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紅樓夢》中主要人物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巧姐、賈探春、賈元春、賈惜春、賈迎春、李紈、妙玉、秦可卿、史湘云、賈母、賈政、賈珍、賈敬、賈璉、賈蓉、賈赦、林如海、王夫人、邢夫人、尤二姐、尤三姐、襲人、香菱、晴雯等。
《紅樓夢》主要人物簡介:1、賈寶玉:賈寶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男主角。
他是神瑛侍者轉世真身,出生時銜玉而誕,這塊玉是女媧補天剩下未用的一塊頑石。
榮國府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賈府通稱寶二爺。
因銜玉而誕,系賈府玉字輩嫡孫,故名賈寶玉。
自幼深受祖母賈母疼愛,住賈母院。
十二三歲時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觀園怡紅院。
他與表妹林黛玉心靈相通,互為知己,從親情慢慢發展成愛情,然而黛玉淚盡而亡,之后與表姐薛寶釵成婚。
婚后,始終忘不了黛玉,最后選擇出家,回到青埂峰。
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故事(木石前盟、金玉良緣)是《紅樓夢》三大主線之一。
賈寶玉形象帶有曹雪芹自傳的色彩,但其本質上屬于藝術虛構,是作者有意識塑造的集意淫、補天濟世、正邪兩賦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學史上極具創新性。
2、林黛玉: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榮府千金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
因母親早亡,賈母疼愛,接到賈府撫養教育,與賈母、寶玉同住。
后來又死了父親,從此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
元春省親后,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里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
林黛玉、賈寶玉因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真心相愛。
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
林黛玉與薛寶釵之間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思想上的忠叛之爭,婚姻上的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之爭 。
在封建禮教壓迫下,林黛玉歷盡風刀霜劍,最后在寶玉、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
3、薛寶釵:薛寶釵,古典著《紅樓夢》中的女主角之一,男主角賈寶玉的姨表姐、妻子。
她容貌豐美,舉止嫻雅,恪守婦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
父親早亡,有一母(薛姨媽)一兄(薛蟠)。
寶釵進京主要是為了備選“才人、贊善”之職,但由于各種原因后文再未提及。
進京后與母親薛姨媽、哥哥薛蟠寄住于賈府。
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與賈寶玉隨身所載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恰好是一對,寓意金玉良緣。
紅樓夢八十回后失傳,據推測,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但由于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與志趣,賈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回到青埂峰。
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4、王熙鳳: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
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
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并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
她高踞在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上,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
她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雖然賈瑞這種紈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設相思局”也可見其報復的殘酷。
“弄權鐵檻寺”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得張家的女兒和某守備之子雙雙自盡。
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兒也被王熙鳳以最狡詐、最狠毒的方法害死。
她公然宣稱∶“我從來不信什么陰司地獄報應的,憑什么事,我說行就行
”她極度貪婪,除了索取賄賂外,還靠著遲發公費月例放債,光這一項就翻出幾百甚至上千的銀子的體己利錢來。
抄家時,從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萬金和一箱借券。
王熙鳳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加速賈家的敗落,最后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5、賈巧姐: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
因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
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
但在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后,舅舅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幸虧劉姥姥幫忙,把她喬裝打扮帶出大觀園。
后嫁給一個姓周的地主。
6、賈探春: 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
她精 明能干,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之諢名。
她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處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冷酷無情。
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在婢仆面前維護作主子的威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
“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
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 革來挽救,但無濟于事。
最后賈探春遠嫁他鄉。
7、賈元春: 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
自幼由賈母教養。
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
后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
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
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
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
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
這次省親之后,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后暴病而亡。
8、賈惜春: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珍的妹妹。
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而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
由于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于衷。
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后入櫳翠庵為尼。
9、賈迎春:賈迎春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
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
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
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
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
10、李紈:李紈,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
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
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
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
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于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閑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
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11、妙玉:蘇州人氏。
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
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舊時迷信認為命中有災難的人應該舍身出家做僧、道,有錢人家買窮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
只得入了空門,身體才好,故一直帶發修行。
父母已亡,身邊帶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
她極通文墨,極熟經典,模樣又極好。
十七歲時隨師父到長安都修行,師父圓寂后,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發修行,但她“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劉姥姥喝過的茶杯,她嫌臟,不要了,而給寶玉喝的茶杯卻是自己日常用的綠玉斗。
寶玉生日,她特地派人送去“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的字帖。
后賈府敗落,她被強人用迷魂香悶倒奸污,劫持而去。
12、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
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
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
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13、史湘云:金陵十二釵之一,是賈母的侄孫女。
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鼎撫養,而嬸嬸對她并不好。
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
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
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
她和寶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蕩,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后嫁與衛若蘭,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癆癥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終身。
14、賈母:賈母,賈代善之妻,出嫁前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
她在賈家從重孫媳婦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孫媳婦,憑著她的精明能干,才坐穩了賈家最高統治者的位置。
她雖已年老,也不管家,但余威猶在。
當她發現有下人在園中聚賭時,便立即一一查實,并作嚴厲的處罰。
她是個典型的享樂主義者,她的兒孫成了淫棍和賭徒,只要他們不來攪擾她的享樂,她是不干涉的。
她不大喜歡大兒子賈赦和大兒媳邢夫人,偏愛小兒子賈政和小兒媳王夫人。
她喜歡眾孫女,溺愛孫子寶玉,但并不支持寶黛的愛情。
她批準了王熙鳳的“掉包計”,使寶玉被迫娶了薛寶釵。
后以八十三歲高齡去世。
15、賈政:賈政,字存周,工部員外郎,賈母的次子。
他是儒家統治思想的化身。
兒子賈寶玉的叛逆思想使他大為不滿,動不動就罵他“畜生”、“該死的奴才”。
曾親自掄起大板子朝寶玉狠命打去,隨后還要用繩子來勒死,因賈母及王夫人的攔阻,才未勒死寶玉。
他是個偽君子的典型,滿口仁義道德,寬柔待下,而實際上他對奴隸的訓斥卻是∶“等我閑一閑,先揭了你的皮
”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對貪贓暴虐的賈雨村,他卻最是熱衷與其來往;外放江西糧道時,在他的縱容下,手下人橫行不法,公然納賄。
他無能又孤獨,兒女親屬相聚談笑,他一出現就會讓大家斂聲屏息,弄得索然無味,致使賈母也不得不“攆他出去休息”。
當錦衣軍來抄檢賈府時,他只會 “跪在地下磕頭”,“心驚肉跳”跺腳長嘆而已。
16、賈珍:賈敬之子,世襲三品爵威烈將軍。
生活極度放縱,他雖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兒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關系曖昧。
秦可卿死后,是他流淚向王夫人請求讓王熙鳳料理喪事,讓她“愛怎么辦就怎么樣辦”,姿意奢華。
為了喪禮上風光些,他特意花一千兩銀子為兒子賈蓉捐了個五品龍禁尉。
這場奢靡的喪事,也足以說明他與秦可卿之間的特殊關系了。
后因作惡多端,被人參奏革去世職,派往海疆效力贖罪。
17、賈敬:寧國公賈演的孫子,京營節度使世襲一等神威將軍賈代化的次子。
是丙辰科進士,卻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觀修煉,燒丹煉汞,別的事一概不管,放縱家人胡作非為。
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燒脹而死,死時腹中堅硬如鐵,面皮嘴唇燒得紫絳皺裂。
死后天子追賜他五品之職。
18、賈璉:賈璉,賈赦之子。
他捐了個同知的官位,但不務正業。
住在叔父賈政家里,和妻子王熙鳳幫著料理榮府家務。
他一味好色縱欲,女兒巧姐出天花,按迷信要夫妻分房,他一離開王熙鳳就找“多姑娘兒”鬼混。
王熙鳳去過生日宴會,他就把鮑二媳婦勾搭上手,見了尤二姐,又貪圖其美色,騙娶為二房。
父親賈赦卻夸他能干,又把自己的丫環秋桐賞給他。
他和王熙鳳同床異夢,也不知她背地里重利盤剝,是個典型的紈綺子弟。
19、賈蓉:賈珍之子。
他原為監生,妻子秦可卿死后,為了在喪禮上風光些,父親賈珍花了一千兩銀子給他捐了個五品龍禁尉。
后娶胡氏為妻。
賈蓉長得是面目清秀,細挑身材,但生活上卻和他父親賈珍一樣荒淫無恥。
他和嬸娘王熙鳳有著不可告人的關系,還和姨娘尤二姐不乾不凈。
為了達到能與尤二姐不斷鬼混的目的,他想出了讓賈璉偷娶尤二姐并安置在府外的主意,使得尤二姐被王熙鳳逼死。
由于他和父親作惡多端,被人參奏,寧國府被錦衣軍查抄。
后依附榮府生活。
20、賈赦:賈赦,字恩侯。
世襲一等將軍之職,賈母的長子。
他好色,平日就不好生做官,整日在家和小老婆喝酒。
在他胡子花白,兒子、孫子一大群時,還看上賈母的丫頭鴛鴦,非要把她收為妾。
由于鴛鴦的強烈反抗,賈母又不舍得,他才沒有得逞。
但事后,他還是花了八百兩銀子買了一個十七歲的女孩來做妾。
賈母不大喜歡他,這使他頗為不滿。
八月十五中秋賞月,他用講笑話的形式影射母親偏心。
席間,賈寶玉、賈蘭、賈環作詩,他只對不受賈母寵愛的賈環大加賞賜,并贊他的詩有侯門氣概,有世襲前程。
后因交通外官,仗勢凌弱,革去世職,發往邊疆充軍。
21、林如海: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
出身雖系世祿之家,卻也是書香之族。
考中探花后,哎為蘭臺寺大夫,欽點為巡鹽御史。
娶妻賈敏〈即賈母之女〉,生有一女名叫黛玉,夫妻愛之如掌上明珠。
黛玉六歲時,賈敏一病而亡。
賈母愛惜孤女,便把她接到賈府生活。
后林如海也身染重病而亡。
22、王夫人:賈政之妻,現任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之妹,與薛姨媽是一母所生的姐妹。
她雖是賈家的二兒媳,也不太說話,但深得賈母的信任。
她虛偽殘酷。
丫環金釧和寶玉的一句玩笑話,就被她一個巴掌“打得半邊臉火熱”,還把她攆了出去,致使金釧兒投井身亡。
金釧兒死后,她卻流下偽善的眼淚,并向寶釵說,金釧兒前日把她的一件東西弄壞了,一時生氣,打了她兩下子而已。
寶玉的丫環晴雯,只因她蔑視王夫人為籠絡丫頭們所施的小恩小惠,又遭到她的殘酷報復,在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硬把她“從炕上拉了下來”,攆出大觀園,當夜就悲慘地死去。
但王夫人向賈母回話時卻說晴雯又懶又淘氣,且得了女兒癆,才把送出大觀園的。
23、邢夫人:邢夫人,賈赦之妻。
她稟性愚弱,只知奉承賈赦,家中一應大小事務,俱由賈赦擺布。
出入銀錢,一經她手,便克扣異常,婪取財貨。
兒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聽,故甚不得人心。
作為賈家的大兒媳,她得不到婆婆賈母的歡心,也沒有當家的權力,自己的媳婦王熙鳳又一味奉承賈母與王夫人,這使她極為不滿。
她一直伺機反撲,不時給她們制造難堪。
當她發現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繡香囊時,便以此作為武器,打發人交給王夫人,把王夫人“氣了個死”,這才引起了抄檢大觀園。
24、尤二姐:尤氏繼母帶來的女兒。
尤二姐模樣標致溫柔和順。
賈珍饞涎妻妹的美貌,對尤二姐無所不至,當他玩膩后,就把她讓給了賈璉。
賈璉因懼怕王熙鳳的淫威,只得偷偷娶尤二姐為二房,并把她安置在榮國府外,但不久被王熙鳳發現,在她的借劍殺人計謀下,尤二姐備受折磨,當胎兒被庸醫打下后,她絕望地吞金自盡。
25、尤三姐:尤氏繼母帶來的女兒,尤二姐的妹妹。
尤三姐模樣兒風流標致,她又喜愛打扮得出色,自有一種萬人不及的風情體態。
賈珍、賈璉、賈蓉等好色之徒,對她頗為饞涎。
但尤三姐不愿像姐姐那樣遭人玩弄,她用潑辣作為武器,捍衛自己的清白。
她看中柳湘蓮后,就一心一意等他。
但因柳湘蓮誤聽他人傳言,懷疑尤三姐也是個不乾凈之人,要索回定禮,剛烈的尤三姐在奉還定禮時拔劍自刎。
26、襲人:襲人,原名花蕊珠。
小時因家里沒有飯吃,老子娘快要餓死了,才把她賣給賈府做丫環。
她一開始服侍賈母,后服侍史湘云。
因賈母恐寶玉之婢不中使,又把她給了寶玉,寶玉把她改名為襲人。
她細挑身子,容長臉兒。
她的所做所為合乎當時的婦德標準和禮法對奴婢的要求。
主子命令她服侍誰,她的心里便唯 有誰。
她不時規勸寶玉要讀書博取功名。
寶玉挨打后,她乘機在王夫人面前進言,大談寶玉“男女不分” ,建議“叫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嚇得王夫人“如雷轟電掣的一般”。
襲人因此取得了王夫人的寵信,王夫人把她升為“準姨娘”,被晴雯斥為“哈巴狗兒” 。
寶玉出家后,她嫁給蔣玉函。
27、香菱: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蓮,甄士隱的女兒。
三歲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燈時被騙子拐走,十二三歲時,被薛蟠強買為妾,改名香菱。
她生得裊娜纖巧,做人行事又溫柔安靜,夏金桂極為嫉妒她。
香菱備受夏金桂的折磨,不僅名字被改為秋菱,還險遭謀害。
薛蟠出獄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難產而死。
28、晴雯:晴雯,從小被賣給賈府的奴仆賴大家為奴。
賴嬤嬤到賈府去時常帶著她,賈母見了喜歡,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
她長得風流靈巧,眉眼兒有點像林黛玉,口齒伶俐,針線活尤好。
她的反抗性最強,她蔑視王夫人為籠絡小丫頭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諷向主子討好邀寵的襲人是“哈巴狗兒”;抄檢大觀園時,唯有她“挽著頭發闖進來,‘豁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還當眾把狗仗人勢的王善保家的痛罵一頓。
她的反抗,遭到了殘酷報復。
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從炕上拉下來,硬給攆了出去。
當天寶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為感動,便絞下自己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脫去了一件貼身穿的舊紅綾小襖兒贈給他。
當夜,睛雯悲慘地死去。
寶玉深感哀傷,特作《芙蓉女兒誄》,祭奠晴雯。
的父曾經就讀于華中師大,因病退學,目前在韓寒農村老家某報刊工作,而母親聽聞則是一個普通的醫生韓寒的爺爺、奶奶則是地地道道辛勤勞作了一輩子的質樸農民。
韓寒走上文學這條道路和他家人的關系則是——同樣愛好文學的父親對他進行早期的啟蒙教育和發現其文學潛質,并且關心其在文學道路上發展(替韓寒報名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
佛教作種曾經幾乎成為我國全民宗教的文化,傳播時間兩千多個春夏,范圍遍及大河上下、長城內外,對我國的語言詞匯必然會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們現在所經常使用的很多詞,如“獻身”、“習氣”、“方便”、“障礙”、“一剎那”……本來就都是佛教名詞。
成語是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語言精華,是我國詞匯寶庫中的明珠。
在璀璨奪目的成語之中,竟有200多條是與佛教有關的
【味同嚼臘】《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
于橫陳時,味同嚼臘。
”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
后世以此比喻寡淡無味,了無情趣。
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蠟。
”【單位】指禪林僧堂中,僧人坐禪的座位。
在座位上方貼有各人名字,故稱單位。
如《敕修百丈清規·日用軌范》謂:“昏鐘鳴須先歸單位坐禪。
”此詞以后用于計算事物數量的標準。
如“米”為計量長度的單位,“時”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克”為計算重量的單位,等。
機關、團體或其所屬的某一部門稱為工作單位。
【空中樓閣】出于《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
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
富翁驚問何故
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
”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層
”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
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
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筑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
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
【現身說法】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
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于世,所謂“千百億化身”。
佛菩薩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
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于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
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
后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皆大歡喜】原為佛經結束語中的習慣用語。
如《維摩詰經· 囑累品》:“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又如《法華經· 普賢菩薩發品》:“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云。
”謂參加法會的大眾聽佛講經說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悅,無比欣喜。
后泛指大家都很高興。
【掛羊頭賣狗肉】《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曾說到:“君使服之于內,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頭于門而賣馬肉于內(市)也。
”但形成現代流行的這則(掛羊頭,賣狗肉)諺語,則是佛教禪宗。
《五燈會元· 衛州元豐院清滿禪師》說:“有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壞后進初機,滅先圣洪范。
你等諸人,聞恁么事,豈不寒心
”后來用“掛羊頭,賣狗肉”比喻用好的名義做招牌來兜售低劣的貨色。
【順水推舟】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應某種形勢而說話、辦事。
原為禪語,見《續燈錄》卷七:“到這里喚著順水放船。
”又如金·萬松老人《從容錄》:“本要以毒攻毒,長慶只解順水推船。
”“順水推舟”在禪宗那里比喻隨順眾生的機緣,開示說法。
【看風使帆】原為禪語,意為隨緣,對機。
語本《五燈會元》卷十六:“看風使帆,正是隨波逐浪。
截斷眾流,未免依前滲漏。
”這是法云法秀禪師上堂開示的法語。
法秀屬禪宗云門宗門下。
該宗祖師文偃有“云門三句”,名噪叢林,即“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
“看風使帆”是解釋“隨波逐浪句”的。
后變為“隨風倒舵”、“看風轉舵”、“見風轉舵”等,比喻順著勢頭行事,多含貶義。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為所生;有因則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
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關系。
同時,佛教又說因果必通于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世”。
如《因果經》說: “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在因。
”《涅槃經·陳如品》說:“善惡之報,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后悔無追。
”這就是說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報,有原因必有結果。
后來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個過程。
【借花獻佛】佛說法時,諸天散花。
佛國凈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
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
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
“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
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
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
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愿以五百錢購取五支蓮花。
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愿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
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臺;后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
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
后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賊難防】本為禪語,見《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
師曰:識得不為冤。
”按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內六賊”。
家賊即指內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欲。
如《雜阿含經》卷四三謂:“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 六內賊者,譬六愛欲。
”六根以其內在的貪欲,追逐聲色等塵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稱“家賊難防”。
后因以指家庭內部的小偷或內奸最難防范。
【森羅萬象】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
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
”森羅萬象一詞出于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 這兩句經偈怎么理解呢
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剎那生滅、虛幻不實的。
馬祖道一禪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
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
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
“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
【聚沙成塔】把細沙聚成寶塔,也作“積沙成塔”。
語出佛典。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戲,也能聚沙為佛塔。
象這樣的各種與佛結下善緣的人都已注定將成就佛果。
后比喻積少成多,常與“積腋成裘”合用。
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積腋成裘的道理,注意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滴油。
【醒醐灌頂】“醒醐”是從牛乳中反復提煉而得到的甘美食品。
印度人不但視為“世間第一上味”,而且認為它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佛教常用“醒醐”比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大涅Pan”、“佛性”等。
至于“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征新王已享有“四?!钡慕y治權力。
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規范師)時,“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
”(見《大日經疏》卷十五)后來,詩文中多以“醒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
如唐.白居易《嗟落發》詩:“有如醒醐灌,坐受清涼樂。
”又如《西游記》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三個字,便好似醒醐灌頂,甘露滋心。
”【鏡花水月】亦作“水月鏡花”。
《大日經》等佛經載有十喻:幻、陽炎、夢、影(謂鏡中之形像)、乾達婆城(海市蜃樓)、響、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浮浪、虛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見的種種花狀幻象)、旋火輪。
密宗以此十喻觀想此世界虛幻不實,而離貪染執著。
故此中“鏡”乃指鏡像,“花”指虛空花。
《景德傳燈錄》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
”后來人們多解作鏡中花,水中月,用來比喻詩文中空靈的境界。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
【鸚鵡學舌】《景德傳燈錄.藥山惟儼和尚》:“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
’師曰:‘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由無智慧故。
’”禪宗強調直指人心的“頓悟”,反對在語言文字上拾人余唾。
“鸚鵡學舌”,即使學得維妙維肖,也無補于事。
后因以“鸚鵡學舌”比喻人云亦云,沒有自已的見解。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農亦禪、農禪結合是佛門僧侶的一個優良傳統。
僧侶們在禮佛、坐禪之余,不但參加耕種、收割、植樹等農林勞動,還要從事砍柴、 挑水等日常勞作。
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內干過雜活。
正式創立農禪制度的是唐代百丈懷海 (720-814) 禪師。
懷海,福州長樂人,出家后師從馬祖道一,在江西弘揚禪宗二十多年。
他制了禪寺中的集體勞動制度,稱為“普請”法。
懷海以身作則,帶領僧眾參加勞動。
執事僧見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農具,請他歇息。
懷海一時找不到他的農具,竟然不肯吃飯。
“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寰宇矣。
”事見《五燈會元》卷三。
懷海之后,農禪之風盛行禪林,禪宗認為,穿衣吃飯、日常勞動,都是佛法。
實行農禪,可使得心境溶為一體,佛法、世法打成一片。
也有利于寺院經濟的自給自足,增強僧侶的勤勞習慣。
此外,勞動能夠活動筋骨,益壽延年。
懷海本人活到九十五歲的高齡,便是明證。
【一報還一報】中國古代原有“報應”之說,謂上天能夠降福罰禍。
如《荀子·宥坐》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
”這種觀點本于“天人感應”的理論。
道教亦有“受天報施”(《太平經》)之說。
然而,“報應”之說盛行民間,當在漢末佛教傳入以后。
佛教把“報應”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礎上,與中國傳統的 “報應”說不同。
佛教認為:各人所受的報應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罰。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這種因果報應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
民間根據佛教的說法,而有“一報還一報”之說,如《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翠宣教不行陰騭,折了女兒,此乃一報還一報。
”意為做了怎樣的事,就有怎樣的報應。
【一剎那】時間極短暫,謂之“一剎那”“剎那”,梵語ksana,“時極短者,謂剎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
“一剎那”短到什么程度呢
據《仁王護國經》卷上的說法是:“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佛家用“剎那”這一概念表達世間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連續性和迅速性,謂之 “剎那無?!?。
如《景德傳燈錄·僧那禪師》:“無一塵許間隔,末嘗有一剎那頃斷續之相。
”【十惡不赦】“十惡”是十種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故又稱“十惡業道”。
“十惡”的具體內容,如《未曾有經》說:“起罪之由,起身、口、意。
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見。
是為十惡,受惡罪報。
”行“十惡”而程度嚴重的,據說要受大苦報。
如《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地獄,刀樹劍山,焦湯猛火。
”與“十惡”相反的,稱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標,所謂“行十惡者,受于惡報;行十善者,受于善報”(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
我國古代刑法中出現“十惡”的名稱,始見于《隋書·刑法志》,晚于佛教。
刑法“十惡”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條重罪,不在論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惡及故犯者不赦。
”因此,俗有“十惡不赦”之說,謂罪大惡極,不可原宥。
【三頭六臂】佛經上所說的天神和阿修羅(意譯非天,貌丑好斗,有福無德)往往有種種異相。
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騎白?!保ㄒ姟洞笾嵌日摗肪矶?。
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頭六臂擎天地”(《景德傳燈錄》卷十三)。
阿修羅的形象是:“體貌粗鄙,每懷嗔毒,稄層可畏,擁聳驚人,并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法苑珠林》卷九)。
后來,人們就用“三頭六臂”來形容神通廣大,本領非凡。
【習氣】猶言習慣,系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
如宋·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習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
”陸游《抄書詩》:“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
”“習氣”多含貶義。
如謂“官僚習氣”、“流氓習氣”等。
“習氣”一詞出于梵語Vasana, 謂現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等。
正如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說:“言習氣者,心現行氣分重習所成。
”習氣相續到成熟時,能招生死果報。
法相宗認為: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行”之后,還存在煩惱的“習氣”。
“習氣”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
隋·智顗《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習氣究竟盡也。
”這就是說,二乘羅漢還有“習氣”,只有佛才能完全斷除“習氣”。
【不即不離】“不即不離”指物體若分若合或人際關系即不親熱也不疏遠。
出于《圓覺經》卷上:“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不即不離”猶言不一不異,“即”謂融合,“離”謂分別。
“圓覺”是真性,“眾生”是妄相,當然是有分別的,所謂“不即”;然而歸根結蒂,妄相亦是真性的顯現,二者是融合的,所謂“不離”。
猶如波不就是水,但也離不了水。
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達方式,除此之外,還可舉出“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去不來”等。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謂見到似乎是怪異的現象,不大驚小怪,安然不動,自然無事。
本見于禪宗典籍。
如《五燈會元. 泐潭英禪師法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后俗語中多用作“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牛鬼蛇神】牛鬼,傳說為地獄中的牛頭鬼卒,又稱阿傍。
或連稱為牛頭阿傍。
《楞嚴經》卷八謂:“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
”又《五句辛經》謂:“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
”蛇神,即佛教所說“天龍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羅迦,相傳它是人身蛇首的樂神,護衛佛法。
后在俗語中衍為“牛鬼蛇神”一詞,最早見于唐代杜牡對同時代詩人李賀的評價:“鯨吸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李長吉歌詩序》)比喻詩文、作品的虛幻怪誕。
又如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牛鬼蛇神,紛然滿紙,不復可以寓目矣。
”也比喻歪門邪道、陰暗丑惡的東西。
如《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至于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無般不有,這都是我領教過的。
【火中生蓮】比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得到解脫,達到清涼境界。
源出佛教《維摩詰經. 佛道品》:“火中生蓮華,是可謂稀有,在俗而行禪,稀有亦如是。
”謂火中生蓮是難得的,在有俗的世間行禪亦是難得的。
俗語中常比喻稀有難得的事物。
唐. 羅虬《比紅兒》詩之三五:“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
”宋. 蘇軾《陸蓮庵》詩:“陸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蓮。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凈的本心譬為蓮花,故名“心花”。
《圓覺經》:“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剎。
”唐譯《華嚴經》卷六六:“又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花開敷。
”南朝梁簡文帝《又請御講啟》:“俾茲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樹,共轉六塵。
”后來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開朗愉快。
【正宗】佛教禪宗稱初祖達摩所傳的嫡系學派為正宗。
宗,指禪宗。
禪宗自稱“宗門”、“宗下”,稱其他佛教流派為“教”。
《云峰悅禪師語錄序》:“不受然燈記莂。
自提三印正宗。
”宋陳師道《清巖化禪師疏》:“紹云門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
”后泛指學業技術的嫡傳正派。
【功德無量】佛家泛稱念佛、誦經、布施、持戒、了生死、度眾生等一切善事為功德。
惰慧遠《大乘義章十功德義三門分別》解釋:“功謂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磐,能度眾生,名之為功。
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
”如請僧人做佛事,稱為“做功德”;護法神吉祥天女,稱為“功德天”;禮敬佛、法、僧“三寶”,稱為“種功德田”等。
一樁善事圓滿結束,稱為“功德圓滿”。
【本來面目】指不加飾偽的真相。
“本來面目”原是禪家語,源于《壇經行由品》,謂六祖惠能接受衣缽后,南行到大庾嶺,被惠明和尚追上。
惠明聲明“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惠能先讓他“屏息諸緣,勿生一念”。
然后,惠能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惠明當下大悟。
“本來面目”在禪門中指真心、本性;見到“本來面目”也就是“明心見性”。
從《壇經》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惡,一念不生,即所謂“本來面目”。
【因果】佛教用以說明一切事物聯系、影響和生滅變化的基本理論之一。
釋迦牟尼曾駁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無因有果、有因無果、無因無果等說法。
宋知禮《妙宗鈔》謂:“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
”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
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均從因緣而生,有因必有果。
隋智Kal《摩訶止觀》卷五之下謂:“招果為因,克獲為果。
”因又稱因緣,果又稱果報。
因和果輾轉相生,謂之因果報應。
佛教的因果說通于過去、現在和未來,謂之“三世因果”。
“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師地論》卷三八)是因果說的主要特點。
隨著佛教的弘傳,因果報應之說深入民間。
今廣泛運用因果一詞,泛指原因和結果及其內在聯系。
如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經驗,不但懂得現狀,而且明白因果。
”【導師】最早見于佛經,其本義是引路人。
如《百喻經殺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后可去。
”佛為讓眾生迷途知歸,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稱“大導師”。
正如《佛報恩經對治品》所說:“夫大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磐經,使得無為,常得安樂。
”菩薩亦可稱“大導師”。
如《華嚴經》謂:“一切菩薩為大導師,引諸眾生,入佛法門。
”今通常指在學校中負責指導學生學習和教育的老師。
【劫后余生】佛教認為世界經歷一次“成住壞空”的循環,為一大劫。
在“壞劫”之末,世界將發生大火災。
此時,地獄、人間等下界眾生均修習“無覺無觀”而躲避到色界三禪天──光音天。
于是,大??萁?世界空曠,七日并出,劫火從地獄一直燒到色界二禪天。
待世界進入新的一輪循環又重新生成時,光音天的部分眾生陸續進入下界,地獄、人間等重又充滿了各類眾生。
這就是佛經所描繪的“劫后余生”的。
圖景。
【別具只眼】另有一番獨特的眼力與高超的見解,與眾不同,俗謂之“別具只眼”。
如宋·楊萬里《送彭元忠》詩:“近來別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關。
”“別具只眼”顧名思義,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
在佛書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羅(Mahes-vara)豎生在額頭上的那只“頂門眼”。
《在智度論》卷二描繪道:“摩醯首羅天,秦(漢)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騎白牛。
”神話小說中“灌口二朗神”的三只眼的形象,當源于此。
那只“頂門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論》卷五)。
意即超塵脫俗、非同一般的。
【忍辱】梵語Ksanti,音譯“羼提”,意即“忍辱”。
是大乘菩薩所修“六度”之一。
所謂“六度”(又名六波羅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這在佛經中是屢見不鮮的。
如《維摩詰經·佛國品》說:“忍辱是菩薩凈土。
”《法華經·序品》說:“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這就是說,修忍辱的人,能夠忍受外來的一切侮辱和惱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象《大集經》中所說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
俗話說:“逆來順受”(語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十二),也就是這個意思。
對出家修行者來說,不論是大乘還是小乘,修“忍辱”是極其重要的。
因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
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斷煩惱。
如果修行者對于外來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產生煩惱。
這就沒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
所以忍辱,關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敗。
今引申為有事業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擊和困難而不能忍受,則將一事無成。
孔子曾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見《論語·衛靈公》)。
忍辱一詞在《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中引申為“忍辱負重”,形容一個人忍受屈辱并承擔重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語,謂停止作惡,立成正果。
后成為一句勸人改惡從善的俗諺。
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夫佛法廣大,容人懺悔,一切惡業,應念皆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汝不聞之乎”原來,在宋代的禪宗“燈錄”中,已經廣泛引用這句俗諺了。
最初,《景德傳燈錄》卷二五謂“拋下操刀,便證阿羅漢果。
”到了《續傳燈錄》和《五燈會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
”意義升格了。
其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北涼譯出的《涅槃經梵行品》:“波羅倷國有屠兒名曰廣額,于日日中殺無量羊。
見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一夜。
以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毗沙門之子。
”“八戒”中的第一戒為“不殺生”。
佛教認為殺生屬于應受地獄報應的最大惡業之一。
放下屠刀就是不殺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惡業。
不造一切惡業,就能得到種種福報,進而擺脫輪回,直至成佛。
禪宗好談立地成佛,同慧能所傳頓悟之法有關。
“立地”是唐宋時的口語,猶言立刻,當下。
【單刀直入】禪宗高僧啟發學者須直截痛快,斬盡“葛藤”(分別雜念),故以單刀直入為喻。
《景德傳燈錄》:“靈佑曰:‘單刀直入,則凡圣盡露真諦。
’旻德曰:‘若是作家戰將,便須單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
’”以后常用來比喻說話、辦事直接了當,不兜圈子。
【凈土】“土”即國土、世界。
佛教認為,“土”是由“心”而現的,心穢則現“穢土”,心凈則現“凈土”。
一類業報相類似的眾生共同感現一個國土,稱為“依報”。
眾生的心識和業報千差萬別,因此,國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無窮無盡。
凈土相對于穢土而言,其間沒有生死煩惱、污濁痛苦。
也稱為佛土、清凈世界。
經上說到的凈土很多,如西方凈土、彌勒凈土、靈山凈土、密嚴凈土、琉璃凈土等。
影響最大的是西方凈土,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一般所說的凈土,即特指阿彌陀佛依其 “四十八愿”所建立的西方凈土.《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經中還描繪了西方凈土的勝妙景像。
唐白居易《畫西方幀記》也說:“有世界號極樂,以無八苦四惡道故也;其國號凈土,以無三毒五濁業故也。
”凈土思想從漢末即傳入中國。
東晉慧遠在廬山創建蓮社,弘揚凈土法門。
后形成凈土宗,專以念佛求得往生西方凈土,是流行最廣的宗派。
俗語中或把未受到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的美好之地稱為凈土。
【現在】《俱舍論》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時,名為現在。
”意謂事物正在發生作用的剎那間,謂之“現在”。
《維摩詰經· 弟子品》謂:“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又《金剛經》謂:“現在心不可得。
”無住、不可得,均指出“現在”的特點是剎那變遷,不可滯留。
佛教還有“三世”之說,即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
如《百喻經· 煮黑石蜜漿喻》:“受苦現在,殃流來劫。
”今常用“現在”一詞,泛指目前、此刻。
【現身說法】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
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于世,所謂“千百億化身”。
佛菩薩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
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于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
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
后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釋迦牟尼說法之初,便講“苦諦”。
佛教認為,眾生在“生死輪回”中,遭受著種種“苦報”;生死之苦茫茫無邊,稱為苦海。
《法華經· 壽量品》謂:“我見諸眾生,沒在于苦海。
”佛教為了救渡眾生出于苦海,指出了一個超越生死的“彼岸”作為修行的歸宿。
苦海是由無數惡業造成的。
那么,要出離苦海,到達彼岸,就要回頭修一切善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民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正是勸人去惡向善的話。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2473.html