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倆個人還認識。
他們在杜甫父親杜閑的家里相識,兩人不僅有詩歌的往來,而且共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李白與杜甫相會是在李白因觸怒權貴放歸山林時。
杜甫在詩中描寫當時的情形是:“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兄弟。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兩人可謂一見如故。
李白當時已經是詩名遠揚的大詩人了,而杜甫還默默無聞。
性格孤傲的李白和杜甫應是很投緣的。
后來兩人各奔東西,但有詩互相寄贈。
杜甫的詩中充滿了對李白的崇敬,而且對李詩風格評價甚恰。
如《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日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李白大杜甫11歲,他們常以詩相贈.他們的友誼純凈如水!《杜甫詩集》可以見到10來首,如:《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等。
但李白寫給杜甫的,找遍了《李白集》也只見到三首即《戲贈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就此也可以想見兩個偉人曾經的關系。
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鐘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們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暫。
相識已是太晚,作別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別詩是:“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從此再也沒有見面。
多情的杜甫在這以后一直處于對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寫出了刻骨銘心的詩句;李白應該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達、交游廣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沒有在他的詩中出現。
這里好像出現了一種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為條件。
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單方面的美好承擔。
李白對他無所求,他對李白也無所求。
天寶十五載,李白參加了永王起兵與肅宗爭奪皇位的行動,被唐中央王朝所疾視。
此時的李白是孤獨而落魄的,但是,卻有一個人,對李白的認識和崇敬并沒有隨著朝中的輿論而改變。
他寫詩為李白抱不平、為其剖白辯護。
他說“處士禰衡后,諸生原憲貧。
稻梁求未足,薏苡謗何頻
”意思是李白之下廬山從永王,乃是為生活所迫要討碗飯吃,并非有什么野心;“蘇武元還漢,黃公豈事秦
”,說的是如蘇武欲歸漢,夏黃公不事秦始皇一樣,李白追隨永王也并非是其心甘情愿的,乃至于憤怒地喊出了“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在眾人對李白避之不及的情況下,此人卻句句為李白開脫,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而這位與李白患難見真情的詩人,就是杜甫
杜甫對李白的信任,筆者認為,是他對李白的崇敬之情根深蒂固的體現。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一種偶像情結.而如若要追溯這份情感,那要從李杜相識時說起了。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杜甫和李白初識于洛陽。
當時,李白四十四歲,因不為權貴所容而被唐明皇賜金放還②[與后面的注釋不符],而小他十一歲的杜甫則在十年前考進士不第后,就一直游歷四方,正好這個時候游到了東都洛陽。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宿命”的相遇吧。
聞一多先生認為李杜的相遇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為激動人心的一刻,或許只有老子與孔子的相遇能與之相比,并把這次相遇比作“太陽和月亮的相碰”③[與后面的注釋不符]。
那么李白和杜甫二人,誰是“太陽”
誰是“月亮”呢
從創作風格來看,李白是太陽,熱情奔放;杜甫是月亮,內斂深沉。
從當時的影響力來看,李白依舊是“太陽”,詩名遠播,光芒四射。
李白此時雖已丟掉了御用詩人的寶座,卻仍然是欽定的桂冠詩人 ,“天下無人不識君”。
杜甫仍然是“月亮”,詩名未就,光華初露。
殊不知,這時的“月亮”,他日卻放射出和太陽一樣耀眼的光芒。
不過從兩人當時的地位可推想出,李白的聲名與才氣使得杜甫對他的仰慕如長江流水,奔涌而出。
杜甫能與這位著名大詩人相遇相交,其受寵若驚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也格外珍惜這一段友情,為他日后寫下二十多首與李白有關的詩歌的埋下伏筆。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D%A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
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仗劍出蜀。
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
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
晚年投奔其族叔當涂令李陽冰,后卒于當涂,葬龍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愿,將其墓遷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D%A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詩人。
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
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
唐肅宗時,官左拾遺。
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
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D%A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愿做自我犧牲。
%D%A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
其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期。
先進篇第十一11.1 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譯文】孔子說:“上學期(早先、原來)跟我學習知識(禮樂)的人,都是本質很好、卻什么都不懂的樸野之人;現在你們再跟我學時,都是懂得一定知識的君子了。
但從我的角度來說,我更懷念上學期的你們。
”我的理解:本句為引語,也是論語下半部的開場白。
我在這兒用先后兩個字把話題引到了上學期,后面接著就是對上學期各人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
同時,本句也將下部與上部進行了分離:論語的上部簡單,下部復雜;上部一看差不多就懂,下部則需要一步步推理;上部一般人就能學,下部只有君子能學……野人就是未啟蒙的人。
啟蒙后不求上進的是小人,求上進的是君子。
“從于先進”就是說:所有下半部的推理,都是根據上半部而來……11.2 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注釋】陳、蔡:均為國名。
不及門:門,這里指受教的場所。
不及門,是說不在跟前受教。
【譯文】孔子說:“曾跟隨我從陳國到蔡地去的學生,現在都不在我身邊受教了。
”我的理解:本句是對本學期逃學學生的懷念:(上學期)聽我講課的學生,有很多沒有來繼續學習。
11.3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游、子夏。
【譯文】德行好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善于辭令的有:宰我、子貢。
擅長政事的有:冉有、季路。
通曉文獻知識的有:子游、子夏。
我的理解:本句是對上學期的優秀學生進行表揚,這是整體表揚。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
”【譯文】孔子說:“顏回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幫助了,我上的課,他沒有什么不能講的。
他呀、甚至能和我一樣、當老師了。
”我的理解:本句是對顏回的單獨表揚。
【原文】11.5 子曰:“孝哉閔子騫
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譯文】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呀
人們對于他的父母兄弟稱贊他的話,沒有什么異議。
”也可譯為:孔子說:“孝、閔子騫做的很好,他對他的父母和兄弟都很好,人家說不出什么壞話來。
”我的理解:本句是對閔子騫的單獨表揚。
11.6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釋】白圭:白圭指《詩經·大雅·抑之》的詩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蘭之玷,不可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點還可以磨掉,我們言論中有毛病,就無法挽回了。
這是告誡人們要謹慎自己的言語。
【譯文】 南容反復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為也。
”的詩句。
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
我的理解:本句是對南容的單獨表揚。
11.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好學的
”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很好學,不幸短命死了。
現在再也沒有像他那樣的了。
” 我的理解:以上七段(1-7):1是承啟,2-7是總結。
在總結上學期得失的同時,也為本學期各位同學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11.8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
以吾從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譯文】顏淵死了,(他的父親)顏路請求孔子賣掉車子,給顏淵買個槨。
孔子說:“(雖然顏淵和鯉)一個有才一個無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兒子。
孔鯉死的時候,也是有棺無槨。
我沒有賣掉自己的車子(步行)給他買槨。
因為我還跟隨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我的理解:徒行可能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步行(沒車了);一個是改變(過往的)做法。
11.9 顏淵死,子曰:“噫
天喪予
天喪予
”【譯文】顏淵死了,孔子說:“唉
是老天爺真要我的命呀
是老天爺真要我的命呀
” 我的理解:這句話顯示了孔子情感上的悲傷。
11.10 顏淵死,子哭之慟。
從者曰:“子慟矣。
”曰:“有慟乎
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譯文】顏淵死了,孔子哭得極其悲痛。
跟隨孔子的人說:“您悲痛過度了
”孔子說:“是太悲傷過度了嗎
我不為這個人悲傷過度,又為誰呢
” 我的理解:這句話說明:對于悲傷過度,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從者認為:孔子悲痛過度了;孔子則認為:我的這種悲傷很正常、沒有過度。
11.11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門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譯文】顏淵死了,孔子的學生們想要隆重地安葬他。
孔子說:“不能這樣做。
”學生們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
孔子說:“顏回把我當父親一樣看待,我卻不能把他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
這不是我的過錯,是那幾個家伙干的呀。
”我的理解: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8-11)四段,這四段說的是一個事,那就是顏淵(顏回)的喪。
首先說下“槨”, “槨”是什么呢
是外棺,是棺外面套著的一層棺,這樣一來就是雙層棺。
這種棺(棺加?。?,好像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顏路請車”也說明了這一點,從《鄉黨篇第十》23段“朋友之饋,雖車馬”來看,車應算是貴重的東西了。
用車才能換“槨”,可想而知“槨”的價格。
顏回死了,孔子很悲傷。
但即使這樣,顏路請車,孔子仍然拒絕了他的要求,為什么呢
讓我們仔細來分析一下:在《八佾》4段,孔子說“喪,與其易也,寧戚。
”這里的易不是指“簡易”,而是指“變動”,它既包括厚葬,也包括“喪事從簡”。
也就是說“對于喪事,與其改變(過往的做法),還不如擁有一顆悲傷的心
“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孔子拿自己的兒子說事,為什么
因為顏路在喪期、很悲傷。
孔子不說顏回,就是為避免觸及顏路心中的痛。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
”按當時的規定,鯉該不該有槨
我想是不該有的,因為孔子守禮,他不可能喪事從簡、把該有的槨簡掉,就算簡掉、也不會在這兒燒包。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
”不徒行是指不步行
錯,在《鄉黨》20段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不俟駕的行肯定是步行,也就是說,孔子不可能“不徒行”。
所以,這里的“不徒行”是一種委婉的說法,意思是“不改變風俗”。
“以吾從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這話說的更明顯:像我這樣“從大夫之后”、有官在身的人,兒子死了都不該用“槨”,你的兒子也不該用“槨”
我“不改變風俗”、你最好也“不改變風俗”。
如果把說直了,那就是“顏回不該(配)用槨”。
門人厚葬。
孔子說:“予不得視猶子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對待顏淵,不能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兒子那樣,照禮安葬。
他的學生隆重地埋葬了顏淵,孔子說,這不是自己的過錯,而是他們做的。
這仍是表明孔子遵從禮的原則,即使是在厚葬顏淵的問題上,仍是如此。
以“顏淵的喪”來說:孔子的本心是反對厚葬的,但他沒有反對顏路、只是不支持。
但反對“門人支持顏路厚葬”,所以批評他的門人讓“予不得視猶子也”。
請大家想一下,對于喪事,我們該怎么辦
提示:1、自家的喪事,一定要尊禮而行,千萬不要厚葬。
當然,也不用為求儉省、而違禮薄葬。
在我印象中,胡適好像寫過一篇關于葬母的文章(沒搜到),講的是胡適回家給母親為喪事,把老家的喪禮改了一部分、刪了一部分。
胡適做的好:因為他改的只是表面的禮的繁瑣,卻增加了人們對死者的哀思。
2、別人家的喪事,那是別人的悲哀、別人家的事,我們犯不著反對他們厚葬,但不能加以支持。
再問一下,我們為什么要發喪
為什么要葬
人死后是不是會變成鬼,我們不知道,但我相信:人、即使已經死了,也該有自己的尊嚴。
——我們的葬,就是為了保證死者的尊嚴。
不過,尊嚴和面子是兩回事。
“鯉有棺”保證鯉的尊嚴;“回用槨”就是要面子。
尊嚴和面子的區別在于:如果你想保證自己的尊嚴、通常就要保證別人的尊嚴;如果你想讓自己有面子、通常就會讓別人沒面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要的是尊嚴、而不是面子。
所以,在顏淵的喪事里,顏路和門人做的都不對:顏淵用槨、讓孔鯉沒面子;門人厚葬、讓孔子沒面子。
【原文】11.12 季路問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問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譯文】季路問怎樣去事奉鬼神。
孔子說:“沒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
”季路說:“請問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回答)說:“還不知道活著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 我的理解(12):現在,讓我們回頭,從總體的角度談談《論語》。
《論語》上半部,一五兩章(是談)修身、二六齊家、三七規則、四八信仰,九十兩章呢
分別是內和外。
到了這一章,我們應該講什么
對了,講的還是修身
再問一下,什么是修身
和齊家的關系是什么
在《雍也》17段“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里,我解釋了“文質彬彬”和“君子”的關系:“文質彬彬”是“君子”的前提、修身是齊家的前提。
也在那兒,我用“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解釋了什么是修身。
修身是做事、齊家也是做事,修身和齊家的區別在于:修身是自己在做事、做自己的事或幫人做事;齊家是讓別人做事,讓別人幫自己做事。
于孔子來說,“顏淵死”是修身;“鯉也死”是齊家。
“顏淵死”是幫顏路葬顏淵;“鯉也死”是找人幫忙葬孔鯉。
問題是:我們該怎樣修身
是背《論語》
是打坐練氣功
是燒香敬菩薩(鬼神)
還是學王陽明七日格竹
“學而時習之”告訴我們,怎么做都可以。
但是,當你照著學、照著做時,必須能產生實實在在的效果。
所以,當“季路問事鬼神”時。
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事鬼神”的特點是什么
就是回報的不確定性。
“事鬼神”能成正果,但這正果不是自己修來的,而是“鬼神”帶來的。
它帶不帶來正果、帶來什么樣的正果,并不由你決定。
論語是漸修之法,講究的是“跑步前進”。
如果是原地踏步,然后有大巴過來,載你到你想要的地方,那就是頓悟,與論語無關了。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論語更在這句話中告訴我們:即使“頓悟”,我們也要先自己前進。
如果自己不修身、不漸進、不前進,連“鬼神”也不會要你的。
“未知生,焉知死
”則告訴我們,我們的修身過程是個積累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方法是“用已知、求未知”,現在我們活著,就要先解決活著的問題(也就是修身的問題),等這個問題解決好,再來談死。
《八佾第三》講規則、《里仁第四》談信仰。
當你站在規則之上、當你走在信仰之中、當你明白活著是怎么一回事時,你才有資格去討論“死”。
11.13 閔子侍側,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
子樂。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譯文】陪侍孔子:閔子騫不多說話、言必有中;子路動作很快、雷厲風行;冉有、子貢則善于談吐、象侃大山一樣濤濤不絕。
孔子對他們都非常欣賞。
但孔子又說:“像仲由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壽終正寢的”。
我的理解(13):“侍側”就是上一段(12)“事人”的一種方式。
閔子等人的性格不同(見本章3段),其事人的方式也就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子樂”。
本段再次強調了修身方式的多樣性。
在這里,我的翻譯是望文生義:訚字門內有言,說明嘴上有個把門的;行字我正常翻譯為做事;侃通侃大山。
“不得其死然。
”有人把他解釋為“不得好死”,我不知道這個“好”字是由哪個字翻譯出來的。
不過、通常意義上的“不得好死”也并不注重這個“好”字。
例如有人把“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也定性為“不是好死”。
不同的人,對于死亡方式的選擇也會不同:通常人喜歡壽終正寢,但對于某些勇敢的人來說,他們則追求劇烈的燃燒、最不可接受“壽終正寢”。
“殷有三仁”之“比干諫而死”就是如此。
“未知生,焉知死
”,上面幾個人,通過各自的方式,都能知道“生”。
子路的方式,通常會 “不得好死”;但子路們通常也不會追求“好死”。
再說個笑話:有人問沖浪手:“你爸爸怎么死的
”“海里淹死的。
”“你爺爺怎么死的
”“海里淹死的。
” “哪你為什么還沖浪
”。
沖浪手的回答是反問:“你爸爸死在哪里
”“死在家里。
”“你爺爺死在哪里
”“死在家里。
”“那你是不是不回家了
”比知生知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擇生擇死的權力。
生時:我們可以訚、先說再做;可以行、不說就做;可以侃、光說不做。
死時:我們可以“好死”,也可以“死的光榮”。
在前言里,我說過“真正的學習不應該是個痛苦的過程,而更應該是個享受的過程。
”在這里,我更要說:“真正的修身也不應該是個痛苦的過程,而更應該是個享受的過程。
”生命本身就該是個美好的、享受的過程,當你們明白這一點時,才有資格討論“死”。
11.14 魯人為長府。
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
何必改作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譯文】魯國翻修長府的國庫。
閔子騫道:“照老樣子下去,怎么樣
何必改建呢
”孔子道:“這個人平日不大開口,一開口就說到要害上。
”11.15 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
”門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譯文】孔子說:“仲由的瑟(彈的不好),怎能算上是我的學生
”孔子的學生們因此都不尊敬子路。
孔子便說:“仲由嘛,已經達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還沒有入室罷了。
”11.16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
”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
”子曰:“過猶不及。
”【譯文】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說:“子張過分,子夏不足。
”子貢說:“那么是子張好一些嗎
”孔子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 我的理解:以上五段(12-16),12段談“生”和“事人”的重要性;13段談以個性事人;14段以禮事人;15以樂事人;16則指出“過猶不及。
”人生在世、不可能不事人,沒有哪個生下來就不在任何人的手下;我們也不可能是通才、樣樣通,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通常我們要事人以禮——也就是要用過去的規則事人;但當發現有需要改進時,則要引導人們加以改進——事人以樂;而在改進時則要注意“過猶不及。
”再以8-11段的例子來說:顏回死,該由顏路辦喪事,這是禮;孔子幫忙、“喪事不敢不勉”,這也是禮;顏路請車為之槨,這是違禮;孔子以孔鯉為例,勸他別用,這就是榜樣、算是“樂”了。
孔子哭、是禮;哭之慟、是違禮;從者勸、是樂(別人都哭兩聲,你也按照規矩、哭兩聲好了,別多哭);子不聽勸、是以情抗(格)禮。
門人欲厚葬、違禮;子曰不可、是要人尊禮;門人厚葬、未尊禮;“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說明孔子不及;“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說明不及的原因。
例子簡單,這里面的禮卻不簡單:尊禮、違禮、勸人以禮、格禮(研究、討論、爭論禮)。
最后,說下“矯枉過正”和“過猶不及”:通常來說,前者用在“為政”上、用在自己的事上,用現在的過分糾正以往的不足;后者用在“學而”里、用在別人的事上,事情做了就行了,寧愿不做、也不做的過分。
孔子就是如此,對于“顏淵的喪”,他勸了,勸不成也就算了。
為什么
《里仁》26說的好,“事君數,斯辱矣。
朋友數,斯疏矣。
”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譯文】季氏比周朝的公侯還要富有,而冉求還幫他搜刮來增加他的錢財。
孔子說:“他不是我的學生了,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去攻擊他吧
”11.18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譯文】高柴愚直,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魯莽。
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學問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貧困。
子貢不聽我話(不當老師)、非要去做買賣,他屢猜屢中、掙了很多錢。
” 我的理解:以上三段(17-19)則說明修身各有缺點,也是對16段“過猶不及”的例證:冉求擅長政事,但附益季氏就有點過份了;高柴、曾參、顓孫師、仲由也各有缺陷;就連顏回、也有貧困這個缺點,子貢倒是有錢、卻是不聽孔子話(不去當老師)的結果。
從上面看來,人們個性的缺點不可避免。
11.20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于室。
”【譯文】子張問做善人的方法。
孔子說:“善人,他們并不沿著前人的腳印去走(也就是說沒有固定的方法),也不把自己歸入善人的范圍(認為自己就是善人)。
”11.21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
色莊者乎
”【譯文】孔子說:“論篤(篤實誠懇)的話,是君子篤
還是表面莊重的人更篤
”11.22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譯文】子路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
”孔子說:“有父兄在,怎么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
”冉有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
”孔子說:“聽到了就行動起來。
”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
’你回答說‘有父兄健在’,冉求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
’你回答‘聽到了就行動起來’。
我被弄糊涂了,敢再問個明白。
”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我約束他。
” 我的理解(20-22):善人,可譯為好人。
我們為什么修身
就是為了讓自己能做個好人。
怎樣才能做個好人
有沒有一個現成的方法
子張問善人之道,就是問這個問題。
孔子的回答是:沒有——沒有現成方法。
一個好人,他并不是踩著過去某個好人的腳印前進;同時,一個好人,也不會自己把自己歸為好人之列。
“不入于室”這句話,讓我想起一副對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對聯有種“萬法唯心”的意味,可能是“不入于室”的終極版。
為什么“不踐跡”
因為情況是不停變化的。
我們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就是想“踐跡”,也踐不了。
孔子舉例:如果把“篤”稱為善人之道的話,那君子和偽君子誰個更“篤”
——在這里,我個人建議,大家最好把“篤”作為“善人之道”的重要指標,其理由我就不說了。
再舉個例子,同一件事,對子路和冉有就截然不同。
為什么
因為他們的性格不同,“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1.23 子畏于匡,顏淵后。
子曰:“吾以女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譯文】孔子在匡地受到當地人圍困,顏淵最后才逃出來。
孔子說:“我以為你已經死了呢。
”顏淵說:“夫子還活著,我怎么敢死呢
” 我的理解(23):活著不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更勇敢地活。
11.24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
”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間。
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曰:“然則從之者與
”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譯文】季子然問:“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嗎
孔子說:“我以為你是問別人,原來是問由和求呀。
所謂大臣是能夠用“道”的要求來事奉君主,如果這樣不行,他寧肯辭職不干。
現在由和求這兩個人,只能算是充數的臣子罷了。
”季子然說:“那么他們會一切都跟著季氏干嗎
”孔子說:“殺父親、殺君主的事,他們也不會跟著干的。
” 我的理解(24):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底線。
11.25子路使子羔為費宰。
子曰:“賊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
”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譯文】子路讓子羔去作費地的長官。
孔子說:“這簡直是害人子弟。
”子路說:“那個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靈都是學習,難道一定要讀書才算學習嗎
”孔子說:“這純粹是用花言巧語來狡辯,我最討厭這個了。
” 我的理解(25):如果只是混日子的話,活著不難,但這與修身無關。
——人活著不能沒有目的。
11.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
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
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
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譯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個人陪孔子坐著。
孔子說:“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
你們平時總說:‘沒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你們要怎樣去做呢
”子路迅速回答:“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常常受到別的國家侵犯,加上國內又鬧饑荒,讓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們勇敢善戰,而且懂得禮儀。
”孔子聽了,哂然一笑。
孔子又問:“冉求,你怎么樣呢
”冉求答道:國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見方的國家,讓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飽暖。
至于這個國家的禮樂教化,就要等君子來施行了。
”孔子又問:“公西赤,你怎么樣
”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說能做到,而是愿意學習。
在宗廟祭祀的活動中,或者在同別國的盟會中,我愿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孔子又問:“曾點,你怎么樣呢
”這時曾點彈瑟的聲音逐漸放慢,接著“鏗”的一聲,離開瑟站起來,回答說:“我想的和他們三位說的不一樣。
”孔子說:“那有什么關系呢
也就是各人講自己的志向而已。
”曾皙說:“暮春三月,已經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走回來。
”孔子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皙的想法的。
”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
他問孔子說:“他們三人的話怎么樣
”孔子說:“也就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皙說:“夫子為什么要笑仲由呢
”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禮讓,可是他說話一點也不謙讓,所以我笑他。
”曾皙又問:“那么是不是冉求講的不是治理國家呢
”孔子說:“哪里見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見方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
”曾皙又問:”公西赤講的不是治理國家嗎
”孔子說:“宗廟祭祀和諸侯會盟,這不是諸侯的事又是什么
赤卻認為這只是一個小相,那在他眼中、什么能稱做大相
” 我的理解(26):這段比較著名,我也用不著展開表述。
但我估計許多人都沒注意到細節,讓我為大家分析一下:1、“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在這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子路親力親為,大家想想:這是不是第二章的《為政》
2、冉求“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找個人來幫忙管理,符不符合《八佾》的開頭
3、公西華“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時,豈不是天下一片太平
所以,這三個人、三種理想,分別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是為了齊家、齊家是為了治國、治國是為了平天下,可平天下又是為了什么
這個問題,我在《八佾》中提出,卻并沒有在《里仁》中回答。
在這里,曾皙為我們作了回答: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為了修身,為了讓我們過上我們所追求的生活。
再說一下“夫子哂之”,在孔子眼中,前面三人的想法都是有缺陷的:為政以簡——子路做事,是越做事越多,與《雍也》開頭南轅北轍;論語講究“小國寡民”,冉有、公西赤卻嫌國小,與《八佾》最后相差甚遠。
最后總結:1、開學致詞;2-7、總結表揚;8-11、喪的禮;12-16、知生知死、事人事鬼;17-19、人性的缺點;20-22、善道難求;23-25、正反之辨;26、回到原點——修身為了什么
為修身。
姜齋詩話》(選錄) “讀《詩經》可發人們的志意,可以考察社會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團,可以抒發怨憤不平。
”(這幾句話可以說)把詩的意義說盡了。
辨別漢、魏、唐、宋的詩的雅還是俗、是得還是失,就是以這幾句話為準,讀《詩經》三百篇的人必然會有此體會
(夫子所說得)“可以”云云,是隨“以”(按,指讀的《詩經》中的詩)而“可”(按,指產生的“興、觀、群、怨”)的。
(《詩經》中的)可以觸發人們的感情志意的地方,必然可以考察社會政治和人心的得失,這種“興”會寄意深遠;可以考察社會政治和人心的得失的地方,必然可以觸發人們的感情志意,這種“觀”就洞察明晰。
代表可以團結的人抒發怨憤不平,這種怨憤不平越加不會忘記;因抒發怨憤不平而被團結起來,這種團結越加誠摯。
超出于(各自孤立的)“興、觀、群、怨”的四種情感之外,就會產生(不各自孤立而互有聯系的)新的“興、觀、群、怨”的四種情感;在“興、觀、群、怨”的四種情感之間遨游徜徉,(看到它們互相可以轉化)情感就不會滯澀。
作詩的人運用他的一種思想感情(作詩),讀者卻各以自己的情感(經歷),而(從詩中)獲得各自的感受。
所以《關雎》(并非僅是頌美或諷刺)可以說是“興”(按,此即王夫之所謂“興而可觀”之例);(所以齊、魯、韓三家詩)以《關雎》為諷刺周康王晚朝的詩,使之成為(統治者的)借鑒。
(《詩經?大雅?抑》)“訏謨定命,遠猷唇告”,可以說是“觀”;謝安欣賞這幾句(謂此偏有雅人深致),激發了他的高遠之心(按,“觀”卻可以激發人的意志,是“觀而可興”之例)。
人之思想感情遨游不定,沒有涯際,詩歌能以自己抒發的情性與讀者的情感諧合,這才是詩的可貴之處。
因此,顏延年不如謝康樂(因為他的詩與讀者情感諧合比不上謝靈運),而宋詩唐詩也因此有升降高下的變化。
謝枋得、虞集他們說詩,拘泥守舊,畫地為牢,追根究底,自謂解人,哪里知道(我上面所說的)這些(道理)呢
(卷一《詩繹》)提示:這一節里,王船山認為“興、觀、群、怨”四者不是各自孤立,而是互有聯系、互相轉化的,這是他論詩的特點和要點之一。
讀詩不要拘泥和割裂詩意。
作者之意雖然無,讀者之意卻可以有,強調讀者閱讀中的主觀能動作用,這無疑是正確而通達的觀點。
“興”在有意和無意之中(不必著意經營),“比”也容不得雕琢刻畫。
最與情有關系的是景,(景)自然與情互相感發。
情和景雖然一個在心里、一個是外物,但景感人而生情,情被感動而產生出帶有感情的景,情感哀樂的感觸,景色榮枯的觸目,互相融匯。
天生的情感和自然的景物時或可哀時或可樂,無窮地運用它,(就會)變化流動而不滯澀;思想貧乏而窒礙的人不會知道其中的道理。
杜甫的(《登岳陽樓》詩)“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乍讀時好像氣勢雄豪,然而正好與“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互相融匯諧浹(就會帶有一種憂愁的情緒)。
故而應當知道《詩經》中的“倬彼云漢”這句詩,既可以歌頌廣育人才的周文王,增益他的光輝形象;又可以憂念旱災的嚴重,加重旱情熾熱的感覺,(從中可以領會)字句不可專主一意,而是可以在各種不同場合都能用得很合適。
唐末人不懂這個道理,為“玉合(盒)底蓋”的膠柱鼓瑟之說,孟郊、溫庭筠詩把情和景分離開來。
但天生之情和自然之景能用抓鬮來劃分的嗎
(同上)提示:這則是要說明情和景要互相融合,而且互可變化流動,作詩不可預先規劃詞句,為“玉合(盒)底蓋之說”。
六朝之后就有人編輯類書分類比次用詞置字、排比舊典故事,為“玉合(盒)底蓋之說”,使作詩者膠柱鼓瑟、畫地為牢。
王夫之對此深惡痛絕,故在其論詩著作中屢加批評痛斥。
無論詩歌和長篇文章,都是要以思想意思為主。
思想意思是(詩文的)主帥,沒有主帥的兵,叫做烏合之眾。
李白、杜甫之所以稱為大家的原因,是(他們的)沒有思想意思的詩,十分里沒有一、二分。
(描寫)煙嵐、云霞、泉水、石頭,花草、飛鳥、苔蘚、林木,華美的鋪榻、錦繡的帷帳,有寓意就是好詩。
像齊、梁時代的詩(只會)用華美的詩句,宋朝人(只會)用前人現成的字句組合成詩,宋朝人論詩,字字要求有出處,役使自己的心,向它們中間去摘取索求,而不顧及自己的感情是從哪里發出的,這就叫做小家子路數,總是只能在一個圈圈里尋求(作詩的)方法了。
(卷二《夕堂永日緒論內編》)提示:這是說明詩文應以意為主。
所謂“意”就是作者做詩作文時所賦予詩文的思想內容。
認為李、杜的詩大多能做到“以意為主”,批評了齊梁詩和宋詩,或是專意于辭藻的華美,或是專注于鍛煉字句,缺少作者的真情實感,未做到“以意為主”。
(賈島詩《題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門”(的到底用“推”字還是用“敲”字),只是別人憑空妄想,無端揣摩,就像替他人說夢,即使形容得特別相似,又何嘗(與那人事實上的夢境)有一絲一毫的關系
知道這樣的人,因為作者沉吟著“推”、“敲”二字,就替他作揣想(替他確定用哪個字)。
如果觸目眼前之景而內心有所感發,那么或者是“推”,或者是“敲”,(實際情形)二者必居其一,(作者身臨其境)因景感人而生情,因情被感動而產生出帶有感情的景,這樣(寫出的詩)就會自然生動,靈動美妙,何必有勞別人揣摩議論呢
(王維《使至塞上》詩)“長河落日圓”,(在作者心里)起初并無一定之景;(他的《終南山》詩)“隔水問樵夫”,也不是(作者在心里)預先想好了的(只是觸目即景而已):這就是禪家所謂的“現量”(的境界)啊
(同上)提示:明朝一些學者詩人有妄替別人改詩的惡習,這段文字正是借賈島、韓愈“推”、“敲”的故事批評這種風氣。
作者強調作詩要“即景會心”,根據作詩時的實際情景置辭造句,替別人揣想,妄議妄改,只能是替人說夢。
在這段文字的結束處,王夫之提出了詩歌創作中的“現量”說這一新的理論,以禪喻詩,其大意是說,作詩時應即景會心,聞言得意,不勞思索比度,便能領略其情味的藝術表現。
情和景名義上是兩個事物,而實則不可分離。
對作詩能出神入化的詩人,詩中的情和景融匯諧浹,妙合無垠。
巧于作詩的的人則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景中有情的,如(李白《子夜吳哥》)“長安一片月”,自然(在長安月夜之景中)有一種(女子)獨自棲息,思念遠征夫君的情懷。
(杜甫《喜達行在所》)“影靜千宮里”,自然有(詩人長期流離后)終于到達天子所在之地的歡喜之情。
情中有景的,特別難以曲折地表達,如(杜甫《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詩成珠玉在揮毫”,寫出了詩人才子縱情揮毫,馳騁筆墨的自我欣賞的欣喜之景。
大凡此類詩句,有欣賞智慧的讀者可以體會它們;如果不是這樣的讀者,也就糊里糊涂隨便看過,只當作平常的話頭了。
(同上)提示:這段論述情和景的關系:在王夫之看來,最好的是情景“妙合無垠”,結合的天衣無縫,無法劃分;其二是“景中情”,在寫景中蘊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過程中讓讀者看到詩中帶有感情的形象。
總之,寫景定為生情,寫情必寓于景,這就是他所說的“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的意思。
近體詩的中間二聯,一聯是情一聯是景,(這只不過是)一種作法而已。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萍”,(李憕《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云飛北闕輕陰散,雨歇南山積翠來。
御柳已爭梅信發,林花不待曉風開”,都是景語,哪里有情語
至于說四句都是情語,而沒有景語的,更是數不勝數。
這能夠說不也是一種作詩之法嗎
景與情融合諧浹,情因景而生,從來不能分離,隨詩人意之所之(自然生成)而已。
把情與景斷然分成兩截,那就情不能因景而感發,而景也不是含情的那個景。
況且如(沈佺期《古意》)“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二句,以一情一景作對仗;(李頎《題璇公山池》)“片石孤云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
指揮如意天花落,坐臥閑房春草深)”四句,句句都有情有景:更從何處分成情、景兩截呢
淺陋的人標示淺陋的作詩格式,竟說(杜甫《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四句,上二句是景,下二句是情,是律詩的憲章典范,真是不顧及杜甫會在九原(疑指九泉)大笑。
愚蠢之病已是不可救愈了,誰能治好他們呢
(同上)提示:這段舉例駁斥把情景加以割裂的“淺人陋格”,指出所謂“一情一景”只是一種作詩之法,不是都應該依從的通例。
對情和景的處理可以有各種方法,但都應做到“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離,唯意所適”。
作詩建立門庭宗派的必然會堆砌辭藻典故,不堆砌辭藻典故就不能建立門庭宗派。
由于心靈是各人自有的,不能互相借換,不能(就如何使用心靈)開出方便的入門方法,讓淺陋的人任意地支使借用。
人們譏笑西昆體堆砌熟語典故為“獺祭魚”,蘇轍、黃庭堅也是堆砌熟語典故的“獺”。
不過“西昆體”所堆砌的是如“肥油江豚”似的浮麗熟爛的辭藻典故,蘇、黃等人所堆砌的是如“吹沙跳浪之鲿鯊”似的生澀稀僻的辭藻典故:(他們)除了書本上的典實故事就再也不會作詩了。
像劉炳(字彥昺)(《早春呈吳待制》)詩:“山圍曉氣蟠龍虎,臺枕東風憶鳳凰。
”貝瓊(字廷琚,一字廷臣)(《寄內弟陸熙之》)詩:“我別語兒溪上宅,月當二十四回新。
如何萬國尚戎馬,只恐四鄰無故人。
”(雖然用古人典故和成語,但與西昆體和蘇、黃不同,仍然能委曲巧妙地描寫自己的心靈感情)用不用典故,總之要能委曲詳盡地描寫人的心靈,發動人的“興、觀、群、怨”的感觸,這就使淺陋的人無法支使借用。
唯其不可(讓淺陋的人)支使借用,所以沒有人(因用描寫人的心靈的方法進行創作來)建立門庭宗派;(用描寫人的心靈的方法進行創作)就能振興四百年來詩歌創作的衰退景象。
提示:這段文字主張作詩要直尋自然,反對生硬地套用前人的成語和典故。
生硬地堆砌前人的成語和典故,會形成一種僵化的“方便法門”的作詩套路,這就給建立門庭宗派者以可乘之機。
但是王夫之也并不反對能巧妙地抒發詩人自我性靈的使用成語典故,他舉了劉炳、貝瓊的詩句為例,認為二人的詩都用了前人的典故或者成語,但卻能“曲寫心靈,動人興、觀、群、怨”,所以仍然是好詩,與西昆派的“肥油江豚”式的用典和蘇轍、黃庭堅的“吹沙跳浪之鲿鯊”式的用典故成語不同。
在王夫之看來,用典、不用典不是褒貶的界線,一切以與作者的感情有關、無關為分界標準。
《古詩評選》(選錄)譯文詩有敘事的、對話的,與寫史書相比,尤其覺得不容易。
寫史的才能固然要櫽括事實,使其生動增色,但是(寫史)從事實著筆自然比較容易。
詩歌創作則要面對眼前的事, 即刻產生抒情的愿望,立即用語言描繪出事物形狀,如果一用寫史(櫽括事實)的方法,則事實對詩人的感發就不能體現在詩的語言和韻律之中了,(如此)詩歌創作的道路就不存在了,這就是《上山采蘼蕪》一詩之所以妙奪天工的原因啊
杜甫仿效它作《石壕吏》,也接近酷似了,而每在刻畫之處也描寫逼真,但終覺其描寫超過了史,于詩卻嫌不足。
論者用“詩史”稱譽杜甫,就好像見了駱駝就恨馬背不夠腫大,這真是可憐憫的啊
(《古詩評選》卷四《上山采蘼蕪》評語)提示:此則論史與詩的區別,一重在櫽括事實,一重在“即事生情,即景繪狀”,實即一重在事,一重在情。
對于杜甫《石壕吏》與《上山采蘼蕪》的比較,認為前者“于史有余,于詩不足”,就是說,《石壕吏》過分重于對事實的刻畫了。
因此,對于論者以“詩史”稱譽杜甫,王夫之是不以為然的了。
謝(靈運)詩,有的(看似)內容極容易明曉的,而引發的聯想卻無窮無盡;有的(看似)寓意極不容易尋繹的,而(實則尋繹的)路徑卻很明顯,只不過是不懂謝詩的人,不能明察其中的奧秘罷了。
謝詩言情的則(讀者)可以在詩的來往動靜之中、飄渺有無之間獲取詩人的心聲,并把握鮮明的形象;寫景的則在(作者)精心刻畫之中顯現景物固有的形貌,真實可信。
而且情不是矯飾之情,都是通過景表現出來的,景也不是死景,景中總是含情。
謝詩的神理流動在情與景之間,天地間的一切都在詩人的觀察之中,(謝詩蘊涵的境界)可以大到無限之大小到無限之小,(詩人)落筆之先、構思之始,存在著一種難以言說的精神活動。
豈只是如沈約所說的“興會標舉”呢
(《古詩評選》卷五謝靈運《登戍石鼓山詩》評語)提示:此則論謝靈運詩有情景交融之妙,但說得過于玄妙。
就事實言,謝詩語言已漸趨華麗,刻畫也過于精細,真正如“池塘生春草”那樣的情景交融的“出水芙蓉”的作品也不是很多的。
以議論入詩,自然會適得其反。
因為詩的主旨要含蓄蘊藉,借以產生議論的道理,所以解說詩的人可以從詩中得到興觀群怨的不同感受。
如果(詩人)先就在詩中發議論,那話還未說完,詩意就已經窮盡了。
詩本身意已經窮盡,還要想感發讀者之心,必然是不能勝任的。
(這就好比)以鼓擊鼓,鼓不會響,用鼓槌擊鼓槌,也只會發出枯木相擊之聲罷了。
唐宋人詩,愛淺顯短小,但反而可以有足資標示解說的地方,其下流卻也有如胡曾《詠史》一派的,真可以做鄉下私塾的先生教孩童的課本材料,這足可以知道以議論入詩就不會有詩,這句話是正確的了。
提示:此則主張“詩立風旨,以生議論”,即道理要蘊涵在詩的形象的描寫之中,反對以議論入詩。
( 韓傳達)
一、李白和杜甫見過面。
不至一次,他們一生中見過面。
二、解讀:1、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夏李白到了東都洛陽。
在這里,他遇到了當時正蹭蹬不遇的杜甫。
于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終于見面了。
這是他們的“第一次”。
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人人贊譽;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長11歲,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他,并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
兩人一見如故,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親如兄弟。
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和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2、同年秋,兩人如約到了梁宋。
這是他們的第二次見面。
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
他們還在這里遇到著名邊塞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
三人暢游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
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后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
3、翌年即天寶四年(745)秋,李白與杜甫在東魯(齊州或兗州)第三次會見。
此次李白是從任城趕過去的。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
他們同行共眠,互相酬唱,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
就在這年冬天,兩人分手,李白準備重訪江東,而杜甫則返回京城長安。
三、人物簡介: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2、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人生若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卻故人心,卻人心易變。
年年歲歲花,歲歲年年人不同。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徧唱陽春。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3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