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人合一 1.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 2.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
() 4.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 5.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 二、養生保健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 2.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 4.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 5.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
(明·綺石) 6.善養性者,先饑而食,先渴而飲,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
(唐·孫思邈) 三、防病治未病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漢·張機) 3.上工治未病。
() 4.虛邪賊風,避其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 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 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 四、醫德醫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3.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4.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
(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彼病,先醫我心。
(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仁術也。
仁人君子,必篤于情。
(清·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五、醫術學習 1.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漢·張機《傷寒雜病論序》) 2.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
(漢·張機《金匱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
(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癥不在難,意會則明。
(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難確是醫。
(明·龔信《古今醫鑒·謦醫箴》) 6. 看方猶看律,用藥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
(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7.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
(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8.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
(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9. 醫之良,在工巧神圣;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藥方癥。
(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10.《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
(元·朱震亨《格致余論》) 11. 不通仲景之書,不足以言醫。
(舒詔《傷寒集注》自序) 12. 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禮記》) 13. 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14. 不為良相,必為良醫。
(邵登瀛《四時病機》紹諴序) 15. 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主方。
(元·朱震亨《格至余論》自序) 六、陰陽五行 1.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素問·生氣通天論》) 6.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孤陰不長,獨陽不成。
(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集》) 10. 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元·朱震亨《局方發揮》) 11.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陽化氣,陰成形。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 陰中有陰,陽中有陰。
(《素問·金匱真言論》) 13.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素問·寶命全形論》) 七、藏象學說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
(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原胃解》) 2.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 3. 脾胃為水谷之海。
(明·龔信《古今醫鑒·泄瀉》)。
4.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喘促》)。
5.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素問·脈要精微論》)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8.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9.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10.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12. 脾胃者,倉廩之宮,五味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13.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14.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15.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16.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素問·靈蘭秘典論》) 18. 肝受血而能視。
(《素問·五藏生成篇》) 19. 肝體陰而用陽。
(清·唐宗?!堆C論·滑氏補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
(《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21.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
(《素問·五藏別論》) 22.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
(《素問·五藏別論》) 23.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素問·五藏別論》) 24.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素問·五藏別論》)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素問·五藏別論》) 26. 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素問·宜明五氣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問·五臟生成篇》) 28. 心氣通于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靈樞·脈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
(《素問·六節臟象論》) 30.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
(《靈樞·口問》) 31. 肝氣通于目,肝的則目能辨五色矣。
(《靈樞·脈度》) 32.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
(《素問·六節臟象論》) 33.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
(張山雷《臟腑藥式補正·脾部》) 34.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
(《素問·厥論》) 35. 肺為水之上源。
(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 36. 肺為臟腑之華蓋。
(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咳嗽》) 37.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
(《素問·六節臟象論》) 38. 腎開竅于二陰。
(《素問·金匱真言論》) 39.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素問·六節臟象論》) 40.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素問·脈要精微論》) 41. 腦為髓之海。
(《靈樞·海論》) 42.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靈樞·營衛生會》) 43. 胃乃六腑之本。
(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4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于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
(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素問·五臟別論》) 46. 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
(清·吳瑭《溫病條辨·中焦篇》) 47. 齒為腎之余,齦為胃之絡。
(清·葉桂《外感溫熱篇》) 48. 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
(宋·楊士瀛《仁齋指方論·聲音方論》) 49.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
(清·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 50.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素問·太陰陽明論》) 八、精神氣血 1. 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素問·脈要精微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問·移精變氣論》) 3. 兩精相搏謂之神。
(《靈樞·本神》) 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
(《靈樞·大惑論》) 5.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靈樞·營衛生會》) 6. 發為血之余,血虛則發落。
(丁甘仁《丁甘仁醫案·衄血》) 7. 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
(明·張介賓《類經·經絡類》) 8.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
(《難經·二十二難》) 9.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
(《靈樞·本臟》) 10.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
(《素問·調經論》) 11.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素問·生氣通天論》) 12. 陽隨乎陰,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
(明·趙獻可《醫貫·血證論》) 九、病因學1. 冬傷于寒,春必病溫。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風者,百病之始也。
(《素問·生氣通天論》) 3. 風者善行而數變。
(《素問·風論》) 4. 暑必挾濕,二者皆傷氣分。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 5. 傷于風者,上先受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
(《素問·太陰陽明論》) 6. 因于濕,首如裹。
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
(《素問·生氣通天論》) 7.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悲則氣消。
(《素問·舉痛論》) 9. 驚則氣亂。
(清·何夢瑤《醫碥·氣》) 10. 恐則氣下。
(《素問·舉痛論》) 11. 怒則氣上。
(《素問·舉痛論》) 12. 思則氣結。
(《素問·舉痛論》) 13.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4. 喜則氣緩。
(《素問·舉痛論》) 15.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
(金·李杲《脾胃論·仲景引內經所說脾胃》) 16.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素問·宣明五氣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
(清·汪昂《湯頭歌訣·除痰之劑》) 十、病機學1. 氣常有余,血常不足。
(元·朱震亨《脈因證治·雜證》) 2. 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漢·張機《傷寒論》) 3.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素問·舉痛論》) 11.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素問·痹論》)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諸厥固泄,皆屬于下。
(《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諸痿喘嘔,皆屬于上。
(《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于火。
(《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諸痙項強,皆屬于濕。
(《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諸逆沖上,皆屬于火。
(《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諸脹腹大,皆屬于熱。
(《素問·至真要大論》) 19. 諸躁狂越,皆屬于火。
(《素問·至真要大論》) 20. 諸暴強直,皆屬于風。
(《素問·至真要大論》) 21.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
(《素問·至真要大論》) 22.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
(《素問·至真要大論》) 23.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于熱。
(《素問·至真要大論》) 24.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于寒。
(《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
(《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素問·調經論》) 27.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8. 氣有余便是火。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0. 寒則氣收。
(《素問·舉痛論》) 31. 熱勝則腫。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十一、經絡針灸 1. 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頭者,諸陽之會。
(宋·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頭痛證論》)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明徐鳳《針灸大全·四總穴歌》) 4. 治痿者,獨取陽明。
(《素問·痿論》) 十二、四診方法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有諸內者,形諸外。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3. 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
(元·滑壽《診家樞要·診脈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四季和緩,是謂平脈。
(宋·崔袁彥《脈訣》) 5.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漢·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6. 脈貴有神。
(清·顧松園《顧氏醫鏡·先哲格言》) 7. 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診家大法。
(清·程國彭《醫學心悟·脈法金針》) 8.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寒熱篇》) 十三、辨證要點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問·移精變氣論》) 3. 諸風掉眩,皆屬于肝。
(《素問·至真要大論》) 4. 諸寒收引,皆屬于腎。
(《素問·至真要大論》) 5. 諸氣膹郁,皆屬于肺。
(《素問·至真要大論》) 6. 諸濕腫滿,皆屬于脾。
(《素問·至真要大論》) 7. 諸熱瞀瘛,皆屬于火。
(《素問·至真要大論》) 8. 諸痛癢瘡,皆屬于心。
(《素問·至真要大論》) 9.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素問·通評虛實論》) 10. 有一份惡寒,即有一份表證。
(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表里寒熱》) 11.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 12.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13.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并治》) 14.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 15.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16.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17. 脾病身痛體重。
(《素問·標本病傳論》) 十四、治則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未亂。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其高者,因而越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其下者,引而竭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中滿者,瀉之于內。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其實者,散而瀉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1. 有余者瀉之,不足者補之。
(《素問·瘧論》) 12.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溫者清之,清者溫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堅者耎之,脆者堅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衰者補之,強者瀉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踈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
(《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27. 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滯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28.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29. 損者溫之,逸者行之。
驚者平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30.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素問·至真要大論》) 31.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3.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素問·三部九候論》) 34. 盛者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靈樞·經脈》) 35.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素問·至真要大論》) 36.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明·張介賓《類經·標本類》) 37. 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38.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 39.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
(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0. 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
(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清·唐宗?!堆C論·吐血》) 43. 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44.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素問·生氣通天論》) 45.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6. 熱淫于內,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 47.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
(明·龔遷賢《壽世保元·醫說》) 十五、藥物方劑 1.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
(《素問·至真要大論》) 2. 補湯宜用熟,瀉藥不嫌生。
(明·傅仁宇《審視瑤函·用藥生熟各宜論》)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
(《素問·宣明五氣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
(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春溫夏熱病大法》) 5. 附子無姜不熱。
(清·黃宮繡《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劑則無效。
(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傷寒兼有伏熱證》) 7.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丹參》) 十六、臨床疾病 1.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素問·咳論》) 2. 治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者,下氣為上。
(金·張元素《活法機要·咳嗽證》) 3. 喘病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
(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喘》) 4. 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
(明·虞摶《醫學正傳·哮喘》) 5. 無痰不作眩。
(元·朱震亨《丹溪必法·頭?!罚?6. 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眩暈》) 7. 諸有水腫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漢·張機《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 8.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漢·張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 9. 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0.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1.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
(清·江涵暾《筆花醫鏡·盜汗自汗》) 12. 胃不和則臥不安。
(《素問·逆調論》) 13. 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
(清·吳謙等《醫宗金鑒·烏梅丸集注》)
1. 中醫文化歷史,獨具特色。
藥湯,一根銀針,常常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中醫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醫學之一。
”中醫藥能生生不息數千年,至今還能夠存在并不斷發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臨床有效。
中醫藥能受到廣大患者歡迎,也是因為其臨床有效。
2. 外國人對中國的“食文化”贊嘆不已,驚嘆中國人精湛的廚房十八般武藝,卻不可浪費時間學習。
對于中醫學,老外瞪大眼睛,翹起大拇指:中醫三指在手腕上一搭,病情枝枝蔓蔓一清二楚;細細銀針輕輕一扎,腰酸背痛無影無蹤;司空見慣的莖葉花果,妙手熬出一碗本釅釅藥汁,悠悠苦香中痼疾即去。
3. 中醫學的經驗,除了拜師以外,認真研究《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古典著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這些古典,本是在師徒相授時的教材,最適合于在臨床上講和學。
因為,很多講的是“所當然”,講的是“是什么”,所以,在臨床上抓實例,識證認方,尤為適宜。
經驗性強,也使中醫學變得內容十分豐富。
各家的學說,各家的經驗,有的用藥峻重,有的處方平正,有的擅用寒涼,有的則擅用溫熱。
這無疑給中醫學平添了幾分魅力。
4. 在追溯中藥學的歷史可知,“世間百草皆入藥”,是人類逐步認識自然和總結實踐經驗的產物。
這在《史記》中可以找到證明:“神農氏嘗百草,始有醫藥。
”神農氏生活的時代大約是中國原始社會的農耕時代,雖然神農氏究竟是為了尋食還是尋藥而嘗百草這一點仍有疑問,但它都生動地說明中國傳統醫學是建立在對自然的認識基礎上的。
因此炎帝神農氏與黃帝、伏羲被后世共尊為中華醫藥始祖。
5. 近幾十年來,中醫在海外尤其是在西方發展迅猛。
從某種角度看,這顯示了傳統醫學與占主流的西方醫學的一次互補,也是中醫的魅力所在。
實際上,中醫與西醫在海外的相遇已有幾百年了;奇妙的是,我們這一歷史中,始終可以感覺到隱含在中醫里的那種柔和似水的力量。
6. 傳統文化里面還有一家,那就是醫家。
醫家不僅是一種醫療技術,也是一種文化哲學。
中醫是崇尚陰還是崇尚陽呢
其實中醫是講陰陽平和、陰陽不偏的。
可以說中醫是陰陽哲學的最佳體現。
中醫說一個人有病了,那是陰陽不和。
怎么治病
就是調和陰陽。
病治好了就是陰陽調和了
有人攻擊中醫就說一個陰陽太簡單了
其實越簡單的東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質。
中醫是一種陰陽中和的文化
應該在我們中華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7. 中醫看病,望、聞、問、切,其沉靜、智慧的目光,純凈入定,全神貫注,病人宛如接受長者的愛撫,藥理與哲理潛移而至,心靈欣然感應。
藥物可以驅邪祛病,哲理可以神爽療心。
中醫將哲理藥理融匯貫通,既醫形體更療精神,可謂標本同治。
8. 據最新的一次調研表明,中醫藥在德國發展很快,54%的德國人在某種程度上曾用過草藥,95%的德國人聽說過草藥,50%年齡在20—30歲的人曾受其醫生推薦而使用過草藥。
10年前英國各地的中醫診所還在800家左右,今天這一數字至少達到2000家。
美國的哈佛大學、英國的劍橋大學都設立了一個專門從事中醫研究的機構。
從以上不難看出西方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認識到中醫的療效,在西醫占據主流的發達國家,神奇的中醫必將帶來醫學新的一場革命。
9. 據美國《僑報》報道,中國傳統醫術針灸正逐步受到美國軍方的重視。
美國陸軍醫療司令部高薪招聘中醫針灸師為官兵解除病痛,同時針灸也被納入了陸軍跨學科疼痛研究的范疇。
此次招聘的針灸師共有4名,被錄用的針灸師將在美軍基地為官兵提供針灸治療服務,同時參與軍方有關跨學科疼痛治療的研究工作。
軍方公開招聘中醫師進入聯邦公務員體系尚屬首次。
這則招聘啟事刊出后,一時間引起了華人世界的極大關注。
10. 中醫博大淳厚的情義常常令人感動。
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篇,開宗明義提倡為醫者必須要有醫德,要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
進而論述大醫修養的兩個方面:精與誠。
精,指專業熟練;誠,指品德高尚。
提出為醫者必須醫術精湛,醫德高尚。
每次誦讀都是一次靈魂的洗禮。
11. 中醫藥學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汲取當時的哲學、文學、數學、歷史、地理、天文、軍事學等多種學科知識的營養,同時又溶進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之中,成為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醫藥學是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長的,中醫藥學在這種文化氛圍中能夠自然地得以普及。
12. 讓我來歌頌你,我的中醫。
你用低調的華彩彰顯著永恒不變的魅力,你用盛放的瑰麗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神奇。
你的仁愛惠及神州各地,你的威名響徹四海諸地。
我們因你聚在了一起,不管天南海北,民俗差異。
為了共同的信仰,為了不朽的神奇。
我們把青春獻給了你,我們把熱情獻給了你。
厚德博學,繼承創新。
杏林載譽沈水之陽,藥院飄香遼東之濱。
一校三區四院,南藥北醫創神奇。
今日苦讀為中醫,明日必將懸壺濟世,譽滿杏林。
13. 中國古代自然哲學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組成,它們統一有序由相互聯系。
世間百草皆有屬性:寒熱溫涼,辛酸甘苦咸。
四氣五味,各有所司。
人也是自然之子,有五臟六腑、七情六欲。
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醫自然之身。
古樸的哲學思想滋潤了神奇的中國醫學。
于是,五千年來,一根針,一把草,護佑了千千萬萬炎黃子孫。
14. 讀《詩經》、《離騷》常常折服于古人的語言之美、意境之美,讀《老子》、《莊子》又被其思想之美震懾。
及至接觸中醫學,讀《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其文言精辟,哲理深奧,處處閃爍著醫學與自然的渾然一體,仁慈博愛,持重至誠;在語言之美、思想之美之上方知宇宙之美、智慧之美。
15. 神秘的東方國度,古老的東方傳說,千年歲月的砥礪,萬病回春的神奇,共同造就了國醫。
讓我來歌頌你,我的中醫。
你用仁心仁術撫去了疾患的病痛,你用儒道醫德帶來了康復的福音。
你的精髓,廣為傳誦。
你的經典,終生銘記。
草長鶯飛,奇葩綻放百草園。
鳶飛魚躍,龍騰虎嘯杏林院。
16. 中醫強調辯證施治,重視病人個體差異。
雖然同是慢性肝炎,病程長短不同,通過辯證進行不同的治療,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化驗去治‘大三陽’。
氣滯血瘀者,當以祛邪為主;氣虛血滯者,當以扶正為先。
”這些理論體現了中醫辯證施治的原則,看中醫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而是根據病人的體質、體征,結合天時、地理、病史等諸多社會因素確定癥結和治療方案,這就是著名的三因理論“因人、因時、因地用藥”。
17. 《本草綱目》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醫學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取之不盡的中華醫藥學知識寶庫,素享“醫學之淵?!?、“格物之通典“之美譽。
其涉及內容極為廣泛,如在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采礦,以及歷史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可以說是一部有著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自問世以來,一直以其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雄姿獨占中國古代藥學之鰲頭,成為中國古代藥學史上部頭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巨著,曾被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譽為“中國的百科全書“,成為歷代醫者和讀書人孜孜以求的必修書。
18. 認識中醫學是從認識中醫師開始。
說起中醫師許多人會聯想到神閑氣定、鶴發童顏、道風仙骨,中醫師大都長壽這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因為中醫符合自然之道、養生之道。
中醫的許多思想現在看來依然是前沿的,許多治療手段和方法現代科學依然不能破解。
中醫強調上工治未病,以養生保健為先,兩千年前就形成的養生觀與興起于二十世紀末的預防為主的健康理念不謀而合。
19. 中醫學最初始于原始社會的神農氏嘗百草,到戰國時代已很先進。
扁鵲創造了望、聞、問、切的中醫四步診脈法。
東漢末年的華佗擅長外科手術,有膽量用外科手術治療曹操的偏頭痛,至于為關云長刮骨療劍毒,那是眾所周知的佳話。
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一批先賢將中醫學從一個高峰推向另一個高峰,給中國燦爛的文明又添上光彩四溢的一筆。
20. 兩千年前的《八十一難經》明白寫著,用針刺“俞”位,即可止痛。
古人還有四總穴歌:“面口合谷收、頭頂尋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意思是只要扎對合谷、列缺、委中、三里等穴位,相應部為的病痛即可針到病除。
而早在2400多年以前,神醫扁鵲用針灸治好國太子的“尸厥”,讓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則幾乎家喻戶曉。
幾千年的醫療實踐證明,針灸可以治療300多種疾病,對100多種疾病療效較好。
21. 中醫幾千年的發展史,為人類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為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代表和傳統文化的結晶,中醫創造了世界科學史上的兩個奇跡,一個是歷史的奇跡,中醫為中國人民繁衍生息的醫療保駕護航;另一個是現實的奇跡,為那些患有疑難怪病的病人解除痛苦。
也許有人要問,中醫是什么
我們說中醫是樸素的辯證法,是勞動人民經過兩千多年以來積累的與各種疾病做斗爭經驗的總結,中醫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同時也是具有最完整理論體系的科學,它的理論對其它學科和人類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2. 中醫學是以關注病人的生存質量為出發點,從望、聞、問、切等四診信息的收集到臨床療效的評價無不基于病人的主管感受,因此更能體現出祖國醫學是把病人當作“人”而不是“病”來進行臨床診治的。
網上資料,希望有所幫助中國環境文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主流。
中國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須順應天意,要將天之法則轉化為人之準則,順應天理,方能國泰民安。
中國道家提出“道法自然”。
將“自然”這個概念提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
所謂“道法自然”,指得是“道”按照自然法則獨立運行,而宇宙萬物皆有超越人主觀意志的運行規律。
老子認為,自然法則不可違,人道必須順應天道,人只能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誠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中國佛家提出“佛性”為萬物之本原。
宇宙萬物的千差萬別,都是“佛性”的不同表現形式,其本質仍是佛性的統一。
而佛性的統一,就意味著眾生平等,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
中國早就有自己的“環境文化”。
四千年前的夏朝,就規定春天不準砍伐樹木,夏天不準捕魚,不準捕殺幼獸和獲取鳥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據氣候節令,嚴格規定了打獵、捕鳥、捕魚、砍伐樹木、燒荒的時間;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剛剛發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獸,禁止毒殺魚鱉。
中國歷朝歷代,皆有對環境保護的明確法規與禁令。
中國今天的環保事業,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精神的繼承與發展。
中國環境文化是對世界環保理念的吸收和創新。
總體上看,“道家側重于倡導‘天道主義’,儒家更注重‘人道主義’。
天道與人道的互補合構,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大思維、大理念、大文化、大命題,充分體現了炎黃子民超時空、貫天地、通物我、保太和的大智大德。
所以,‘天人合一’是儒道哲學所期許的宇宙生態和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國文化綜合思維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體現。
也是在這種意義上,我們認定‘天人合一’理念不僅是科學的宇宙觀,而且是進步的人生觀、價值觀。
”中國臺灣學者李亦園將這種“天人合一”觀念稱作“致中和宇宙觀”這種和諧生態觀,可被視為中國生態主義思想演進過程中的“邏各斯中心”。
從深層內核看,環境問題是個涉及到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問題。
“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境界。
此一深層價值內核在今日中國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具體到環太湖地區的經濟發展,其重大理論借鑒意義就在于促使我們考慮如何在通向基本現代化的改革和建設實踐中,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重新協調,營造太湖兒女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園。
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及其與自然關系的協調是理想的社會發展模式,它“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
”在這種理想的社會發展模式中,“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
”這里,人與自然的關系在社會實踐基礎上,達到了真正的統一。
中國的儒、釋、道三家,都十分強調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思想。
他們認為,人與天地萬物同為一氣所生,互相依存,具有同根性、整體性和平等性。
如《莊子·齊物論》中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儒家也因此倡導“仁民愛物”,如宋代著名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正蒙·乾稱篇》),著意強調萬物與人為同類(“與”),應當推己及物。
理學的創始者之一程顥也說:“人與天地一物也“(《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同上,卷二),等等。
漢儒以陰陽五行說大講天人感應,其間附會于社會歷史、政治、人事等方面者多為迷信之屬,已經遭當時著名思想家王充尖銳而深刻批判(見《論衡》)。
然其被吸收于醫學中者,則成了中醫重視自然環境對于人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關的重要基礎理論。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的破壞或失調,可以說是人得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反之,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也就是保證人的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體現于中醫的治療中,則無論是診斷還是處方,都首先參之以時令節氣,乃至于嚴格到選擇藥材之產地產時。
這種把人類健康與自然環境聯系起來的觀念,是完全符合事實的科學的理論。
同時,這種觀念也告訴人們,為了人類自身的健康,必須要全力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環境。
這在當今世界尤有其十分重要和積極的意義。
此外,儒家還有許多關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節約消費的思想,也是值得我們今天借鑒的。
例如,荀況把“節用”與“御欲”聯系起來,提出人們在生活消費中必須要有“長慮顧后”的觀念,而不應當任人之欲。
那種“不顧其后”,隨意奢侈浪費的人,乃是一些“偷生淺知”之徒(見《荀子·榮辱》)。
這是很有深遠意義的見地。
佛教提倡“護生”,道家主張自然無為,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他們都強調不為不恃,因任自然。
這種對自然的態度,就其消極一面講,誠如荀子所批評的,是為“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即忽視乃至放棄人的主觀能動性。
不過,“因”的思想中并不完全只是消極的,它至少包含著這樣兩方面的合理因素:一是不以主觀的好惡或意愿,隨意地去違反或破壞自然及其規律,而遭自然界的報復;二是主動地去適應不斷變化了的環境。
在“因”的理論中,包含著“權變”和“因時而變”的思想,所以一些道家思想家就強調說:“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又說:“故忤而后合者,謂之知權;合而后忤者,謂之不知權 。
不知權者,善反丑矣。
”(《淮南子·汜論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看起來與原來的環境不合,然卻與變化了的環境相合,這叫做懂得權變;相反,就是不知權變。
不知權變者,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人與自然的關系,開始時是畏懼;誠如荀子所描述的,人們靠天吃飯,只好“大天而思之”,“從天而頌之”。
以后,人們在與自然的斗爭中掌握了它的一些規律,于是就“騁能而化之”,“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
然而,隨著人類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一些人開始忘乎所以,漠然無視自然的力量,以為人類可以隨心所欲去擺布自然,其結果就是使當今人類陷入日益嚴重惡化的生存環境之中。
在今天這樣一個新的時空環境中,人們似乎可以從一種新的意義上,去體會一下莊子說的“無以人滅天”(《莊子·秋水》)這句話,它也許對我們今天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所啟發。
以上只是列舉了很小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保持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思想,然而如能靈活地吸取其精神,反思我們今日對待自然的態度,那么對于緩解當前人與自然的緊張對立狀態,當會有所裨益。
儒家修身養性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一種與他人和社會群體和諧、協調的道德品格。
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禮記·禮運》)等“推己及人”的精神,至今也還是值得倡導的一種個人品德和社會風尚。
不少人認為,東方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忽視(或壓制)個性和個人(自我)的權利、價值。
這是有一定的歷史根據和道理的。
但問題亦并非如此簡單。
當我們冷靜地、深入地思考時就會發現,在人類社會中,任何個人都是不可能離開他人和群體而存在的,自我只有在為他我、群體的奉獻中,只有在得到他我和社會群體的認可時,才會突顯出個人(自我)的存在和價值。
因此,儒家的強調獻身群體和社會,并非只是消極地否定自我,相反,如果我們能從積極方面去理解其精神,那么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群體的奉獻,正是實現自我價值、養成完美人格的正確途徑。
人們以崇敬仰慕之意,千年不絕地傳頌著宋代名臣范仲淹的不朽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文正公集·岳陽樓記》)。
這里不正反映了人們對于那些能夠把自己獻身給社會群體利益的個人價值的高度肯定嗎
不正反映了人們殷切期望社會涌現出更多的具有這種品德的人的心愿嗎
目前,不僅在東方,而且在西方,尤其是在那些經濟發達的國家里,一股學習禪佛教的熱潮正在升起。
許多西方的禪學研究者,已不再像過去那樣簡單地把禪看作是什么“東方神秘主義”了,他們開始注意和研究禪的各種教理與禪的根本精神之所在。
學禪打坐不僅能治病健身,調解人體生理上的失衡(這只是禪的低層次上的了解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對于那些信禪學禪的人來說,它能在相當的范圍和程度上調解人們心理上的失衡。
禪學從一個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著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煩惱的主觀自我方面的原因,并且探求了如何讓自我從怨天尤人、授命于環境的被動中擺脫出來,而通過自我主動的努力去解除種種的痛苦和煩惱,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
如上所分析的,禪學的這些探求正是現代人精神上最渴求得到的東西。
加之禪佛教不離人倫日用的世間性格、堅韌不拔的實踐精神、自我去縛的解脫主張和當下頓悟的超越喜悅等,禪佛教的世界性熱潮正處于方興未艾之時。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此語源于《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以“知人”與“自知”相比較,何者更為困難呢
先秦法家代表韓非認為:“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
故曰:‘自見之謂明’。
”(《韓非子·喻老》)著名玄學家王弼也說:“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
”(《老子道德經注》)看來,他們都認為,一個人要認識自己,比之于認識別人要困難得多。
我完全同意他們的見解。
在大多數人中,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就是如此,亦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推之于人類自身和客觀自然之間,我們可以看到,情況與此相類。
也就是說,相對而言,人類對于自身的認識要比對客觀自然的認識困難得多。
我在一篇短文中曾經發表過這樣一番感慨,我說:人作為萬物之靈,對于客觀物質世界的認識,大而至于外空星系的宏觀,小而至于量子真空的微觀,在今天都已達到了相當的深度,并且對于進一步地去認識它和把握它充滿了信心。
而與此相比,人對自我的認識,特別是對自我精神世界的認識,則還相當膚淺,愚暗不明。
至于通過對自我的認識,來自覺地把握自我的精神世界,這對于多數人來說,更是難之又難了。
另外,我還提到,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有一個自我認識的問題。
特別是當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的時候,人類更需要對自我有一個清醒的、正確的認識。
然而,同樣地這也是比之于認識自然更為困難的事情,或許還可以這么說,人類至今在自知方面尚不是很明的。
如上所說,人類依仗著高科技,加速了對自然的征服、控制和支配,同時也正在更快速地受到自然的強烈反抗和報復。
在這種緊張的關系中,難道人類不應當認真地自我反思一下嗎
我認為,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是主動的、能動的一方,因此也是關鍵的一方。
換言之,其關鍵在于人類要對自我有一個恰如其分的認識,并由此而進行自覺的自我節制。
天人和諧的科學理念天與人即自然與人的關系問題,是哲學人的一個根本問題,也是文化方向上的一個基本問題。
在中國偉統文化中,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有三種學說:以莊子為代表的一派主張順從自然;“不以人助天”,“無以人滅天”;以荀子為一派主張改造自然;‘大天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而影響最大、最重要的主流觀點是《周易大傳》的“輔助天地”的學說。
《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是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先天即引導自然,后天即隨順自然。
這段話的含義是“在自然變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導,在自然變化既成之后注意適應,做到天不違人,人亦不違,即天、人相互協調。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觀點。
《周易大傳》在歷史上是以孔子手著的名義產生影響的,所以這種天、人協調的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居于主導地位。
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之一。
近代西方尤其是16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自然觀,強調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與發展。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人類確實取得了巨大的物質文明成就,但隨著工業文明的發達,到上世紀后期,生態平衡、環境污染、能源危機等令人優慮的問題迭起,給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巨大的威脅。
此時一些西方國家,為保護自己國家的環境與資源,竟然犧牲他國人民的利益,將一些污染嚴重、消耗資源的工業轉向一些落后而弱小的國家,從而給這些國家帶來了很大的災難。
而中國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對把天和人割裂、對立起來的觀點與做法,而是竭力主張天人協調,天人合一。
在先哲們看來,天與人,天道與人道,天理與人性是相類相通的,因而可以達到天人和諧的境界。
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直至今日,仍然是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人類在進行經濟建設,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如果不注意生態平衡,也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壞自然則必食苦果。
中國傳統的天人協調的觀點,確實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參考資料:
1.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內邱縣), 戰國時代名醫。
又家于盧國(今山東長清一帶),因名之曰盧醫。
《史記》等載其事跡涉及數百年。
扁鵲精于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濟市清華鎮東。
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鉆研醫術。
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
由于扁鵲醫道高明,為百姓治好了許多疾病,趙國勞動人民送他“扁鵲”稱號。
2.張仲景張仲景名機,被人稱為醫圣。
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
生于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約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歲左右。
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博通群書,潛樂道術。
”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
他的同鄉何颙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后將為良醫”(《何颙別傳》)。
后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圣,方中之祖。
”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藥專業,善于“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結果。
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
經過多年的刻苦鉆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杰出的醫學家。
3.李時珍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號瀕湖,身高約合現今1.63米,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
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并富有實踐精神,肯于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
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
三年后,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
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
李時珍再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
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余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
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
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李家世代業醫,祖父是“鈴醫”。
父親李言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
那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
因此,父親決定讓二兒子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
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然而性格剛直純真,對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學。
自十四歲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舉人均名落孫山。
于是,他放棄了科舉做官的打算,專心學醫,于是向父親求說并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
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實面前終于醒悟了,同意兒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
不幾年,李時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醫生。
4.孫思邈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
被人稱為“藥王”。
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
幼聰穎好學。
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
及長,通老、莊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
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
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陜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
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
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
隋亡,隱于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
顯慶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陽公主廢府。
翌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
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
上元元年(674),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
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
5.葛洪葛洪(284~364)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
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
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
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后隱居羅浮山煉丹。
著有《抱樸子》、《肘后備急方》、《西京雜記》等。
其中丹書《抱樸子·內篇》具體地描寫了煉制金銀丹藥等多方面有關化學的知識,也介紹了許多物質性質和物質變化。
葛洪精曉醫學和藥物學,主張道士兼修醫術。
6.黃甫謐皇甫謐,幼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
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縣朝那鎮)人。
生于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晉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歲。
他編撰的《針灸甲乙經》,還有《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
7.華佗華佗(約145-208) 東漢末醫學家,漢族。
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
《后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于方藥”。
人們稱他為“神醫”。
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
華佗醫術十分精湛,他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后世尊之為“外科鼻祖”。
他不但精通方藥,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
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時候,不過取一兩個穴位,灸上七八壯,病就好了。
8.錢乙錢乙,字仲陽。
祖籍浙江錢塘,后祖父北遷,遂為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
約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
錢乙的一生,在治學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專一為業,垂四十年”。
我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錢乙撰寫的《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
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
后人視之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9.朱震亨朱震亨,字彥修,生活于公元1231~1351年。
元代金華(今浙江義烏縣)人,家居于丹溪,故后人尊稱為丹溪翁,亦稱為朱丹溪。
自幼好學,師事朱熹的再傳弟子許謙學習理學,精通文哲,至四十歲才開始習醫,首先自學《素問》,而后又受業于劉完素的再傳弟子羅知悌門下。
羅知悌雖為河間弟子,但旁通張從正、李東垣之學,故將劉河間、張從正、李東垣、王海藏諸家之書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當時名家之說,開拓了知識范圍。
通過多年臨床實踐,朱氏自創新說,自成一家之言,創立了有名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及“相火論”學說,并于雜病提出了以氣、血、痰、郁的辨證治療方法,于醫學理論的發揮及雜病的治療作出了貢獻,被譽為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金匱鉤玄》、《本草衍義補遺》等。
此外,流傳有關丹溪之書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將朱氏臨床經驗整理而成。
10.葉天士葉天士,名桂,號香巖,又號上律老人。
江蘇吳縣人,約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
葉天士少承家學。
他的祖父叫紫帆,名時,父親叫陽生,名朝采,都精于醫術。
白天,他從師讀經書;晚上,他父親就教他“岐黃學”。
因此,他從小時就自《素問》、《難經》及漢唐宋諸名家所著書,無不旁搜博覽。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3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