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1784)年江南。
他是乘船順大運河南下,大運河兩岸的城市,象濟寧、無錫等自然是他停游的地方,另外還巡游了揚州、蘇州、杭州、鎮江、南京等許多風光秀麗的城市。
乾隆皇帝下江南寫下了《入山東境》、《過德州》、《老黃河》、《平原行》、《過濟南雜詩》、《望岱廟》、《蒙山》、《過沂州》、《郯城道中》等詩。
關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詩句:(一)乾隆下江南詩一首(轉載于網上) ( 愛新覺羅——弘歷)金山珠影幾千秋,云索高峰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遠望江南三千里,近觀湖北十路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
(二)乾隆游江南詩有賞紅球日出映朝輝,翠竹格高都算威。
山水清奇居華首,長江吹笛世間微。
廬山自有千情托,瀑布能無百種祈。
陶醉佳詩常記腦,又當提筆雨紛飛。
(三)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頃南沏一棹通。
回望還迷堤柳綠,到來才辨榭梅紅。
不殊圖畫倪黃境,真是樓臺煙雨中。
欲倩李牟攜鐵笛,月明度曲水晶宮。
雨后荷花承恩露,滿城春色映朝陽。
大明湖上風光好,泰岳峰高圣澤長。
過曲澗花香游流杯亭日知閣諸勝西苑曠且奧,肇自明代作。
瓊華萬玉堆,太液千夫鑿。
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
松篁幾百年,參天秀崖崿。
秋深鴻雁鳴,春暖桃李灼。
肅廟求神仙,林亭更開拓。
方士朝扶鸞,虛皇夜飛鶴。
丞相冠蓮花,將軍赤符縛。
雞犬倏已升,殿宇還如昨。
盛朝建邦畿,舊制因城郭。
何獨廢西苑,姑亦存其略。
高居非昔比,偶幸行宮若。
雍正二年夏,承恩開講幕。
避暑供游息,勝跡頻探索。
湛湛芳草青,潑潑游魚躍。
蔥蔥梧桐枝,爛爛蓮花萼。
或宴水云榭,佳景開芳酌。
或賦迎薰亭,妙句隨興落。
師友得從容,昆弟善笑謔。
是秋獵塞北,奇峰峭天削。
回思此間山,宛似日出爝。
因緣不復至,撫景懷佳約。
時過玉蝀橋,波光含漠漠。
煙際辨樓臺,松竹紛竽龠。
彈指十年間,何異風鳴鐸。
前日重來游,未能窮其樂。
姚矚淑清苑,凍岸不可泊。
今朝好風景,遲日中天爚。
步自瀛臺橋,踏冰行蹻蹻。
乾蘆尋曲徑,虛殿開金鑰。
穿云洞戶深,步石穿梁迮。
乃知洞里天,自與尋常各。
冬深景寂寞,翠?,槴\蘀。
閑坐流杯亭,更登日知閣。
會心濠濮間,呼朋嗒然噱。
其北乃假山,巉巖何磊硌。
攀援徑絕處,深澗戲騰踔。
時我徑過之,我童猶畏卻。
其上掛瀑布,結構儼廬霍。
飛沫雜冰流,玉牙排斷腭。
其池乃不凍,疑有馮夷托。
當年觀魚亭,塵土生珠箔。
歸鞍適然返,聊爾何住著。
我聞山水緣,好者不為惡。
何必買山錢,底須蠟芒屩。
前居水中萍,茲游林里雀。
異日得清暇,還教度略彴。
題靜憩軒非靜不能憩,非憩何由靜。
心與境相忘,一泓止水定。
小軒僅容膝,頗足適幽興。
臨窗俯碧池,波光入眼凈。
爐有香可焚,床有幾可憑。
即景裁短句,啟復論聲病
喜得大自在,而無俗慮競。
安佚非素懷,聊以適吾性。
雨中歸舟夕陽西下春云布,霏霏細雨迷蹊路。
中流雙槳蕩歸舟,十里橫煙暗村樹。
岸柳冥蒙待暮鴉,寥天低黯催孤騖。
咫尺玻璃太液池,幻作寒江煙雨渡。
舟行御湖三月春水生,微風不動玻璃平。
樓臺咫尺方壺聳,楊柳千條煙靄橫。
蘭舟容與蕩雙槳,飄飖渾似坐玉京。
緋桃綠李夾兩岸,綰綺錯繡春色并。
我思去夏泛太液,荷香十里疑蓬瀛。
即今光景正明媚,綠波搖漾鷗鳧輕。
等是舟行別今昨,年華荏苒何須驚。
帝京雜詠玉蝀橋頭望禁林,重重樓閣聳千尋。
兩行煙柳春光媚,幾頃澄波綠意深。
池水皆成瀍澗澤,宮墻常透市朝音。
大家真是同民樂,不異熏風解阜心。
冬至后一日同二十四叔父五弟游西苑試射駿馬紫藤鞭,宮城九陌連。
平池鋪玉鏡,晴雪晃金錢。
歡賞娛今日,追陪憶往年。
東瞻宸極近,靄靄暮祥煙。
輕風搖苑樹,碧宇散晴光。
氣復初陽暖,人迎化日長。
緣堤看凍柳,系馬坐冰床。
到此同攜手,臨風樂倍常。
蕉園成古剎,喬木隱伽藍。
貝葉飄花雨,香云護寶龕。
隨緣游勝地,冺念禮瞿曇。
何用僧雛引,由來此路諳。
太液無勞渡,群欣步屟行。
龍宮隔岸聳,玉蝀跨波橫。
不見潛魚躍,空聞寒雀鳴。
平田豐澤北,指日試春耕。
燕角敦弓勁,輕楊翠羽修。
中時驚月落,發處迅星流。
更步三梁閘,因登百尺樓。
淑清遲勝約,聊待再來游。
迎熏亭子畔,山勢郁崚嶒。
松柏開三徑,岡陵列幾層。
石龕穿洞入,云竇捫蘿登。
蠟屐肩與勝,都輸蓮社朋。
緬懷哲憫皇貴妃詩已是別多時能無一寫悲七旬忽百歲任他期幻景徒驚速故人不慭遺曾孫畢姻近眠者可聞知【譯文】已經逝去四十五年了,怎能不讓人提筆生悲
我竟然已經七十歲了,誰能活到一百歲呢
為何你的身影總是一閃而過,讓人無法看清
我們的曾孫都快要娶妻了,這些你都知道嗎
皇子挽詩朱華山酹酒(祭酒)兆葉維熊意舉男,髫齡書史即深耽。
墳前省識吾懷悼,地下應知汝抱慚。
覺后夢因原是幻,悲深痛定更難堪。
從今擬廢蒼舒誄,古佛無生叩寶龕。
【譯文】你是皇后夢熊而生,小小年紀就酷愛書史。
如今在你的墳前哀悼,你不應該走得如此之早。
我們的期望全成了夢幻,真是無法忍受的痛苦。
想為你這聰穎的孩子寫篇祭文,卻無從下筆,默訴佛祖,我已經了悟了生生滅滅。
乾隆十一年(1746年),已經35歲的富察氏又為乾隆生下了皇七子永琮,即悼敏皇子。
永琮出生這當天正逢亢旱之后大沛甘霖,又值佛誕--佛家指農歷四月初八為佛生日--這吉祥的日子,皇帝大喜過望,揮筆寫詩道:浴佛日遇雨因題九龍噴水梵函傳,疑似今思信有焉。
已看黍田沾沃若,更欣樹璧慶居然。
人情靜驗成和豫,天意欽承倍惕乾。
額手但知豐是瑞,颙祈歲歲結為緣。
【譯文】我們的祈禱終于使天降甘霖,我深知這是上天的特意安排。
久旱的土地終于有了水源,樹木也重新披上綠色。
中宮生子,天降甘霖,祥瑞之兆,這是上天所命,心中不敢有絲毫疏忽。
慶幸得到了豐收與祥瑞,希望歲歲年年永遠綿延。
浴佛日復雨因題次年佛誕,永琮周歲,天不負乾隆所望,綿綿細雨竟夜而降,乾隆再賦詩一首:漣纖夜雨枕邊傳,天眷常承獨厚焉。
饒有對時增惕若,那無撫節慶油然。
醉盤嘉祉微圖箓,佛缽良因自竺乾。
【譯文】綿綿細雨連夜而降,這是上天又一次給予我深厚的眷顧。
面對上天的恩澤我更要敬天愛民,當春喜雨,普天同慶。
得遂心愿,定是上天有所預示,佛祖保佑,得到今年的喜樂豐收。
可惜的是,永琮未滿兩歲,又因出痘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臘月二十九日身亡,這一年除夕,當千家萬戶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之中時,皇宮里卻一片死寂。
而已15年沒有生養的富察氏皇后因這次的愛子再遭夭折,終至一病不起。
為了表示對早喪幼子的鐘愛,乾隆特頒諭旨:皇七子永琮敏粹中宮,性成夙慧,甫及兩周,岐嶷表異。
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聰穎異常,鐘愛最篤,朕亦深望教養成立,可屬承祧。
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為軫悼。
謚悼敏阿哥,皇七子喪儀應視皇子為優。
【注釋】敏粹:出于;夙:早;岐嶷表異:與眾不同;皇二子與皇七子的接連去世,對于一心要立嫡子為儲的乾隆皇帝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為此他曾頒諭特意談及這一問題:“朕即位以來,敬天勤民,心殷繼述,未敢稍有得罪天地祖宗,而嫡嗣再殤,推求其故,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紹承大統者,豈心有所不愿,亦遭遇使然耳,似此竟成家法。
乃朕立意私慶,必欲以嫡子承統,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
【注釋】心殷繼述:希望承續先祖偉業;豈心有所不愿,亦遭遇使然耳:先祖也想以嫡子繼承,怎奈天命有數立意私慶:有私心悼念端慧太子詩一紓憤懣酹金卮,柳翣行將發引時。
此去想應兄待弟,都來何致母隨兒。
試言邂逅誰能受,疊遇乖張命實奇。
不忍撫棺寄余恨,孩提莫道未全知。
【譯文】一舒恨意舉起祭杯,送殯的隊伍就要出發了。
你們兄弟在泉下相伴,可是為什么連你們的母親也要帶走呢
誰能忍受這一切,命運無??偸窃庥鐾蛔兇驌?。
不忍再看視棺槨,怕只怕悲從中來,這樣的感受你們幼小的年紀是不會懂得的。
當他感到21歲的皇長子永璜、14歲的皇三子永璋對嫡母去世“并無哀慕之忱”,“于人子之道毫不能盡”時,怒不可遏,斥責他們“不識大體”,對嫡母仙逝“全不在意”。
并在王公大臣面前嚴正申明:“朕百年之后,皇統則二人斷不能承繼。
……朕以父子之情,不忍殺伊等,伊等當知保全之恩,安分度日……倘仍不知追悔,尚有非分妄想,則是自干重戾矣……若不自量,各懷異志,日后必至兄弟弟兄相殺而后止,與其令伊等兄弟相殺,不如朕為父者殺之……。
【注】干:觸犯;戾:罪過悼念皇長子永璜靈施悠揚發引行,舉循人似太無情。
早知今日吾喪汝,嚴訓何須望汝成
三年未滿失三男,況汝成了書史耽。
且說在人猶致嘆,無端從已實可堪。
書齋近隔一溪橫,長查蕓窗占畢聲。
痛絕春風廞馬去,真成今日送兒行。
【注釋】靈幡風中飄揚,就要去往皇陵,我這才意識到自己是多么絕情啊
早知今日這個結果,當初何必望子成龍而對你嚴加訓斥呢
三年不到失去三個皇子,何況你是個酷愛讀書的孩子。
這實在讓人無比感嘆,無端地你也隨之而去了。
你的書房與我一溪之隔,常去窗邊,希望還能聽到你讀書的聲音。
可恨春風,上馬前行,感嘆白發人竟送黑發人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