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這個問題涉及到一篇文章,名字是《明星上的一粒微塵》,和題目有關的原文如下:有一天,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學青年教師的來信。
信的大意是:我讀了您寫的【堆疊素數論】,覺得這本書寫得很好。
可是經過反復核算,發現有一個問題計算錯了,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塵,希望您能更正。
華羅庚讀完信,翻開書來看,再一算,果然有錯,他贊不絕口:“真是太好了。
他的意見完全正確,有著很高的才華。
” 華羅庚在數學研究會上讀了這封信,還把寫信的青年人請來參加會議。
這個青年人就是陳景潤,后來他也成為一個有名的數學家。
就這樣,華羅庚從自己的錯誤中發現了一個難得的人才。
二、所以華羅庚夸贊陳景潤的原話是:他贊不絕口:“真是太好了。
他的意見完全正確,有著很高的才華。
”三、這篇文章說明的道理是:人要勇于向大人物挑戰,每個人也要正視自己的錯誤,勇于改正,并且不要盲從,迷信大人物。
要尊重科學。
●讀過一本好像交了一個益友 臧克家 ●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
亞里斯提卜 ●僅次于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
考爾德 ●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
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別林斯基 ●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
菲爾丁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
--伊薩克·巴羅
首頁 > 實用工具 > 名人名言 > > 正文關于科學的名人名言科學: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作者:我們需要真理,僅僅需要真理。
千萬不可設法逢迎朋友,遷就師長,不得罪任何人。
縱然在這條路上,你可能找到寧靜平安,但是絕不會得到任何根本的好處。
作者:奧勃魯切夫科學是使人精神變得勇敢的最好途徑。
作者:布魯諾在科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新的書,在文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老的書。
古典文學作品永遠不會衰老。
作者:布爾韋爾·利頓一個社會,只有當他把真理公之于眾時,才會強而有力。
作者:左拉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作者:恩格斯科學是使人變得勇敢的最好途徑。
作者:布魯諾座右銘,是古時訓誡文字的一種,多放在桌子上的右邊,天天都可以看到,借以鞭策自己。
現代有不少名人喜歡自撰座右銘,借以鼓勵自己——— 著名地理學家、氣象學家竺可楨的座右銘是:“不媚俗,不媚外,不媚權貴。
”這顯示出一個科學家的高貴品質。
學者章乃器曾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他寫了兩句話作為座右銘,貼于墻上:“實踐檢查真理,時間解決問題。
”這是實話實說,后來他得到了平反。
著名畫家關山月的座右銘是:“著筆不宜一味熟,稱心還常三分生。
”他還將這兩句話篆刻在自己的印章上。
革命烈士吉鴻昌的父親曾教導他說:“作官即不許發財。
”吉鴻昌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他還向瓷廠訂做了幾百個飯碗,將這句話刻印在碗上,發給全體士兵。
詩人、作家喬羽的座右銘是:“不為時尚所惑,不為積習所蔽,不為浮名所累。
”這個“三不主義”,做起來不容易啊。
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駱玉笙的座右銘是:“自得其樂,善于娛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
” 作者:名人座右銘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
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們必須去讀它。
作者:伽利略科學給人以確實性,也給人以力量。
只依靠實踐而不依靠科學的人,就像行船人不用舵與羅盤一樣。
作者:丹皮爾科學是人類積累的知識的巨大寶庫。
作者:對科學家來說,不可逾越的原則是為人類文明而工作 作者:李約瑟任何人都承認實驗是科學之母,這是確定不移的真理,誰也不會否認。
作者:米丘林所有的科學都是錯誤先真理而生,錯誤在先比錯誤在后好。
作者:沃爾波斯真理才是生命之光,斗爭才是和平之母…… 作者:郭小川科學的偉大進步,來源于嶄新與大膽的想像力。
作者:杜威科學的惟一目的是減輕人類生存的苦難,科學家應為大多數人著想。
作者:伽利略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
作者:法朗士如果沒有系統的知識的幫助,先天的才能是無力的。
直觀能解決很多事,但不是一切。
天才和科學結合后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
作者:斯賓塞“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的格言,后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這些“座右銘”永遠值得我們這跨世紀的一代人學習。
世界著名傳染病學家巴斯德的座右銘——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近代電磁學的奠基者法拉第的座右銘——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
加拿大著名科學家、獲得者班廷的座右銘——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過程中。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座右銘——思考一切。
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座右銘——誰要干白紙上寫黑字這一行,別人說他笨拙,就不應該驚訝或者動氣。
法國著名作家左拉的座右銘——沒有一天不寫一行。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座右銘——切勿飄飄然。
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座右銘——早。
中國現代無產階級文學家、軍事家葉挺的座右銘——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中國現代杰出畫家徐悲鴻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座右銘——恒、恬、誠、勇。
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的座右銘——見面少敘寒暄話,多把藝術談幾聲。
中國當代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的座右銘——一絲不茍。
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蘇步青的座右銘——今天能作完的事,決不拖到明天。
中國當代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座右銘——勤能補拙,勤儉立業。
(馬志國 第1008期) 作者:名人座右銘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
作者:真理雖然好,但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聽上去都順耳的。
有人迷戀它,但也有人覺得它刺耳。
作者:謝德林大多數的科學家,對于最高級的形容詞和夸張的手法都是深惡痛絕的,偉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謙虛謹慎的。
作者:貝弗里奇應當熱愛科學,因為人類沒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學更強大、更所向無敵的了。
作者:高爾基沒有疑問,哲學與科學在許多方面是互相促進的。
作者:羅蒙諾索夫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作者:天才是不足恃的,聰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順手揀來的偉大科學發明是不可想象的。
作者:科學是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東西。
作者:契訶夫優秀的科學家必定是某種程度的狂人。
作者:卡皮察真理的小小鉆石是多么罕見難得,但一經開采琢磨,便能經久、堅硬而晶亮。
作者:貝弗里奇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的天梯。
作者:歌德科學總是革命的、非正統的;這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學在睡大覺時才不如此。
作者:薩爾頓為了擁護真理而要受到各種打擊,受到大多數人的反對和指責而使他暫時孤立(光榮的孤立),甚至因此而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他也能夠逆潮流而擁護真理,絕不隨波逐流。
作者:劉少奇科學,給青年以養料,給老人以慰藉;她讓幸福的生活錦上添花,她在不幸的時刻保護著你。
作者:羅蒙諾索夫科學的種子,是為了人民的收獲而生長的。
作者:門捷列夫科學要求每個人有極緊張的工作和偉大的熱情。
作者:巴甫洛夫科學不能或者不愿影響到自己民族以外,是不配稱作科學的。
作者:普朗克大著作有時全不需要好屁股。
聽鄭須溪說,德國人就把“坐臀”作為知識分子的必具條件。
譬如,只要有坐性,或的人名引得總可以不費心編成的。
這是西洋科學法,更是二十世紀學問工具。
作者:錢鐘書科學沒有國界。
作者:diyifanwen.com收集我們對于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地宣傳,并且不是個別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傳。
作者:歌德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
作者:居里夫人科學不會舍棄真誠愛它的人們。
作者:季米里亞捷夫攀登科學高峰,就像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艱難險阻。
懦夫和懶漢是不可能享受到勝利的喜悅和幸福的。
作者:陳景潤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作者:天生的能力必須借助于系統的知識。
直覺能做的事很多,但是做不了一切。
只有天才和科學結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結果。
作者:斯賓塞德行啊
你是純樸的靈魂的崇高科學。
作者:盧梭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為科學。
作者:廷德爾創新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
〖貝爾〗美國科學家 ────中國、朗加明著第265頁 作者:貝爾科學技術史表明,過多的知識信息有時反倒會妨礙和限制創新。
────中國、朗加明著第14頁 作者:朗加明世上惟有一個真理:便是忠實于人生,并且熱愛人生。
作者:羅曼·羅蘭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即使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
作者:列寧科學和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作者:李政道要學會做科學的苦工。
其次,要謙虛。
第三要有熱情。
記住,科學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作者:巴甫洛夫科學尊重事實,不能胡亂編造理由來附會一部學說。
作者:李四光我們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做前人生命的延續,是現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也后人生命的開端。
如此延續下去,科學就會一天比一天燦爛,社會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作者:華羅庚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
作者:達爾文科學的界限就像地平線一樣: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遠。
作者:布萊希特往往有這樣的情形:為科學和技術開拓新道路的,有時并不是科學界的著名人物,而是科學界毫不知名的人物,平凡的人物,實踐家,工作革新者。
作者:斯大林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作者: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厲害,發射出的光輝就越燦爛。
作者:馬克思無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
只有無知者才會自信地斷言,科學永遠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作者:達爾文即使為了國王的寶座,也永遠不要欺騙、違背真理。
作者:貝多芬戰爭已經變成一種神秘的科學,令人高深莫測。
但是戰爭其實是一個極自然的東西,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必要的東西.....戰爭就是生活。
作者:希特勒科學家的天職叫我們應當繼續奮斗,徹底揭示自然界的奧秘,掌握這些奧秘以便能在將來造福人類。
作者:居里夫人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雙重的精力,假定你們每個人有兩次生命,這對你們來說還是不夠的。
科學要求每個人有極緊張的工作和偉大的熱情。
作者:巴甫洛夫人只有在不斷追求中才能得到滿足。
像愛情一樣,詩、哲學、科學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斷地追求,永遠站在起跑線上 作者:趙鑫珊斗爭是掌握本領的學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橋梁。
作者:歌德尊重人不應該勝過尊重真理。
作者:柏拉圖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作者:恩格斯以真理為燈火,以真理為支柱,不要以別的東西為支柱。
作者:釋迦真理喜歡批評,因為經過批評,真理就會取勝;謬誤害怕批評,因為經過批評,謬誤就要失敗。
作者:狄德羅沒有思想自由,就沒有科學,沒有真理。
作者:勒南數學家毫不顧及聲明或猜想,他們僅僅根據定義和公理,并用論證和推理來演繹每一件事。
事實上,現在把那些僅由猜想或假說建立起來的理論稱之為科學事不正確的,因為猜想往往求助于某種見解或主張,因而他不能由此而產生知識。
作者:Reid,ThomasThe brotherly spirit of science , which unites into one family all its votaries of whatever grade ,and however widely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different quarters of the globe. (Franklin Rosevelt, American president)科學的博愛精神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各種熱心科學的人聯結成一個大家庭。
作者:羅斯福在科學上進步而道義上落后的人,不是前進,而是后退。
作者:亞里士多德沒有時間思索的科學家,那是一個毫無指望的科學家,他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擠出足夠的時間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棄科學。
作者:柳比歇夫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干勁、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條件。
作者:貝弗里奇我們探索真理,在一切事件中,獲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
作者:桑塔耶納哲學是理性和科學的朋友,而神學是理性的敵人和無知的庇護者。
作者:狄德羅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假定你們每個人有兩次生命,這對你們說來也還是不夠的。
作者:巴甫洛夫哪里沒有樸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談不上有偉大。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個人”。
作者:居里夫人在泥土下面,黑暗的地方,才能發現金剛鉆;在深入縝密的思維中,才能發現真理。
作者:雨果科學是人類的共同財富,而真正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豐富這個令人類都能受益的知識寶庫 作者:科爾莫戈羅夫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干勁、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的其他條件。
作者:貝弗里奇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作用是無窮無盡的,科學是了不起的事情。
作者:鄧小平真理的發現,或首選責任的完成,都引起我們的歡欣,使我們整個生命震顫。
作者:克羅齊不要因為長期埋頭科學,而失去對生活、對美、對待詩意的感受能力。
作者:達爾文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作者:愛因斯坦想喝水時,仿佛能喝下整個海洋似的——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來,一共也只能喝兩杯罷了——這是科學。
作者:契柯夫科學發展的終點是哲學,哲學發展的終點是宗教。
作者:楊振寧在科學工作中,不愿意越過事實前進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實。
作者:赫胥黎科學不是可以不勞而獲的,誠然,在科學上除了汗流滿面是沒有其他獲得成功的方法的;熱情也罷,幻想也罷,以整個身心去渴望也罷,都不能代替勞動。
作者:赫爾岑青年的敏感和獨創精神,一經與成熟科學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就能相得益彰。
作者:貝弗里奇我們不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們同樣需要有自然科學和其他方面的巨人。
作者:郭沫若真理高于太陽,在科學的世界里,謬誤如同泡沫,很快就可消失,真理這則永遠永在永存。
作者:佚名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攔才能的發揮。
因此,科學中難能可貴的創造性才華,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殺;而良好的方法則會增長、促進這種才華。
作者:貝爾納科學決不是也永遠不會是一本寫完了的書。
每一項重大成就都會帶來新的問題。
任何一個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出現新的嚴重的困難。
作者:愛因斯坦沒有艱苦的學習,就沒有最簡單的科學發明。
作者:(南斯拉夫)諺語一個科學家應該考慮到后世的評論,不必考慮當時的辱罵或稱贊。
作者:巴斯德科學的敵人,不比朋友少。
作者:(土耳其)諺語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
作者:巴斯德科學始終是不公道的。
如果它不提出十個問題,也就永遠不能解決一個問題。
作者:蕭伯納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作者:培根我能想像到的人的最高尚行為,就是傳播真理,就是公開放棄錯誤。
作者:利斯特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于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里永遠達不到的對象,那末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
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都是可鄙的。
作者:愛因斯坦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
作者:陶行知科學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錯覺和失敗的歷史,是偉大的頑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進行工作的歷史 作者:寺男寅彥不應是為了自己的需要,而應是為了真理而活著。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科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最美好的和最需要的東西。
作者:契訶夫在尋求真理的長征中,惟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
作者:華羅庚燦爛的科學需要美好的理想,美好的理想需要行動來實現。
作者:諺語科學要求一切人不是別有用心而心甘情愿地獻出一切,以便領受冷靜的知識的沉甸甸的十字勛章這個獎賞。
作者:赫爾岑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
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
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于長時間鉆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
作者:貝弗里奇使人們寧愿相信謬誤,而不愿熱愛真理的原因,不僅由于探索真理是艱苦的,而且是由于謬誤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作者:培根在重視勞動和尊重勞動者的基礎上,我們有可能來創造自己的新的道德。
勞動和科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兩種力量。
作者:高爾基惟有真理,才是我該誓死捍衛的。
作者:卡特賴特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
作者:茅以升科學的未來只能屬于勤奮而謙虛的年輕一代
作者:巴甫洛夫科學家的天職叫我們應當繼續奮斗,徹底揭露自然界的奧秘,掌握這些奧秘便能在將來造福人類。
作者:約里奧.居里科學地探求真理,要求我們的理智永遠不要狂熱地堅持某種假設。
作者:莫洛亞真理是認識事物的工具,是人們前進和上升的道路上的階梯,真理都是從人類的勞動中產生的。
作者:高爾基科學決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
有幸能夠致力于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
作者:馬克思在科學上,每一條道路都應該走一走,發現一條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對科學的一大貢獻。
……那種證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就讓我來做吧
作者:愛因斯坦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
作者:毛澤東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作者:愛因斯坦數學是科學的大門鑰匙,忽視數學必將傷害所有的知識,因為忽視數學的人是無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學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
更為嚴重的是,忽視數學的人不能理解他自己這一疏忽,最終將導致無法尋求任何補救的措施。
作者:Bacon,Roger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里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里任何怯懦都無濟于事。
作者:馬克思你要知道科學方法的實質,不要去聽一個科學家對你說些什么,而要仔細看他在做什么。
作者:愛因斯坦人類看不見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學的光輝照射的實際存在。
尊貴的是科學的力量。
作者:居里夫人我認為勝利是可以得到的,并且勇敢地為它奮斗。
我的后代將會說:“他不知死的恐懼,比任何人都剛毅;認為為真理而斗爭是人類最大的樂趣。
” 作者:布魯諾當喉嚨發干時,會有連大海也可也一飲而盡的氣概——這便是信仰;一等到喝時,至多只能喝兩杯——這才是科學。
作者:契訶夫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它是屬于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科學家是屬于國家的。
作者:巴斯德真正的科學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厭惡,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作者:格羅夫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決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度。
作者:毛澤東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眼的引路人一樣。
作者:高爾基科學的探討和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給人的愉快就是酬報。
作者:居里夫人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恒之謎。
作者:愛因斯坦
1)歌頌了華羅庚虛心接受批評,善于發現人才的精神。
( ) (2)贊揚了陳景潤鉆研學問,認真嚴密的精神。
( ) (3)贊揚了陳景潤敢于向專家提意見的精神
1933年 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
1953年 畢業于廈門大學數學系。
1957年 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并在華羅庚教授 指導下從事數論方面的研究。
1965年 稱自己已經證明(1+2),由師兄王元審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學通報上發表。
1974年 被重病在身的周總理親自推薦為四屆人大代表,并被選為人大常委。
1979年 完成論文,將最小素數從原有的80推進到16,受到國際數學界好評。
[2] 1979年 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講學與訪問,受到外國同行的廣泛關注。
1981年 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
1984年 4月27日在橫過馬路時,被一輛急駛而來的自行車撞倒,后腦著地,誘發帕金森氏綜合癥。
1996年 3月19日因病住院,經搶救無效逝世,享年62歲。
家庭 妻:由昆(1951-? ) 子:陳由偉 ( 1981年12月生)這曾是一個舉世震驚的奇跡:一位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的數學家,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
創造這個奇跡的正是我國著名數學家。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他從小是個瘦弱、內向的孩子,卻獨獨愛上了數學。
演算數學題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使他充滿了幸福感。
1953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數學系。
由于他對數論中一系列問題的出色研究,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上世紀50年代,陳景潤對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里問題與華林問題的以往結果,作出了重要改進。
上世紀60年代后,他又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哥德巴赫猜想”這一200多年懸而未決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曾吸引了各國成千上萬位數學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對這一難題提出挑戰的人卻很少。
陳景潤在高中時代,就聽老師極富哲理地講: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
這一至關重要的啟迪之言,成了他一生為之嘔心瀝血、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陳景潤在夜以繼日的研究數學為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這顆世界矚目的數學明珠,陳景潤以驚人的毅力,在數學領域里艱苦卓絕地跋涉。
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
1973年,陳景潤終于找到了一條簡明的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當他的成果發表后,立刻轟動世界。
其中“1+2”被命名為“陳氏定理”,同時被譽為篩法的“光輝的頂點”。
華羅庚等老一輩數學家對陳景潤的論文給予了高度評價。
世界各國的數學家也紛紛發表文章,贊揚陳景潤的研究成果是“當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個成果”。
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威爾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1978年和1982年,陳景潤兩次受到國際數學家大會作45分鐘報告的最高規格的邀請。
[3] 此外,陳景潤還在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尖端技術和人類密切關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他先后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了科學論文70余篇,并有、等著作,曾獲、何梁何利基金獎、華羅庚數學獎等多項獎勵。
陳景潤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然而他毫不自滿,他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高峰還沒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
” 1996年3月19日,在患帕金森氏綜合征10多年之后,由于突發性肺炎并發癥造成病情加重,陳景潤終因呼吸循環衰竭逝世,終年63歲。
婚姻故事 徐遲的一文的發表,如旋風般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震撼著中外數學界。
國內外評論說:“陳景潤成了中國科學春天的一大盛景”。
他被邀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同志親切地接見了他。
當時陳景潤身體不太好,小平同志關懷備至,會議結束后,陳景潤被送入北京高干病房。
他的到來,轟動了整個醫院,院領導給予了盛情的接待,醫生和護士無不崇敬這位世界級的大數學家。
1977年11月從武漢軍區派到309醫院進修的由昆,被同伴們拉去看中國這位名人,這真是緣分,過去陳景潤連女人名字的邊都不粘,連句話都不說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陳景潤見到由昆,眼睛一亮,親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請她們進來坐下,話也多了。
后來由昆被派到陳景潤的病房當值班醫生。
這樣,接觸的機會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現,陳景潤都特別高興。
一天,陳景潤關切地問由昆,家住在哪
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成家
由昆毫不設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說:“沒有,沒有,還早著呢。
”以后,由昆也十分關心這位中國數學家,斗轉星移,彼此產生了愛情,他們在組織的幫助下結婚了。
從此這位被稱為“癡人”和“怪人”的數字家陳景潤有了一個溫暖的家了。
陳景潤夫人由昆在愛撫陳的雕像陳景潤不僅是數學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
兒子名叫陳由偉。
陳由偉這個名字是陳景潤起的。
陳由是他與夫人各自的姓,偉則希望其對人類有偉大貢獻的意思。
陳景潤對獨生兒子的培養方法是:民主對待兒子。
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長,使他的思維方法更具有個性。
陳景潤認為,孩子有個性才能成才,文藝家、政治家、科學家都靠個性的發展才獲得成功。
陳景潤希望兒子將來也當科學家。
陳由偉天生聰明,每當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開看個明白。
一個玩具幾十元,當母親的便拉下臉來嚴肅批評兒子。
這時,陳景潤總是樂呵呵地站在兒子一邊說: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
他能拆開玩具證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問題。
當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對。
兒子上小學后,常常向陳景潤談自己的事,學習、勞動或與同學的往來。
陳景潤認真聽著,然后為孩子當參謀,或表揚或批評糾正。
很快,他就獲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兒子成了朋友。
陳景潤認為,教育培養孩子,要因人而異,不同環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
這正是這位舉世聞名的數學家的過人之處。
陳景潤與由昆欣慰地講,教育孩子要靈活,要分階段。
孩子的成長與教育方法分不開。
[4]生活趣聞 陳景潤不愛走公園,也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
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發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自己是個姑娘呢。
于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店去了。
理發店里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發。
陳景潤拿的牌子是三十八號的小牌子。
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
時間是多么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
他趕忙走出理發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后從口袋里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
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
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
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點半。
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發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
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發了。
理發員叔叔大聲地叫:“三十八號
誰是三十八號
快來理發
”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里看書,他能聽見理發員叔叔喊三十八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發店走去。
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
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發的事兒來。
他一摸口袋,那張三十八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
但是他來到理發店還有啥用呢,這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陳景潤進了圖書館,真好比掉進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離開。
可不,又有一天,陳景潤吃了早飯,帶上兩個饅頭,一塊咸菜,到圖書館去了。
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找到了一個最安靜的地方,認認真真地看起書來。
他一直看到中午,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就從口袋里掏出一只饅頭來,一面啃著,一面還在看書。
“丁零零……”下班的鈴聲響了,管理員大聲地喊:“下班了,請大家離開圖書館
”人家都走了,可是陳景潤根本沒聽見,還是一個勁地在看書吶。
管理員以為大家都離開圖書館了,就把圖書館的大門鎖上,回家去了。
時間悄悄地過去,天漸漸地黑下來。
陳景潤朝窗外一看,心里說:今天的天氣真怪
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天又陰啦。
他拉了一下電燈的開關線,又坐下來看書。
看著看著,忽然,他站了起來。
原來,他看了一天書,開竅了。
現在,他要趕回宿舍去,把昨天沒做完的那道題目,繼續做下去。
陳景潤把書收拾好,就往外走去。
圖書館里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兒聲音。
哎,管理員上哪兒去了呢
來看書的人怎么一個也沒了呢
陳景潤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鐘了。
他推推大門,大門鎖著;他朝門外大聲喊叫:“請開門
請開門
”可是沒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時,陳景潤就會走回座位,繼續看書,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
可是,今天不行啊
他要趕回宿舍,做那道沒有做完的題目呢
他走到電話機旁邊,給辦公室打電話。
可是沒人來接,只有嘟嘟的聲音。
他又撥了幾次號碼,還是沒有人來接。
怎么辦呢
這時候,他想起了黨委書記,馬上給黨委書記撥了電話。
“陳景潤
”黨委書記接到電話,感到很奇怪。
他問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興得不得了,笑著說:“陳景潤
陳景潤
你辛苦了,你真是個好同志。
” 黨委書記馬上派了幾個同志,去找圖書館的管理員。
圖書館的大門打開了,陳景潤向管理員說:“對不起
對不起
謝謝,謝謝
”他一邊說一邊跑下樓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開燈,馬上做起那道題目起來。
陳景潤與哥德巴赫猜想 一 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調來的一名很有學問的數學教師沈元講課。
他給同學們講了一道世界數學難題:“大約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了‘任何一個大于2的偶數均可表示兩個素數之和’,簡稱。
他一生也沒證明出來,便給俄國圣彼得堡的數學家歐拉寫信,請他幫助證明這道難題。
歐拉接到信后,就著手計算。
他費盡了腦筋,直到離開人世,也沒有證明出來。
之后,哥德巴赫帶著一生的遺憾也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學難題。
200多年來,這個哥德巴赫猜想之謎吸引了眾多的數學家,從而使它成為世界數學界一大懸案”。
老師講到這里還打了一個有趣的比喻,數學是自然科學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
這引人入勝的故事給陳景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著陳景潤。
從此,陳景潤開始了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的艱辛歷程...... 1953年,陳景潤畢業于廈門大學數學系,曾被留校,當了一名圖書館的資料員,除整理圖書資料外,還擔負著為數學系學生批改作業的工作,盡管時間緊張、工作繁忙,他仍然堅持不懈地鉆研數學科學。
陳景潤對數學論有濃厚的興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系統地閱讀了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關數學的專著。
陳景潤為了能直接閱讀外國資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繼續學習英語的同時,又攻讀了俄語、德語、法語、日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
學習這些外語對一個數學家來說已是一個驚人突破,但對陳景潤來說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
為了使自己夢想成真,陳景潤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潛心鉆研,光是計算的草紙就足足裝了幾麻袋。
1957年,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工作,做為新的起點,他更加刻苦鉆研。
經過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發表了他的論文《大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和》。
論文的發表,受到世界數學界和著名數學家的高度重視和稱贊。
英國數學家哈伯斯坦和德國數學家黎希特把陳景潤的論文寫進數學書中,稱為“陳氏定理”,可是,這個世界數學領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卻不知商品分類,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來,被稱為“癡人”和“怪人”。
二 作家徐遲在中這樣描繪陳景潤的內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嚴重起來。
我是病入膏肓了。
細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內臟。
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
我的身體確實是支持不了啦
唯獨我的腦細胞是異常的活躍,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來。
我不能停止。
……”對于陳景潤的貢獻,中國的數學家們有過這樣一句表述:陳景潤是在挑戰解析數論領域250年來全世界智力極限的總和。
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這樣意味深長地告訴人們:“像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中國有一千個就了不得”。
陳景潤的小故事: 陳景潤出生在貧苦的家庭,母親生下他來就沒有奶汁,靠向鄰居借熬米湯活過來。
快上學的年齡,因為當郵局小職員的父親的工資太少,供大哥上學,母親還要背著不滿兩歲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掙錢。
這樣,平日照看3歲小弟弟的擔子就落在小景潤的肩上。
白天,他帶領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數手指頭玩;晚上,哥哥放了學,就求哥哥給他講算數。
稍大一點,擠出幫母親下地干活的空隙,忙著練習寫字和演算。
母親見他學習心切,就把他送進了城關小學。
別看他長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績很好,因而引起有錢人家子弟的嫉妒,對他拳打腳踢。
他打不過那些人,就淌著淚回家要求退學,媽媽撫摸著他的傷處說:“孩子,只怨我們沒本事,家里窮才受人欺負。
你要好好學,爭口氣,長大有出息,那時他們就不敢欺負咱們了
”小景潤擦干眼淚,又去做功課了。
此后,他再也沒流過淚,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為學習的動力,成績一直拔尖,終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三元縣立初級中學。
陳景潤在初中,他受到兩位老師的特殊關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語文老師,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橫行霸道,國民黨卻節節退讓,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
他看到陳景潤勤奮刻苦,年少有為,就經常把他叫到身邊,講述中國5000年文明史,激勵他好好讀書,肩負起拯救祖國的重任。
老師常常說得滿眼催淚,陳景潤也含淚表示,長大以后,一定報效祖國
另一位是不滿30歲的數學教師,畢業于清華大學數學系,知識非常豐富。
陳景潤最感興趣的是數學課,一本課本,只用兩個星期就學完了。
老師覺得這個學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氣,多給他講,并進一步激發他的愛國熱情,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強大,自然科學不發達是萬萬不行的,而數學又是自然科學的基礎。
”從此,陳景潤就更加熱愛數學了。
一直到初中畢業,都保持了數學成績全優的記錄。
祖國光復后,陳景潤考入福州英華書院念高中。
在這里,他有幸遇見使他終生難忘的沈元老師。
沈老師曾任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當時是陳景潤的班主任兼教數學、英語。
沈老師學問淵博,循循善誘,同學們都喜歡聽他講課。
有一次,沈老師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數學題:“韓信點兵”。
大家都悶頭算起來,陳景潤很快小聲回答:“53人”。
全班為他算得速度之快驚呆了,沈老師望著這個平素不愛說話、衣服檻樓的學生問他是怎么得出來的?陳景潤的臉羞紅了,說不出話,最后是用筆在黑板上寫出了方法。
沈老師高興地說:“陳景潤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講,我幫他講吧
”沈老師講完,又介紹了中國古代對數學貢獻,說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歐1000年,南宋秦九韶對“聯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數學家歐拉的解法早500多年。
沈老師接著鼓勵說:“我們不能停步,希望你們將來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跡,比如有個‘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至今未解的難題,人們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們要把它摘下來!”課后,沈老師問陳景潤有什么想法,陳景潤地說:“我能行嗎?”沈老師說:“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韓信點兵’,將來就能摘取那顆明珠: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陳景潤失眠了,他立誓:長大無論成敗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華羅庚與陳景潤的師生情 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在訪日期間心臟病復發,在東京大學的講壇上猝然倒地,結束了他為祖國數學事業貢獻不止的一生。
消息傳來,舉國悲哀,抱病的陳景陳景潤與華羅庚潤更是萬分悲痛,泣不成聲,他嘴里不停地念叨:“華老走了,支持我、愛護我的恩師走了。
”[5] 1985年6月21日,在舉行了華羅庚骨灰安放儀式。
此時,陳景潤已是久病纏身,既不能自主行走又不能站立。
數學所的領導和同事們都勸陳景潤不要去了,但陳景潤說:“華老如同我的父母,恩重如山,我一定要去見老師最后一面。
”在他的堅持下,家人幫他穿衣、穿襪、穿鞋,由別人把他背下樓去的。
到了八寶山,大家建議他先坐在車里,等儀式結束以后再扶他到華羅庚的遺像骨灰盒前鞠躬致敬,但陳景潤堅持要和大家一樣站在禮堂里。
因參加儀式的人太多,又怕他摔倒,只好由三個人一左一右駕著胳臂,后邊一-個人支撐著。
就是這樣,陳景潤一直堅持到華羅庚骨灰安放儀式結束。
追悼會開了整整40分鐘,他就硬撐著站了40分鐘,40分鐘里他一直在哭,在流淚。
華羅庚對陳景潤有知遇之恩,陳景潤視華羅庚更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師生之間的隆情厚誼在數學界傳為美談。
1956年,廈大李文清請數學所關肇直轉交華羅庚一份稿件。
華羅庚接到了這個和自己相似的、飽經苦難、經歷滄桑的青年的來稿,看后十分驚喜地稱贊這個青年,肯動腦筋,思考問題深刻。
這個青年人就是后來和華羅庚一樣家喻戶曉的陳景潤。
回憶在中科院工作的日子陳景潤如是說我從一個學校圖書資料室的狹小天地走出來,突然置身于全國名家高手云集的專門研究機構,眼界大開,如魚得水。
在數學所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在華羅庚教授的親切指導和幫助下,我在這里充分領略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論研究成果,使我耳目一新。
當時數學所多次舉行數論討論,經過一番苦戰,我先后寫出了華林問題、圓內整點問題等多篇論文。
這些成果也凝結著華老的心血,他為我操了不少心,并親自為我修改論文。
我每前進一步都是同華老的幫助和指導分不開的。
正是華老的教導和熏陶,激勵我逐步地走到解析數論前沿的。
他是培養我成長的恩師。
華羅庚指導學生的方法是以自學為主,指定一些要讀的書,參加一些討論班,并平均兩周和學生談一下專業。
在一個權威人士的帶領下,不同學科的人員共同探討同一個課題,是華羅庚從事研究和培養人才十分顯著的特點。
華羅庚的好友賽爾伯格曾經說過:“要是華羅庚像他的許多同胞那樣,在之后仍然留在美國的話,毫無疑問,他本來會對數學作出更多貢獻的。
另一方面,我認為,他回國對中國是十分重要的,很難想象,如果他不曾回國,中國的數學會是什么樣。
”中國的數學會是什么樣,現在已無法猜測,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華羅庚如果不曾回國,陳景潤的命運和遭遇必定與現在不同。
正當陳景潤利用數學所的有利條件埋頭工作時,1958年,全國科教系統開展了所謂的“拔白旗”政治運動,在全所大會上華羅庚、張宗燧等人被指斥為“大白旗”。
批判的矛頭集中到華羅庚的所謂的資產階級學術思想。
陳景潤也因此受到牽連。
華羅庚除了給予陳景潤學術上的指導和幫助之外,還教會了他的學生如何對待困難和挫折,如何選擇人生的道路。
文革時期,四人幫曾派遲群找陳景潤搜集華羅庚的黑材料,讓陳景潤站出來揭發華羅庚“盜竊他的成果”。
其證據是,1957年,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再版時,吸收了陳景潤的成果。
但是華羅庚在《堆壘素數論》的再版序言中已經寫到,“作者趁此機會向越民義、王元、吳方、魏道政、陳景潤諸同志表示謝意,他們或指出錯誤或給以幫助,不是他們的協同工作,再版是不會這樣快就問世的。
” 陳景潤婉言拒絕了遲群。
他單獨找到華老的學生陳德泉,據實對他講:“遲群要我揭發所謂的華老師盜竊我的成果的問題,怎么辦
”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陳德泉一下又摸不清陳景潤的意圖,他試探著問陳景潤:“華老師到底有沒有盜竊你的成果
”陳景潤果斷地回答:“沒有。
”陳德泉暗暗舒了一口氣:“那你就據實說嗎,反正實事求是嘛。
” 陳景潤或許講不出過高的政治理論,他也不會用華麗的詞藻表達自己對老師、對祖國的愛,但是他的良知告訴他,搞科研沒有錯,尊敬老師沒有錯。
他認定決不做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決不做恩將仇報的事。
當有人再次來讓他揭發華老師的剽竊罪狀時,他斷然拒絕了。
來人威脅他:“我們已經掌握了人證物證。
”陳景潤堅決地說:“既然你們掌握了證據,還要我揭發什么
”正是憑借自己的良知和善心,陳景潤保護了自己的老師,維護了黨和國家的利益。
后來,華羅庚和陳德泉外出,路過陳景潤住的醫院,陳德泉建議去看望一下陳景潤。
由于避嫌,華羅庚沒有下車,他委托陳德泉問候陳景潤。
陳德泉回來后,轉達陳景潤的話說:“華先生永遠是老師,遲群說的完全沒有那回事。
”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陳景潤兩次出國訪問、講學。
出于對老師的尊敬,每次出訪之前他都要到華老家道別、請教。
華羅庚曾當面對陳景潤和陪同他前來的李尚杰說:“景潤的工作是建國以來,我們在數學領域最好的成果。
”陳景潤則謙虛地說:“謝謝華老師,您過獎了,都是華老的栽培,我才有今天的成績。
”坐在一邊的華師母忍不住插話說:“景潤是夠用功的,剛才你沒回來,等你的幾分鐘,他還拿出書來看呢。
”華羅庚贊許地看著學生,滿意地點了點頭。
華羅庚對自己的得意弟子也是關愛有加的。
1984年當得知陳景潤患帕金森氏綜合癥時,華羅庚十分激動與難過,他說:“總不能讓陳景潤得這種無法工作下去的病呀
” 華羅庚1985年出訪日本前,曾親自到中日友好醫院去探視正在住院治療的弟子陳景潤,并對他說:“王國湘主任(中日友好醫院神經科)檢查我也可能患有帕金森氏癥,等我回國后,咱們都在這兒住院。
”誰知,這一面竟成了陳景潤與老師華羅庚的最后訣別。
陳景潤對他的恩師的評價是很高的。
1973年,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他稱贊他的導師華羅庚是一位了不起的數學家,希望他在數論研究方面取得更豐碩的成果,認為他在應Google Logo 紀念陳景潤誕辰用數學方面花了太多功夫有點可惜。
華羅庚很少評價他的學生,何況他有那么多的學生,評價不當容易引起誤會。
他最多只是在個別談話時偶爾講幾句。
華羅庚曾單獨對王元說過:“我的學生的工作中,最使我感動的是(1+2)。
”當王元提起他學生的一些其它純粹數學結果時,他仍然重復一遍:“最使我感動的是(1+2)”。
接受采訪 1991年北京電視臺“祝你成功”欄目記者曾問過陳景潤,“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陳景潤說:“是奉獻,不是索取。
”
華羅庚敢于承認錯誤,善于發現人才陳景潤敢于懷疑權威,不迷信權威 ps:這題目我們剛剛做過,這是老師講的哦,相信我吧。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3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