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 畫 唐 王維 靜夜思 唐 李白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年級下冊】 春曉 唐孟浩然 村居 清 高鼎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清 袁枚 小池 宋 楊萬里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年級上冊】 贈劉景文 宋蘇軾 山行 唐 杜牧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贈汪倫 唐 李白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二年級下冊】 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楊萬里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絕句 唐 杜甫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三年級上冊】 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李白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蘇軾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三年級下冊】 詠柳 唐賀知章 春日 宋 朱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隱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畫》的意思: 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
課文里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
靜夜思: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
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李白的這首思鄉之作,被稱為“千古思鄉第一詩”,感動了古今無數他鄉流落之人。
詩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謂平實樸素之極,以此清靜之景來襯出詩人的寂寞孤單。
這首詩在寫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畫和行動舉止描寫相結合,第二句中,一個“疑”字點出詩人的內心深處迷離之因。
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產生錯覺。
這是詩人極寫思鄉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離。
后兩句詩人從沉思中轉而清醒過來,便是一“舉頭”,再一“低頭”。
為何要“舉頭”
因為詩人后來既然已醒悟到地上應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產生了無窮的遐想,這就是“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類的古人有關月光傳情的詩句所表述的思親之情。
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還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舉頭”仰望,這樣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從這明月里尋找家人從遠方寄送來的美好祝愿。
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詩人便又轉而“低頭”了。
為何還要“低頭”呢
這是因為雖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舊不能從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無奈之中,只得低頭沉思不語了。
以無情言情則情出,從無意寫有意則意真。
于是,詩人將對故鄉的思念,化為寄情明月之舉,頭上的明月,心中的故鄉,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春曉: 春天不知不覺的到來了,到出都可以聽到鳥的叫聲,晚上聽到了風吹雨打的聲音,暗自感嘆,那些花兒不知要掉落多少啊。
村居: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
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
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著。
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們放學以后,一路上沒什么耽擱,回家挺早,趕忙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所見: 牧童騎者黃牛唱著歌,歌聲響徹整個樹林,忽然看到樹上的蟬,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 。
小池: 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陰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
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
贈劉景文: “荷盡”、“菊殘”兩詞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
“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
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
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山行: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
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
山路的頂端是白云繚繞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云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云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這只是在為后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么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于春花的楓葉。
與遠處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回鄉偶書: 年輕少壯、風華正茂的時候離開家鄉,年事老邁之時才回來;今日返歸,雖然言語中還依然保留著往日那濃濃的家鄉口音,但是兩鬢的頭發卻已經變得稀疏衰敗。
鄉里的孩子們不知道我是一位歸鄉尋根的老者,把我當成了遠道而來的客人為了起來,有個孩子竟然還笑著問:“老爺爺,您這是從哪兒來呀
”贈汪倫: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啟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桃花潭水縱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過汪倫送別我的一片真情。
草: 在一望無際的古老郊野上,草木繁茂,年復一年,伴隨著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枯榮往復。
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漫山遍野青青的碧草。
宿新市徐公店: 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已經凋落了,而新葉卻剛剛長出,還沒有形成樹陰。
兒童們奔跑著,追撲翩翩飛舞的黃色的蝴蝶,可是黃色的蝴蝶飛到黃色的菜花叢中,孩子們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們了。
望廬山瀑布: 被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練掛在山前。
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落自九天。
絕句: 成對的黃鸝在新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青天上自由飛翔。
憑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畫,門外停泊著來自東吳,暢行萬里的船只。
夜書所見: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這幅圖景令他倍感親切,也許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童年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自在他鄉做他鄉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
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望天門山: 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兒突然轉了個彎兒,向北流去。
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 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蕩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
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蒙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詠柳: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春日: 良辰探尋美景在泗水之濱,無限的風光景物煥然一新。
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
乞巧: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又來到了,牽??椗俣葯M渡喜鵲橋來相會。
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戶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紅絲,至少有幾萬條。
嫦娥:嫦娥: 云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我把下冊的都給你啦
一年級上冊1、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煙村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詠鵝(唐)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5“字與拼音(一)”)3、登鸛雀樓(唐)王之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8“字與拼音(四)”)4、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10“太陽與月亮”《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5、鋤禾(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15“勞動”)6、梅花(宋)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16“冬天”《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本冊共6首]一年級下冊7、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2“家園”《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8、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3“春天”《語文天地》讀背)9、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5“動物”《語文天地》讀背)10、鳥(唐)白居易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6“愛護”《語文天地》讀背)11、春夜喜雨(節選)(唐朝)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10“雨”《語文天地》讀背)12、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12“朋友”《語文天地》讀背)13、長歌行(節錄)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13“時間”)[本冊共7首]
語文第一冊: 詠鵝 唐 駱 鵝 鵝 鵝, 曲項像天 白毛俘綠 紅掌撥清波。
憫農 唐 李紳 鋤禾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語文第二冊: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識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近,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語文第三冊: 憫農(二) 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蠶婦 宋 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梅花 宋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來。
語文第四冊: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綠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綠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村居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語文第五冊: 江畔獨步尋花 唐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鷹恰恰啼。
菊花 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蘺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登飛來峰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峰。
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江上漁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雨夜歸人。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語文第六冊: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唐 胡令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三衢道中 宋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舟夜書所見 清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 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 散作滿河星。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語文第七冊: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滁州西澗 唐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平樂 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語文第八冊: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如夢令 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語文第九冊: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別董大 唐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終南忘余雪 唐 祖詠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語文第十冊: 憶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游園不值 宋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飲湖上初晴雨后 宋 蘇軾 水光滟瀲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長相思 清 納蘭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 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語文第十一冊: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清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宋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聞鷓鴣。
語文第十二冊: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1961年12月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 詠梅 宋 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菩薩蠻 大柏地 毛澤東 1933年夏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后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示兒 宋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智锕澲?,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七步詩 三國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謝謝采納
長歌行——府青園中葵,朝露待日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澲?,焜黃華葉衰(cui)。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題 解此詩選自漢樂府。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構,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地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后人通稱之為“漢樂府”。
之后,樂府也便成了一種體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
本詩是其中一首。
注詞釋義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晞:曬干。
陽春:生長茂盛。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焜黃:枯黃。
顏色衰老的樣子。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詩今譯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的朝露在陽光下曬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生機。
只擔心瑟瑟的秋天來到,樹葉兒枯黃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萬條大河奔騰著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重西流
少年時不努力,到老來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賞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本詩借物言理,以園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
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
因為它們都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的厲害。
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一個人少年時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之時后悔也來不及了。
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努力向上,牢記“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警訓,催人奮進。
寒 食——韓 翃(lí)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作者背景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唐代詩人。
南陽(今河南南陽)人。
一直在軍隊里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歷十才子”。
后來皇帝選拔他擔任起草詔令的中書舍人,當時有兩個韓翃,大臣問選誰,皇帝說要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那個韓翃,可見這首詩在當時是多么有名。
注詞釋義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樹。
斜:為了押韻,此處可以按古音讀作xi。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官。
傳:賜給。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極、王逢時五人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
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詩今譯暮春的長安城里漫天舞著楊花,寒食節東風吹斜了官中的柳樹。
黃昏開始宮里頌賜新蠟燭,輕煙先升起在皇帝貴戚家。
名句賞析——“春城無處不飛花。
”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諷刺詩。
在唐代以前,漢朝最為強大,所以唐人做詩都喜歡借漢來比唐,這里也是借漢代的故事來諷刺本朝。
寒食三天焚火,本應第四天才可用火。
但皇宮里在第三天的黃昏就將傳火種的蠟燭賜給了皇帝貴戚。
這件小事說明皇帝對貴戚近臣的特別恩寵,但詩人寫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飛花的奇麗景致開頭,用東風拂柳的描寫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稱頌皇上的恩典,所以連皇帝都很喜歡。
像這樣不用一字指斥,就達到諷刺效果的寫法,就叫含蓄。
我們仔細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諷刺意味。
七步詩——曹 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后人縮略版)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背景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著名詩人。
少年時就很有才華,得到曹操的喜愛,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來郁郁而死。
他的詩語言精練,詞采優美,是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
注詞釋義釜:古代的炊具,相當于現在的鍋。
萁:豆稈。
漉:過濾。
豉:豆豉。
用煮熟的大豆發酵后制成,有咸、淡兩種,供調味用。
古詩今譯煮豆子燃燒的是豆稈,過濾豆豉做成了豆漿。
豆稈在灶下焚燒,豆子在鍋里哭泣。
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這么著急
名句賞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親兄弟,曹植少年時就很聰明,能出口成章,下筆千言。
曹丕當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脅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讓曹植在七步之內做成一首詩,否則就把他處死。
曹植應聲而起,沒走到七步就做好了這首詩。
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鍋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鍋下面的豆稈。
豆子和豆稈本來是生長在同一根上,現在豆稈卻在鍋下面燃燒,煎熬鍋里的豆子,而鍋里的豆子無力反抗。
曹植用這個比喻,暗指曹丕我與你是親生兄弟,應該是骨肉情深,真誠相至,但現在卻是骨肉相殘,表達了內心的悲憤。
相傳曹丕聽了面有慚色。
這首詩比喻貼切,用語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義深長。
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作者背景韋應物(737-792),唐代詩人。
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貴族出身,曾為唐玄宗侍衛,后來發奮讀書,成為有名的詩人。
其詩多寫田園風物,以古風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風格古淡雋永,后人將他與柳宗元并稱為“韋柳”。
注詞釋義滁州:今安徽滁縣,詩人曾任州刺史。
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
獨憐:最愛,只愛。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無人管理的渡口。
橫:指隨意飄浮。
古詩今譯澗邊叢生的幽草特別讓人喜愛,密林中還有黃鸝鳥在婉轉啼鳴。
帶雨的春潮在傍晚來勢更湍急,荒郊野渡寂無人影只有船空橫。
名句賞析——“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人在滁州做官時,最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經常一個人到澗邊散步。
岸邊的綠草、樹叢中的黃鸝,所聞所見都賞心悅目,讓人流連忘返。
一場突如其來的急雨,使春天原來就高漲的澗水更加湍急,渡口的艄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沖得橫在岸邊。
一船來說,船渡往對岸的方向是縱,水流的方向是橫。
船是被拴住的,水流一沖就橫在水中了。
詩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個特殊的情景,描繪出小船橫在水流中的畫面。
所以格外生動。
從前兩句的描寫來看,詩人的心情很悠閑,但后兩句的風景又有點寂寥的感覺。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③,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作者背景相傳這是北齊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這首歌原為卑語,后被翻譯成漢語。
敕勒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
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一帶。
注詞釋義川:指平原。
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陰山:陰山山脈,起于河套西北。
橫貫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
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圓頂帳篷。
即今蒙古包。
野:為了押韻,此處也可以按古音讀作yǎ。
見:同“現”, 這里不讀jiàn。
。
古詩今譯遼闊的敕勒川在陰山腳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帳篷,籠蓋了整個原野。
蒼天遼遠空曠,草原一望無際,微風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賞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是一首北齊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遼闊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壯美景色。
前兩句,寫敕勒川的位置。
把天比作穹廬,非常貼切,同時又讓我們想起游牧民族的圓頂帳篷和他們的生活;后兩句,用“天蒼蒼”和“野茫?!毙稳莶菰系乃?,給人以無限遼闊的感受。
而“風吹草低”一句,寫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壯,又把整個畫面變成了一幅天人和諧的人文圖景,生動異常。
語言簡練質樸,音調雄壯,風格明朗豪放,雄渾天成,是描寫草原風光的千古絕唱。
塞下曲——盧 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作者背景盧綸(748-800),唐代詩人。
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人。
“大歷十才子”之一,他的送別詩、寫景詩很有特色。
注詞釋義引弓:拉弓,開弓。
平明:清早。
白羽:本指箭稈上的羽毛,這里借指箭。
沒:陷入。
指箭射入很深。
古詩今譯黑暗的林中風吹草動,將軍深夜拉動了強弓。
黎明時尋找射出的箭,發現它深陷在巨石中。
名句賞析——“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這是盧綸反映軍士生活最有名一首詩。
塑造了一位將軍的勇猛形象,篇幅極為簡短,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前兩句寫黑暗的夜晚,林深草密,驚風陣陣。
詩中通過這樣的環境描寫,為將軍拉弓射箭的壯舉作了鋪墊。
傳說漢代名將李廣出獵時,遠遠看到草叢中的一塊大石,以為是一只猛虎,急忙拉弓射去,箭頭居然穩穩地扎入石頭之中。
這里借用李廣的故事,來形容將軍的勇猛和神力,的確是非常恰當的。
全詩語言精練準確,描寫生動傳神。
詠 鵝——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作者背景駱賓王(約640-684),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
人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少年時就有詩名,擅長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詩,是“初唐四杰”之一。
注詞釋義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項:頸的后部。
這里代指脖子。
撥:劃。
古詩今譯鵝,高昂著頭頸朝著天,唱著歌。
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動在綠水上,紅色的鵝掌劃動著清清的水波。
名句賞析據說這首小詩是駱賓王七歲時所作。
頭一句三個鵝字,寫出了孩子們初見鵝時的驚喜。
接下來的三句話,寫活了鵝的神態。
那一群白鵝悠閑地游來,正昂著頸高叫著,像是在談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
它們在水中游來游去,潔白的身體浮在綠水中,紅紅的鵝掌向后輕輕撥動著清清的河水,蕩起一片漣漪。
這是一幅多么輕松、快樂、自由,多么純真美麗的畫面啊
這是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是他們認識生活的開始,尤如小鳥沖向大自然,多么歡暢。
它讓我們體會到了童心的童趣,純潔了我們的心靈。
游子吟——孟 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背景孟郊(751-814),唐代詩人。
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少年時居蒿山,與韓愈是好朋友。
一生窮困,近50歲時才中進士。
孟郊寫詩以寒苦之音著稱,追求奇特的構思和瘦硬的語言風格,多表現下層民眾和自己的貧寒生活及遭遇,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注詞釋義游子:離家遠游的人。
意恐:擔心。
寸草:小草。
寸草心:此處指游子的心。
三春暉:春天的陽光。
這里比喻母愛。
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個春天。
暉,陽光。
古詩今譯慈愛的母親手中的針線,離家遠行人身上的衣服。
要遠行時密密地縫呵縫,心中擔憂兒子遲遲才回。
誰說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報答得了春天的光輝
名句賞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50歲才中進士,當上溧陽縣尉,這樣一個小官,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
這首詩就寫于此時。
詩以一個極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細節揭示了母愛的偉大:老母牽針引線為臨行的兒子縫補衣裳,由于擔心兒子長時間不回來,就把針腳縫得非常細密,希望它能結實一點,更結實一點。
慈母對兒子的篤愛之情,就這樣一針一線地縫進衣服中,隨著兒子千里萬里。
這一平常而充滿了骨肉親情的生活場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的,所以能引起每一個讀者的共鳴,引起我們對母親的種種回憶和依戀。
母愛是不期望報答,也是兒女所報答不完的,因為它像三春的陽光對小草的哺育,是無窮無盡的。
詩歌畫面簡潔,語言樸素,而內涵深厚,動人心弦,所以能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回鄉偶書——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作者背景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
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
年青時就因為詩文寫得好而聞名。
為人狂歡,與李白、張旭等合稱“飲中八仙”。
他的詩清新疏朗而富有機趣,以《回鄉偶書》、《詠柳》等傳誦最廣。
注詞釋義偶書:偶然寫出來的。
鬢:耳邊的頭發。
衰:古音讀作cuī。
指鬢發稀疏、斑白。
古詩今譯小時候我離開了家鄉,到老年才回來,家鄉的口音沒有改變而鬢發卻已斑白。
孩子們看見我卻沒有人認識我,笑著詢問我是從哪里來的。
名句賞析——“鄉音無改鬢毛衰”這首詩看似平淡,卻內蘊豐富。
前兩句寫游子重回故鄉,淡淡的敘述中含有不可言說的興奮和激動,詩人置身于故鄉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之中,一路走來,心情頗不平靜:當年離家,風化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為富于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
“笑問客從何處來”。
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讓;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年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
全詩就在這有問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以如此簡短的語言寫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這就是本詩千百年引起人們心靈震顫的重要原因。
詠 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作者背景見《回鄉偶書》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詠:歌唱,贊美。
碧玉:既指綠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輕貌美的少女。
妝:打扮。
絳:絲帶。
。
古詩今譯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名句賞析——“二月春風似剪刀。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征,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
在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仿佛沒有什么截然的分別。
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
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
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
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并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范之作。
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作者背景王之渙(668-742),唐代詩人。
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
他的詩以描寫邊疆風光著稱,并多被當時樂工傳唱。
代表作有《涼州詞》、《登鸛鵲樓》等。
注詞釋義涼州詞:又名《涼州歌》,唐代傳唱于涼州的樂曲名。
涼州,在今甘肅武威。
仞:長度單位。
古時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萬仞,形容極高。
羌笛:古時西北少數民族所吹的一種管樂器。
楊柳:指《折楊柳》曲調。
何須:何必。
度:經過。
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是唐時通往西域的要路關口。
古詩今譯奔騰的黃河就來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萬仞高山。
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楊柳不綠,春風從來未到過玉門關。
名句賞析——“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描寫了壯闊蒼涼的邊塞景物,抒發了守衛邊疆的將士們凄怨而又悲壯的情感。
詩的首句寫自下而上對黃河的遠眺,次句寫邊塞環境的險惡,兩句合在一起,用大筆寫意的手法,渲染刻畫了邊塞風光的雄奇蒼涼和邊防戰士們生活環境的艱苦惡劣。
后兩句筆鋒一轉,引入羌笛之聲。
折楊柳送別本是唐人風習,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詞更能引起思鄉的離愁。
可如今在這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想要折一枝楊柳聊寄別情也不可能,這怎能不讓人更感悲傷。
全詩表現了盛唐詩人悲涼慷慨的精神風貌。
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作者背景見《涼州詞》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濟)西南的黃河邊上。
盡:落下。
欲:想。
窮:盡。
更:再。
古詩今譯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名句賞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那是一個日落的傍晚,詩人登上鸛雀樓,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輪落日,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漸漸西沉;而黃河自遠方奔騰而來,又滾滾地向大海奔去。
詩的前兩句一寫天空,一寫河流,有靜有動,從大處寫起,筆筆入神,真是景象壯闊,氣勢不凡。
詩寫到這里,雖只兩句,似乎筆力已盡。
誰想作者卻又翻空出奇,把讀者帶入更高的境界。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并不滿足于對眼前景物的流連,還想探究更遠的景色,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不斷進取的精神。
竹枝詞——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作者背景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稱劉柳,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邁,決不向惡勢力低頭。
他的詩也寫得很有豪氣,白居易因而稱他“詩豪”。
他的七律和七絕都有許多名篇,而用民歌體裁來寫七絕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點,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
注詞釋義竹枝詞:古代四川的民歌。
唱:亦作“踏”,“踏歌”,唱歌以腳踏地為節拍。
晴:與“情”同音,諧音雙關。
這一句語意雙關,既寫江上晴雨天氣,又寫出了好的心情。
古詩今譯岸上楊柳青青江水平平,聽到情郎在江上的歌聲。
東邊出太陽西邊下著雨,以為它沒晴原來卻有晴。
名句賞析——“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是采用民歌體裁寫作的絕句,運用了民歌中常見的修辭手法——諧音雙關。
夏天的午后常有一邊出太陽一邊下雨的奇妙天氣,俗稱“太陽雨”。
正是一場太陽雨后,楊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綠,江水高漲,平如鏡面。
突然從江上傳來一陣歌聲,岸邊的姑娘聽出是自己喜歡的小伙子所唱。
好久沒有他的音訊,以為他已忘記了自己,聽到歌聲,才知道他就像夏日晴雨不定的天氣,以為沒情,原來卻是有情的。
這里的“晴”是“情”的雙關語,由上面的“東邊日出西邊雨”引出,寫出姑娘的心理活動。
詩人只用七個字就把姑娘微妙的心理變化寫出了出來,讓我們仿佛看到她怦然心動由怨轉喜的表情,顯示出了高超的藝術功力。
烏衣巷——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者背景見《竹枝詞》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烏衣巷:在今江蘇南京市秦淮河南岸。
六朝時為貴族聚居的地方。
朱雀橋:在南京城秦淮河上。
花:作動詞用,即開花的意思。
斜: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xiá。
王謝:東晉時聲望、權勢最顯赫的王導、謝安兩大貴族世家。
尋常:普通。
古詩今譯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惟有夕陽斜掛。
當年豪門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里。
名句賞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
”這是詩人感慨藏而不露,寄物詠懷的名篇。
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一篇。
詩人當時還沒到過金陵,始終對這個六朝古都懷著憧憬,正好有友人將自己寫的五首詠金陵古跡詩給他看,他便乘興和了五首。
金陵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演出了無數歷史故事,唐代詩人游覽金陵,最易引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烏衣巷原是六朝貴族居住的地方,最為繁華,如今有名的朱雀橋邊竟長滿野草,烏衣巷口也不見車馬出入,只有夕陽斜照在昔日的深墻上。
過去棲息在王、謝豪門雕梁畫棟上的燕子,現在都飛到普通百姓的房子里去了。
詩人沒有直接描寫烏衣巷一帶的蕭條景象,只寫野草、夕陽、燕子,喚起了讀者的想象,從側面暗示了烏衣巷的衰落,而歷史興亡之感也就在烏衣巷的今昔對比中表達出來,筆調含蓄蘊藉,使人讀起來余味無窮。
望洞庭——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作者背景見《竹枝詞》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和:協調,這里指水天一色。
潭:指洞庭湖。
磨:磨拭。
翠:綠色。
古詩今譯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名句賞析——“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這是一首山水小詩,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
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寥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
第三句詩人的視線從廣闊的湖面集中到君山一點,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此時山更翠,山更清。
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
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足見詩人的浪漫色彩。
浪淘沙——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作者背景見《竹枝詞》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
后又用為詞牌名。
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
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牽??椗恒y河系的兩個星座名。
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
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
古詩今譯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現在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名句賞析——“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這首絕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波。
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家,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
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是一種樸實無華直白的美。
春 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作者背景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
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他的詩淡雅清新,多寫田園隱逸生活。
和王維齊名,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有《春曉》、《宿建德江》等。
注詞釋義眠:睡覺。
聞:聽見。
啼鳥:鳥鳴。
夜來:昨夜。
古詩今譯名句賞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春天是美麗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風景。
但更能打動詩人的卻是那喧鬧的春聲。
當詩人在春睡中醒來,首先聽到的就是鳥的啼叫。
這“處處”都可聽到的清新婉轉、此起彼落、遠近應和的鳥鳴聲聲,是春天帶給詩人的歡樂。
同時,更令作者癡迷的昨夜里的一場春雨。
在那靜謐的春夜里,紛紛灑灑的春雨會給人多少如煙似夢般的想象,而那落紅片片、綠意濃濃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該是多么的清新美麗,生動活潑。
詩人就這樣用最為平易淺顯的語言,為我們描寫了一個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們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作者背景見《春曉》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建德江: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
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曠:空曠。
江清:江水清澈。
古詩今譯行船??吭跓熿F迷茫的江中沙洲,日落黃昏時旅途的愁思愈來愈深。
茫茫曠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樹還低,江水清清一輪明月離人很近。
名句賞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此詩寫旅途愁懷,構思巧妙。
起句“移舟泊煙渚”點題,寫小船??吭诮ǖ陆械男∩持捱厹蕚渥∷?。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寫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
一個“新”字,讓人覺得原來詩人本有無盡的舊愁,今日在此停泊,又生出更濃的新愁。
這就奠定了全詩的抒情基調。
但新愁何在,作者沒有明說,卻給我們描寫了一幅生動的江邊日暮風景:茫茫曠野,天幕低垂,似要籠罩一切;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輪明月,在舟邊蕩漾。
在這茫茫四野、悠悠江水中,惟有明月來陪伴孤獨的游字。
明月讓他獲得了慰藉,也使他平添了更多的新愁。
“愁”是詩眼,全詩圍繞“愁”字顯示著作者高超的藝術構思。
…………,詳見
稍微長一點。
急
急
急
現在就要
從前的你們都可以稱為小朋友,而現在你們步入了學校,就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汲取知識。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