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經典句子 1.大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
知止而后有定,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注釋】選自《大學》第一章。
道:宗旨,綱領。
明:第一個明動詞,彰明,顯發。
德:德行。
親:更新。
止:有達成和維持之意。
至善:最完善圓滿的境界。
定,心志的定向。
本:原指樹根,末:原指樹梢。
【譯文】大學的宗旨,就在于發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風,在于達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
知道所要達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確定。
志向確定以后就能靜下心來,心靜以后就能安閑舒適,安閑舒適以后就能認真考慮,認真考慮以后就能有所收獲。
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節,任何事情都有終了和開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賞析】在《大學》的開頭,便闡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類天賦的光明純瑩的心靈,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再通過禮樂教化,以啟迪人們的自覺,去除物欲,不斷更新自己的德行,而達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對大學的綱領有所體會,自然便會立定人生志向,以此為生命的理想方向。
確定了心中志向,便不會輕易為外物所干擾,就會至死不渝地去追求。
不論面對何事何物,都能認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親民的關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關系。
“知止”是開端,“能得”是結果,對大學綱領有深切的認識和體會,自然距離大學之道的實現不遠。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釋】選自《大學》第二章。
齊:管理。
修:修養。
正:端正。
致:推極,獲取。
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
【譯文】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賞析】治國、齊家、平天下都是怎樣做人的問題,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就是修身的問題。
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體表現在行為、節操之中,可行為節操由意念志向所決定,如果意念志向夾雜著私情物欲。
表現在行為節操不符合道德規范。
所以只要思想志向真誠,心靈自然能夠體現在各種行為事物之中,心志不為物欲所誘惑,道德人格就由此建立。
其實道德的修養前提是通過學習,獲得知識,掌握做人道理。
由此再推到這段話的前部分,要平治天下,開創一個道德的世界,就必須有一個道德的國家,國家由家組成,家由個體的人組成;最終歸結到人的德行和道德人格。
3.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注釋】選自《大學》第二章。
【譯文】對事物深入研究以后,知識就能豐富,知識豐富以后,誠意就能證實,誠意證實以后,心志就能端正,心志端正以后,身心就能修養,身心修養以后,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好以后,國家就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就能太平。
【賞析】這段話是對上一段話相對的復述。
上一段話說明要明明德平天下,最終推到人要學習掌握知識,明白事理,修身養性,培養道德情操。
而這段話強調通過學習,修養學問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養的人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也是關鍵。
兩段話在說理邏輯上只是修辭手法上的先后而已,都闡述的是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4.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注釋】選自《大學》第三章。
止:達到。
敬:恭敬。
慈:慈愛。
信:信義,誠信。
【譯文】作為君主,就要達到仁愛;作為臣下,就要達到恭敬;作為兒子,就要達到孝順;作為父親,就要達到慈愛;與國民交往,就要達到誠信。
【賞析】《大學》在首章就闡述了明明德、親民與止于至善三綱領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
強調通過學習,豐富自己知識,知書明理,通曉人生之道,修養品德,建立自己理想的道德人格。
以“止于至善”為方向或目標,使自己無時無刻不在為仁行善之途上前進。
所以至善之地表現在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事事物物中,像君主的仁,臣子的恭,兒子的孝、父親的慈,國民之交的信等都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永遠不止息。
要想“止于至善”,就需要發揮知、情、意,全力以赴,不可懈怠,然后會有較好的成效。
5.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注釋】選自《大學》第三章。
毋:不要。
惡:前一個厭惡,后一個污濁。
好:前一個喜歡,后一個美麗。
【譯文】所說的證實自己的誠意,就是不要自我欺騙,如同厭惡奇異的臭味,如同喜歡美好的色彩,這叫做自我滿足。
【賞析】這段話主要是對誠意的含義論述。
《朱子語類》卷第十五中說:“格物者知之始也;誠意者行之始也。
”即對事物能明白其理,以達到致知的境地,然后對于道理無所不明,可是,有豐富的知識并不一定能守仁,明白事理并不一定能切實依理而行,唯意念誠實不欺的人,才能真正地為善去惡。
這也是修身、正心的前提。
所以說,讓意念真實而無妄地依理而發,如同厭惡污穢的臭味,如同喜愛美好的色彩,不虛偽,不自欺,每個人應當以此自勉。
6.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注釋】選自《大學》第三章。
潤:潤澤,潤飾。
廣:寬平。
胖:安舒。
【譯文】有錢的人能夠光彩他的房屋,有仁德的人,會修養他的身心,心里寬暢,身體自然也安舒了。
所以君子一定要證實自己的誠意。
【賞析】作為君子,一定要有誠意,在意念將發未發的瞬間要告誡自己,使意念真實無妄。
由于意念是非,必然表現在各種言行上,而意念真誠又是美好道德品質的表現。
所以有仁德的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內心毫無愧疚,自然心胸坦然開朗,身體舒適健壯全歸于誠意的結果。
7.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注釋】選自《大學》第三章。
賢:前一個賢是尊敬,后一個,所尊敬的賢人。
親:前一個親近,后一個所親近的親族。
樂:前一個以此為樂,享受之義,后一個喜樂,快樂。
利:前一個以此為利益,得到之義,后一個利益。
【譯文】后代君子尊敬所應尊敬的賢人,親近所應親近的親族,普通一般人享受所得到快樂,利用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才終生不忘記前代圣王。
【賞析】這句話是對此之前半部分總結,前部分論述前代圣君止于至善的德行,人民敬仰,不能忘懷。
形容更新民風的效果,以證明明德的作用,所以后世有德之賢士,有感先王德行的宏大,自然敬而仰之。
后代君子繼承前王的宏德基業,自然懷念感激,百姓享受安居樂業的快樂,所以才終生不忘前代圣王。
說理充分,證明了“止于至善”的巨大作用。
8.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注釋】選自《大學》第十一章。
不?。翰荒芡萍杭叭?。
喻:使人明了,使人接受。
【譯文】君子對于優點,要自己身上擁有以后再去要求別人;對于缺點,要自己身上沒有以后再去批評別人。
自己身上所擁有的不是恕道,卻能夠去教導別人的,是從來沒有的。
【賞析】要治國,先齊家;不修身,不可以齊家。
從修身到齊家,再到治理國家,是最自然的事,所以《大學》里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一家之長修身與否,是家人的榜樣,國君的修身,同樣對人民起著表率作用,治國者的舉止最能引起人民的注意,容易上行下效。
治國者必須謹言慎行,務求言行一致,凡是推行的禮樂政令,自己能身體力行,并能慈愛人民,體貼民心,考慮養民教民之道,使人民在物質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滿足。
人民才會心悅誠服接接受其禮義教化、信守政令法制,才能要求別人。
所以對君子而言,自己具備道德修養否則會適得其反。
9.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注釋】選自《大學》第十二章。
上:國君。
老老:第一個老指敬重,后一個老指老人。
長長:第一個長指尊重,第二個長指長輩。
弟:悌,孝悌。
恤:憐惜,救助。
孤:沒有父親。
倍:即背,違背,背棄。
【譯文】所說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是國君敬重老人,人民就會崇尚孝道;國君尊敬長者,人民就會崇尚恭順;國君憐撫孤兒,人民就不會背棄。
【賞析】言傳不如身教。
齊家的關鍵是修身,身修才能教育家人。
治國之道除了教化之外,還需政令,但畢竟以教化為本。
這段話就是強調國君在治國中的表率作用。
只要在上者有敬老尊長、憐恤孤苦的行為,則人民自會興起孝、慈、不背之志。
這只不過是能推己及人,人心比,都一理而已。
為人君者若能潔身自好,修養仁德,實行仁政,自然會得到人民的擁護而保有天下。
這就是國君有道,不令自行,治國之道便是此理。
10.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注釋】選自《大學》第十四章。
道:言說之意,指治國的道理。
【譯文】就是說得到人民的心,就能得到整個國家;喪失民眾的心,就會喪失整個國家。
【賞析】儒家治國思想是為政以德,以禮治國,以民為本。
這句話所闡述的道理和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同出一轍。
在上位者,要重視民眾的力量,把人民做為立國之本,因為民眾的向背,決定著國家的存亡。
有仁德的君主,應順應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則,寬以待民,善待民眾,關心民眾疾苦,讓民眾安居樂業。
獲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自然保有天下。
這種治國思想對后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11.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注釋】先自《大學》第十四章。
【譯文】財富積聚了,民眾就會離散,財富分散了,民眾就會集聚。
【賞析】治理國家,財用之源來自人民的辛勤勞動。
國君若能從愛民出發,節約用度,使人民能生活充裕,以達到愛民、善民、富民的目的,人民自然而然會人心歸向,辛勤耕作,貢獻國家。
如果國君只求自己聚斂財物,滿足奢侈荒淫的享樂,那么,所屬臣下就會爭財逐利,中飽私囊,造成內亂四起。
既然不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當然不會努力耕作,導致人心渙散,人人見利輕義,上下都會陷于禍亂,最后招致國家敗亡。
所以,《大學》強調為上者要修養道德,公正無私,廉潔自律,與民同樂,擁有了人民,才是真正的擁有財富。
12.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注釋】選自《大學》第十六章。
拂:違反的意思。
菑:古“災”字。
逮:及至。
【譯文】喜好人們所厭惡的,厭惡人們所喜好的,這就叫做違背人的本性,災害必定會落到他的身上。
【賞析】荀子在《哀公》中說:“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以舟水比喻君王與百姓的關系,把君比做舟,把民比做水,水可載舟達到彼岸,亦可將舟掀翻沉沒。
可謂精辟至極。
所以說:若為君者為一己的私欲,他的好惡有悖人民的好惡,以至失去民心,得不到人民的擁護,必將是引禍至身,自取滅亡。
由此可見,為君者要親賢臣,遠小人,以人民的好惡為好惡,符合人民利益的事便做,以民為本,此可謂為治國之道。
使人人各得其所,以此獲得民心。
13.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注釋】選自《大學》第十六章。
君子:指為君上者。
道:修已治人之術。
忠信:盡已之心而不違物。
驕恭:驕橫放縱。
【譯文】君子有個大原則,就是必須采用忠誠信義來爭得民心,驕橫奢侈就會失去民心。
【賞析】在儒家的德政思想中,立信于民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孔子在《論語子路》里說: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即為君上者講信用,人民就會以實情相告。
為上者做到言出即行,表里如一,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人民,得到人民的信服,就會得到民心,獲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國家政權也因此而得到鞏固。
所以說,治國的大原則就是必須忠誠守信來爭取人民的擁戴,驕橫放縱,奢侈荒淫就會失去民心,危害國家。
14.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注釋】選自《大學》第十七章。
道:規律。
生:生產。
食之者:坐食俸祿不干活的人。
為:創造。
疾:迅速。
舒;舒緩。
財:物資貨財。
恒:時常,長久。
【譯文】增殖財富有個大原則,就是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創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緩,這就會使財富長久充足了。
【賞析】這段看似論述蓄積財富的道理。
實則以蓄積財富的普遍規律說明治國之理和修養個人仁德。
在上者有仁德修養,能謹慎持守,不受私欲誘惑,推己及人,自然會得到人民的擁戴而保有土地,擁有土地,人民又樂于耕作,不言而喻,財物必然富足。
加之為君上者能知人善任,摒棄只會坐食俸祿、不會辦事的鄙薄小人。
這樣,有賢德的人大公無私,能造福人民,創造財富迅速,用度節約,財富就會蓄積國庫。
當然,為了財富于道德廉恥而不顧,那便是不義之財,不義之財來得容易,失得快。
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課本四年級下冊第四課《七月的天山》去找。
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過程個社會化的過程。
如何社會化,是崗前培訓最重一點。
在今天這個崗前培訓班上,我我今天的這個發言不是向大家介紹什么成功經驗,僅僅是站在同是大學生的角度,來談談個人的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12年前的今天,我跟你們一樣也是剛剛大學畢業,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從大學校園踏入了煙草行業的大門,從一名學生轉變為一名企業的員工。
當時的心情應該跟現在的你們一樣,有能在激烈競爭之中找到一份滿意工作的激動和興奮,也有想盡快踏入工作崗位用十幾年來的知識積累,為企業為社會發揮貢獻、創造職業價值的沖動和豪情,更有剛剛踏入社會,猶如精心飼養的動物放生大自然,進入一片陌生領地的忐忑不安和迷茫。
這種激動和興奮、沖動和豪情、忐忑不安和迷茫,交織在一起,是一種甜蜜,也是一種苦澀。
就業的甜蜜暫且不表,單說苦澀。
說苦澀,首先是因為對即將從事的崗位和單位,知之甚少,甚至說一無所知,眼前一片迷茫、心中一團迷霧,深感空有一身學問而無用武之處,猶如狗咬刺猬、老鼠拉烏龜--無從下手。
在激動和興奮之余,會莫名其妙的油然而生--“我是誰?”“我能做什么?”的困惑與迷茫。
說苦澀,其次是因為從大學校園到煙草企業的環境變化,讓我感到很不適應,心態沒有及時調整過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待人處事的方式不適應。
在學校里同學們之間可以相互稱兄道弟、姐長姐短的,現在呢,對不同職務、不同單位、不同場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說話方式。
二是對壓力的承受不適應。
當學生時做錯了事,同學和老師、學校和社會都會比較寬容,可一旦參加了工作,我們就是一個獨立承擔責任的人,有什么錯誤必須要有勇氣自己來承擔。
三是時間性紀律性要求發生了很大變化。
上大學時,不想聽的課可以不聽,不想參加的活動可以不參加,落下的課程可以在考試前兩周抓緊突擊,還不耽誤拿獎學金,有時候看哪個同學不順眼,動不動還想跟他打一架。
參加工作后就不一樣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得按時完成,不遵守勞動工作紀律,輕者影響考核得分和工資待遇,重者還會受到處分,甚至有解除勞動合同、丟掉工作的風險。
四是對薪酬的不適應。
第一次拿工資,我都覺得不好意思,因為在學校里,不管是當學生會干部還是做黨支部干部,做事都是沒有報酬的。
現在想起來,當時的迷茫和苦澀,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大學畢業剛剛參加工作、踏入社會,缺乏相應的社會經驗,缺乏對職業和事業的了解與認知,導致不能正確處理好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我一直從事全省煙草行業的勞動用工管理工作,其中一項職責就是負責大學生招聘管理工作,對大學生有著濃厚的感情,也經常了解、分析行業這么多年來新進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和成長情況。
除了上述我就業初的感受之外,我認為,當前,大學生參加工作的前幾年,對待工作的心理狀態還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感覺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較大。
應屆大學生步入社會,就意味要從學生角色向職業化角色轉變的開始。
大學生剛參加工作,被人認可的愿望十分強烈,但剛參加工作,往往會被上級或領導指派做一些簡單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
就我們行業來講,可能會派你們到基層的基層去鍛煉一兩年,干一些最基礎的工作,比如去分揀線分揀卷煙、給零售商戶送貨、去煙站種植、收購煙葉、去卷煙或煙葉倉庫當保管員,甚至說是一些打雜跑腿的工作。
而我們這些應屆大學生,曾經都是學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說是所謂的“天之嬌子”,如今卻只是一名普通員工,做著簡單的工作;進的是名牌大學,學的是熱門專業,但卻沒有獲得期望的薪酬和機會。
這種期望值的落差,讓許多應屆大學生無所適從,無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單位的部分領導干部或者中層干部,無論是學歷還是能力上都跟自己無法相比的時候,這種心理的落差更大。
這種心理的落差將導致應屆大學畢業生心態浮躁,無法看見自己的前途,越加對未來迷茫,感覺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邊緣。
二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壓力。
應屆大學生一方面對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負荷較大,無法承擔工作壓力。
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到的知識非常有限,很多書本知識由于教育的滯后性,在工作中已經過時,很多工作知識需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鍛煉和提高。
因此,應屆大學生真正參加工作之后,還需要擺正心態,放下架子,重新去學習,以使自己勝任現有工作。
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過失和錯誤都有可能造成本單位的經濟損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誤也難免招致同事或上級的批評后者斥責,難以承受壓力。
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些心理壓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釋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轉化成對企業或同事的抱怨,無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無法融入集體,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最終造成心理失衡的現象更加嚴重。
三是圍城思想嚴重,盲目感較強。
應屆大學生心智還不成熟,跟同事交流過程中,往往會受外界影響,總認為自己所在的崗位、工作環境甚至行業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山望著那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圓,因此,越發對自己目前的狀況和工作不滿,這主要是因為人們思考問題時的外向型心理,總是認為所有目前的不如意都是企業和他人的錯,而沒有內向去思考自我,站在社會或企業的角度考慮這些問題,分不清到底是自身的原因還是公司的原因,這樣造成對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淺、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話說的一樣“心比天高,命比紙北,當不滿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這三種情況是當前大學生就業后的普遍心理。
職業規劃與人生發展咨詢專家徐小平曾說過,現在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缺少的東西太多。
很多人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和社會,沒有明確的就業意識,缺乏一定的職業素養,造成了大學生參加工作后的社會化、職業化轉變的困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職業發展。
那么,如何盡快實現從學生到優秀員工的角色轉變呢?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三點:首先,要正確地認識自我與社會,向社會化轉變。
現在不少大學生在思考自我與社會的關系、自我與職業的關系時,將社會化等同為“喪失自我”,并從內心排斥社會化。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從學生向員工的角色轉化,表面上表現為職業化,但深層的東西其實是對于社會和自我的正確認識,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大學生工作適應最突出的障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正確認識自我,不能正確地認識社會、人性、職業和他人。
在校時,我們大學生對于社會的認識,容易走兩種極端:一種是對于社會和人性的復雜,缺乏基本的認知和準備,過于天真和無知;另一種極端則是對社會和人性過于悲觀,對現實的無奈和失望使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抱有強烈的抵觸意識,又因為過于理想化而導致苛刻、偏激、狹隘、封閉。
事實上,社會和職業既沒有有些人期望的那么美好,也不如另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壞,它復雜而真實,需要我們將片面的、絕對的、理性的、批判式的思維轉化為感性的同情式的理解認同,用堅強而溫和的眼光和胸懷去接納,這樣的人生態度和境界雖然需要一定的年齡和閱歷才能達到,但職業經歷能夠促使我們大學生,用一種更現實、更客觀、更溫情的眼光來看待社會、職業和自我。
我們應該牢記,在書本上、網絡上抽象地批判人性,與實際地同真實的人接觸的感受和看法是不一樣的。
我們周圍就有很多“太沖、太自我”的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社會和自我的結果,直接表現為社會適應能力低下和職業角色意識模糊。
有一次聽一個關于職業發展的報告,咨詢師講:一個公司在同一年錄用過三個大學生,一個純粹無法勝任工作;一個缺乏主動性,干什么都得告訴他,不說他就不知道該干什么;另一個太過于強勢和主動,他工作是去改造別人的,還得讓上司聽他的。
這三種類型在當今大學生當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社會對于個人的改造的力量是巨大的,個人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應該是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等待和望而卻步,關鍵是我們要有足夠的自覺,有意識地接受、完成這個改造的過程,讓這個過程短一點,讓自己和周圍的人痛苦少一點。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學生都能很好地作好這一點,能盡快地實現社會化的轉變。
其次,要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向職業化轉變。
職業素養是我們大學生角色轉換的重點。
在人才交流市場上,我們會常常發現,多數單位在招聘員工時,希望應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
其實,大學生就業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離社會的實際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單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簡單的成績單,也不是表面的學歷學位,而是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
專業知識和經驗不是阻礙我們大學生角色轉化的最大難題,我們本來就是學生出生,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十幾年的學習經歷讓我們積累了豐富的學習經驗,參加工作后的崗位專業知識我們一定能輕松搞定,工作經驗我們也一樣能扎實積累。
但是,職業態度、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技能等職業素養才是我們大學生的“軟肋”,這些方面的欠缺在職業適應階段都會表現出來。
那么什么是職業化呢?從職業素養的角度而言,動態地看,職業化就是個性的發展要適應共性的要求,將外在要求內化為自我修養,按照職業要求改造自我的過程;靜態地看,職業化就是訓練有素、行為規范。
從外在呈現來看,職業化表現在職業資質、職業態度、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技能等方面,要充分符合工作的需要,其中知識、技能、態度尤為;而從內在來看,所有看得見的表現都是由看不見的價值觀決定的,因此,職業化是內力的外現。
如果將這二者結合起來看,職業化給人的觀感是,第一層次看穿衣戴帽;第二層次看待人接物;第三層次則是看價值觀。
我們煙草行業的共同價值觀就是“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
作為煙草人,作為煙草職業人,這是我們必須要具備的價值觀。
如何成為職業化員工呢?古人云:德才兼備謂之“圣人”,德才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之謂之“君子”,才勝德之謂之“小人”。
再厲害的領導、再稱職的部門負責人、再優秀的員工,一旦不按要求遵守職業道德,沒有了意識素養,就是不合格,就不能稱之為職業人。
為幫助大家提高職業素養,盡快實現職業換型,我總結和歸納了八條注意和八條建議:職業員工的八大注意,或者說是八大禁忌,是我們參加工作后應該避免的八種現象:1、拒絕承擔個人責任,習慣上推下卸,敷衍塞責。
2、打工心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時刻準備跳槽。
3、自認為是“天之驕子”,清高孤傲,不能委曲求全。
4、不主動去發現思考、解決問題。
5、沒有危機和競爭意識。
6、被動心態,對同伴和工作沒有興趣和激-情。
7、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獨善其身,不愿主動地幫助他人。
8、借口太多,不能自動自發地努力表現。
成為職業化員工的八條建議,也是我們參加工作后應該培養的八種職業素養:1、敬業。
干工作要積極主動、自動自發,干就干得好,愛就愛得深,做就做得精。
2、服從。
接受單位和領導安排的工作不討價還價,也不要過分依賴他人。
3、感恩。
感恩你的單位和同事,感恩你身邊的所有人包括你的競爭對手。
你所干的一切最起碼要對得起你的良心,對得起你拿到手的工資。
4、超前。
要有超前意識,自我管理要高標準嚴要求,工作標準永遠要比上級領導的要求更好,想到他前邊,做到他心里。
當科員的要想著科長的活兒,當科長的要想著處長的活兒,當處長的要想著領導的活兒。
5、注重人品。
不管做什么,先把自己的人做好。
要時刻牢記:誠信源于人品,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所謂德才兼備謂之“圣人”,德才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之謂之“君子”,才勝德之謂之“小人”,就是這個道理。
6、學會包容。
工作遇到挫折或受到領導或同事批評,要學會包容和換位思考。
不管遇到什么?盡量讓自己快樂!不要拿過去、別人、沒發生、自己的煩惱折磨自己!7、培養團隊意識。
學會主動幫助他人,毫無怨言。
要自動自發,彼此負責,相互協作、目標統一。
8、保持競爭意識。
要時常主動尋找差距、創新改善、追求卓越,每天實現自我設定目標。
如果不思進取,遲早會被他人所取代。
如果大家能做到上述八點,你們就具備了優秀的職業素養,也將順利實現職業轉型,成為對企業對行業有利用價值的人才。
第三,要從現在做起,向行動化轉變。
學校是一個同質性比較高的小社會、小群體,人員構成比較單一,相對比較單純,而在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與學校相比,社會是一所更大的大學。
職場文化和校園文化在時間安排、人際交往、學習方式、評價體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
因此,當我們在跨出大學的校門、跨入職業的門檻之際,要順利實現社會化、職業化轉變,就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們生活、工作、職業發展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向行動化轉變。
總結我大學畢業十來年的工作歷程,在此給大家提7條建議,從現在做起,付諸行動:1、要正確定位。
大學生不是傳說中的“天之驕子”,而是與別人一樣的工作者,希望大家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拈輕怕重,不要好高騖遠,要擺脫“精英心態”,甘做“普通勞動者”,要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2、要學會適應。
不要習慣性地像在學校里一樣,以對待周圍老師和同學的方式與同事、上司、老板相處。
千萬不要試圖去改變別人,而是要學會適應與不同的人和-諧相處,求同存異,適者生存。
3、要控制情緒。
要自覺地意識到校園文化和職場文化的不同,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喜怒哀樂全表現出來,更不能隨便發脾氣,影響工作。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4、要熱情主動。
對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來說,我們更要熱情、主動、外向,以盡快、盡可能地讓上司、同事和周圍的人愉快地接受你。
這一點不要說大學生不大會考慮,我們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終其一生,都不大會去考慮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能使自己的整個人,激勵、感染、影響、愉悅身邊的人,那將會達到超越職業化的境界。
5、要不斷學習。
大學里學的那些知識不是我們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豐富淵博的知識根本解決不了工作中的問題、滿足不了我們職業發展的需要。
要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理念,要樹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會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黨政理論,學習法律法規,學習專業知識和工作方法,來不斷提高工作技能和職業素養,不斷滿足你職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需要。
6、要時刻反剩要有自盛自知、自覺的意識和理念,時刻注意在為人處事的細節中發現自己的不足。
要學會通過工作和為人處事來發現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針對性地、更加積極主動地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夠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體和團隊。
要永遠記?。菏〔皇浅晒χ?,檢討與改進才是成功之母。
7、要付諸行動。
我們要樹立在書本和知識之外的另一種學習觀念:行動化的學習。
社會化、職業化,或者說改變個人習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將社會化、職業化的要求落實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談舉止上,通過改變行動來改變自己,順利實現角色轉變。
當然,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要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轉變,完成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將社會化意識和職業素養體現為態度和行為習慣,不是一日之功,不會一帆風順、一蹴而就,需要一個積累和準備的過程。
多項調查和研究表明,大學生的職業適應和角色轉化期大概需要1-3年的時間。
而這1-3年的時間正是你職業生涯中最“青黃不接”的階段:你既不像畢業時的“單純”,又不像有四五年資歷的那樣能“獨擋一面”,而是處于“一瓶不滿,半瓶晃蕩”的狀態。
這個時期,也許是你一生中最痛苦,變化最大,對人生的認識、體會和感悟最多的時期,但往往能夠積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從學習邁向工作”時段內寶貴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業心態。
如果大家能順利通過這個階段,就將穩步踏入“職業塑造”階段和“職業開拓”階段,最后登上“事業成功”這個職業發展的最高階段,實現你曾經一切的豪言壯語和海誓山盟,達到你的職業發展的巔峰。
戴高樂曾經說過:“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會到達的地方。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決心要做出偉大的事。
”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著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負;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載著收獲、芬芳、失意和磨礪。
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氣,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奮斗。
成功,不相信眼淚;成功,不相信頹廢;成功不相信幻影,未來,要靠我們自己去打拼!為了讓我們的人生更精彩,不會在碌碌無為中消耗光陰,我提議,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大學生,從現在開始,就要在心中默默地為自己寫下一份職業規劃書,規劃你的努力方向和目標,規劃你的前程和未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調整和完善你們的職業規劃,在挫折中學習,在行動中改變,盡快完成從校園人向職業人的轉變,逐步邁向你們成功的職業發展通途,到達勝利的彼岸。
一周的,我是學校學生會紀檢部的
給你一片作參考以身作則師亦友 無私奉獻心換心----記我校優秀輔導員唐勇老師【簡介】唐勇,男,湖南邵陽人,中共黨員,2004年7月畢業留校于招生就業處工作,2005年下半年調至理學院擔任專職學生輔導員。
現任理學院團總支書記、學生工作第二黨支部書記、院招生就業專干、東湖學生公寓六棟棟長。
在工作中,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愛崗敬業、關心學生,工作踏實肯干并且以身作則,樂于奉獻,富有創新精神。
【獲獎】2004年獲得湖南農業大學第三屆青年教工“四項全能”競賽三等獎、“中文演講十佳”2005-2006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湖南農業大學“就業工作先進個人”2006年被評為湖南農業大學“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2006年被評為理學院優秀班主任2006-2007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湖南農業大學“優秀團干”、“優秀社團指導老師”2007年被評為湖南農業大學“優秀輔導員”、“軍訓優秀輔導員”光陰似箭,唐勇老師在大學輔導員這個崗位上工作已兩年有余。
輔導員這個平凡的崗位在唐老師的心中卻并不是一個普通的職業,他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以身作則,樂于奉獻,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愛心在工作與學生身上,不僅在本職工作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贏得了師生們的高度贊譽。
思想教育求真務實 學生工作細致入微唐勇老師目前擔任理學院學生工作第二黨支部書記、團總支書記。
他熱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深知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他的工作方法是把握時政脈搏,將思想政治教育轉化為具有時代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去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過開展廣泛的思想政治狀況調查,研究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規律。
為了培育好入黨積極分子,保證所發展黨員的質量,唐老師經常主動找入黨積極分子談心,激發他們入黨的熱情,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
此外,為了避免黨員發展工作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每次發展黨員之前,他都要認真做好黨外群眾意見征求工作,嚴把黨員入口質量關,做到黨員發展讓群眾滿意。
學生工作是繁瑣的,唐老師卻把它當成了生活的樂趣。
一方面,他注重學生良好學習風氣的培養。
對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唐老師要求他們做到學習與工作兩不誤,同時號召學生干部們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改善全院的學習風氣。
在唐老師所帶黨支部2007屆畢業生黨員中,有47.4%的同學考取了研究生,而在這批考取研究生的同學中,又有89%的同學考取了中南大學、深圳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重點院校。
2007年,在他所帶的13個院團總支副部長以上干部中,有1人獲得先正達獎學金,2人獲得國家獎學金,4人獲得校二等獎學金,3人獲得校三等獎學金,獲獎面達到了77%。
另一方面,他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真心為學生排憂解難。
唐老師每年都會對特困生、沉迷于網絡的學生、成績較差的學生和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等幾類特殊學生群體進行建檔并開展個別跟蹤教育。
在教育的同時,他也會竭盡所能為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唐老師所帶的班中,有位來自偏遠農村的卿同學,家庭經濟十分困難。
唐老師了解情況后,主動與他溝通,鼓勵他積極面對生活,同時推薦他參加班級事務管理,還為他爭取到了勤工助學工作崗位。
兩年來,唐老師為貧困學子爭取到的假期兼職等勤工助學崗位達到200余個,直接為貧困學子帶來經濟收入65000多元。
就業考研悉心指導 日常工作全面到位當前大學畢業生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就業問題。
唐老師在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曾在校招生就業處工作過的經驗優勢,同時經常上網查詢各類就業網站的信息,細閱《中國大學生就業》等各類人才信息刊物,認真領會就業方針與政策,科學指導學生撰寫推薦材料、求職信,指導他們掌握求職面試方面的技巧,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
與此同時,他也從不放松對學生誠信道德的教育,始終鼓勵畢業生以健康的心態面對就業。
此外,唐老師也將引導學生積極備戰考研作為工作的重點。
在唐老師的努力下,2007屆學院畢業生中,有23名畢業生考取了研究生,其中有19名考取中科院、中南大學、深圳大學等全國重點院校。
唐老師本人也連續兩年被評為學?!熬蜆I工作先進個人”。
作為東湖學生公寓六棟棟長,唐老師堅持每周都到學生宿舍巡視,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對違紀違規的學生進行教育。
他創建了棟長接待制度,將每周三晚定為接待時間,及時解決了學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去年一年內,唐老師接待學生在100人次以上,極大地解決了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
由于將樓棟精神文明建設與學院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地結合起來,他所管轄的樓棟中的理學院、食品科技學院在全校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了排名第五、第六的好成績,2006年理學院也被評為?!八奚峋裎拿鲃摻üぷ飨冗M學院”。
創新精神注入社團 先進理念指導活動理學院有著豐富多彩的團學活動,其中的“名人堂”、“精英大講堂”等品牌欄目在全校的影響力也頗為深廣,這與唐勇老師在團學建設方面的創新思維是分不開的。
“團學工作的特色必須要有品牌,建設起品牌才能真正出成果”,這是唐勇老師開展團學工作的思路。
在他的指導下,理學院團總支率先在各學院中創立“銘理”社團品牌,并精心打造了“名人堂”、“精英大講堂”等品牌活動。
2006年—2007年,共舉辦各類講座、論壇近20場次,其中“名人堂”4期,“精英大講堂”2期,學術講座5期。
參與各項活動的師生人數達到了5000多人次。
2006年理學院被評為“湖南農業大學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校學術科技節“團體優勝獎”,2007年理學院團總支被評為“五四紅旗團總支”,學生會被評為?!皟炐銓W生分會”。
唐老師也將社會實踐作為培養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內容。
他帶領學生開展了赴洞庭湖區“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指導銘理青年志愿者協會開展了“同一片藍天下·中國麥田計劃”大型公益活動、“珍愛生命—防治愛滋病”宣傳活動、慰問殘疾人活動、“踐行八榮八恥,創建節約型校園”等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12名學生志愿者被聘為校外輔導員。
理學院銘理青年志協連續兩年被評為“十佳院級社團”、“優秀青年志愿者協會”。
唐老師也于2006年被評為湖南農業大學“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湖南農業大學“優秀團干”、“優秀社團指導老師”。
累與快樂并行 愛與奉獻同步 唐老師坦言,總結兩年多來的專職輔導員工作,他最大的體會就是“累得快樂”。
所謂“累”,就是輔導員這份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得”,就是輔導員在工作的同時也從學生們身上得到了支持、理解與信任,在工作實踐中迅速提高了個人能力;“快”,就是在輔導員工作中逐漸學會了協調個人生活和工作的關系;“樂”,就是參加工作至今,唐老師已經把每天與不同學生打交道當作最快樂的事。
唐老師不止一次表示:沒有學生們的支持,他的輔導員工作就不會堅持到今天;沒有“累得快樂”,他個人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和榮譽。
自由,喜悅,遐想,憧憬,美好,希望。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3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