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格言與方法】1】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寫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啟迪智慧。
2】勤奮是探求知識的舟楫,思維是探索知識的方法,請教是學習知識的妙招,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途徑。
3】學好靠信心,求教靠虛心,探求靠專心,長進靠恒心。
4】勤奮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思考是理解知識的利器,讀書是掌握知識的捷徑,練習是鞏固知識的方法,討論是理解知識的妙招,探求是創新知識的途徑。
5】求學無笨者,努力就成功;讀書沒捷徑,盡力能高分。
6】學習靠積累,記憶靠理解,經驗靠反思,熟練靠練習。
7】死記硬背得不到真知識,投機取巧學不到真本領;紙上談兵學不到真本事,閉門造車結不出好碩果。
8】寫作要多讀、多看;做題要多練、多思;鞏固要多記、多用;運用要多想、多試。
9】勤奮出聰明,博學出智慧,多練出技巧,巧思出碩果。
10】學問靠點滴積累,聰明靠思考練就;博學靠學習成就,創造靠實踐成功。
11】知識如金礦,挖之愈深,得之愈多;知識如登山,攀之愈高,望之愈遠。
12】巧思妙想出靈感,實踐探索出成果。
13】如果說學習有捷徑可走,那么它就是勤奮;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么它就是實踐。
14】藏書再多,倘不閱讀,就是一堆廢紙;讀書再多,倘不應用,就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蕾。
15】學習不能好高騖遠,須一步一個腳??;進步不能一步登天,須一步一級臺階。
16】知識是智慧的火炬,勤奮是智慧的鑰匙,智慧是思考的火花,創新是智慧的結晶。
17】讀書長知,思考長智,虛心長識,應用長技。
18】不讀書則愚,不思考則淺;不多練則生,不巧用則鈍。
19】讀書如蜜蜂采花,思考如蜜蜂釀蜜,只有既采又釀,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識蜂蜜”。
20】人生中三種東西最寶貴——信心、健康和知識;學習中三種品質最可貴--好學、好問和好思。
21】學問學問,又學又問;學習學習,又學又習。
22】聰明的秘訣在于勤奮好學,博學的秘訣在于博覽群書,巧學的秘訣在于舉一反三,成功的秘訣在于推陳出新。
23】倘不學習,再美好的理想也會化成泡影;倘不勤奮,再美妙的計劃也會付之東流;倘不實踐,再廣博的知識也會束之高閣。
24】學習中的大忌是囫圇吞棗;讀書中的 是走馬觀花。
25】學習既要有鐵棒磨成針的精神,又要有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讀書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氣,又要有樂于思考的精神。
26】沒有永遠的博學,只有永遠的學習;沒有永遠的聰明,只有永遠的思考;沒有永遠的智者,只有永遠的學者。
27】學習前要帶上幾個問題,學習中要思考幾個問題,學習后要能提出幾個問題,這樣才能學有所得。
28】“學習中沒問題”就是“方法有問題”,諸如盲從,欠思考、不能舉一反三、不會推陳出新等。
所以,作為一名頭腦清醒的學生,應善于在沒問題中查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不斷產生好的問題,才能及時解決好新的問題。
29】學生聽老師的話并非有錯,但是不能盲從,否則,不但會去去主見,還會失去創新能力。
30】約束不了自己是自己無能的一種表現。
自己都管不住自己,難免要滑入深淵。
31】學習中要蕩起“樂學”和“巧思”的雙槳,倡導“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這樣才能學得生動活潑、融會貫通。
32】作為一名中國人,讀不準普通話,書寫不好自己的文字,就不能堂堂正正地做一個合格的中國人。
33】教育中應懂得的幾個等式和不等式:A 不等式:1、批評不等于訓斥;2、后進生不等于差生;3、懲戒不等于體罰;4、學生問題多不等于學生缺點多;5、對老師有意見不等于不尊重老師。
B 等 式:1、有差生等于還有差師;2、學生沒“問題”等于教學有問題;3、班風差等于班級管理水平差;4、要求學生聽話等于束縛學生的創新思維;5、學生不聽話等于教師治教無方;6、學生不尊重教師等于教師言傳不身教。
34】一個現代人應十分注重心理方面的健康。
只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奮發向上,不被困難和煩惱所壓倒。
35】閱讀是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倘能變閱讀為“悅”讀,必會激發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使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36】學習是一門大學問,有時“退步”反而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
當我們面對難題不奏效時,不妨考慮考慮“退一步”,思考思考再前進。
37】作為培養跨世紀人才的素質教育該有怎樣的要求呢
首先,應使受教育者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且知識廣博,業務精湛;其次是使受教育者有現代意識與能力,即民主意識、競爭意識、開拓意識、創新意識及其能力,并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38】一個人若善于發揮自己的特長,那么,你便是人才。
一個人若一味責怪自己笨,那么,你就有可能成為蠢材。
39】多一些磨練,多一些挫折教育,這樣,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40】我們要學會運用辯證的眼光看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優點,又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樣才有利于改正缺點,提高素質。
41】能提出新問題,是學生發展的核心。
倘一個人掌握了許多知識卻一個問題也提不出,那么,其掌握的知識就是一堆死知識。
42】未來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知識,更是對問題的探究。
43】如果你能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那么,在學習過程中你將始終保持不竭和強勁的動力。
44】傳統節日是一門德育課。
了解節日的意義和文化內涵,才能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并使自己“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45】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座右銘。
它的實質是一種承諾,是一種責任的表白。
不但言簡意賅,而且生動有趣。
你敢于寫出來,說明你的責任感猶存;你樂于寫出來。
表明你樂于奉獻;你勇于展示出來,更體現了你心胸坦蕩與清白,并能產生潛移墨化的力量,成為一種信念。
46】要讓同學們知道,研究性學習才是獲取知識的真正手段。
只有學會研究學習,培養自覺的研究學習習慣,才能在今后的大學學習和工作中有所創新,有所作為。
47】學生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在學習中和實踐中提出新觀點和有價值的問題,這樣才能樹立推陳出新。
48】我們要注意培養和樹立十種時代意識,這樣才能與時俱進:1、誠信意識,這是學生道德品質最基本的要求;2、自主學習意識,這是新課程對學生學習最基本的要求;3、創新意識,它是素質教育的落腳點;4、競爭意識,這是今后生存所必須具備的本領;5、協作意識,這是學習和工作中獲取成功的法寶;6、市場經濟意識,這是步入社會的必備知識;7、探索意識,這是學習和創新的不竭動力;8、審美意識,這是心理健康和生活樂趣的良藥;9、自我防護意識,這是健康成長的安全網;10、信息意識,這是拓展知識面、獲取知識的主渠道。
49】學習中要善于了解自己的潛能,可通過對自身各方面素質的綜合考慮,確定自己成績目標,即按自身的智力水平通過努力可望取得什么名次,。
只要達到或接近該成績,就算取得了成功。
50】任何科目的考試都具有兩重性,既是德育測試,又是學科知識測試。
最好是“兩試”俱佳。
倘題做不出,仍需誠實應考。
如作弊,則在智育上交了白卷,在德育上則交了黑卷。
51】學習中要有自己的“格言”,這樣能夠產生動力。
其實,一句真誠、漂亮的“格言”,比一百次樹立信心更易喚醒自己沉睡的心靈。
52】素質教育就是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要我考”為“我要考”。
倘能養成好學樂考的習慣,必定有益于自身全面素質的提高。
53】討論是一種學習,有利于拓寬知識面和加深問題的理解。
由于思維各異,百花齊放,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爭辯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54】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國粹,被贊譽為“東方魔塊”;漢字書法更像是“靈魂之舞”。
所以,我們應該把它當成一門愛國主義課程和一門高雅藝術來學習。
55】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深思,這樣才能拓展思維。
即使是一些已有答案的題目,亦不妨再問幾個為什么,是否還有更簡捷、更本質的解法。
56】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學習是創造式的學習,它要求每個學子要有新方法、新感受、新思考、新作為。
具體地說,每個青少年都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獨立思維的習慣、濃厚的學習興趣、堅強的信念和毅力及強烈的創造欲。
那時,學校的學習就不會純粹是為了掌握知識,而是要舉一反三、推陳出新
57】適當參加必要的家務勞動,十分有利于自身培養不怕困難的精神,還可鍛煉體魄,掌握勞動本領,同時還有助于了解父母勞動的艱辛,以養成艱苦奮斗的習慣。
58】我們要全面理解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樹立完整的權利義務觀,在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履行自己的義務,明白什么東西是“義務”——必須做;什么東西是應該做——盡量做。
59】到圖書館去汲取知識的營養吧,它將開闊我們的眼界,汲取多方面營養。
60】學習中可把作業分為三個層次:鞏固類作業,要求做正確;質疑類作業,要求發散思維,提出疑點;探索類作業,對疑點深入探究,并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
第一類作業是打基礎,第二類作業是對書本知識和自己題解的再次思考,第三類作業是創新思維,是學習的落腳點。
61】當考試考砸了,請不要灰心喪氣,更不要自暴自棄,而要充滿信心地對自己說:“不要緊,繼續努力
我已經有了成功和失敗的經驗
”62】格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了解和掌握一定量的格言對自己的健康成長將起極大地促進作用。
它不但能擴大視野,還可學習他人智慧,并用其正確指導自己言行,倘能熟讀100條格言警句,必有益于自己的健康成長。
63】讓我們蕩起樂學和巧思的雙槳吧,當我們把讀書當成是一種創新活動時,就會體驗到學習的無窮樂趣
【摘自林寶鐵網站】
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 ——《禮記》 2、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 ——陶行知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5、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李贄 6、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
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
——張載 7、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
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
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
——斯賓塞 8、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斯賓塞 9、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
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 10、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陶行知 11、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
——達爾文 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1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 14、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葉圣陶 15、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葉圣陶 1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蘇霍姆林斯基 1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
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
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 18、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盧梭 19、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愛因斯坦 20、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重要。
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愛因斯坦 21、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就是天才。
——狄德羅 22、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
——英國作家薩克雷 23、如用幾句話來表達家庭教育學的全部精華,那就是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堅定的人,能嚴格要求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 24、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
……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洛克 25、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
可是只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2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27、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
——馬卡連柯 28、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
——馬卡連柯 29、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 30、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 31、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
您好
后務的教育格言如下:1:不去希望,你永知道明天會帶來什么。
2:打算新事業時,十人中有一兩人贊成時就可開始,以免太遲。
3:每個企業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但他們還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正確的判斷力,有決心,敢于創新,勤奮工作。
4: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
5:若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
6:開始,我們一人來到這世上。
結束,我們又是一個人離開這世界
7:世上并沒有用來激勵工作盡力的賞賜,所有的賞賜都只是被用來嘉獎工作結果的。
8:因為有了你,在充滿荊棘的坎坷路上,我們的心頭始終有勝利殿堂陽光的照耀;因為有了你,在失敗的低谷,我們給自己再來一次的機會。
9:成功的人是跟別人學習經驗,失敗的人只跟自己學習經驗。
很高興為您解答,祝您生活愉快
救救孩子吧 魯迅寫的教育孩子的名人名言1、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
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別人請教,學習養花的經驗與藝術。
——〔中〕舒天丹2、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
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3、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中〕楊振武4、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美]泰曼·約翰遜5、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質培養更為重要。
孩子強烈的上進心,首先來源于對遠大目標的執著追求。
所以家長應幫助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激發孩子為了現實目標而百折不撓的上進心。
——[中]晨曦6、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質是人的重要內涵,它決定著人的尊嚴、價值和成就。
——[中]舒丹7、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 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
——[中]楊廣德8、家長要善于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支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欲。
——[日]木村久一9、凡會學習者,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則事倍功半。
——[中]紀 元10、所謂學習障礙,就是阻礙你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成績的各種內在或外在的不利因素。
成功的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長,更是孩子的朋友;既是孩子的“嚴師”,又是孩子的知己。
——[中]于 漪11、善于利用時間的人,永遠能找得到富裕的時間。
學會做時間的主人,將會使你受益無窮。
——〔美〕詹姆士·杜布森12、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美]珍妮·艾里姆13、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會懂得尊重別人,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內。
——[中〕顧振飚14、掌握好責罵與訓斥的方法與技巧,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與效果。
不當的責罰,不知不覺中會傷害孩子。
——[美》唐·艾里姆15、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
——[美]布魯爾·卡特16、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
——[中國]趙東華17、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當一個人的某方面興趣與他的志向結合起來時,那么,離成功就已經不遠了。
——[美〕詹姆斯·約翰18、家庭關系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美〕愛德華19、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干點苦活,挫折教育的重點在于,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
——〔中〕劉大偉20、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
——[美]芭貝拉·羅斯21、應該強調,不嚴肅認真的教育,有許多隱患。
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聰明的。
———— 雨 果
我們的觀點是:體罰比更有效。
因為只能讓受教育的人感到一時的溫暖,但其起不了治根治本的作用,“”,還不如不治。
太過柔情,不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忘卻,很有可能在這個地方再犯錯。
而體罰則不同了,體罰可以讓受教育的人留下痛至皮肉的教育,也許體罰有些不對,但體罰就如同家長打孩子一樣,是為了讓受教育的人記住這一次,從而改正錯誤,而不是用溫暖去包容,這樣不適合那些需要體罰的人。
那么,假如愛的教有比體罰更有效,那為什么勞改局、拘留所為什么不用愛的教育去對付那些壞人呢
每個人本身都有惰性,都有不好的習慣。
此時,單單用愛去喚醒是沒有用的,有句話說“懲罰你的肉體就是為了拯救你的靈魂”。
(注意不要否定“愛是有效的”,你要證明的是個“更”字)當面臨一件具體的事的時候,是沒有時間讓你用“愛”這種慢功夫去應對的。
先用“體罰”讓這個犯錯誤的人知道該怎么做,再用“愛”來教育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總之一定不要否認愛的教育也是有效的,不然,讓對方抓住把柄就沒有希望了)體罰是指適度的體罰,并不是一味的體罰。
愛的教育如果更多,便會變成溺愛,這樣當然是弊大于利。
再說了,“打在身上,疼在心里”,“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疼,罵是愛” ,“名師出高徒,嚴父出孝子”……這些不都是說出了適當體罰的好處了么
對于那些頑固不化的人,當然只能采取適當的體罰來懲罰他。
在一定的情況下,適度的體罰是非常有效的。
身體的疼痛,能讓人記憶更深刻。
但,我們認為體罰應該與愛的教育相結合。
體罰一個人時,一定要讓他懂得你的目的是教育他,出發點是愛,否則,只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
而且體罰中最重要的,是不要傷害他的自尊心,身體的疼痛,會讓他對錯誤有更深的印象,說不定,以后他會感激對他施以體罰的人。
而如果傷到了自尊心,很可能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
施行體罰時,一定不要在公眾場合。
體罰有必要,而且是有效的,但體罰后應施以溫情感化,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此外,比起長時間的折磨式體罰,狠狠的幾下會更有效果。
而且,折磨式體罰似乎更容易引起人的逆反心理。
根據被罰人的性格和年齡來掌握體罰的度和時間,最好不要讓他因疼痛而哭泣,而是應該讓他因感動而哭泣。
人的智商和領悟能力是不一樣的,應該因材施教。
對于領悟能力高的人,愛的教育可能有效;但對于我們孩子來說,大部分人還是沒有擁有較高的領悟能力,所以,對于孩子可以采取適度的體罰,這是會比愛的教育更有效的方式。
首先,我們必須正確認識什么是“體罰”。
教育到底還需不需要體罰
體罰在教育的過程中是不是一點作用和好處也沒有
我們是不是絕對的反對體罰
誠然,在教育過程中體罰學生是我們所不提倡的,因為體罰學生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傷害學生的身體健康。
說得嚴重點那是違反。
但是,這是不是就要求我們絕對的拋棄體罰呢
體罰真的一無是處嗎
我們應該公正地看待這一問題。
人們在認識到體罰的危害的同時,對它的積極作用也不可視而不見。
記得有一位教育學專家說過,“懲戒也是一種教育手段”。
很顯然,體罰也是教育的一種手段。
實際上,教育單憑一張嘴是不行的,在有些時候嘴的作用是渺小的。
舉一個例子,假如某一個同學上課紀律很差、大聲講話,在老師口頭教育多次的情況下,仍然我行我素,如果不采取包括體罰在內的懲罰措施,那么老師的教學進程、同學們的學習進度勢必受到影響
這個時候,體罰是必須的。
另外,據考查,人類守法意識的早期形成,就源于對懲戒的畏懼,現在的學生被嬌慣壞了,判斷能力差,是非對錯觀念不是十分明確,一味的好言相勸效果并不佳,而采用一定的教育懲戒手段對學生進行管理,可使其“未明事理”卻“預知對錯”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制力和修養。
其次,我們主張適當的體罰,而不是對學生權利的侵犯。
素質教育強調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還有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不侮辱學生等。
這固然不假,但是教師尊重學生和體罰學生并不一定矛盾。
當學生在中不能很好得配合老師、甚至主觀上阻止和妨礙教學活動時候,就必須給予適當的懲罰,這其中包括體罰。
否則那將是對老師和其它同學的權利的侵犯,甚至是對老師人格和尊嚴的侵犯。
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學生在上課時間大聲說話、并且侮辱老師呢,難道老師對他不可以采取一點處罰措施
如果是這樣的話,教學活動就要受到影響,全部同學的利益就要受到損害,老師的尊嚴就受到了踐踏
我們絕對不可以在保護未成年的合法權益的同時傷害其它人的利益,絕對不可以以損害老師和其它同學的利益為代價來保護所謂某幾個學生的合法權益
退一步,假如我們不體罰學生呢
看看有什么樣子的情況出現呢
學生不怕老師,老師一點尊嚴也沒有,老師的任何語言包括他所傳授的知識在學生的眼里都不重要的,老師是學生可以任意玩弄的,實際上,在某些學校,存在許多學生打著維護未成年的權益的旗號而為所欲為的事情。
老師也自然感到心寒、無心教學。
學校也無校紀、班級也無班規而言,整個教育一片狼籍
實際上,在很多家長批評老師體罰學生不對的同時,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已經或者正在體罰自己的孩子。
捫(mén)心自問,我們的家長當中從來沒有體罰過自己孩子的到底有幾個
作為一個普通人,誰沒有被逼急的時候
誰不會在很激動的情況下或多或少地體罰過自己的孩子
那么,那是不是也在侵犯孩子的權利
很多家長一定會說,那是在情急的情況下,被迫無奈才這樣做的。
當時是有一種“恨鐵不成綱”的心情。
既然你知道你體罰自己孩子當時的心情,那么為什么不將心比心、理解老師體罰孩子的時候的心情
其實,體罰學生絕多數是在其它教育方式無法湊效的情況下發生的,老師被逼無奈的情況下進行的。
老師的本意是好的,這也是他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不要以為老師喜歡體罰學生、更不要以為老師把學生當作出氣筒,雖然我們不排除有這樣低素質的老師存在,但是我們應該肯定這樣的老師是少而又少的。
老師一般不會惡意體罰學生的、不會把體罰學生作為自己的一種情緒的宣泄、更不會無緣無故地體罰學生。
如果老師不負責任,完全可以視而不見,結果受害的到底是誰呢
我們不提倡體罰,但是,“不提倡”并不是絕對地反對體罰。
作為一種教育方式,適當的體罰有時也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當老師的人格受到侮辱、當老師和其它同學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當有學生胡作非為時,我們可以用、也必須用體罰來保護教學的順利實施。
咋樣
^-^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