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一般是:從上至下,從右至左,落款在左下方,例如落款可寫:庚卯年初春***書,加一枚印章便可,鋼筆字的話,也是這個格式,或許可以寫成扇面,但是格式不便,至于詩句的作者名子,可寫可不寫,看你落款的地方的位置大小了,大的火可寫為:例如:錄自王國維人間詞話詩句于庚卯年初春***書。
無余才是至樂:即使所剩無幾,也會因為沒有負擔而得到極大的快樂。
語出《朱子治家格言》:“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
我和生長在農村。
我們村是個小山村共不到100多戶人家,父母是地地道農民,父親幾年私塾,也算是有知識的,就在我的老家當了幾年教書匠。
每到過年,村里的鄉親就找我父親為他們寫春聯,村里誰家的孩子結婚,都請我父親為他們寫喜字、喜帖、喜榜,我父親也樂意,有求必應。
父親教給我:誠信、正直、自立、務實、助人,我母親也讀過幾年書,頂多就算初小文化程度,我那文化不高的母親,對我的教育感受最深的是,做人要誠實,過日子要勤勞勤儉。
幾十年過去,父親常說:“家和萬事興,親情、友情、愛情缺一不可”。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可以說,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記得小時候,每到節日,特別是春節,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節晚會,吃年夜飯,我父親就開始給我們講他小時候的事:他爸爸(我的爺爺)是一個大家庭20多人,吃飯的時候,我爺爺先給我太爺盛飯,太爺動筷了,他們才敢吃飯,我太爺就把好吃的給我爸吃一口,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
每到節日,農閑時節,村里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賭博,父親就告誡我禁止參與賭博,賭博能造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準吸煙:煙有百害,無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傷身,我就養成了不吸煙不賭博,少飲酒的習慣。
母親每天都講: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 不說謊話、不愛占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惹事和同學打架。
”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
在她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足常樂,待人以善”……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訓”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家風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好的家風都來自言傳身教,自己孝順父母,孩子們將來也會孝順你。
我們經常說環境育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樣的環境出什么樣的人,孩子在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那么將來孩子必然能有所成就。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說:“伯父要求我們要和全國老百姓一樣過簡樸日子。
”這些偉人家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要求家庭成員做到低調、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誠實、正直……讀古代名人的家風,無不令人心生感慨。
在這些千差萬別、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風”里,或許從我們能得到一個啟示——完全可以找到“家風”特征,那就是:“家風”的精髓必須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
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并非鮮見,為后人稱頌的也很多。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
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
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
“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
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第二篇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
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
”
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
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
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
”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
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現在,我已經步入初中,成為一名初中生,早已養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
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
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豐順縣是一個山清水秀、人文薈萃、 風景如畫的溫泉第一鄉。
她位于廣東省東部,梅州市南端,與潮汕平原接壤;西距廣州市公路里程400公里、深圳300公里,北距梅州68公里,南距汕頭68公里。
梅汕高速公路、廣梅汕鐵路、206國道貫穿境內,交通十分便利。
有梅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畬族。
全縣總面積2710平方公里,現有人口66萬。
其中,山地、丘陵占全縣總面積的88%,耕地僅占7.2%,是廣東省47個山區縣之一。
區內,山體龐大,地勢高峻,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57座,粵東最大的生態之源八鄉山奇峰重疊、云霧繚繞,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避暑勝地;河流縱橫,分屬韓江和榕江兩大水系,其中韓江為粵東第一大河; 冰臼奇觀,在韓江支流白溪(龍鯨河),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冰川運動遺跡——冰臼群;溫泉遍布,豐順素有“九湯十八礤 ”之稱,地熱儲量居亞洲第一,我國第一座熱試驗發電站就誕生在這里。
正是由于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特殊的山形地貌,給豐順留下了豐富的溫泉、瀑布、山地等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3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