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桓公問史伯說:“周朝將會衰敗嗎
”史伯回答說:“差不多一定要衰敗了。
《尚書、泰誓》上說:‘老百姓所向往的,上天一定會遵從。
’現在周幽王拋棄光明正大有德行的人,喜歡挑撥是非、奸邪陰險的人;討厭賢明正直的人,親近愚頑鄙陋的人;排斥與自己意見不一致的正確主張,采納與自己相同的錯誤說法。
其實和諧才能生成萬物,同一就不能發展。
把不同的東西加以協調平衡叫做和諧,所以能豐富發展而使萬物歸于統一;如果把相同的東西簡單相加,用盡了之后就完了。
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相配合,而生成萬物。
因此調配五種滋味以適合人的口味,強健四肢來保衛身體,調和六種音律使他動聽悅耳,端正七竅來為心服務,協調身體的八個部分使人完整,設置九臟以樹立純正的德行,合成十種等級來訓導百官。
于是產生了千種品位,具備了上萬方法,計算成億的事物,經營萬億的財物,取得萬兆的收入,采取無數的行動。
所以君王擁有九州遼闊的土地,取得收入來供養萬民,用忠信來教化和使用他們,使他們協和安樂如一家人。
這樣的話,就是和諧的頂點了。
于是先王從異姓的家族中聘取王后,向四方各地求取財貨,選擇敢于直諫的人來做官吏,處理眾多的事情,努力做到和諧而不是同一。
只是一種聲音就沒法聽,事物單一就不能多姿多彩,食物只有一類就不能吃飽,物類只有一種就無法比較。
如今幽王擯棄事物的豐富性而只支持專制茍同。
這是天奪取了他的理智,要想不衰敗,可能嗎
中心思想就是一句: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老百姓所向往的,上天必定會遵從,或者說民意即天心
“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
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春秋時鄭恒公問史伯周朝衰落的原因,史伯以為是“去和求同”,于是提出了“和實生物”的思想(《國語·鄭語》。
史伯向桓公問道:
景公說:“只有梁丘據與我和協啊晏子回答說: “梁丘據也不過是相同而已,梁丘據也駕著車趕來了。
哪里能說是和協呢?” 景公說:“和協與相同有差別嗎?”晏子回答說:“有差別。
晏子在遄臺隨侍《晏子對齊侯問》翻譯: 景公從打獵的地方回來。
《晏子對齊侯問》翻譯:景公從打獵的地方回來,晏子在遄臺隨侍,梁丘據也駕著車趕來了。
景公說:“只有梁丘據與我和協啊
”晏子回答說: “梁丘據也不過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說是和協呢
” 景公說:“和協與相同有差別嗎
”晏子回答說:“有差別。
和協就像做肉羹,用 水、火、醋、醬、鹽、梅來烹調魚和肉,用柴火燒煮。
廚工調配味道,使各種味道恰到好處;味道不夠就增加調料,味道太重就 減少調料。
君子吃了這種肉羹,用來平和心性。
國君和臣下的關系也是這樣。
國君認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里下進言 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備;國君認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進言指出其中可以的。
去掉不可以的。
因此。
政事平和而不違背禮丁,百姓沒有爭斗之心。
所以《詩?商頌? 烈祖》中說:‘還有調和的好羹湯,五味 備又適中。
敬獻神明來 享用,上下和睦不爭斗。
’先王使五味相互調和,使五聲和諧動聽, 用來平和心性,成就政事。
音樂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樣,由一氣。
二 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各方面相配合 而成,由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迅速、高下、出 入、周疏各方面相調節而成。
君子聽了這樣的音樂,可以平和心性。
心性平和,德行就協調。
所以,《詩?豳風?狼跋》說:‘美 好音樂沒瑕疵。
’現在梁丘據不是這樣。
國君認為可以的,他也說 可以;國君認為不可以的,他也說不可以。
如果用水來調和水,誰能吃一下去
如果用琴瑟老彈一個音調,誰聽得下去
不應當相同的道理,就像這樣。
”
首先我想問一下,你的問題是不是“史伯對桓公問”
如果是的話,我給你提供的參考是:史伯對桓公問一文的主要哲學觀點是——對立統一觀點,包括用人是用“光明正大有德行、賢明正直的人”還是用“挑撥是非、奸邪陰險的人”;采用的政體是“和諧豐富”還是“專制同一”的問題,總之,其主要哲學觀點是和諧哲學和和平哲學。
高博專插本 1遲、仲弓問仁(《論語》) 2.《老二章老子》) 3.晏子侯問(《左傳》) 4.史伯對桓公問(《國語》) 5.大同(《禮記》) 6.召公諫厲王弭謗(《國語》) 7.諫逐客書(秦-李斯) 8.過秦論(上)(西漢-賈誼) 9. 五代史伶官傳序(宋-歐陽修) 10.哀郢(《戰國-屈原》) 11.古風(其十九)(唐-李白) 12.秋興八首(其一、其四)(唐-杜甫)) 13.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宋-辛棄疾) 14.哀江南賦序(北周-庾信) 15.祖國土(蘇聯-阿赫瑪托娃) 16.蒹葭(《詩經》) 17.長恨歌(唐-白居易) 18.鵲橋仙(纖云弄巧)(宋-秦觀) 19.沈園二首(宋-陸游) 20.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元-睢景臣) 21.始得西山宴游記(唐-柳宗元) 22.正氣歌并序(宋-文天祥) 23.念奴嬌(過洞庭)(張孝樣) 24.飲酒(其五)(晉-陶淵明) 25.赤壁賦(宋-蘇軾)這是《大學語文》的指定篇目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