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淀>>的作者是孫犁,他的主要風格是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語言,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
從艱難的戰爭歲月中發現生活的美和人性之美。
這篇小說主要寫,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一種氛圍,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做鋪墊“這女人編著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幾段描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一,作者選取的描寫對象本身的自然美感:月亮、女人、身下的葦席、遠處的荷花淀……其二,將描寫對象的特殊組合又進一步升華和豐富了美:月亮底下,女人編席,遠處一片飄著荷花荷葉香的白洋淀……其三,話語的修辭、裝飾更增加和擴充了無限的美感:涼爽得很、干凈得很、濕潤潤的、柔滑修長、“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再加上中間兩個自然段幾個設問引發的對白洋淀廣闊浩淼、物產豐美的聯想……這所有的文字中,哪里有一點點戰爭的味道
又哪里有一點點塵世的紛擾
作者正是要通過這種絕美的畫面,把讀者帶入一種純美的境界。
一般來說,小說的開頭都是為全篇確定基調的部分,《荷花淀》這樣的極富美感力度的開頭,顯然已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特定氛圍,對全篇的閱讀籠罩性極強。
與此類似的這種詩情畫意般的描寫,除了中間部分有段關于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寫,然后就是末尾處的對于荷花淀的直接描繪。
對荷花淀的描繪其動感更強一些,而且也有意將人與荷花荷葉融為一體。
使人在領略荷花淀的無限美感的同時,更能深入把握其內在精魂。
人們都知道,畫家徐悲鴻畫馬,并不簡單地是為畫那些馬的形體,而是為貫注進一種人的精神,借以表現一種民族精神。
小說《荷花淀》這種畫面感極強的作品,其最終意味也正是為了體現一種民族的氣節,如同那滿淀的荷花荷葉一樣,蓬蓬勃勃、亭亭凈植、充滿生機,這也就是《荷花淀》所創造的全部純美境界的深層內涵。
實際上,這篇小說的每一幅主體畫面,都潛隱著這樣的一條基本指向,隱含著這樣一種內在精神,作品開篇的關于女人編席的畫面描寫,基本色調就是“潔白”“銀白”“透明”,有意把月色與淀水緊密關聯,雖然還沒能直接展示荷花淀的正面景色,卻通過女人的“眼光”,作了必要的引示,“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寫到女人們尋夫的一段,又特別突出地寫了正午陽光下的白洋淀“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使其與開頭的色調保持著一致并逐步向荷花淀推進,最后終于直接展現了“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后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深邃而高遠。
“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們向荷花淀里搖,最后,努力的一搖,小船竄進了荷花淀。
幾只野鴨撲楞楞飛起,尖聲驚叫,掠著水面飛走了。
就在她們的耳邊響起一排槍聲! ”這里只有兩句話,一句寫荷葉,一句寫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著作者強烈的感情。
這里是荷葉荷花,也是銅墻鐵壁,是監視敵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敵人的戰場。
用這樣兩句話,作為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將是一場消滅敵人的戰斗。
1,語言特色這篇小說的語言質樸、簡明,但又內涵豐富。
如水生告訴水生嫂自己參軍那一段:水生小聲地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水生沒有和妻子商量就報名參軍,怕妻子責怪,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小聲”地說話。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
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沒有直接說水生嫂聽到丈夫要去參軍的心理反應,但是從她“叫葦眉子劃破了手”這個細微的動作,可以窺見她內心的波動。
再如婦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
”——表明自己不是想拖丈夫的后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沒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緊的話”,當然必須當面囑咐。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知道前兩位的話不能“自圓其說”,只好另想辦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還不忘加一句“有什么看頭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生活化的人物語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
2,這篇小說的語言很有特色。
通過具體的語言分析,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
1.(1)水生說:“……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
”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
”——“低著頭”表現水生嫂的性格,她是一個傳統的,很賢惠的農村婦女。
她對丈夫是很順從的。
她說:“你總是很積極的。
”有一絲嗔怪,但并沒有反對丈夫第一個舉手報名的意思。
(2)女人沒有說話。
過了一會,她才說:“你走,我不攔你。
家里怎么辦
”——首先表明不反對丈夫參軍,但是“家里怎么辦
”表明她對丈夫的依戀。
(3)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沒有哭,只說:“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
”——水生嫂雖然舍不得丈夫離開自己,但她對丈夫的行為是支持的。
水生表明自己知道她的“難處”(實際是她丈夫的依戀),她“鼻子里有些酸”,對丈夫體貼自己的心意感到寬慰。
(4)雞叫的時候,水生才回來。
女人還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說:“你有什么話,囑咐囑咐我吧。
”——“呆呆地”表明水生嫂對丈夫離開自己參軍感到一時還難以承受。
課外閱讀荷花淀,做閱讀摘記,。
(概括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摘抄景物描寫句子
月夜,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又薄又細的葦眉子。
葦眉子在她懷里跳躍著。
不知道白洋淀有多少葦子;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
整個荷花淀全震蕩起來。
她們想,陷在敵人的埋伏里了,一準要死了,一齊翻身跳到水里去。
漸漸聽清楚槍聲只是向著外面,她們才又扒著船幫露出頭來。
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
荷花變成人了
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
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臉,啊
原來是他們! 這女人編著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但是大門還沒關,丈夫還沒回來
小說中最突出的是水生嫂。
她的性格中國婦女傳統德,又具有抗日根據女進步的特點。
勤勞、善良:她織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能干與勤快;丈夫是游擊隊長,黨的負責人,大部分家務勞動得由她承擔。
她上要侍奉公公,下要養育孩子,是典型的賢妻良母。
一、人物形象 小說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水生嫂。
她的性格既有中國婦女傳統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據地婦女進步的特點。
勤勞、善良:她織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能干與勤快;丈夫是游擊隊長,黨的負責人,大部分家務勞動得由她承擔。
她上要侍奉公公,下要養育孩子,是典型的賢妻良母。
溫柔、體貼:丈夫工作晚歸,她首先“站起來要去端飯”,賢惠體貼;丈夫說要參軍,她“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表現了她對丈夫的依戀和關心。
丈夫參軍沒幾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和眾伙伴去看望丈夫,對丈夫可謂一往情深。
深明大義:丈夫參軍,她并沒有拖丈夫的后腿,雖然她是不想讓丈夫走的。
丈夫去做動員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聽聽丈夫的“囑咐”。
丈夫說“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
捉住了要和他們拼命”。
她流著眼淚答應了,這表現了她的忠貞。
二、夫妻之情、家國之愛 小說雖然描寫的是抗日戰爭的事情,但是并沒有直接寫戰爭的激烈、殘酷,而是把筆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上。
這些善良、純真的人們在戰爭環境中閃耀出人性的光輝,表現了人民不畏強暴、保衛家園的精神狀態。
侵略戰爭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們以純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經戰勝了侵略者。
這是抗戰勝利的精神源泉。
小說中,水生等參軍的人對家庭的眷顧,他們委托水生來做家屬的工作,正表現了他們對親人真摯的感情;水生嫂等婦女們雖然委婉地流露出對丈夫們難舍之情,但還是義無反顧地為自己的丈夫打點行裝,送他們上戰場打擊侵略者。
至于以后婦女們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為丈夫分擔任務,參加戰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國之愛。
有國才有家,反之,有對親人的深情才有對國家的忠誠。
三、在戰爭中成長 殘酷的戰爭環境,也促使人的思想性格成長成熟。
以水生嫂為例,她是一個傳統、善良的農村家庭婦女,盡心盡力地支撐家庭,不讓丈夫有后顧之憂。
得知丈夫要離家參軍,她雖然心里為難,但還是支持丈夫的選擇。
這時候,她的心理還沒有大的變化,仍是賢妻良母式的思維,對丈夫更多的是習慣性的順從。
由探望丈夫開始,她的心理起了變化。
對戰爭的親身感受,使她對丈夫的抗戰事業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戰的行列中,直接參加保家衛國的神圣事業。
她的思想性格也得到一個大的飛躍。
四、語言特色 這篇小說的語言質樸、簡明,但又內涵豐富。
如水生告訴水生嫂自己參軍那一段: 水生小聲地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水生沒有和妻子商量就報名參軍,怕妻子責怪,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小聲”地說話。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
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沒有直接說水生嫂聽到丈夫要去參軍的心理反應,但是從她“叫葦眉子劃破了手”這個細微的動作,可以窺見她內心的波動。
再如婦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
”——表明自己不是想拖丈夫的后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沒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緊的話”,當然必須當面囑咐。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知道前兩位的話不能“自圓其說”,只好另想辦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還不忘加一句“有什么看頭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生活化的人物語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求采納
小說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水生嫂。
她的性格既有中國婦女傳統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據地婦女進步的特點。
勤勞、善良:她織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能干與勤快;丈夫是游擊隊長,黨的負責人,大部分家務勞動得由她承擔。
她上要侍奉公公,下要養育孩子,是典型的賢妻良母。
溫柔、體貼:丈夫工作晚歸,她首先“站起來要去端飯”,賢惠體貼;丈夫說要參軍,她“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表現了她對丈夫的依戀和關心。
丈夫參軍沒幾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和眾伙伴去看望丈夫,對丈夫可謂一往情深。
深明大義:丈夫參軍,她并沒有拖丈夫的后腿,雖然她是不想讓丈夫走的。
丈夫去做動員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聽聽丈夫的“囑咐”
一、通過描寫外貌表現人物的心理。
通過描寫外貌表現人物的心理有兩種方式:一是寫他人的外貌,來揭示另一人的心理活動;二是寫一個人的外貌,來揭示其內心活動。
如,“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
她望著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脹,說話也有些氣喘。
她問:‘他們幾個哩
’”這屬于第一種類型,當看到丈夫的臉有些紅脹,水生嫂的內心緊張,不免有些擔心。
如,“幾個女人羞紅著臉告辭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
這屬于第二種類型,當幾個女人在馬莊親戚家詢問丈夫的下落時,“羞紅著臉告辭出來”既表現出羞澀,又表現出高興與悵惘的復雜心理。
二、通過語言描寫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
通過語言描寫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在本文中有許多處,下面摘錄一段做一分析。
“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
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集在水生家里來,大家商量。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 水生的女人說。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于是這幾個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劃到對面馬莊去了。
”以上的對話描寫非常出色,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表現出女人既怕拖男人的后腿,有急想見丈夫的心理;‘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則表現了女人的急不可耐的心理;‘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表現了水生嫂考慮周全、心細的內心活動;‘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表現了這位女人急于見丈夫的心理;‘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將女子的羞澀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
三、通過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
通過動作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是小說中常用的方法。
這篇文章中有多處動作描寫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現摘錄一處做分析:“幸虧是這些青年婦女,白洋淀長大的,她們搖的小船飛快。
小船活像離開了水皮的一條打跳的梭魚。
她們從小跟這小船打交道,駛起來,就像織布穿梭,縫衣透針一般快。
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來的飛快。
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這幾個青年婦女咬緊牙制止住心跳,搖櫓的手并沒有慌,水在兩旁大聲嘩嘩,嘩嘩,嘩嘩嘩!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通過描寫女人們的劃船動作,刻畫了她們雖有些緊張,但能沉著、勇敢的心理狀況。
——教學札記 《荷花淀》是“荷花淀派”領軍人物孫犁的代表作,也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語言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郁,富有詩情畫意。
《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畫的風景當作背景,具有樸素、明麗、清新、柔美的風格。
小說中對荷花淀景物的描寫除了開頭月夜葦塘一段外,其他幾處雖然都著墨不多,但每一處的描寫都恰到好處地發揮了環境描寫應有的作用。
小說開頭一句就寫到荷花淀的夜色:“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
”皎潔的月光,涼爽的空氣,干凈整潔的院落,營造出寧靜、明麗、和平的意境。
在這優美的氛圍中,水生嫂出場了,她坐在院子里編席子,“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
“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作者將環境描寫訴諸視覺、觸覺、嗅覺等感官,用浪漫的筆法烘托勤勞、善良、淳樸而又心靈手巧的水生嫂,將環境描寫與人物的刻畫水乳交融,人與景相得益彰。
同時,聯系水生嫂等丈夫回家、夫妻夜話等情節來看,這段景物描寫還要起到揭示主題的作用:如此多嬌的山河、如此美麗富饒的家園豈容敵人的鐵蹄蹂躪,荷花淀的兒女正是為了保衛家鄉才必然拿起武器和敵人進行殊死的斗爭。
當然,夜景的描寫是小說情節發展的需要,環境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因為,正是斗爭形勢的變化,區上開會研究斗爭部署才到了深夜,水生嫂才在月光下一邊編席子一邊等丈夫歸來。
因為形勢緊迫,才有水生夜訪各家各戶,給“拖后腿”的年輕媳婦們做通思想工作。
也正是夜訪的匆忙,才有年輕媳婦們第二天“冒失”探夫的危險遭遇。
雖然是在戰爭年代,但是作者給小說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水生嫂”設置了一個非常的詩意的出場環境:月亮、女人、葦眉子。
這些美的意象建構成一個和諧、優美的鄉村風情環境。
接著,作者又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白洋淀迷人的景象:“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潔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段優美的文字,為人物活動設定了一個特定的氛圍。
小說以充滿詩情畫意的描寫替代了哀鴻聲聲、狼煙烽起的戰爭環境的描寫。
縱觀小說各個部分,都是以美麗的白洋淀水鄉作為背景,蘆葦、蘆席、薄霧、清風、荷花、菱角、湖水、野鴨..這些意象構成了白洋淀的綺麗的風光,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醉人的詩情畫意。
小說的幾個主要情節都安排在白洋淀旁,都穿插著這份美麗。
而這些“美的極致”正好可以去反襯踐踏這份美麗的日本侵略者的“邪惡的極致”。
這是作者獨特的審美觀下所描繪出來的戰爭環境。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