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什么
“家風”是一個家族開展教育的起點。
在傳統中國,社會教育不發達,人的成長往往依賴家庭教育。
許多大的家族組織,承擔著對本家族成員的社會保障功能:有祠堂、族產、義莊、義塾等等。
家族成員之間通過禮儀性的活動取得聯系,同時也接受家族的集體約束。
在這一層面,家風家訓好比家族“綱領”,指導和規訓著每一位家族成員的生活和行為。
“家風”還是家族的共識性的道德觀念。
無錫《錦樹堂錢氏宗譜》所記載錢氏《家訓》,可以概括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字。
在傳統社會,家風往往是儒家核心價值觀念的具體展開,因族群的生活環境及文化傳統不同,側重會略有不同。
但無外乎是教人向善、積極進取、勤勞節儉。
在每一個具體的家族中,家風不僅是道德教化的口號,還是家族精神的體現,通過代代家族成員具體的行為而踐行和傳承。
有的歷史人物,可能和這個家族并無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是因為相同的姓氏往往也被說成是本族的祖先。
用祖先的榮耀和事跡,增強自身的榮譽感和尊嚴感,凝聚家族成員,使他們對于姓氏家族本身產生認同。
家風實際是一種經過歷史積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家風的凝聚,常體現在一些祠堂的堂號上。
各個家族往往選取本族中最杰出祖先的事跡,作為本族祠堂的堂號——如弘農楊氏家族的“四知”堂,江都卞氏家族的“忠貞”堂等。
不少家族的行第譜本身也是家風的凝聚,如義門陳氏家族的行第譜“三恪封虞后,良家重海邦”表明該族陳姓出自虞舜,為名門望族。
無論是堂號,還是行第譜,都凝聚著古人對于杰出祖先的崇拜,凝聚著對于后代的美好期望。
即便是不識字的族人,也可以爛熟于心,可謂用心良苦。
《禮記·大學》所列“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四者是為修身而做的準備,雖未必人人都能治國、平天下,而修身、齊家卻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踐行家風,實踐德行,即為實現人的志業而做的起碼的準備,古人說“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正源于此。
今天已經不同于古代社會,我們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大“家族”,三口之家,甚至兩口之家已經成為最基本的社會單元。
此時重提家風,已經不再需要著力批判封建家族制度對人性的戕害,更應當看到,家風對于人的人格養成、培養榮譽感和責任感的積極意義。
我們流淌著祖先的血液,承載著祖先的基因,享有著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德、行,我們是否可以重現并延續下去
或許這才是重提家風時,每個人必當有的捫心一問。
============找你家譜(FindU)============1、《水調歌頭·家譜幾時有》家譜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找你”家譜,何時伴我還
我欲修譜立傳,又恐繁瑣復雜,學問不精專。
低頭錄親友,往事浮眼前
尋祖宗,聚親友,思無限。
不應遺忘,一親二表三代亂
人有親疏遠近,譜有新舊毀損,此事古難全。
但愿有“找你”,代代永相傳
——找你家譜2、《修譜賦》修古續今尋舊緣,找你家譜志方賢;同根同族一脈牽,同宗同姓字相連
——找你家譜3、《修譜行》行修譜之道懷有譜之人尋認譜之親做靠譜之事——找你家譜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3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