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秉承“德業雙修,學而不厭”的學風,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努力做一個有理想、有作 為的人,一個與時俱進的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
要刻苦鉆研,積極進取,做到不曠課,不溺網,嚴格遵 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促成校園良好學習風氣的形成。
三、.樹立“建優良學風,從我做起”的意識。
嚴格遵守學校和學院的各項規章制度,不曠課、不遲到 、不早退,考試不作弊。
樹立“嚴肅考風考紀,以誠信的態度參與考試、參與競爭”及“誠信光榮,作弊
太極拳起源爭議隨著太極拳的廣泛普及,它的一些理論問題也日益為人們所關注。
其中關于太極拳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為當今武術研究中一個曠日持久的爭議課題:1.陳家溝起源說這種觀點認為,太極拳為明末陳王庭所編創。
持此觀點的代表人物為武術史研究者唐豪、顧留馨等。
唐豪先生在實地考察了河南溫縣,并查閱了縣志和等后得出此結論。
主要依據為陳王庭遺詩中有:“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
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鬧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
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作為其編創太極拳之論據;再者,據載,陳王庭為“陳氏拳手、刀槍創始之人也。
”由于廣為流行的幾大類太極拳與太極有著淵源或師承關系,故加重了此說法的權威性。
在一段時間內,這一觀點曾占主導地位,如等書中均用此觀點。
2.創拳說由于太極拳的理論根據是中國古典哲學中的“太極理論”,而道家和道教乃是此理論的發揮者,于是道教、道家與太極拳的關系問題也引起武林人士的重視,創拳說實則是這一現象的反映。
這一觀點由來已久,“陳王庭創拳說”盛行以前,即為傳統定論。
如楊澄甫所著自序中曰:“先大父更詔之曰,太極拳創自宋末,傳之者,為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諸人相承不絕。
”且附有。
更早如李亦畬中也說:“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
今人亦多有贊同此說者。
其佐證文獻如.其中記載“少林為外家,武當張三豐為內家”等。
3.王宗岳創拳說王宗岳在中國太極拳史上的重要地位,為歷代拳家所公認。
他首次運用易學概念,并闡發于拳理之中,寫成.遂使“太極拳”名稱得以確立,其文也成為太極拳傳統理論的頂峰:由于王宗岳第一次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太極拳拳理、拳技,且王在武史中有跡可查,故有人據此認為王宗岳總結前人經驗,首創太極拳于世,后傳人陳家溝:因現存有文獻記載,“王宗岳傳拳蔣發,蔣再傳陳長興”之說。
4.武當山創拳說中國武術與宗教淵源頗深.至少在理論上可見其廣泛的牽涉。
而流行的“內家”“外家”之分,將武當歸于內家,少林歸于外家,其立論客觀與否,可另為議論.但無疑加重了武術的宗教色彩。
與此相應,出現“太極拳起源于武當山”的觀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持這種看法的認為,“煉丹”是中國道教的一大活動內容,也是古代研究養生術的一種方法.武當道士在長期的內丹實踐基礎上(多為靜功),結合呼吸吐納以及導引方法,發揮而成太極拳,其主要作用在于疏通經絡(如帶脈、任、督脈等),調和氣血,以達抗病延年之效.再吸收其他拳法之精髓而具技擊之功。
5.其他觀點如陳家溝的陳卜創拳說;唐代許宣平創拳說;唐代李道之創拳說(稱“先天拳”);唐代胡鏡子創拳說;戚繼光創拳說(因其所著《紀效新書》中所載拳圖與今之太極拳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南北朝韓拱創拳說等等。
這些說法大都言之有源;或據拳法名稱;或據拳理記載;或據歷史源承線索。
這些說法也都有附合者。
對于各種論點,持論證者固然言之鑿鑿,反對者也有聲有色。
有研究者指出:“陳王庭創拳說”所依據的《拳經總歌》與太極拳技理相去甚遠,且憑《陳氏家譜}中“陳式拳手、刀槍創始之人,及“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的詩句立論太過于單薄,陳王庭歷史上也不止他一人,唐豪先生則是混淆了明末戰將陳王庭和陳家溝九世祖陳王庭(后者是“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即文武秀才),再者,在陳氏家譜人名旁注中“拳師…‘拳手”者也并非王庭一人,故所謂“陳王庭創拳說”難以成立。
而且除陳式太極拳之外,也有其他流派太極拳。
這些流派均有明確的傳承,獨立于陳氏之外,甚至比陳王庭所處年代要久遠得多。
否定張三豐創太極拳者認為,和尚、道士創拳說是一些人為了神話武術而做的牽強附會,張三豐其人就極為模糊:宋,明兩代皆有名“張三豐”或“張三峰”的道士,與武術并無直接關系;加之其中涉及“玄武夢中授拳”之說,更屬無稽之談。
顧留馨先生斷曰:“張三豐創太極拳一說,是辛亥革命后的一種附會而已”。
對于“王宗岳創拳”,也有人表示異議。
認為王宗岳是中興太極的大家而非創始人,因其生卒年代有誤,在他之前,已有太極拳出現。
反對“武當山傳拳”者,或否認“太極拳”與道教有關,或否認太極拳與煉丹有關。
有的進而認為武當山并非內家武術發源地,甚至陰陽、五行、八卦等理論,對于武術也都是“裝飾”之用,與拳技的形成與發展毫不相干。
有關專家建議,探討這一“謎”團可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人手:一要關于“太極拳”的概念需要加以確定;二要對于太極拳史上所涉及的重要人物生平、著述進行考證;三要對于幾個主要流派之外的太極拳進行鑒別和技術分析;四要對太極拳產生的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等因素進行分析、研究。
太極拳起源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一個謎。
研究、爭論這一問題本身并非硬要給太極拳尋個祖宗。
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史籍中關于武術人物及事件的記載極為缺乏,使得許多武術線索模糊不清。
對于太極拳起源問題的研究,有助于促進武術史上一些要點的澄清。
拋開門戶之見,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去探討拳法源流,這也將有助于樹立健康的武術學風。
編輯本段流派太極拳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以及武當、趙堡等多種流派。
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于陳家溝陳長興,并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發展了“楊式太極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楊露禪從陳家溝返鄉后,深愛其術,從學楊于陳式老架太極拳,后又從陳清平學趙堡架,經過修改,創造了“武式太極拳”。
河北完縣人(今河北保定順平縣)孫祿堂,從師李魁垣學形意拳,繼而學于李魁垣的師傅郭云深,又從師于程廷華學八卦掌。
后又從師郝為真學太極拳,之后 武當太極拳參合八卦、形意、太極三家拳術的精義,融合一體而創“孫式太極拳”,所謂“太極腰、八卦步、形意勁”即此。
隨著歷史的發展,武術逐漸從戰場搏殺轉為體育健身,太極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極拳家在《十三勢行功歌》中就有“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提法。
太極拳經過長期流傳,演變出許多流派,其中流傳較廣或特點較顯著的有以下幾派。
原始太極拳原始太極拳法最初出自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宗軒轅黃帝。
他根據蛇和喜鵲相斗的形態而創出此拳法。
中國道教邋遢派所傳老拳譜上有這么一段話:“黃帝隅行于坡前,看見蛇鵲相斗緊相連。
鵲攻尾,首來救。
鵲攻首,尾相援。
鵲攻中,首尾連。
黃帝一見非隅然,從此留下太極拳。
”老拳譜上記載著各種拳勢動作的形成過程及創編人和創編的時間地點。
還記載著演變出的多種拳法,如呂洞賓祖師創編的“呂式太極拳”,陳摶老祖創編的“華山太極拳”等。
武當太極拳武當太極拳武當太極拳是祖師張三豐經過整理內家拳法時所創的,經過武當弟子傳到陳氏、楊氏等人中經改良便成了陳氏、楊氏的新型太極拳。
武當太極拳講究“拳打臥牛之地”,基本上兩米方圓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纏絲外,另有九宮、八卦的內容。
武當太極拳的要決就是:拳隨心境,舒展綿長,恢宏大氣,容萬物于心。
張三豐塑像武當太極拳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后發先至,能四兩撥千斤。
不但是強身健體還可以防身自衛,武當太極拳結合有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還虛合道的道教氣功功法,開人智慧、發人體能,使人延年益壽、長生久世,是一種集武術與養生一體,上乘的拳法。
太極拳的練習過程分三個階段:首先練形、然后練氣、最后練神。
其內含功法主要有:吐納導引功、外氣采補功、混元站樁功。
其動作以棚、捋、擠、按、采、列、肘、靠為主,在應用中沾、粘、連、隨,連綿不斷、行云流水。
演練太極拳要求虛靈頂靜、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塌胯,動作舒展,做到行云流水,神形俱妙。
太極拳動靜結合、內外相含,是內外雙修的至寶,是人體性命的源泉。
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兩種,老架是清初陳王廷所編,原有 5個套路,又名十三勢,另有長拳一百單八勢 1套,炮捶1套。
從陳王廷起,經過300多年的傳習,積累了不少經驗,對原有拳套不斷加工提煉,終于形成了近代所流傳的陳式太極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
這兩套拳動作都是經過精心編排的,其速度和強度不同,身法、運動量和難度也不盡相同。
陳式第 1路拳套現有83式,主要特點如下:①纏絲勁明顯,要求處處留心源動腰脊,用意貫勁于四梢(即兩手和兩足尖),動作呈弧形螺旋,纏繞圓轉并要做到“一動內外俱動”;②剛柔相濟,柔中寓剛,亦即能打出一種似剛非剛,似柔非柔、沉重而又靈活的內勁;③動作要和呼吸運氣相結合,不僅做到“氣沉丹田”,而且在練動作的同時進行“丹田內轉”, 有時也可在呼氣時發聲(如呵、哂、噓、吹),以加大勁力;④快慢相間,亦即在動作轉換處要快,一般行拳時要慢;⑤拳路架子由高架練起,當全身骨節松開后,自然的螺旋下沉,便可呈現低架。
陳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現有71式,主要特點如下:①震腳發勁的動作更多;②動作比第1路快、剛, 爆發力強;③“竄蹦跳躍,閃展騰挪”的動作較多,氣勢雄壯。
第2路并非只適于青壯年練,之所以流傳不廣,是因為練習者多數走偏了練拳的方向。
陳式新架套路是陳有本(陳家溝拳師)編創的,順序與老架同,架式較老架小,轉圈較老架密,要想拳練好先把圈練小,當圈成點時便是另一境界。
陳家溝村人稱之為“小圈拳”,把老架稱為“大圈拳”。
這種拳后來又傳至陳鑫,他著有《陳氏太極拳圖說》,闡發陳氏歷代積累的練拳經驗。
陳式太極拳是古老的拳種,其他多數流派的太極拳(如楊式、吳式、武式、孫式)跟陳式太極拳有一定的淵源關系。
陳王廷銅像陳氏太極的另外一個分支是:中國溫縣南冷架太極拳 學太極,到溫縣,盡人皆知。
溫縣太極拳系“陳家溝,南冷架及趙堡架”三個支脈。
其中“南冷架”以其所蘊含的中國太極傳統哲學文化的深奧,古風濃郁,架式的純正內家拳。
南冷架一直為嫡傳功夫,在第四代嫡傳南冷太極功夫大師,秦毅風的改良修正了古傳太極的繁雜,使南冷太極更加突出實戰的作用。
南冷太極,發勁呼呼生風,招招有法,式式嚴謹,氣血貫通,剛柔并濟,堪稱太極拳家族中最具古法韻味,遙接高風者,高屋建瓴。
“南冷架”嚴格按照古法走經絡,行氣血,調五臟,促代謝,鼓蕩真氣,強筋壯骨。
對敵實戰搏擊,則攻防兼并,長于“四兩撥千斤”,周身勁氣,勁若纏絲,綿綿不絕,認真習練2--3年,功力漸深,猶如“臨深淵履薄冰而氣定神閑,激水中流而心有大荒”之神妙體會。
楊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 河北永年人楊露禪(1800 ~1873),酷愛武術,向陳家溝陳長興學習太極拳,學成返里傳習太極拳,因他能避開并制服強硬之力,當時人稱他的拳為“沾綿拳”、“軟拳”、“化拳”。
楊露禪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貴族多向他學習。
他武技高超,當時人稱“楊無敵”。
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翁同龢在觀看楊露禪與人比武后,對大臣們說:“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之渾圓一體也。
”為楊露禪親題的對聯:“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
后來,楊露禪根據實踐,不斷發展已有拳架,又經其孫楊澄甫一再修訂,遂定型為楊式大架太極拳,由于練法平正簡易,故成為現代最為流行的楊式太極拳。
楊氏祖孫3代,在北京負有盛名。
楊露禪有三子,長子鳳侯早亡,但留下一支,在河北邢臺地區有傳,次子楊班侯和三子楊健侯,各有所長。
班侯脾氣火暴,偏重太極拳的技擊作用,實戰中下手較狠,“出手見紅”,在京都留下“拳打雄縣劉”、“擂打萬斤力”等佳話,承父“楊無敵”之稱號,在北京名噪一時,有“楊露禪闖天下、楊班侯打天下”之說,為太極拳在高手如云的北京樹立了威名,并繼而推動了太極拳在全國的快速普及和傳播。
但因出手打死洋人,無法再在北京而返回鄉里,所以傳博范圍不廣,實為憾事,目前聞者有永年廣府有班侯架、河北齊德居的八十一式大功架傳承。
健侯性格溫和,更重太極拳的健身作用,且授徒眾多,所傳為中架,當今流傳的太極拳大多數為健侯一枝。
1928年后,健侯之三子楊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廣州、漢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傳于全國各大城市。
楊式大架子的特點是舒展簡潔,動作和順、輕靈,剛柔內含,輕沉自然,如行云流水,連綿不絕,鍛煉步驟由松入柔,積柔成剛,剛柔相濟,能自然地表現出氣派大,形象美的獨特風格。
其架式有高、中、低之分。
可以按照學拳者不同年齡、性別、體力條件和不同的要求適當調整運動量。
因之,它既適用于療病保健,益壽延年,又適用于體力較好者用來增強體質,提高技術,適應性廣。
因此,楊式太極拳是流傳最廣的太極拳,據統計,全球有三億人在習練楊式太極拳。
1956在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國家體委組織創編了24式簡化太極拳。
1957年根據楊式太極拳整理成《太極拳運動》(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楊式太極拳》一書。
楊式小架太極拳和二路炮錘僅在少數傳人中練習,主要強調技擊作用。
楊振河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楊氏太極傳承人,為楊氏太極第五代傳人。
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 滿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興人,初從楊露禪學太極拳大架子,后來拜楊露禪次子為師學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
其子始從漢族改姓吳,名鑒泉。
吳鑒泉繼承和傳授的拳式連綿不斷,不縱不跳,適應性較廣泛。
由于吳氏對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稱之為吳式小架子。
成為現代流傳較廣的吳式太極拳。
吳鑒泉在北京、上海傳拳較久,他打拳式正招圓,舒松自然, 雖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開展而緊湊,在緊湊中自具舒展,推手時端正嚴密,細膩熨貼。
1958年曾出版《吳式太極拳》一書。
武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初從楊露禪學太極拳,后又學新架太極拳,并在舞陽縣得《太極拳譜》,于是以練拳心得歸納鍛煉要領為《身法十要》。
武式太極拳特點為身法謹嚴,姿勢緊湊,動作舒緩,步法嚴格,虛實分明,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用動作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出手不過足尖。
武式太極拳于民國初年傳入北京,后又傳入南京、上海。
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極拳》一書。
武式太極拳葛順成傳人的說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終身不仕。
陳家溝陳氏族人在永年縣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產。
武禹襄見陳氏族人練習一種高明的拳術,非常喜愛,但因自己身份、地位問題無法去拜師學藝,于是委托同鄉好友楊露禪(已有相當高的武功基礎)赴陳家溝,拜陳長興為師學藝,回來后交給自己,自己則出自供養楊露禪全家。
楊露禪先后三赴陳家溝學藝,每次回來都對武禹襄傾囊以授。
最終武禹襄還不滿足于楊露禪所學,親赴陳家溝請教。
陳長興當時已年邁,介紹他去陳青萍處學拳。
后果有大成。
而從李亦畬的著作,武禹襄是因公到趙堡,一月即回。
可見武還是主要從楊處習得太極拳。
武禹襄的主要傳人早期有楊班侯(楊露禪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學文,后武藝大成,遠超其文化水平),還有自己的兩個外甥,人稱李大先生、李二先生。
李大先生、李二先生傳郝為真、葛順成等人。
郝為真武藝最高,他的拳佳經其后人修改后被國家定為武式太極拳標準拳架。
葛順成等人傳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風格。
李圣端、陳蘭亭、郝中天、鄭月南、王老延、陳固安、吳文翰等都是武式太極拳高手。
孫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 清末河北完縣人孫祿堂,酷愛武術,先學形意拳,后學八卦掌,勤學苦練,功夫深厚,民國初年始跟郝為真學武式太極拳,參合各家之長,融會貫通,遂創孫式太極拳,并著有《太極拳學》。
孫式太極拳的特點是進退相隨,舒展圓活,動作靈敏,轉變方向時多以開合相接,故又稱“開合活步太極拳” 。
1957年曾出版《孫式太極拳》一書。
趙堡太極拳趙堡太極拳形成于河南溫縣趙堡鎮,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相傳是由武當太極拳創始人張三豐所創,由武當太極拳外傳,祖師王宗岳傳蔣法。
蔣法又傳邢喜懷,傳張楚臣,傳陳敬伯,傳張宗禹,傳張彥,傳陳清萍,傳張敬芝,傳陳英明,傳王慶升,等歷代傳人經數百年的辨理、習技傳下來的趙堡太極拳。
另一種說法是陳式太極拳新架的一種套路,是由陳有本的弟子陳青萍創編的,特點是小巧緊湊,動作緩慢,練會后逐漸加圈,以至極為復雜。
因為是在河南溫縣趙堡鎮首先傳開的,故人們稱為“趙堡架”。
趙堡太極拳無論拳架或理論、著作都是有師傅口傳和身教。
理論有:王宗岳師尊的專著《九要論》《太極行功歌》《捷要論》《運天機輪》《五字訣》《撒手法》還有《論推手》《論擒拿法》和《論卸骨法》等著作在太極拳花園中趙堡太極拳是民間流傳的一門太極真功,有著獨特的技擊特點和顯著特征。
趙堡太極拳有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為立式畫圓,走立式化圓,是本拳種的核心與特征,整個拳架是從先轉大圈后小圈,猶如春蠶抽絲連綿不斷,里有順圈逆圈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圓,以肘化圓,以胸腹化圓,以膀化圓和以胯化圓。
丹田轉動,此乃一圓化太極。
拳架的演練遵循(三直)(四順)(六合)和(意貫四梢)等規則,(三直)即頭直、身直、小腿直、(四順)即腿順、腳順、手順、身法順,六合即手與足合、膀與胯合、肘與膝合此乃外三合,內三合有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
(四梢)為牙為骨梢,舌為肉梢,發為血梢,毛孔為氣梢。
趙堡太極拳架輕靈圓活,動作舒展大方,演練時,步活圈圓,環環相扣,無明顯發力動作,套路貫穿,有柔有剛,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圓為圈、由簡到繁,提高技巧、難度。
趙堡太極拳,在走技方面擅長拿、跌、擲、打、靠諸藝,又有各種擒拿與反擒拿動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擊特點甚為突出。
上述 8式太極拳的風格、姿勢雖不相同,但套路結構和動作順序基本一致,練拳目的皆為健身治病。
8式太極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練法,如太極劍、太極刀等。
八卦太極拳八卦太極拳有兩類:一為趙堡大架太極拳第十一代掌門趙增福師父所公開的,該拳架系趙堡架第六代宗師張彥。
張彥在山東廣收門徒,使太極拳拳藝代代相傳,傳至山東聊城的馬永勝先生。
馬永勝先生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根據最為古老、最為實用的趙堡太極拳創立八卦太極拳,傳拳王懷德老先生,王懷德師爺傳拳趙增福師父。
由于該拳架在編排上吸收了八卦的理論與形式,使外象具體量化:如按太極分兩儀,故拳為二節;兩儀生四象,故拳架分四段;在拳架的運動路線上,按:干(開門)西北;離(景門)南;坎(休門)北;兌(驚門)西;震(傷門)東;巽(杜門)東南;艮(生門)東北;坤(死門)西南,嚴格布陣,故拳為八路,而成外象之八方五位之圖。
其拳架招勢,又取上五禽;下五獸。
上五禽:鳳;鶴;鷹;燕;雀。
下五獸:龍;虎;獅;馬;猴。
該拳架盤煉起來,頗為壯觀。
趙增福師父傳授的八卦太極拳有上中下三盤,九十八實戰法。
另一種被稱為“八卦太極拳”的情況是:當年楊祿禪與八卦拳(掌)祖師董海川;形意拳大師郭云深;切磋技藝。
董海川發現三種拳藝雖練功方法不同,然則理為一貫,萌生了取太極拳之長,彌補八卦拳之不足的想法,便自編了一套走直趟的類似于太極拳的練功方法,傳給了程廷華;劉德寬等弟子。
忽雷太極拳忽雷太極拳是從趙堡太極衍生過來,在理論當中包含清代出版的科技書籍<靈臺易象志>(一說:<靈臺儀像志>),受到書中,三角,杠桿等力學原理影響,在清朝中期誕生,發展于清朝末期. 正式名稱是 方圓活步架. 忽雷意思是該太極演練時所發出之聲音猶如忽如雷咋,是骨頭間的摩擦聲而已. 忽雷太極是所有太極最強的一種,擊敗無數拳種,最有代表性的是它能擊敗當今西洋所認為最厲害拳種-詠春. 宗師李景延 (1825-1898) 忽雷有特別的忽領(靈)勁,這是其他太極不及的原因. 方圓活步架屬內家拳,剛拳系. (除楊式以外其他太極都是剛拳系)騰挪架太極拳騰挪架太極拳源于河南省溫縣南張羌村,是趙堡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分支,為太極拳宗師陳清平先生的高徒李作智先師所創。
拳法身樁下扎、拳走底架、松沉兼備、螺旋起伏、剛柔相濟、氣勢磅礴、古樸典雅、獨具風格。
講究丹田內轉,處處襠胯帶動。
身法立身中正。
步法虛實分明,體用一致,技理相合。
是太極拳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
禪門太極拳禪門太極拳是一個拳術套路。
相傳為少林和尚根據“廣大圓滿無凝大悲陀羅尼”經咒,演繹其意融入拳式而編成。
初名“大悲陀羅尼拳”(簡稱“大悲拳”)。
養生太極拳養生太極拳是一種身心兼修的練拳健身運動。
練拳時注重意氣運動,以心行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氣血,以提高陰陽自和能力——即西醫所說的抗病康復能力和免疫力。
練習太極拳練養生太極拳有療疾健身、修身養性、健美益智,開悟智慧、激發潛能、技擊防衛,達到維持健康、提升氣質、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養生太極拳內外兼修。
內練意氣勁力,運太極陰陽;外練拳勢招式,顯氣勢神態。
通俗說法:形體力量和精神氣質同時鍛煉。
養生太極拳練身、心、意三家,合精、氣、神三元的太極修煉功法。
符合中西醫學科學原理,具有神奇的療疾健身、修性養生功效。
養生太極拳的功法特點 養生太極拳理精法密,練形、意、松、息、氣、勁、神,由淺入深,逐階進修,層次修煉,真修實證。
按層次功階進修,功夫深淺,各有功效。
練一式得一式,練成一階進一階。
進門學習,學一式練一式,學練結合,以練為主,以迅速顯效。
養生太極拳練拳練氣和靜功練氣,動靜相修,得氣快、顯效迅速。
功法有聚氣養氣——練丹田氣,意氣升降——氣通任督,升降開合——行氣通經。
這是療疾健身和功夫性鍛煉的太極修煉基礎功夫。
意氣合力 養生太極拳,練拳、松、息、氣合一意,練到意力足,氣力自生。
氣力用于內以運氣血,是為陰陽自和之能力——療疾健身的功力。
氣力用于外以運身手,是為拳勢招式之勁力——技擊應用的功力。
簡化太極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推行的簡易太極拳套路。
為了便于在廣大群眾中推廣太極拳,1956在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刪去繁難和重復的動作,選取24式,編成“簡化太極拳”。
20多年來﹐簡化太極拳已盛行于國內外,深受人們喜愛。
《簡化 太極拳》的掛圖和書籍出版了數百萬冊(張)。
僅北京一地,1980年就建立了 140多處太極拳輔導站,舉辦過 800多期太極拳訓練班﹐參加活動者達 4萬人次以上,這些輔導站傳授的主要是簡化太極拳。
為了滿足群眾練拳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在1979年又在楊式太極拳基礎上,吸取其它各式太極拳之長,編成“48式簡化太極拳”。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 太極拳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永年縣的楊振河和韓會明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簡易太極拳對太極拳的傳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打太極拳的人遍及全國。
當前,僅北京市公園、街頭和體育場就設有太極拳輔導站數百處,吸引了大批愛好者。
衛生、教育、體育各部門都把太極拳列為重要項目來開展,出版了上百萬冊的太極拳書籍、掛圖。
太極拳在國外,也受到普遍歡迎。
歐美、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太極拳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就已有30多種太極拳書籍出版,許多國家成立了太極拳協會等團體,積極與中國進行交流活動。
太極拳作為中國特有的民族體育項目,已經引起很多國際朋友的興趣和愛好。
廉政文化進校園1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五次全會上提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促進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
同時要求全黨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厲懲治腐敗分子的同時,進一步探索有效預防腐敗的思路和辦法。
這表明,在一靠制度、二靠監督的權力制約機制的基礎上,在全社會范圍內通過教育等途徑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已經成為反腐倡廉的重大任務之一。
各級各類學校擔負著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任。
而廣大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是否具有堅定的廉潔信念,將直接影響他們如何正確看待權利和金錢,影響到若干年之后我們國家的社會廉政風氣。
因此,加強校園廉政文化教育顯得勢在必行,也是我們各級紀檢機關和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的課題。
結合我校當前開展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一些實踐與探索,現就如何推進校園廉政文化建設作以探討。
一、樹立正確的校園廉政文化理念廉政文化是人們關于廉政的知識、信仰、規范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及社會評價的總和。
它作為一種潛在的力量,為反腐倡廉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證和輿論氛圍。
全面推進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對于加強校園建設,培養學生崇廉敬德的思想品質、弘揚整個社會的廉政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中國在21世紀的發展變化取決于三個條件,一是中國的下一代有沒有信仰;二是中國的下一代有沒有責任感;三是中國的下一代能否實現廉政。
現實的發展啟示我們,加強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已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
2005年1月3日,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
2005年7月1日,教育部又下發《關于在大中小學開展廉潔教育試點工作的意見》,強調:結合大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整體規劃,積極推進廉潔教育進課堂、進校園、進學生頭腦,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斷增強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青少年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這都為我們樹立正確校園廉政文化理念指明了方向。
作為社會教育機構,必須確立崇尚科學文化、弘揚傳統美德、追求真理先進、激發創新精神的文化建設目標,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思想理念,綜合運用思想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手段,積極倡導廉政文化、奉獻文化、守紀文化、禮儀文化等,營造出正氣昂揚、清廉文明、和諧發展的輿論氛圍,引導廣大師生明辨是非、區分善惡、分清美丑,使廉政文化理念入耳、入腦、入心,成為每一名教師和同學的座右銘。
二、建立良好的校園風尚好的校風能激發和凝聚學校成員的內在動力,催人奮進。
要堅持把廉政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來抓,把思想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與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當前,要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大中小學開展廉潔教育試點工作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突出對教師特別是黨員干部教師的反腐倡廉教育,嚴肅懲治各種不正之風、違紀違法行為,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來激濁揚清,提高師生對腐敗的認識、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及對倫理道德的評判標準;要堅持廉政文化建設與黨員先進性教育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與黨風行風師風建設相結合、與學校素質教育相結合,注重教育的多層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樹立黨員干部和廣大師生“崇廉尚潔”的思想道德觀,促進校風、教風、學風的根本好轉,建立“廉潔從政、誠信守法”的良好風尚。
三、營造健康的文化環境廉潔種子的生根發芽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土壤。
要使校園廉政文化產生良好效果,氛圍的營造、環境的打造十分重要。
一是創設廉潔的文化環境。
要立足廉政,結合校園實際,打破常規,深入挖掘新的廉潔教育資源,盡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廉潔寬闊的空間。
如開辟師生廉政作品專欄,懸掛著名科學家、學者、廉官的畫像,著名的治學、治教、反腐倡廉名言警句,書寫催人奮進的廉政標語等。
二是創設優雅的校園環境。
要加強校園的硬件建設,始終保持校園環境的整潔、廉明。
如對學校道路、學生社區、學生公寓、文化活動場所以及綠化區要進行統一規劃,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時時處處見廉潔。
三是創設健康的外部環境。
要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特別是網吧、書吧、影視廳等的治理整頓,切實防止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文化扎根駐營。
四、搭建豐富的文化載體校園是傳播文化的場所,各種文化載體很多,必須綜合利用。
一要充分運用傳統載體。
將廉政文化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充分挖掘和利用政治、語文、歷史等教材中的廉政教育資源。
同時,還要組織專門人員篩選適合于各層級學生的廉政文化讀本,通過開設廉政教育課程,在課堂上進行廉政文化的灌輸、廉潔意識的培養。
如課堂學習明朝詩人于謙的《石灰吟》,通過講解詠頌“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詩句,在廣大學生中開展“說廉正、贊廉正、明廉正、做廉正”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從形成尊廉崇廉的共識,使廉正之風走進學生心底,進而引導學生做有正氣,重氣節的人。
二要擴大廉政文化陣地。
要多方設立載體,廣泛搭建平臺,以校廣播站、校園網站、校報???、板報等為載體,定期播報廉政勤政先進典型的事跡,播放廉政教育錄像片,發布廉政教育信息;以廉政文化宣傳標語、宣傳畫、警示教育牌、廉政文化宣傳櫥窗等為載體,營造廉政文化的聲勢。
三要豐富廉政文化活動。
努力做到內容時代化——內容選取上既注重吸收傳統廉政文化精華,又根據時代特點,廣泛吸收收集具有時代氣息的廉政文化標語和易看易懂的各種漫畫,強化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形式多樣化——要根據不同類別學校、不同學生的特點,分層級、分層次組織開展廉政文化活動。
如以校園文化長廊和宣傳欄等為宣傳主陣地,籌建設立“廉政文化宣傳廊”、“廉政文化小標牌”,大力宣傳廉政文化。
如開展廉政事跡演講比賽、廉政知識競賽、學習交流會、主題辯論會、參觀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征集廉潔自律格言等活動,使廉政知識在各項活動中得到傳播,增強廉政文化的輻射力;效果立體化——文字簡單、主題突出,使廣大師生易于認可和接受,強化了監督意識,也使大家受到長期警示。
五、構筑規范的管理機制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一是機構全。
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及相關工作部門各負其責,廣大干部師生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要立足學校實際,成立由校長、黨支部書記、各科室負責人、團組織等組成的廉政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專門研究校園廉政文化建設。
同時,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和共青團、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的優勢,通過建立學生執勤隊、監察隊等,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
二是制度硬。
要把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學校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與學校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相結合,同教育教學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
強化責任分解,嚴格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確保校園廉政文化建設與學校其他工作同步發展,相互促進。
三是方法新。
要堅持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體現正面引導、反面警示,不斷創新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方式方法,促進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深入和長效。
總之,校園廉政教育的成敗,不僅關系著我黨反腐敗斗爭成績的鞏固,更關系我們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是否擁有正確、積極、健康的道德觀念、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
搞好校園廉政教育是一項長期而任重道遠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它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共同關注、共同探索和共同努力。
廉政文化進校園2當前,廉政文化是個熱門話題,社會各界對此頗為關注,研究、探討尉然成風,尤其對“廉政文化進學?!笔且娙室娭?,不久前首屆中國深圳廉政文化論壇上,清華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程文浩發出呼吁“反腐也要從娃娃抓起。
”但也有不同聲音傳出:反腐從娃娃抓起是舍本逐末,希望靠“從娃娃抓起”取得成效一種無力的表現;反腐對象是權力階層,在孩子身上做文章又何用
一個被廉潔教育馴化得很成功的娃娃,能否確保長大后手握權力時不會腐敗變質等等觀點,在廉政文化“六進”工作中,對廉政文化進校園的爭議是最多的。
筆者結合對廉政文化建設的學習思考,談談對廉政文化進學校的幾點認識。
一、廉政文化進校園的認識定位1、廉政文化進校園是廉政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在《實施綱要》中明確提出“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
這是中央關于反腐倡廉教育思路和方法的重要創新。
廉政文化六進要求的提出,幾乎將廉政教育面涵蓋了社會各個層面,面向全黨全社會,從幼兒抓起,一直抓到老,立足于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反腐倡廉文化氛圍,形成以廉為榮、以腐為恥的思想道德價值標準。
這種目標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短期內能夠實現的。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廉政文化建設也是一項長期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全黨全社會的積極參與、配合和支持。
廉政文化建設中,廉政教育的重點對象是黨員領導干部,擴大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需要占領社區、農村、企業這三塊陣地,但“防腐疫苗”應從娃娃打起才能嬴得主動。
青少年作為人生的一個必經階段,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希望,擔負著建設未來的重任,他們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時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過程中,在這個特殊的人生時期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形成先入為主的效應,使其從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關知識,樹立“廉潔光榮,腐敗可恥”的意識和反腐敗斗爭必勝的信心,培養正確、積極、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觀念、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使“清正廉潔”成為每個人立身立業之基,無論今后從政、經商還是從事其他職業,“清正廉潔”的理念都會根植于腦中。
香港的廉政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得力于執法、教育、預防“三管齊下”的反貪策略。
其中,教育的功能在于改變社會風氣,推廣誠信文化,加強青少年的廉政教育是香港廉政公署工作的重點。
青少年身上都存在“建設型”或“破壞型”雙向發展的可能性,通過開展廉潔教育進校園,讓孩子從小具有抵抗腐敗的免疫力,以確保成長為健康的社會主流力量,使“敬廉崇潔”成為中華民族興國安邦之源,對今后社會發展大方向具有戰略意義。
2、廉政文化進校園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腐敗現象是一個社會問題,它的破壞作用已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已不僅僅在“官場”之中,在學術界、文藝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近年來,在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行為也很令人擔憂:一位小學二年級學生過生日,許的愿是“中500萬大獎、買個官做做”。
有小學生的畢業留言寫著“中百萬大獎,包二奶”。
有的小學生競選班干部時,為了拉選票,給同學買糖吃,請同學吃飯;當了班干部后,同學給他買糖吃、買水喝,請他打電子游戲。
乍一看,覺得好笑,小小年紀,竟然玩起了這些把戲。
但笑過之余,又不禁令人擔憂、發人深思,雖然這只是少數現象,但不可否認,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腐敗習氣已經侵入到校園,影響到孩子,這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意識滲透到學校各種相關的學科教育中去,為青少年的成長營造一個廉潔環境顯得十分重要。
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我們一向強調加強廉政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在任的公職人員,對于那些思想觀念尚未定型、將來也會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少年學生,我們卻沒有向他們提供更多的反腐敗知識和信息。
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社會的主人。
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上述問題,除了社會環境的影響之外,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也是這些現象滋長的“病根”之一。
如果學校片面重視智育,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可能有了提高,卻付出了思想道德水平滯后甚至下降的代價。
這也是國家近年來大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中央強調要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入廉潔教育內容的根本原因。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曾說過:中國在21世紀的發展變化取決于三個條件,一是中國的下一代有沒有信仰;二是中國的下一代有沒有責任感;三是中國的下一代能否實現廉政。
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在青少年中進行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教育,不僅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需要,更是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
現在,在未成年人中開展系統科學的廉潔教育已是全球共識。
2003年10月,第58屆聯大通過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其中便包含開展“包括中小學和大學課程在內的公共教育”的內容。
中共中央關于《建立 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提出了“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的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體系,青少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古今中外的實踐證明,最有成效的教育,取決于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從娃娃抓起,一是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
因此,開展廉政文化進學?;顒?、加強青少年的廉潔教育、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對于全面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廉政文化進校園應注重把握三方面內容1、注重教育對象的多層性。
廉政文化建設就是營造一種氛圍,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讓孩子在文化氛圍中接受陶冶和熏陶,對孩子的廉政教育應是持續不斷的“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因此,在對青少年學生加強廉政教育的同時,還應對學校黨員領導干部、廣大教職員工加強廉政教育,營造一個廉政的校園環境。
對校長、教師以及廣大學生,廉政教育的重點和要求應有所不同:對于校長和行政干部,重點在于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廉潔自律風范,著力構建思想道德和黨紀法規防線,成為師生的楷模;對于教師和教工人員,側重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倡導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的教風,使廣大教師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用實際行動為學生做表率;對于廣大學生,要遵循青少年的成長規律,適應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全面展開敬廉崇潔教育。
2、注重教育內容的針對性。
對廣大學生的廉政教育,要按照學校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將廉政教育納入學校德育體系,與思想道德教育、素質教育緊密結合,使誠信守法、正直自律等良好的道德意識根植于學生的頭腦之中。
小學階段側重“啟蒙、感召”,培養學生初步認識和理解廉潔的基本行為表現;初中階段側重“明理、立志”,培養學生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奠定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基礎;高中階段側重“修身、踐行”,培養學生通過開放性的思辨,認清一些腐敗現象的本質、根源和危害,樹立規則意識、公民意識和法律意識,引導學生自覺實踐誠實正直、遵紀守法等廉潔品質,確立“廉潔光榮,腐敗可恥”的是非觀。
3、注重教育活動的社會效應。
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它有相對獨立的一面,但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和影響并不不僅僅來自學校,學校、家庭、社會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中,加強對孩子廉潔教育的主渠道是學校,但同樣不能忽視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作用。
在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的同時,廣泛開展廉政教育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主動宣傳廉政知識,把廉政文化進校園與廉政文化進家庭、廉政文化進社區等結合,利用教育的雙向性,達到學生與家長、教師、社區相關范圍內人員的互動,進一步放大廉政文化進校園的社會效應,將廉政文化進校園與整個社會的敬廉崇潔活動融于一體,充分體現其在社會“助廉、促廉、倡廉”系統工程中積極作用。
三、廉政文化進校園應突出“四個”結合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和青少年廉潔教育是一項播種廉潔種子的工程,更是一種功在長遠的啟蒙教育。
廉政文化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從眼前看活動實際效果難以顯現,體現在孩子身上的任何積極向上的東西,都要有個過程,經過一段時間后,廉政文化教育效果才有可能會體現來。
因此,應把廉政教育作為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來抓,把廉潔教育貫穿、滲透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之中,使廉政文化進校園與辦學中的日常工作實現無縫對接,而不使其成為一股風、一陣雨,真正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以此促進校風、教風和學風的不斷創新。
一是與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相結合。
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與正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緊密結合,加強黨員干部從政道德教育,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
二是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兩者有機地融合起來。
要充分利用現有校園文化的平臺,加載精神境界、價值觀念、道德修養、敬業精神、人格品德、廉潔操守等教育內容,進一步擴大校園文化的內涵,提升校園文化的品位。
三是與開展“三風”建設相結合。
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與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與校務公開、重大事項公示、大宗物品招投標等結合,以一種黨員、干部、廣大師生樂于參與、易于接受的形式來增強教育的廣泛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樹立黨員、干部、廣大師生“敬廉崇潔”的道德觀,創造學校內部廉潔、清正、和諧、守法的氛圍。
四是與學校素質教育相結合。
把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有關內容納入學校德育體系,挖掘歷史、語文、政治、社會、思想品德等學科中的教育因素,使廉潔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并選取適宜主題,以研究性學習、主題綜合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感悟中升華。
廉政文化進校園3各位領導、各位老師、青少年朋友們: 為了貫徹落實省、市、區紀檢監察宣教工作座談會議精神,由區紀檢委、區教育局共同發起的,在全區中小學中開展的“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今天正式啟動了,這是我區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件大事。
剛才,王書記宣讀了《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9中的教師介紹了安鵬宇老師的事跡,28中學學生代表宣讀了《倡議書》,一會兒,區委徐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下面,我就搞好此項活動講幾點意見: 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重大意義。
我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關系到21世紀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現代化目標的實現,關系到社會主義祖國的前途與命運。
對人民教師,我們不僅提倡對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更注重強調教師的義務感和責任意識。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當前形勢下,要特別強調“廉潔從教”,每位教師都要遵守職業道德,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
今天,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千方百計提高教師待遇,教師工作已成為被人羨慕,受人尊重的職業。
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的工作,不維護自己的形象。
青少年兒童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也是今后各條戰線的主力軍,提前對他們進行廉潔教育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他們正處于身心發育、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很容易受腐朽現象的侵蝕,而且這種不良意識一旦形成,以后就難以糾正。
現在,某些電視節目充斥著對燈紅酒綠生活的渲染,部分書刊上堆積著對奢侈生活的描寫,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也是父輩們的“迎來送往”。
在這種環境下,如果不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提醒,很多孩子便會照搬成年人的某些行為,從而埋下隱患。
讓他們從小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是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設方面采取的一項新舉措,也是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新課題,對于青少年從小具有抵抗腐敗的免疫力,確保健康成長,對于今后社會的大發展都具有戰略意義。
中共中央頒發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制實施綱要》特別指出,要把廉政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標志著“廉政文化進校園”已正式納入我國反腐倡廉教育的格局。
我們要通過廉政文化進校園這樣一種有效的形式,使每位教師,都能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聰明智慧,教書育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將自己的美好形象永遠留在學生的心坎里;使青少年兒童從小家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從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真正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各學校的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充分認識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其作為加強學校師德建設和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做好此項工作。
二、精心組織,確?!傲幕M校園”活動抓出實效 此次活動的具體內容是以“五個一”為主要內容的校園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廉政作品征集活動以及廉政教育文藝演出活動。
要求各學校在領導班子中召開一次以反腐倡廉為主題的民主生活會、在校園中開辟一個反腐倡廉的專欄、在教師中舉辦一次以“愛崗敬業、廉潔從教”為主題的演講活動、在學生中舉辦一次以“崇廉敬潔”為主題的優秀作品展覽活動、在師生中組織一次創編廉政格言及從政警言活動。
各學校要突出三個環節,精心組織,科學安排,確保實效。
一是抓好領導。
學校領導要帶頭落實廉潔自律規定,提高廉潔勤政的自覺性,做廉潔勤政的模范,要珍惜自己的政治前途,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正確對待權力,正確對待苦樂,正確對待工作的艱巨性,老老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為黨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二是抓好教師。
廉潔,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是教師形象的感人魅力。
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勞苦大眾的教育事業,身后競沒有留下一絲家產。
全體教育工作者,要以“點燃自己,照亮學生”的紅燭精神,教書育人,忠于職守,辛勤耕耘,甘于奉獻,要通過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讓每位教師從思想深處認識到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廉潔從教的重要性,在全體教師中興起和倡導“廉潔從教為榮”的良好風尚。
三是抓好學生。
各學校要將青少年廉潔教育活動納入學校德育建設整體規劃,根據人生的主題啟蒙化、嚴肅的課題情感化、單一的說教藝術化、不同的年齡層次化的教育原則,開發校本教材,形成堅實載體;要通過班會、團隊會、黑板報、櫥窗、征文演講、文藝匯演、開通網頁等多種形式,精心設計寓教于樂的活動載體,營造校園“崇廉”氛圍;要重視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發揮“崇廉”教育的社會輻射功能,讓家長通過孩子了解廉政文化,教育家長重視言傳身教和整個家庭健康向上對孩子的作用,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為孩子做榜樣,確?;顒拥膶嶋H效果。
三、加強領導,將“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落在實處 “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是反腐倡廉和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學校要將此項活動作為反腐倡廉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實,使這次活動成為提高師生素質、陶冶師生情操、凈化師生心靈的過程。
各學校要加強對此項活動的領導,要明確校長負總責,一名副校長具體負責,充分發揮德育干部、班主任、學生干部的作用,積極動員和組織全校師生參加到這次教育活動中來,形成黨政各部門齊抓共管、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的教育機制。
要制定周密的活動方案,根據學校實際,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教育方法、突出教育特色,確保教育成效。
要加強宣傳工作,積極向新聞媒體宣傳活動的好做法和新成效,大力宣傳此次活動中典型的人和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各學校要將“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抓實、抓細、抓出實效,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
預?!傲幕M校園”活動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1、堅持知和行的統一。
2、堅持動機和效果的統一。
3、堅持自律和他律的結合。
4、堅持個人和社會的結合。
5、堅持繼承和創新的結合。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