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李白詩作)《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小詩。
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于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
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明代版本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宋代版本靜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對聯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2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 2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 30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 31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清詩紀事》 1靜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月夜憶舍弟 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3水調歌頭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永遇樂 蘇軾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于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5太常引 辛棄疾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6木蘭花慢 辛棄疾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
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卿云歌】 卿云爛兮, 乣縵縵兮。
日月光華, 旦復旦兮。
靜夜思【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
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
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詩的后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
“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
“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
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
”(《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藝圃擷馀》)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于工而無不工”呢
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吹降?。
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
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
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錯覺呢
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
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凈
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
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里的親人。
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
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
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
它的構思是細致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
從這里,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 劉叉 一條古時水,向我手心流。
臨行瀉贈君,勿薄細碎仇。
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聽箏 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秋夜寄丘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山中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牡丹 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君子坦蕩蕩人玩手機。
商女不國恨,一天到晚玩手機。
舉明月,低頭玩手機。
洛陽親友如相就說我在玩手機。
少壯不努力,老大玩手機。
垂死病中驚坐起,今天還沒玩手機。
生當作人杰,死亦玩手機。
人生自古誰無死,來生繼續玩手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玩手機。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3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