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家為家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11.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1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1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秦伯》
忠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孝黃香溫席,孔融讓梨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義奉承是一枚依靠我們的虛榮才得以流通的偽幣。
拉羅什???決不要陷于驕傲。
因為一驕傲,你們就會在應該同意的場合固執起來;因為一驕傲,你們就會拒絕別人的忠告和友誼的幫助;因為一驕傲,你們就會喪失客觀標準。
巴甫洛夫 不管我們的成績有多麼大,我們仍然因該清醒地估計敵人地力量,提高警惕,決不容許在自己的隊伍中有驕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緒。
斯大林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 驕傲的人喜歡見依附他的人或諂媚他的人,而厭惡見高尚的人。
……而結果這些人愚弄他,迎合他那軟弱的心靈,把他由一個愚人弄成一個狂人。
斯賓諾莎 自卑雖是與驕傲反對,但實際卻與驕傲最為接近。
-- 斯賓諾莎 我首先要求諸君信任科學,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黑格爾 無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
--畢達哥拉斯 禮儀不良有兩種:第一種是忸怩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 約翰·洛克 如果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頓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毛澤東 老是把自己當珍珠,就時常有怕被埋沒的痛苦。
把自己當泥土吧
讓眾人把你踩成路 --孔繁森 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
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 陳毅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 魯迅 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 葛洪 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兵。
—— 魏相 放蕩功不遂,滿盈身必災。
—— 張詠 虛已者進德之基。
—— 方孝孺 滿盈者,不損何為
慎之
慎之
—— 朱舜水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陽明 不驕方能師人之長,而自成其學。
—— 譚嗣同 人生至愚是惡聞已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
—— 申居鄖 盛滿易為災,謙沖恒受福。
—— 張廷玉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 老舍 昂著頭出征,夾著尾巴回家,是庸駑而又好戰的人的常態。
—— 馮雪峰 我們不要把眼睛生在頭頂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腳踏壞了我們想得之于天上的東西。
—— 馮雪峰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 毛澤東 我們不能一有成績,就象皮球一樣,別人拍不得,輕輕一拍,就跳得老高。
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
—— 王進喜 “驕傲”兩個字我有點懷疑。
凡是有點干勁的,有點能力的,他總是相信自己,是有點主見的人。
越有主見的人,越有自信。
這個并不壞。
真是有點驕傲,如果放到適當崗位,他自己就會謙虛起來,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 鄧小平 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
—— 莎士比亞 凡過于把幸運之事歸功于自己的聰明和智謀的人多半是結局很不幸的。
—— 培根 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 孟德斯鳩 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
—— 加爾多斯 謹慎比大膽要有力量得多。
—— 雨果 切忌浮夸鋪張。
與其說得過分,不如說得不全。
—— 列夫·托爾斯泰 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同真理沖突,都愿意放棄。
—— 斯賓塞 謙遜可以使一個戰士更美麗。
—— 奧斯特洛夫斯基 國民的感情中最難克服的要數驕傲了,隨你如何把它改頭換面,與之斗爭,使之敗陣,撲而滅之,羞而辱之,它還會探出頭來,顯示自己。
—— 富蘭克林 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
—— 泰戈爾 自負對任何藝術是一種毀滅。
驕傲是可怕的不幸。
—— 季米特洛夫 真正的謙虛只能是對虛榮心進行了深思以后的產物。
—— 柏格森 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
—— 黃石公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 諸葛亮 氣忌盛,新忌滿,才忌露。
—— 呂坤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
—— 魏徵 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
—— 申居鄖 虛心不是一般所謂謙虛,只是表面上接受人們的意見,也不是與人們無爭論無批評,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線模糊起來,而必須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場,當自己還未了解他人意見時不盲從。
—— 徐特立 一分鐘一秒種自滿,在這一分一秒間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
只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
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見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
—— 徐特立 真正的虛心,是自己毫無成見,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縛,對一切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具體分析情況對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見,都要加以考慮,不要聽不進去。
—— 鄧拓 為了徹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觀主義成分,我們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虛心。
—— 鄧拓 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
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 毛澤東 我的座右銘是: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 徐悲鴻 鉆研然而知不足,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
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步。
—— 華羅庚 我要做的事,不過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種的莊稼而已。
—— 歌德 謙虛的學生珍視真理,不關心對自己個人的頌揚:不謙虛的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個人得到的贊譽,對真理漠不關心。
思想史上載明,謙虛幾乎總是和學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謙虛則成反比。
—— 普列漢諾夫 無論在什麼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 巴甫洛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居高常慮缺,持滿每憂盈。
—— 簡文帝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范曄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
—— 魏徵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 宋濂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士為知已者死 中華美德的名言警句愛國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明志篇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1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秦伯》 16.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弇列傳》 21.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
——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晁錯論》 23.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持節篇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
——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于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鄭燮(xiè)《題畫·竹石》自強篇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荀子·修身》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
——《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李咸用《送人》 5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朱熹《答鞏仲至》誠信篇 52.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知恥篇 62.記己有恥。
——《論語·子路》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離婁上》 6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盡心上》 66.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
——楊雄《法言·君子》 6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
——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
——龔自珍《明良論二》改過篇 7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72.改過不吝。
——《尚書·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尚書·伊訓》 74.人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衛靈公》 7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征列傳》 7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白居易《與元九書》 7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覯《易論第九》 79.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陸九淵《與傅全美》 8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81.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守仁《改過》 82.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
——薛瑄《讀書錄》卷十 83.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
——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厚仁篇8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里仁》 86.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yì)》 87.仁者壽。
——《論語·雍也》 88.仁者無敵。
——《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90.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公孫丑上》 9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94.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榮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戰國策·魏策》 96.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資治通鑒》卷九十六 97.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張載《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張載《正蒙·乾稱》貴和篇 99.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周易·系辭上》 100.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左傳·隱公六年》 101.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103.君子和而不流。
(流:盲從)——《禮記·中庸》 10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106.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 107.單者易折,眾則難摧。
——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8.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錄》 10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莊子·山木》敦親篇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學而》 114.父慈而教。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15.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天子》 116.孝在于質實,不在于飾貌。
——桓寬《鹽鐵論·孝養》 11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118.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幼學瓊林·夫婦》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
——陳子昂《座右銘》 120.父不慈則子不孝。
——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121.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孟子·離婁上》 122.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漢書·宋弘列傳》重義篇123.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隱公元年》 124.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國語·晉語》 125.見利思義。
——《論語·憲問》 126.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 127.義,志以天下為芬。
——《墨子·經說上》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孟子·盡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 130.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荀子·榮辱》 131.臨難毋茍免。
——《禮記·曲禮上》 132.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33.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于義》 134.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
——陸九淵《與郭邦逸》尚勇篇 135.視死如歸。
——《管子·小匡》 136.率義之為勇。
——《左傳·哀公十六年》 137.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論語·憲問》 139.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 140.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
——《荀子·榮辱》 141.知而好問者圣,勇而好問者勝。
——《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漢書·班超列傳》 143.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犢不懼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好學篇14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14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14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14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49.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 15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衛靈公》 15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論語·子張》 152.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孟子·離婁下》 15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154.學至乎沒而后止。
——《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15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15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 159.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呂氏春秋·用眾》 16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61.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進學解》 162.圣人無常師。
——韓愈《師說》 163.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唐甄《潛書·講學》 16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6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16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滿江紅·寫懷》 167.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勸學》 168.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審勢篇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第44章17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64章 173.圣人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
——《管子·形勢解》 174.三思而后行。
——《論語·公冶長》 175.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子路》 17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17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 17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韓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楚策》 180.差若毫厘,謬以千里。
——《禮記·經解》 18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182.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
——《管子·牧民》 8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
——《戰國策·趙策》 185.前車覆,后車誡。
——《漢書·賈誼傳》 186.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禮記·曲禮上》 187.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
——賈誼《新書·審微》 188.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18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蜀書·先住傳》 190.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
——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19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求新篇 192.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周易·乾·文言》 193.日新之謂盛德。
——《周易·系辭上》 19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系辭下》 195.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禮記·大學》 196.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擔心) ——《宋史·王安石列傳》 197.德貴日新。
——康有為《論語注》卷九 198.惟進取也故日新。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199.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勸學》 200.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程顥.程頤《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 201.為學須覺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長進。
——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20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鵲樓》 20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勤儉篇 204.君子以儉德辟難。
——《周易·否》 205.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尚書·大禹謨》 206.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左傳·宣公十二年》 208.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墨子·辭過》 209.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憫農》 21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李商隱《詠史》 2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21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司馬光《訓儉示康》 213.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214.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純仁列傳》 215.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朱柏廬《治家格言》務實篇23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23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憲問》 君子以說的多.做得少為恥。
240.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墨子·修身》 241.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荀子·修身》 242.善言古者必有節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
——《荀子·性惡》 243.謹于言而慎于行。
——《禮記·緇衣》 244.君子強學而力行。
——楊雄《法言·修身》 245.實事求是。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246.百聞不如一見。
——《漢書·趙沖國傳》 24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漢書·董仲舒傳》 248.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
——王充《論衡·薄葬》 249.名必有實,事必有功。
——荀悅《申鑒·俗嫌》 250.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25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今天,從一朋友的博客里分享來了251條中華美德名言警句。
我想,如果僅僅是復制、粘貼過來,然后放在這里就失去了我引來的意義了。
每天誦記五句,并且查一下每句的含義及出處,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今晚完成前五句。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把別人的家當自家看待,別人的國家當自已的國家看待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一種大公無私的思想境界
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我揩拭著辛酸的眼淚,聲聲長嘆,哀嘆人生的航道充滿了艱辛。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如果對國家有利,自己就不去追求富貴.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為了國家的安危以身殉國,把死當作回家一樣坦然。
大方廣網站的“智慧話語”版塊,這個地址:
一、運籌帷幄,深謀抓住時機,把握全局知己知彼,勝其不備因利而因得而用興迂為直,變直為曲先知行情,制勝如神出其不意,奇正相生避實擊虛,把握市場二、在經營競爭策略上: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隨機應變,善于創造逆境不餒,處變不驚協調關系,爭取顧客快速反應,占領市場組成合力,優化群體包裝誘購,薄利多銷迎合心理,拾遺補缺三、用人:駿馬能歷險,力因不如牛;堅東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廉賈經商,取利守義誠信無欺、貨真價實、稱準量足。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賢人深謀于廊廟,論議朝廷,守信死節隱居巖穴之士沒為商者安歸乎
歸于富厚也。
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賈歸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夫歲熟取谷,予以絲漆;繭出取制絮,予之食。
趨時若猛獸鷙鳥之發。
故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英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
”有錢不購冷背貨,有庫不置半年閑脫貨求財說好話,切莫開口就傷人。
做生意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四、商品運輸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粟” 在庫存管理上,要做到“庫存商品,注重養護”。
五、買賣戒條 寧有求全之毀不要過情之譽寧有無妄之定勿貪非分之?!叭粢l,眾人頭上刮”;“經手三分利,無利不沾邊”;“不騙不賴,不成買賣”;“衣帽取人,看人兌湯”;“同行是冤家,買賣場上無父子”;“買賣人做,成敗天知”。
六、商業精神,是在商業工作中形成的一種在經營管理上反映出來的意識形態。
它具體表現在以下十個方面:(一)勇于冒險,善于實踐。
(二)追求富裕,勤奮進取。
(三)積極競爭,不斷開拓。
(四)珍惜人才,重視知識。
(五)愛惜時間,講究效益。
(六)耳聽八方,隨機應變。
(七)顧客至上,信譽第一。
(八)不務空名,會干實事。
(九)重視管理,精打細算。
(十)統籌兼顧,目光遠大。
七、奸商習氣,是脫離商業職業道德的商人,在追求財富與人交往過程中形成的一種不良作風。
主要表現在以下十個方面:(一)金錢萬能,唯錢是親。
(二)損人利己,唯利是圖。
(三)投機倒把,不擇手段。
(四)善于鉆營,不講道德。
(五)庸俗虛偽,巧言善辯。
(六)奪人市場,挖人墻腳。
(七)斤斤計較,吝嗇小氣。
(八)極端利己,坑害顧客。
(九)貪圖享受,精神空虛。
(十)講究排場,表現虛榮。
八、英明決策行商北達南通百端如意,坐賈東成西就萬事稱心。
九、市場預測(一)“時用則知物”,即從預測市場對商品需要的信息,預測市場商品經營的情況。
(二)“論其有余不足,則知貴賤”。
即從市場供求關系來判斷價格的漲落,從而決定是否進銷。
(三)“務完物,無息幣”。
即從重視商品質量,來預測商品在市場周轉的情況。
(四)“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即從注重市場未來需要出發,進行預測,從而準備好貨物以上市供應。
(五)“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即從注重從預測價格變化出發,進行貴賣賤買。
(六)上山吹柴需知有無樹木入市經營要問有無需求十、市場行情“出門看天氣,上市看行情” 十一、服務典范會經營滿面春風迎貴客,善接待滿腔熱情送佳賓。
顧客至上魚無水等死不可以存生店無客冷清不可以興隆衣食父母“顧客乃衣食父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以誠招客待客猶如雪天一盆火處事莫似嚴冬一塊冰業鹵差宛陵,待人接物,誠信不欺忠厚不折本,刻薄不賺錢守柜臺未言先含笑等顧客銷貨禮在前十二、信譽法寶水寬好養魚待人沒刻薄,心寬好養病為人要忠厚。
十三、經營道德 生意場上有錢難高貴名利場上高貴少道德 “忠”——忠誠,做事忠于國家。
“孝”——孝順,為人孝順父母。
“義”——道義,處事堅持原則。
“直”——正直,為人誠實不虛。
“禮”——禮讓,待人講究禮貌。
“智”——明智,為人明白事理。
“信”——信用,恪守取信于人。
“謙”——謙虛,為人不能驕狂。
“勇”——勇敢,意志堅強勇為。
“惠”——因惠,給人帶來好處。
十四、守法經營 背繩墨求曲盡失法度置商法不顧必蹈囹圄十五、商業倫理廉賈經商,取利守
大方廣網站的“智慧話語”版塊, 這個地址:
(唐)李樸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唐)劉禹錫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宋)蘇東坡丙辰中秋,歡飲達旦。
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宋)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辛棄疾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臺灣民謠: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隋) 隋煬帝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唐) 蘇道味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
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崔液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唐)張祜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宋)姜白石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宋)姜白石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青玉案 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游人笑語中 。
折桂令 元宵(元)失名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 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燈》(清)董舜民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
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上元竹枝詞》(清)符曾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元夕無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宵月正圓》閩南歌謠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
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
成語:羊羔跪乳、烏鴉反哺 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諺語: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知遇之恩永生不望 格言: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
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 泰戈爾 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故事: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3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