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列寧2、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康德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孟德斯鳩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
——【美】霍姆斯《普通法》5、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
——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6、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準備。
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7、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
——著名的法律學者8、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
——安提戈捏9、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諺10、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1、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
——法諺12、在民主的國家里,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
——馬克思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
——滋賀秀蘭14、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15、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
——亞里士多德16、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
——勞倫·卻伯17、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并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18、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強森19、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
——斯賓諾莎21、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22、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
——波斯納23、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24、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25、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么
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
——邊沁26、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惡行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魯赫27、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
——西塞羅28、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
——馬基雅弗利29、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采納
●全部歷史就是利益的斗爭,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風的利益的權威性的表現。
——拉布里奧拉(意)《關于歷史唯物主義》●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
——孟德斯鳩(法)●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
——盧梭(法)《社會契約論》●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莊嚴的表現。
——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所謂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種方策,使生命與國家皆得安全。
——斯賓諾莎(荷)●法律又是什么
法律就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
——列寧(蘇)●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
——龐德(美)●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
——凱爾森(美)《法律和國家概論》●法者,天下之儀也。
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
——管子(戰國)《管子?禁藏》●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
——管子(戰國)《管子?七臣七主》●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
——鹖冠子(戰國?楚)《鹖冠子?度一》●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司馬遷(漢)《史記?循吏列傳》●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
——班固(漢)《漢書?刑法志》●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
——傅玄(晉)《傅子?法刑》●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
——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歐陽修(宋)●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政治學》●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
——西塞羅(古希臘)●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
——阿奎那(意)●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
——貝卡利亞(意)●在一切能夠接受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里沒有法律,那里就沒有自由。
——洛克(英)●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快樂的話,那么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己就會消滅。
——洛克●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
——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
——格老秀斯(荷)●帶來安定的是兩種力量:法律和禮貌。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國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貴。
——日蓮(日)《立正安國論》●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
——(戰國)《商君書?定分》●車輕道近,則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遠任重也。
刑罰者,民之鞭策也。
——尸佼(戰國)《尸子》●法者,治之端也。
——荀況(戰國)《荀子?君道》●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
——韓非(戰國)《韓非子?守道》●水者火之備,法者止奸之禁也。
——桓寬(漢)《鹽鐵論?申韓》●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
——桓寬(漢)《鹽鐵論?疾貪》●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諸葛亮(三國?蜀)《便宜十六策?賞罰》●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
——劉禹錫(唐)《砥石賦》●小惡不容于鄉,大惡不容于國。
——蘇軾(宋)《策別安萬民六》●法立于上則俗成于下。
——蘇轍(宋)《河南府進士策問三首之一》●疏法勝于密心,寬令勝于嚴主。
——呂坤(明)《呻吟語?治道》●在一個國家中, 法律永遠是由強者的權力制定的。
——柏拉圖(古希臘)《法律篇》●法律的基本意圖是讓公民盡可能的幸福。
——柏拉圖(古希臘)《法律篇》●如果法律是非正義的,它就不能存在。
——奧古斯?。ü帕_馬)《論自由意志》●凡是解釋越簡單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
——托馬斯?莫爾(英)《烏托邦》●法律之明了,不盡在其條文之詳盡,乃在其用意之明顯,而民得其喻也。
——霍布斯(英)《利維坦》●法律不可能使本質上是道德的或純潔的行為變為犯罪行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為又變成純潔的行為一樣。
——雪萊(英)《人權宣言》●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悖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
——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愛戴和尊重為轉移的,而這種愛戴和尊重是以內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為轉移的。
——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如果我們的法律只是自然規律的幼芽,它毫無疑問是好法律。
這樣的法律可以抑惡揚善。
——大仲馬(法)《馬希里選集》●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羅曼?羅蘭(法)《哥拉?布勒尼翁》●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
——黑格爾(德)《法哲學原理》●法律決非一成不變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風浪而起變化一樣,法律也因情況和時運而變化。
——黑格爾(德)《法哲學原理》●沒有永恒的法律,適用于這一時期的法律決不適用于另一時期,我們只能力求為每種文明提供相應的法律制度。
——柯勒(德)《法律概念》●法律應該是鐵的,像鐵鎖那樣。
——高爾基(蘇)《我的大學》●法律必須依靠某種外部手段來使其機器運轉,因為法律規則是不會自動執行的。
——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法律的任務》●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
——霍姆斯(美)《普通法》●圣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
——管子(戰國)《管子?法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
——司馬遷(漢)《史記?酷吏列傳》●凡法始立必有病。
——韓愈(唐)《錢重物輕狀》●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
——劉禹錫(唐)《天論上》●法小弛則是非駁。
——劉禹錫(唐)《天論上》●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
——宋祁(宋)《宋景文筆記》●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
——崔敦禮(宋)《芻言》●法者,輔治之具,當以教化為先。
——薛瑄(明)《讀書錄》●法律不負殺人的責任,也就像這責任不應該使槍刀擔負一個樣。
——沈從文(現代)《沈從文文集1》
1、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3、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4、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5、子思曰: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言前定,則不跲(jiá);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jiǔ);道前定,則不窮。
6、子思:君子之道,譬如興遠,必自邇(ěr);譬如登高,必自卑。
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9、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0、子思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1、呂不韋:故教也者,義之大者也;學也者,知之盛者也。
義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學。
?12、孔子: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
?13、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
?14、呂不韋:先王之教,莫榮于孝,莫顯于忠。
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
顯榮,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15、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16、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0、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呂不韋:凡學,必務進業,心則無營,疾諷誦,謹司聞,觀歡愉,問書意,順耳目,不逆志,退思慮,求所謂,時辯說,以論道;23、荀子曰:?。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君子博學而日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積跬(ku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耳聰,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
小不忍 則亂大謀01、你要認識你自己。
--蘇格拉 02、人啊,拯救你自己吧
----貝多芬 03、能約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塞涅卡 04、壞人因畏懼而服從,好人因愛而服從。
----亞里士多德 05、信仰是人生的力量。
----列夫 托爾斯泰 06、研究人比研究事更有必要。
----羅休夫柯 07、測量一個人的力量的大小,應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但丁 08、平庸的人最大的缺點是常常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
----富蘭克林 09、一個人不能永遠做一個英雄,但一個人能永遠做一個人。
----歌德 10、別人認為你是哪一種人不要緊,關鍵是你到底是哪種人。
----賀拉斯 11、失去財產的人損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損失更大,失去勇氣的人損失一切。
----塞萬提斯 12、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中。
----馬克思 13、誰自重,誰也會得到別人的珍重。
----巴爾扎克 14、如果工作是一種樂趣,那么人間就是天堂
---歌德 15、你若要珍愛你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歌德 16、愚昧和傲慢同是一樹之果。
----無名氏 17、妄自尊大與妄自菲薄都是嚴重的錯誤。
----歌德 18、驕傲之后是毀滅,狂妄之后是墮落。
----《圣經》 19、自滿、自高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巴爾扎克 20、驕傲、嫉妒、貪婪是三個火星,它們使人心爆炸。
----但丁 21、我比別人知道得多,不過是我知道自己的無知。
----蘇格拉底 22、謙遜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以崇高的美德由此發芽滋長。
----蘇格拉底 23、美麗只有同謙虛結合在一起,才配稱美麗。
沒有謙虛的美麗,不是美麗,頂多只能是好看。
----塞萬提斯 24、人的靈魂表現在他的事業上。
----易卜生 25、青年人應有老年人的沉著,老年人應有青年人的精神。
----海明威 26、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
----列夫.托爾斯泰 27、人只要有學習的決心,他便能完成奇跡。
----派金斯 28、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高爾基 29、對一個人來說,真正重要的不是他的背景、他的膚色、他的種族,或是他的宗教信仰,而是他的性格。
---尼克松 3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 31、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之。
----楊雄 32、能命令自己的人就很快能命令別人。
----希翰 33、衡量人的尺度,不在職位高下,而在成就的多少。
----郭沫若 34、賢人哲人是絕不追求運氣的。
----盧梭 35、最有智慧的人常常假裝做傻瓜。
----林語堂 36、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命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
--奧斯特洛夫斯基 37、趨炎附勢的人,不可與其共患難。
----拜倫 38、要想有朋友,自己必須先夠朋友。
----愛默生 39、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蘇軾 40、察言觀色,度得量力。
----呂坤 41、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荀子 42、能用人者,無敵于天下。
----王夫之 43、用人者,取人之長,避人之短。
----魏源 44、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論萬世,不論一生。
----黃宗義 45、與人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
與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曹同 46、沒有友誼,世界仿佛失去太陽。
----西塞羅 47、貧困能試朋友之真偽。
----但丁 48、無信之友,較之敵人尤為可惡。
----莎士比亞 49、幸運時朋友了解我們,逆境中我們了解朋友。
----柯林斯 50、良友不忘盡其義務。
----拜倫 51、勢利的朋友,遲早會離你而去。
----亞當斯 52、財富不是永久的朋友,但朋友是永久的財富。
----列夫.托爾斯泰 53、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有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愛因斯坦 54、德不孤,必從鄰。
----孟子 5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56、忠誠是友誼的橋梁,欺騙是友誼的叛徒。
----印度諺語 57、為著品德去眷念一個情人,總是一件很美的事。
----柏拉圖 58、使兒童們從善的方法,是使他們快樂。
----王爾德 59、真正持續的愛必須有尊重才能成立。
----菲希特 60、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默克黎 61、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陳壽 62、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
----《名賢集》 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64、善良是一樁偉大的事。
但是,教人如何行善,更是偉大,而且輕而易舉。
----馬克.吐溫 65、百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
----拜倫 66、小孩子的命運是父母創造的。
----拿破侖 67、戀愛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使人忘記愛情。
----法國諺語 68、莫讓年華付水流。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上輩傷悲。
----中國諺語 69、弱者坐待時機,強者制造時機。
----居里夫人 70、憤怒從愚蠢開始,以后悔告終。
----畢達哥拉斯 71、沒有偉大的愿望,就沒有偉大的天才。
----巴爾扎克 72、天才,無非是長久的忍耐,努力吧
----福樓拜 73、天才的十分之一是靈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列夫.托爾斯泰 74、天才,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研究的那門學問上的最高能力。
----巴甫洛夫 75、只有從事一項偉大事業的時候,一個人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戴高樂 76、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康德 77、愛是人類唯一美麗的裝飾品。
----莎士比亞 78、愿望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
----紀伯倫 79、幸福的人常是善良的。
----陀斯妥耶夫斯基 80、人之所以不幸,乃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陀斯妥耶夫斯基 81、人生是花,而愛是花的蜜。
----雨果 82、終身為善不足,一朝行惡有余。
----荷馬 83、哀莫大于心死。
----莊子 84、品行是一個人的內在,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
----莎士比亞 85、世界是屬于勇者的。
----哥倫布 86、考驗一個人的勇氣,不是看他敢不敢死,而是看他敢不敢生活下去。
----阿菲里 87、假使你認為你能夠,你便能夠;假使你認為你不能夠,你便不能夠。
----戴維斯 88、擺脫心事的最好方法是工作。
----車爾尼雪夫斯基 89、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90、理想是人生的太陽。
----德萊塞 91、耐心和恒心總會得到報酬的。
----愛因斯坦 92、希望是生命的靈魂,心靈的燈塔,成功的導向。
----歌德 93、失信不立。
----《左傳》 94、扯謊是萬惡之首。
----諾貝爾 95、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 9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97、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毛澤東 98、坦白是使人心地輕松的妙藥。
----裴斯泰洛齊 99、凡是心靈值得令人愛的人,才是值得去結交的人。
----西塞羅 100、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績,必須付出超人的代價;超人的成績永遠屬于哪些付出超人代價的人們。
----無名氏
現實世界中人類能否修煉精神力
如能,具體怎么修煉
精神力怎么用
經學是指中國古代,研究儒家經典,解釋其字面意義、闡明其蘊含義理的學問。
經學是中國古代學術的主體,僅《四庫全書》經部就收錄了經學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萬零四百二十七卷。
經學中蘊藏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史料,是儒家學說的核心組成部分。
經學的產生所謂儒家經典,現在一般是指儒學十三經,亦即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但早期的儒家經典并不是這十三經。
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紀至五世紀),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在長期的政治活動失敗后,返回故鄉魯國,編訂和整理了一些傳統文獻,形成了六經。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編輯了《書》,刪定了《詩》,編訂了《禮》和《樂》,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據魯國的史料創作了《春秋》。
(關于六經是否是孔子所作,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議。
)自此以后,儒生們就以六經為課本學習儒家思想。
在春秋戰國時期,六經就已被人們公認為寶典。
經學產生于西漢。
由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丟失,六經除了《易經》以外也未能幸免于難,所以漢初儒生們即以傳習、解釋五經(《樂經》完全散佚)為主業。
漢武帝即位后,為了適應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五經博士。
從此儒學獨尊,《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為神圣的法定經典,也成為廣大讀書人必讀的經典。
兩漢經學漢經學 漢武帝時立五經博士,每一經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
博士與弟子傳習經書,分成若干“師說”,也就是若干流派。
武帝時的五經博士共有七家。
武帝以后經學日益興盛,博士的數量也逐漸增加。
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確定了十四家博士。
據《后漢書·儒林列傳》記載:“于是立五經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韓,《禮》,大、小戴,《春秋》嚴、顏,凡十四博士。
”這十四家都屬于今文經學,其官學地位一直保持到東漢末年。
今文經學的特點是通過訓詁章句為手段,闡發說明孔子的思想,繼承和發揚儒家學說。
今文經學以《春秋》為孔子為萬世立法的“元經”,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學”。
公羊學即為《春秋公羊傳》里所闡發的微言大義,主要是三科九旨,包括存三統、張三世、異外內、大一統、大居正、大復仇、更化改制等。
漢武帝時期出現了為大一統政治提供了完整的理論體系的公羊學大師董仲舒和善于把公羊學理論運用于現實政治中的政治家公孫弘,經過一代代今文經學學者的推闡與實踐,以公羊學為代表的今文經學深受漢朝皇帝的重視,始終在漢朝政治中處于主導地位。
今文經學發展到西漢后期,出現了兩種趨勢:一方面由于董仲舒對于公羊學中災異、符瑞、天人感應的闡發,今文經學由此邏輯發展的后果即是讖緯泛濫,再加之統治者的迷信與提倡,經學逐漸神學化;另一方面由于今文經學繼承了較多的原初儒學的色彩,其理論內在地包含著對現實的批判,從而越來越不能為逐漸加強的君主專制所容忍。
在這種情況下,自西漢中期開始就已經在民間傳授的古文經學興起。
古文經學所依據的經書一般都是西漢中期以后在民間發現的古書,因其是用戰國及以前的古文字所書寫,故稱之為古文經。
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并不僅僅是文字篇章的差異,主要在于它們對經書的解釋與治學方法的不同。
今文經學認為孔子是“為漢制法”的“素王”,而古文經學認為孔子只是古典文獻的整理保存者,是一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師;今文經學認為六經都是孔子所作,是孔子政治思想所托,其中有許多微言大義,而古文經學則認為六經是上古文化典章制度與圣君賢相政治格言的記錄;今文經學注重微言大義,古文經學注重對經文本義的理解和典章制度的闡明。
如果說今文經學關注的重心在于政治哲學與歷史哲學的話,那么自西漢后期開始與之針鋒相對的古文經學所關注的重心就是歷史史料學與語言學。
古文經學的興起最早起自《春秋谷梁傳》,西漢后期曾被立為博士。
在王莽當政時期,劉歆極力鼓吹古文經學,并使之立為新朝的博士。
東漢時期,古文經學雖然一直沒有被立為博士,屬于民間學說,但是其影響力越來越大,逐步超出并壓倒了今文經學。
由于今文經學發展后期日趨繁瑣,例如“曰若稽古”四個字可以解釋十萬字,又有所謂“師法”“家法”的束縛,再加之其與讖緯糾纏過深,使得人們逐漸遺棄了今文經學。
而古文經學一來較少受“師法”“家法”的制約,較為自由也較為簡明;二來與讖緯瓜葛較少,較為理性;三來其放棄了今文經學的批判性,對君主專制的維護更有優勢,所以在今古文經學的長期斗爭中,古文經學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東漢的古文經學大師有賈逵、許慎、馬融、服虔、盧植等,弟子眾多,影響很大。
而今文經學只有何休取得較大的成就,他的《春秋公羊解詁》是唯一一部完整流傳至今的今文經。
在今古文經學的長期爭辯過程中,互相也在逐漸地滲透,互相融合。
東漢初年(公元79年)召開的白虎觀會議就是一個官方召開的企圖彌合今古文經學異同的重要的學術會議。
會議的成果由班固寫成《白虎通》一書。
《白虎通》是以今文經學為基礎,初步實現了經學的統一。
東漢末年,古文經學的集大成者鄭玄,網羅眾家、遍注群經,對今古文經學進行了全面總結,自成一家之言。
鄭玄以古文經學為基礎,但又能吸收今文經學中的優點,態度嚴謹,實事求是,無征不信,從而超過了前人。
自此以后鄭學興盛,這不僅標志著今古文經學之爭的終結,也標志著漢代經學的衰亡,之后今文經學也隨之消失。
漢朝是經學最為昌盛的時代,朝野內外誦讀經書蔚然成風,《漢書·韋賢傳》引民間諺語說“遺子黃金滿贏,不如一經”。
漢朝的“以經義決獄”是漢朝經學與王朝政治相結合的一大特色,也是漢朝經學繁盛的一大標志。
儒生通過司法實踐并官學私學教育,移風易俗,把經學思想深深的植入了普通民眾之中。
我們也做過這個主題,但是是演講稿。
把演講稿發給你,希望對你有用。
哲人康德曾這么說過:“這個世界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敬畏,一是我們頭頂上璨燦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祟高的法則。
”是的,如果說璀璨的星空是以其獨有的博大浩渺深深震懾了我們的心靈,那么“法”,這高擎“正義之劍”的審判官,它“公正無私”、它“揚善懲惡”、它“無所不在”,在一次次付尊嚴與正義與社會的同時,也一次次的將“敬畏”深深的銘刻于我們心中。
,學法護法是一種被人們公認的美德。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遵紀是守法的基礎,青少年時代是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青少年學生要認真學習、遵守校紀校規,,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現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作為一名青少年要學習,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護法,只有全體人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才能實行,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強大。
在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是調節人們行為的兩大社會規范,二者親切相關。
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成長,既要餞行基本的道德,做一個有道德人,又要遵守國家法律。
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應當享有的合法權益。
遵守法律,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
首先,我們中學生應該努力學習法律常識,特別是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必須掌握。
現在我們正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一個法盲是很難在一個飛速發展、日益復雜的社會中生存的,更不用說會有什么成就,多了解是法制社會對我們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我們守法、用法的前提條件。
其次,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道德修養。
不要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與他人大動干戈,弄的兩敗俱傷。
再次我們應該善于用法,善于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作為新時期中學生的我們,在學習中、生活中,都應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牢固觀念。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一起攜起手來,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明天,做一個新世紀的遵紀守法的合格的中學生。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