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憲問》 君子以說的多.做得少為恥。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墨子·修身》: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荀子·修身》: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善言古者必有節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
——《荀子·性惡》 謹于言而慎于行。
——《禮記·緇衣》 君子強學而力行。
——楊雄《法言·修身》 實事求是。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百聞不如一見。
——《漢書·趙沖國傳》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漢書·董仲舒傳》 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
——王充《論衡·薄葬》 名必有實,事必有功。
——荀悅《申鑒·俗嫌》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荀子·修身》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自己要站得住腳,也要設法讓別人站得住腳;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設法讓別人事事行得通。
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
——《荀子·非相》 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尚書·周官》: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大義滅親。
——《左傳·隱公四年》 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左傳·僖公九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孟子·滕文公上》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茍》: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在圣人治理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惟義所在。
——賈誼《新書·階級》 衡之于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于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
——《淮南子·主術訓》: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沒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監督朝廷內外,判別是非沒有偏頗,才可以算作正直。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淮南子·泛論訓》 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
——《淮南子·修務訓》 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
——《史記·太史公自序》 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
——劉向《說苑·正理》 圣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廢慶賞。
——徐干《中論·賞罰》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后出師表》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傅子·通志》 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
——包拯《論星變》 有功則賞,有罪則刑。
——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
——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論語·微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
——桓寬《鹽鐵論·地廣》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頤《愛蓮說》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氣歌》 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于謙《無題》 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鄭燮(xiè)《題畫·竹石》 勤 儉 君子以儉德辟難。
——《周易·否》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尚書·大禹謨》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左傳·宣公十二年》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墨子·辭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憫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李商隱《詠史》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司馬光《訓儉示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純仁列傳》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朱柏廬《治家格言》 求 新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謹慎做事,自強不息,和日月一起運轉,永不停止。
日新之謂盛德。
——《周易·系辭上》: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才是大德。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系辭下》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禮記·大學》: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擔心) ——《宋史·王安石列傳》 德貴日新。
——康有為《論語注》卷九 惟進取也故日新。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勸學》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程顥.程頤《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 為學須覺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長進。
——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鵲樓》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誠信1.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2.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 3.失信不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4.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8.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9.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 10.一諾千金。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改 過 1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12.人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1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征列傳》 14.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白居易《與元九書》 1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16.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守仁《改過》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增廣賢文》 敬 親 18.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學而》 19.父慈而教。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20.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天子》 2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22.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幼學瓊林夫婦》 23.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孟子離婁上》 24.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漢書宋弘列傳》 好 學 2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2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2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29.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并且聯系實際進行思考。
30.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孟子離婁下》 3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3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3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禮記》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長幼有序。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孟子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孟子事,孰為大
事親為大;守,孰為大
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
孰不為事
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
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孟子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子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
——《孝經·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馬遷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內睦者,家道昌。
——林逋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李毓秀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
——周秉清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廬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
——(古羅馬)西塞羅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
——(古羅馬)維吉爾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意大利)亞米契斯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德)歌德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前蘇聯)高爾基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傾倒了一座博物館。
——高爾基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法)司湯達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
——(德)康德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英)薩克雷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美)馬克·吐溫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系上。
——(前蘇聯) 馬雅可夫斯基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英國)莎士比亞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
——富勒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美國)羅素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于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
——羅素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羅素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圣的呢
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馬克思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
——所羅門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于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
——莎士比亞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
——薩福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
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
我痛恨戰爭。
——羅斯福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法)羅曼·羅蘭親人不睦家必敗。
——(美)林肯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愛默生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
——狄更斯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
——狄更斯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
——狄更斯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狄更斯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
——蘇格拉底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
——蘇霍姆林斯基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于她的孩子們。
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
——蘇霍姆林斯基成為母親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
——蘇霍姆林斯基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
——蒙田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
——蒙田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
——維斯冠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
——紀伯倫再沒有什么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
——惠特曼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居里夫人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
——德萊塞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
——池田大作互相贈送禮物的家庭習慣有助于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誠摯的友誼。
其主要意義并不在于禮物的本身,而在于對親人的關心,在于希望感謝親人的關心。
——伊林娜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
——伊林娜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于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
——伊林娜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
——大仲馬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岡察爾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
——羅斯·坎貝爾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色諾芬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
——小路實篤母親在家事事順。
——阿爾科特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相像
她們的心始終一樣。
——瓦普察洛夫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續。
——斯梯爾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賀拉斯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
——阿瑟·米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
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
——阿斯杜里亞斯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
——哈吉·阿布巴卡·伊
【詞語】: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注音】: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 【釋義】:精誠:至誠,誠心誠意.。
指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
同“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出處】:《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漢·王充《論衡·感虛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南朝,宋,范嘩《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事例】: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九卷:“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貞心不寐,死后重諧。
”《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注:這是個八字成語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唯賢唯德,能服于人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