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闋描寫了大明湖色彩分明的初秋美景,實寫。
下面提供兩篇很好的鑒賞,希望樓主能采納
1:詞的上片寫景,寫初秋的大明湖的景象。
詞人寫道:“荷葉荷花何處好
大明湖上新秋。
”首句運用了設問句予以強調,并把“荷葉”、“荷花”并列出現,一綠一紅,形成“綠葉紅花”的映襯效果。
其中,兩個“荷”字和一個“何”字諧音,三詞連用,共同構成詞句的音韻之美。
接著寫道:“大明湖上新秋。
”這是對上句問題的回答。
“大明湖”點名了地點。
“新秋”不但點名了節令,更突出了初秋時節大明湖的美景。
詞人承上“新秋”接著寫道:“紅妝翠蓋木蘭舟。
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紅妝翠蓋”是指上句中的“荷葉荷花”的紅紅綠綠。
這里,詞人用了“紅妝”一詞,顯然有擬人手法,以花喻人,引出了后面的“木蘭舟”中人,由物及人。
意思是說,在荷葉荷花紅綠掩映之中,大明湖上出現了泛舟之美人。
接著的“江山如畫”,進一步描寫大明湖,表現出大明湖如畫的美景。
在這樣的如畫的美景中,賞湖景 “人物更風流”。
“風流”即指風采特異,業績突出之人。
這里的“風流人物”當然是指詞人和友人李輔之。
其中,一個“更”字,更加突出了詞人對朋友的真情與和諧的關系。
我們從這“更風流”的話語中,感受到詞人在字里行間洋溢著的欣喜歡暢。
可以說,景語即情語,詞人寫景更是突顯和烘托人物。
原文見:2.由詞題可知,這首詞記載的是作者與李輔之兩次暢游大明湖。
據遺山《濟南行記》記載,乙未年秋約七月,“以故人李君鋪之之故”而至濟南。
第二年丙申三、四月間,又與李輔之在濟南歡聚。
金濟南府即宋齊州(今山東濟南),據《金史·地理志》記錄,濟源縣在金河東南路孟州,今屬河南。
那么,李輔之又是何許人
李輔之名天翼,固安(今河北)人,曾任濟南漕司從書。
這是一首寫景寄情之作。
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既表達了與友人團聚的歡樂,又寫出與之天各一方的離別的愁悵。
詞的上片盡寫初秋的大明湖。
正值“秋荷方盛,紅綠如繡,令人渺然有吳兒州渚之想”。
“荷葉荷花”一綠一紅,以鮮明的色調突出新秋大明湖的美景,而“紅妝”、“翠蓋”則呼應開篇的“荷花”、“荷葉”。
不禁讓人聯想起李清照的“綠肥紅瘦。
”作者反復提及景致之美,可見對上次游湖仍記憶猶新。
在紅綠掩映之間。
湖上泛舟之人,真是十分愜意。
盡寫美景是為了烘托人物。
詞中的風流人物是指作者本人與友人李輔之。
統看上片,可見作者沉浸在對昔日的美好回憶之中。
如畫的江山,風流的人物,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的欣喜歡暢。
詞的下片,在表達效果上與上片迥然不同。
下片與上片所寫不同時、不同地。
道出了與友人分別三年的思念。
“千里故人千里月”寫兩人的分離。
此詞的寫作時間大約在戊戌年,此時正值元遺山準備攜家由濟源回太原,與濟南相隔甚遠,故曰:“千里”,“三年”寫出與友人分離的確切時間。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消愁,作者也無一例外。
“一尊白酒寄離愁”,來表達對輔之的離愁別念。
而僅以此舉還不夠。
作者又借流水寄言,寄淚。
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達到思想的共鳴,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江城子·別徐州》中“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而全詞以情作結,感情流露自然,純真。
全詞筆調清新,以寫景入手,導入感情的抒發,以景寫人,因景抒懷。
一揚一抑,情感變化起伏迭宕,其景其情,均秉筆直書,無一假借。
而結尾把二人的深厚友情推到了極點。
內容與形式統一,可謂“得其所哉”。
摘自百度百科:
臨江仙 問李輔之在齊州,予客,輔之有和。
荷葉荷花何處好明湖上新紅妝翠蓋木蘭舟。
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
一尊白酒寄離愁。
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賞析:詞的上片寫景,寫初秋的大明湖的景象。
詞人寫道:“荷葉荷花何處好
大明湖上新秋。
”首句運用了設問句予以強調,并把“荷葉”、“荷花”并列出現,一綠一紅,形成“綠葉紅花”的映襯效果。
其中,兩個“荷”字和一個“何”字諧音,三詞連用,共同構成詞句的音韻之美。
接著寫道:“大明湖上新秋。
”這是對上句問題的回答。
“大明湖”點名了地點。
“新秋”不但點名了節令,更突出了初秋時節大明湖的美景。
詞人承上“新秋”接著寫道:“紅妝翠蓋木蘭舟。
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紅妝翠蓋”是指上句中的“荷葉荷花”的紅紅綠綠。
這里,詞人用了“紅妝”一詞,顯然有擬人手法,以花喻人,引出了后面的“木蘭舟”中人,由物及人。
意思是說,在荷葉荷花紅綠掩映之中,大明湖上出現了泛舟之美人。
接著的“江山如畫”,進一步描寫大明湖,表現出大明湖如畫的美景。
在這樣的如畫的美景中,賞湖景 “人物更風流”。
“風流”即指風采特異,業績突出之人。
這里的“風流人物”當然是指詞人和友人李輔之。
其中,一個“更”字,更加突出了詞人對朋友的真情與和諧的關系。
我們從這“更風流”的話語中,感受到詞人在字里行間洋溢著的欣喜歡暢。
可以說,景語即情語,詞人寫景更是突顯和烘托人物。
詞的下片抒情。
詞人寫道:“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
”我們從這兩句可以看到,下片與上片所寫的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了。
首先,詞人寫道:“千里故人千里月”,其中,“千里”和下句“三年孤負歡游”中的“三年”是從空間和時間來寫,不但寫出與友人分離后的時間和相隔的距離,給詞作以時空感,也暗示了這首詞是一首思念朋友之作。
特別是詞人用了“孤負”(違背,或者對不?。┮辉~,不但表明了與分別時間長,距離遠,難以相會的傷感,也表現了詩人對相會時候美好時光的回憶合對朋友友情的珍惜。
唐代韓愈在《感春》中寫道:“孤負平生志,已矣知何奈。
”宋代劉過在《臨江仙》中寫道:“青眼已傷前遇少,白頭孤負知音。
”其中的“孤負”就是這個意思。
無奈之下,詞人只有“一尊白酒寄離愁”。
在古代詩歌中,借酒消愁是很常用的。
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以及“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也。
這里,元好問借此來表達對離愁別念之情。
在元好問看來,借酒消愁不夠啊,所以,元好問在結尾寫道:“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殷勤”即情意深厚之一。
“東州”也許就是現在朋友羈旅之處。
借酒消愁不夠,詞人又借流水抒發離愁別緒。
我們知道,在古代詩歌中,以水喻情,已經成為常規。
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江城子·別徐州》中“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等等。
這里,詞人以流水寄情作結,不但能體現感情純真和思念深厚,而且更形象含蓄,給人以想象余地,讓人回味無窮。
總之,在思想情感上,詞人既表達了與友人團聚的歡樂,又寫出與友人現在天各一方的離別愁悵。
在藝術上,首先,以寫景入手,情景結合,情蘊其中。
其次,一揚一抑,使情感變化起伏迭宕。
再次,時空結合,提升了是作品的審美意境。
荷花淀析 《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孫犁小說風格秀短篇小 孫犁是一位以寫冀中農村人民抗日斗爭而的小說家。
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氣息,在藝術上,獨有一種清新、真摯、自然而又明麗的風格,其作品素有“詩體小說”的稱譽。
《荷花淀》講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區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群像。
這些婦女勤勞、樸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著墨最多的婦女典型。
她勤勞、能干,編葦席,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著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
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系。
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舍,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并為丈夫準備好了行裝。
白洋淀的婦女不僅是勤勞、能干、識大體的,也是多情的、樂觀的、堅強的。
男人們參軍才走幾天,水生嫂和幾個青年婦女便找借口去探望他們,她們對自己的丈夫有著深切真摯的愛。
當然,她們又是樂觀的。
在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時,她們雖然最初“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但她們“永遠朝著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們就又說笑起來了”。
這些情感豐富,愛說愛笑的女人們在遇到敵船時,雖然也心跳,但卻不膽怯,不手軟,她們機智地將船往荷花淀里搖,并下定決心,“假如敵人追上了”,決不投降,“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現出了堅定沉著和視死如歸的精神。
回村后,這些經受了戰爭洗禮的婦女們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飛躍,她們很快也學會了射擊,拿起了槍桿子,成立了一支自己的隊伍,“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
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水生嫂等婦女們的成長,從一個側面表現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衛戰爭中的巨大變化。
作者通過塑造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歌頌了冀中地區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的革命斗志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孫犁的小說之所以具有“詩體小說”的美譽,主要是因為無論寫人、記事、寫景都總是充滿了詩情。
《荷花淀》就是這樣一篇充滿詩的美感的作品。
首先,《荷花淀》在寫人方面非常注意揭示人情美、人性美,從而使作品有了一種抒情美。
小說的一個中心任務當然是寫人,《荷花淀》的成功也首先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
然而《荷花淀》的寫人又有自己的特色。
作者寫人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抓住最能展現人性美、人情美的場面,人物語言、動作,細節等,準確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凸現人物的可貴品質。
作品寫水生嫂等婦女如何組織隊伍,練兵習武,如何配合主力部隊打擊敵人等場面、情節,采用的是粗線條勾勒,而對于那些最能表現水生嫂等婦女內心深處感情世界的細節、舉止、言談、場面等,則采用工筆細描。
如水生嫂與丈夫話別那個片斷,就寫得很精彩。
深夜,水生歸來,告訴妻子自己“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疼愛丈夫的水生嫂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她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這個細節非常傳神,其中“震”、“吮”兩個動作,把一個鐘愛自己丈夫的妻子,不忍與他分離,又極力克制自己感情的復雜內心準確地表現了出來。
接著,作品繼續寫人物神態、語言:“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
這簡短的話語,似有對丈夫的贊許,又似有依依不舍的嗔怪,同時又似乎透露出人物不甘落后的自尊。
“低著頭”,準確地傳達出了人物此時特有的心態。
接著,丈夫一番勸慰后,“女人沒有說話”。
這片刻的沉默,同樣準確地傳達出了水生嫂此刻內心既痛苦,又強壓痛苦的復雜心態,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其次,注重寫景的抒情性。
如作品開篇水生嫂“月下編席”那段描寫,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這女人編著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段描寫很有詩意,它使人物猶如仙子,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著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
再有,作品寫荷花淀伏擊戰時,也有一段景物描寫:“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
粉紅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這段景物描寫,通過奇妙的比喻,使景中有情,很好地抒發了作者對抗日軍民的深切之愛。
第三,《荷花淀》在結構上也很有特色,它結構簡潔、靈活。
從全篇結構看,作品力避平鋪直敘地串聯故事情節,而是采用了把“生活的碎塊”連成一體的結構方法,以水生參軍為開端,以水生嫂性格發展為線索,通過夫妻話別、探望親人、淀中遇險、伏擊敵人、奮起抗戰等一連串充滿生活情趣的典型畫面,來刻畫人物,表現主題。
而這一連串生活畫面,有的詳寫,如“夫妻話別”;有的略寫,如“伏擊敵人”。
這樣,使作品疏密相間,詳略得當,具有一種詩的節奏美
描寫花的比喻句如下:1、喇叭花的葉子碧綠碧綠的,稠密得很,遠遠看去,就像一匹綠布掛在空中。
2、杜鵑花在夕陽的輝映下,遠遠看去就像一團燃燒的火焰,紅彤彤的。
3、雞冠花,遠遠看去紅得像一團火。
走近一看,嗬,朵朵都像大公雞頭上的紅冠子。
4、一朵朵牽?;ㄏ褚粋€個會講故事的小喇叭。
5、水仙花就像一朵朵可愛的小雪花。
6、一樹潔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飛迸的浪花。
7、美人蕉那寬大的葉子,像一把綠色的芭蕉扇。
8、蒲公英就像一個小小的降落傘。
描寫花的排比句如下:1、桃花像一只鬧鐘, 它喚醒沉睡的小草, 給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
桃花像一幅畫,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 讓花兒們在畫中爭芳斗艷。
桃花像一個魔術師,它變來了飛翔的小鳥,給天空當做禮物。
2、那荷花,清純不染;那桃花,姹紫嫣紅;那牡丹,雍容華麗;那玉蘭,淡淡幽香;那櫻花,幽幽如歌。
3、彼岸花是引魂之花,彼岸花是惡魔之花,彼岸花是溫柔之花。
4、花朵有的含苞待放,像一支支白蠟燭;有的爭芳斗艷,花骨朵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有的倒掛枝頭;有的好像是一對情人在一旁竊竊私語;有的像白蝴蝶面對藍天振翅欲飛。
5、菊,是一種淡泊,一種“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的淡泊。
菊,是一種堅強,一種“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的堅強。
菊,是一種境界,一種“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的境界。
6、白色的花像一閃一閃的小星星,紅色的花像小小的紅豆,紫色的花像一把可愛的小花傘,藍色的花像從天空中洗過的圓盤是千姿百態,五顏六色。
7、牡丹花像胭脂一樣粉。
桂花像月亮一樣黃。
蘭花像紙巾一樣白。
鳳仙像紅領巾一樣紅。
8、紅色的菊花,像一個紅紅的火球。
粉紅的菊花,像小孩微笑著的臉;白色的菊花,像潔白的雪球;紫色的菊花,像小帽子,這些菊花都十分美麗可愛。
12、有的菊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把花瓣一個個的向里卷;有的菊花像一個被驚嚇的人,把花瓣一個個豎起來;有的菊花像一個穿著一條連衣裙的小姑娘,把花瓣一個個向下伸展……13、粉紅的桃花長在赤褐色的枝干上,五朵花瓣圍著像蝸牛觸角的花蕊。
兩三朵花瓣的桃花像一個美麗的小姑娘;那些四五朵花瓣的桃花,像一個個花季少女。
14、潔白的花,像一片片白色的棉花;像一塊塊扯碎了的棉絮;像一片片雪白的羽毛;還像一個個披著白紗的少女在空中翩翩起舞。
15、全開的荷花像嬌羞而漂亮的小女孩,露出羞澀的笑臉;半開的荷花像手掌有大又有??;沒開的花骨朵兒像畫家的畫筆,等待著畫出一幅美麗的荷花圖。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