺已經天黑了。巖泉發出的響聲,像熊在怒吼,龍在長鳴,使幽靜的樹林戰栗使層層山巖震驚,烏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蕩漾升起陣陣煙霧。閃電迅雷,使山巒崩裂。仙府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風當作馬,一個接一個地下來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成群結隊多得像麻一樣。猛然間(我)心驚膽顫,神志恍惚,一驚而起,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見到的只有枕頭床席還在,剛才夢中的煙霧云霞消失了。
人世間行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怎么能低頭彎腰侍奉權貴,使我不能舒心暢意,高高興興地過日子!
㈤ 賞析第一節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1、前四句詩寫了什么?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什么要從瀛洲寫起?
明確:寫天姥山的神秘飄渺、迷離恍惚。
以瀛洲來陪襯天姥(側面描寫)。天姥山像傳說中的瀛洲一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2、后四句詩寫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
明確:寫天姥山的高峻、雄偉。
對比、襯托。用五岳、天臺來襯托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
用“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兩句說明其高大無比。再以天臺作陪襯,說天臺之高“一萬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卻顯得十分矮小,好像要拜倒在它的腳下。這樣高大雄偉的天姥山,這樣美麗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詩人夢游之念呢?
3、概括大意
本節總寫天姥山的高峻、雄偉、神奇,這是入夢之由。
?、?賞析第二節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第二小節是詩的主體部分??蓜澐譃閴舻截呦?、著屐登山、夜間景象、神仙洞府、夢境消失五個層次,請概括景物的特點以及李白心情的變化。
(1)夢到剡溪:清幽寂靜
我想依據越人的介紹,夢游吳越,一夜之間就飛過灑滿月光的鏡湖。湖光月色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美麗的剡溪。謝靈運住過的地方現今還在,清清的溪水蕩漾,猿猴的啼聲凄清。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直掛云帆濟滄?!h然快意春風得意的李白 躊躇滿志興高采烈的李白
(2)著屐登山:壯美奇絕
我腳上穿著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還聽到空中天雞的鳴啼。山巖重疊,不知道拐了多少彎,我迷戀著花,依偎著石,不覺天色已經晚了。
陶醉的樂而忘返的李白
(3)夜間景象:離奇險怪
熊在怒吼,龍在長吟,像雷鳴般的聲音,震響在巖石和泉水中間。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黑云沉沉啊將要下雨,水波搖動啊升起煙霧。
迷惘震驚苦悶抑郁的李白
(4)神仙洞府:壯麗輝煌美妙無比
電閃雷鳴,山巒崩塌。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青色的天空廣大無邊望不見底,日月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闕。穿著彩虹做的.衣裳乘著風,云中的神仙啊紛紛降下。老虎彈奏瑟啊鸞鳥駕著車,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樣難以數清。
飄飄欲仙的李白
(5)夢境消失(過渡句,寫面對現實的無限痛苦):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驚動,恍然站起身來,又長嘆不已。醒來時身邊只有睡過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消失了。
更加失落惆悵郁悶的李白
總說:這里的象征意味是多重的。
夢游天姥的歷程與作者尋夢長安的經歷何其相似。
這不也是人生歷程的寫照嗎?滿懷理想,苦苦追尋,始達目的,但曲終人散,終歸沉寂。
但這里更是作者新的理想追求,山川的俊美,仙境的奇妙,神人的自在,都深深吸引了作者,引發作者深沉的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的至境?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求?
一個夢境即如是美好,那么真的名山大川呢?真的神仙洞府呢?
?、?賞析第三節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1、“世間行樂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明確:指上節所寫的夢境如煙,瞬息即散。這表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和傷感情緒?!笆篱g”兩句,是作者在當時的社會矛盾里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
2、“古來萬事東流水”一句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 流露出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與深沉感慨,這同時也表明,浪跡山水,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尋仙問道,正是為了心靈的撫慰。
3、“且放”兩句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一方面,放鹿青崖、騎訪名山反映了詩人與現實的對立,對惡勢力決不妥協;另一方面,也表現出詩人放達的情懷和逃避現實的態度。
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兩句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性格?在全詩起什么作用?
明確:①傲岸性格,表現了詩人追求個性自由和蔑視權貴的精神。②是“詩眼”,起了揭示主題的作用。
?、?小編點評
從表面看,這是一首游仙詩,它的主體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關于神仙世界的描寫;但詩人的游仙之念決不同于那種完全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這個世界,是因為他厭惡眼前的黑暗的現實世界。這一點,詩人在詩尾有明確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才是全詩的主旨。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追求個性解放和蔑視權貴的精神。
李白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在這首詩里也表現得很明顯。一是豐富的想象。詩人的想象有來源于民間傳說,例如關于仙境的種種細節描寫;也有出于詩人的人性愛好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這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一樣,是詩人把月看成最親密的朋友。二是大膽地夸張。這種夸張不是簡單地放大事物,而是融合著詩人美好的感情,如詩的開頭寫天姥山橫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蘊含著詩人對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說李白“飄然思不群”,于此可見一斑。
概括主題:通過描寫夢境,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寫出了詩人憎恨現實,追求自由
㈨ 寫作手法
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李白揮灑著他那生花的妙筆,描繪了一個輝煌壯麗、繽麗多彩的夢境,寫出了自己只有在夢境中才能感受到的那種精神的自由、靈魂的無拘無束、心情的祥和與寧靜,并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社會的憎惡和對權貴的怨憤之情。這種借助夢境來抒寫現實人生的手法,正是虛實映襯的藝術方法。
李白一生酷愛山水,又好求仙問道。于是,詩一開頭,詩人便憑虛氣勢,探尋仙山。詩人說:海上回來的人談起瀛洲,說那瀛洲隔著茫茫大海,實在難以尋覓;越人談起天姥山,說天姥山在云霞明滅中時隱時現,或許還可以看到。于是,詩人便舍瀛洲而覓天姥。這里作者巧妙地以瀛洲而引出了天姥山,又以瀛洲的“不可尋”映襯出作者對“或可睹”的天姥山的向往之情,在自然而不露痕跡的筆墨中,完成了由虛而實的轉承。
接下來,詩人并未直接入筆天姥山如何“云霞明滅或可睹”,而是用以實襯虛的手法,說天姥山可以“拔五岳”且“掩赤城”,連“一萬八千丈”的天臺山在它面前也會傾倒?!拔逶馈?、“赤城”、“天臺”都是天下有名的高山,詩人先將它們與天姥山相比,而且說天姥山遠遠高過這三座名山,詩人不直言天姥之高,卻將讀者引入一種由實而虛的想象之中,從而將詩人對天姥山的向往之情推向了極致。李白曾說自己的詩:“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边@正可道出本詩開首氣魄宏大而神奇的藝術魅力。
李白一生游歷了不少名山大川、奇山峻嶺,并用夸張的筆法、大膽新奇的想象創造出了許多超凡脫俗的藝術境界。那隱于云霞明滅之中的天姥山,正是經他藝術創造的仙境,他向往仙山,以至到了夢寐以求的境地。于是,在“夢”中如神仙般“飛”渡了明凈幽美的鏡湖,來到謝靈運當年歇宿的地方,穿上了謝靈運當年特制的木屐,登上了那直插云中的仙山。只見半壁之上,一輪紅日東升,讓人心胸敞亮,仙山的雞鳴,也在耳畔奏起,讓人心醉神迷。天亮之后,仙山上的千巖萬轉、奇花異草,更讓詩人流連忘返。此時,他心情舒暢,如沐春風?,F實生活中困擾他的種種不快,被遠遠地拋在仙山腳下。詩人一如剛剛破蛹而出的蝴蝶,任性歡快地在花叢中翻飛。但他還不滿足,于是,又開始了一次心靈的歷險。暮色降臨,熊在咆哮,龍在低吟,山巖為之驚恐,深林為之顫栗。烏云密布,水汽繚繞。正當詩人驚魂未定之時,一聲霹靂,天崩地裂..詩人全身心地沉浸于這自然的歷險之中,自在地遨游,一會兒喜,一會兒驚,伸出所有的“觸須”感受仙山的神奇。
但是,詩人顯然還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在驚栗之后,隨著一聲巨響,神仙洞向他敞開了—— —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出現了日月輝映的金銀樓閣,眾仙身披彩衣,或御風,或駕鸞,奔赴仙山的盛會?!跋芍速饬腥缏椤?,這是多么盛大而熱鬧的場面??!那美輪美奐的樓閣,氣勢是那么的壯麗輝煌;眾仙聚會,氣氛是那么的自在祥和。此時的詩人,神游于仙人之中,與仙人們一起揮杯弄盞,暢飲瓊漿玉液..忽然心驚夢醒,美好的仙境一下子消失了,“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留在心里的只有惆悵與失落。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隨之破滅,詩人由此猛然悟出:“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边@又是以虛映實的妙筆?!笆篱g”、“萬事”都如這夢境,會消失、破滅,那我還有什么痛苦拋不開,丟不下呢?人生最快意之事,莫如騎白鹿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顯然,“夢境” 成了作者自省的一面鏡子,這清澈透亮的“仙鏡”映照出了詩人在現實社會中真正的人生追求。
總之,在本詩中,虛實相襯的手法貫穿全篇。詩人以現實社會為依托,虛構了一個個美好的仙境,又以仙境映襯出現實社會的黑暗與作者抑郁的心情,以實襯虛,以虛映實,虛實相映,手法同中有異。詩人的筆墨在仙境與現實中穿梭,詩人的思想、情緒也在幻境與現實的輝映中凸現。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jingdian/1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